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每个人都应无愧故乡,每个人都应找回故乡】帮我找回故乡
 

【每个人都应无愧故乡,每个人都应找回故乡】帮我找回故乡

发布时间:2019-07-19 04:06:28 影响了:

  谁都有一个正在失落的故乡  池塘里长满了荷花。每到夏天,只需一场大雨,青绿的荷叶便铺满整个坑塘,到了盛夏,白色或者粉红色的荷花,露出水来,挺立着,随风摇曳。有时,她和伙伴们下河摸螺壳,抓泥鳅,带回家炒着吃。待莲子成熟后,她和伙伴们就偷偷去采莲子。莲子咬进嘴里,满嘴都是清香……
  ——这是梁鸿曾经的故乡。
  滋养了莲子的水塘已经成了死水,青青的荷叶再也长不出来,一层层的绿藻漂了起来,像一块黑绿色的脏抹布盖在水面上,上面还有塑料瓶、易拉罐等各种生活垃圾。曾经读书的梁庄小学,已经关闭将近十年了,被改成了养猪场。校门口的标语,已经从“梁庄小学,教书育人”,被改成了“梁庄猪场,教书育人”。原来升国旗的地方也只剩下了水泥墩。国旗旗杆在几年前被校长当废品卖了,旗杆是不锈钢的,卖了100多元钱……
  ——这是梁鸿现在的故乡。
  村里有一条弯弯的小河,河水清澈见底,河边的沙洲上,长满青草和各色的野花。放学后,他和小伙伴们最爱做的事就是在小河里抓鱼虾。各家的牛羊散放在沙洲上,懒洋洋地吃草。暮色四合,炊烟袅袅,孩子们的乳名被一一叫唤,该回家吃饭了,于是恋恋不舍地赶着牛羊回家……
  ——这是张可曾经的故乡。
  沙洲的所有河沙,都被城里来的老板买断了,是镇政府和村长主持卖的。春节刚过,河道里的挖沙船粗暴地挥动臂膀,蚕食河床。河水浑浊不堪,漂着各色垃圾。鱼虾?再也没有鱼虾了,孩子们也不来河边玩了,成年人大都外出打工了,剩下的除了小的几乎就都是老的,也不放心娃娃们到河边玩水了,都在家里看电视,打游戏机……
  ——这是张可现在的故乡。
  长满苔藓的吊脚楼,金色的向日葵、清清溪流、大片的麦苗、油菜和桃花、家禽的鸣叫、冬日阳光映照下的白雪和闪光的冰棱、群山环抱的侗家鼓楼……尽管他从小远离故乡到外面求学,可鼓楼里飘荡的阵阵歌声,雪野里一溜灰兔的足迹,都深深地嵌在他的梦里。只要他的思念一开始,幸福与归宿、激动与泪水,所有的火种自黑暗中奔涌而来。仿佛时间开了个口子,往昔的一切潮水般喷入胸腔……
  ——这是杨宁曾经的故乡。
  儿时充满激情浪漫丰富多彩的画面永远成为历史记忆,眼前的故乡除了忙碌、沉寂、荒凉,更多的是一种生活的无奈和疲惫。往日节日里、秋收后丰富多彩的侗族文化娱乐被那些机械的、矫情、虚伪、鼓动的电视节目取代。街头巷尾不再谈论那家的姑娘侗戏演得好,那家的小伙对歌对得妙;那家的芦笙吹得响,那家的牛斗得凶……人们遇见谈论的是哪家孩子到外面打工挣钱多,那家的后生娶了个汉族的媳妇……
  ——这是杨宁现在的故乡。
  王朔曾经写道:“我羡慕那些来自乡村的人,在他们的记忆里总有一个回味无穷的故乡,尽管这故乡其实可能是个贫困凋敝毫无诗意的僻壤,但只要他们乐意,便可以尽情地遐想自己丢失殆尽的某些东西仍可靠地寄存在那个一无所知的故乡,从而自我原宥和自我慰藉。”是啊,谁的记忆深处没有这样一个梦绕魂萦的故乡呢?有优美的田园风光,有亲切的乡里乡亲,民风淳朴,怡然自在,也许贫瘠,但温暖,我们在这里度过无忧的童年时光和多情的少年时光,这美好的记忆,生生不息地滋养着我们的心灵,让异乡的我们午夜梦回时,有牵念,有惆怅,更有归依。
  然而,当越来越多的人逃离田园投奔城市,农村渐渐凋敝了,每一个人都在失落他最初的故乡。我们一次次想要回到故乡,却发现故乡早已不是梦中的模样。它要么失去人脉,了无生机;要么大干快上,面目全非。现代化与城市化的效率太高了,将乡村连根拔起。开始你还能追述记忆,还能在山坡上田野里小巷中指点你的童年,但是很快,你依然每年回到故乡,却越来越找不到故乡。熟悉的长辈一个个过世了,熟悉的邻居一家家外出打工了,一栋栋房子空空荡荡,田野荒芜,杂草丛生,池塘里没有菱角了,小河里没有鱼虾了,无序的开发和污染吞噬着广大乡村。更令人揪心的是,乡村已不是一个生态完整的社会了,正常的社会生态是各年龄的人层次分明、充满活力的,而现在,乡村常年只生活着两类最弱势的人:老人和小孩。数千年以来,重视人伦秩序家庭温情、有敬老爱幼传统的中国社会,第一次大面积地出现让最弱势的老人和小孩相依为命的状况。传统的乡村娱乐方式都没落了,取而代之的是电视和打牌**。人际关系越来越疏离了,原本互相守护的亲戚,越来越浮于表面的寒暄,原本互相扶持的乡亲,越来越注重攀比。
  谁都在承受失落故乡之痛
  故乡沦陷,乡关无处可寻,不是某一个人、一群人的心事,而是无数人共同的境遇。“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这句在网上流行的话,道出的是无数人的心声。在乡村凋敝的大背景下,谁的故乡都难以幸免于沦陷的命运,谁都难以回到自己梦中的故乡。90多年前,回乡的鲁迅失落了他的故乡,悲伤地写道:“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啊!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是如此。” 90多年后物质无比丰裕的今天,我们无奈地发现,竟然也要和当年的鲁迅先生一样,承受故乡失落之痛。
  我们失落的,是一个田园牧歌式的故乡。如潮水般无法阻挡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席卷中国大地。千篇一律的高楼和水泥马路,取代了祖先们修筑的土墙、院落与胡同,田野和村庄正在迅速消失,旧有的城市社区格局也不复存在。而我们储存在其中的旧时记忆,也随着故乡一同灰飞湮灭。乡村丰富的自然资源,成了工商业经济、旅游经济觊觎的对象。在GDP政绩的刺激之下,基层政府又为这样的掠夺大开方便之门。村民既无奈权力和资本的结盟共谋,也受限于狭隘的眼前利益,不单是听任对资源的巧取豪夺,有的甚至亲自加入其中。而资源遭破坏、遭掠夺的环境恶化后遗症,却少有人挂怀。纵然陶渊明还在,菊花已经不在了,篱笆已经不在了,南山已经不在了;纵然伯夷、叔齐还在,已经没有可以采薇的首阳山了。曾经铺满莲藕与荷花,有鸭子,有鱼虾,有戏水孩童和浣衣女的清澈池塘,现在成了黑色的污水坑,堆满垃圾,滋生苍蝇和虫蚁……几乎每个归乡的人,都能见到这样令人沮丧的风景。人口的大量流动与迁徙,破坏了原本传统的社会结构与生活秩序,春种秋收,晨起昏睡的生活方式被丢弃了,“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怡然自乐”的生活氛围都打破了,被时代的潮流裹挟着,我们与家族断了联系,与自然断了联系,与四季断了联系,被孤零零地流放在大都市的钢筋水泥森林里,灵魂无处皈依。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