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大学生科技竞赛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大学生科技竞赛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发布时间:2019-08-04 09:35:41 影响了:

  摘要:开展大学生科技竞赛文化活动是高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的有效载体。近年来,学校通过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搭建科技创新实践平台、健全科技竞赛管理体系等举措,形成了大学生科技竞赛文化活动的长效机制,保障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科技竞赛;创新人才;长效机制;可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王业社(1974-),男,湖南武冈人,邵阳学院教务处,副教授;王放银(1965-),男,湖南邵东人,邵阳学院教学质量监控处,教授。(湖南 邵阳 422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改项目“新升地方性本科院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邵阳学校为例”(项目编号:湘教通[2010]243-350号)、“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全面全程全员实践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及其运行机制的研究”(项目编号:湘教通[2010]243-351号)、湖南省高教学会实验室管理专业委员会研究项目“以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为载体,培养创新人才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邵阳学院为例”(项目编号:2011-38)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0-0187-03

  培养创新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需求,更是当前高校教育的首要任务。如何让学生在学习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了解当前科技的最新进展,在科技实践中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和创业水平,是需要深入探索的重要课题。[1]科技竞赛提供了一个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学校通过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搭建科技创新实践平台、健全科技竞赛管理体系等举措,取得了显著成绩,形成了大学生科技竞赛文化活动的长效机制,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保障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一、深化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近年来,邵阳学院以更新教育理念为基础,以深入开展实践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以依托大学生科技竞赛文化活动为载体,构建了“层次+模块”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即构建了“专业文化教育—基础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综合创新训练”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该体系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从低级到高级循序渐进的训练与创新过程,成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1.开设不同层次的科技竞赛训练课程

  学校在修订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时,以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目的,以整体优化为原则,构建了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自觉将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新工艺及时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增加了选修课开设比例,适度减少了课内学时,增设了独立实验课程,提高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引导和鼓励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文化艺术、技能训练等课外实践活动,提高了实践教学效果,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时间与空间。

  (1)专业文化教育。为了让更多的学生了解科技竞赛并参与进来,以普及科技竞赛基础知识、激发学习兴趣为目的,学校在选修课开设方面,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开设了科技竞赛选修课程。如面向机械类专业学生开设了“机械设计基础”、面向电工电子类专业学生开设了“电子设计基础”、面向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开设了“艺术设计基础”等选修课程,采用大班授课形式,促进了学生对科技竞赛基础知识的了解,激发了学生对专业科技竞赛的热情,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科技竞赛活动中来。

  (2)基础技能训练。为了培养学生的基础技能,学校围绕课程特点和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目标,综合采取理论分析、实验操作、设计方案和计算机模拟仿真等模式,开设了基础课训练课程。目前学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有“大学物理”、“基础化学”、“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规划设计”、“电工与电子技术”、“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编程”、“机械制图”、“力学”、“论文撰写”等。每学期定期组织一次,着力解决在基础课教学中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等培养问题,提高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学习能力,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

  (3)专业技能训练。为了推动学生科技竞赛能力培养的深入开展,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开设了专业技能训练课程,由经验丰富的竞赛指导教师主讲,以课堂讲授和练习为主,对竞赛学生的应战能力进行了统一培养和集训。如“机械创新设计”、“程序设计”、“土木结构设计”、“化学技能训练”、“大学物理”、“数学建模”、“广告艺术与设计”、“大学英语”等。

  (4)综合创新训练。为了提高学生的科技竞赛水平,针对各学科专业科技竞赛内容开设了相关的综合创新训练课程,如“机械综合设计”、“程序综合设计”、“土木结构综合设计”、“城市规划设计”、“电子综合设计”、“大学物理”、“数学建模”、“化学实验技能”、“英语口语训练”、“艺术广告设计”等。由具有一定实践背景和竞赛指导经验的专业导师负责,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指导,以确保参加科技竞赛学生的实力,提高竞赛水平。

  2.合理安排不同性质训练课程的教学内容

  不同性质训练课程的教学内容应根据不同的面向对象,各有侧重,以便将竞赛思想和内容融入其课程教学中。基础班应侧重竞赛基本知识的普及教学,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目的;提高班应侧重竞赛基本技能提高,能进行简单的竞赛设计,以提高科技竞赛能力为目的;竞赛班应侧重竞赛实战内容的辅导,以培养竞赛选手为目的。[2]

  以邵阳学院机械设计竞赛为例,基础班课程训练教学侧重以讲授机械设计基础知识为主,进行相关机械设计产品零部件的辨识和手动拆装等技能性的训练,来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产品零部件的拆装与辨识等实践技能;提高班课程训练教学依托工程仿真设计实践平台,通过简单的机械设计实验训练,使学生体验产品从创意、概念、研发、测试、模型到加工、生产等全过程,来提高学生的基本训练技能技巧;竞赛班课程训练教学在专业导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相关机械创新作品设计,提交创新设计作品,如设计模型、设计图纸、设计软件等,以此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机械设计动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二、整合资源,搭建科技创新实践平台

  1.加强创新基地建设,提供科技训练平台[3]

  实践教学基地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更是高等学校孵化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重要场所,[4]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成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关键。邵阳学院在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同时,努力打造创新人才实践平台。近年来,学校共投入500多万元,依托校内外优质资源,搭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平台,建成了电工电子、机械设计、数学建模、土木工程、食品工程、艺术设计等11个校内大学生创新训练平台。同时,将实验室、实践教学示范中心、科研所、校内外实习基地等实践教学基地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场所,为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优化师资队伍,提高科技指导水平

  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建立一支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足够的职业能力与实践经验的高水平科技竞赛师资队伍是提高科技竞赛活动质量的必要保障。邵阳学院通过实施新老教师“结对子”工程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程,加强对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和训练。同时,采取引进竞赛专长师资、多渠道派遣教师参加培训以及加强竞赛指导教师间的经验交流等举措,全面提高教师的竞赛指导能力和职业精神,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实力过硬、认真负责的优秀指导教师队伍,为学科竞赛构建了一个核心的智慧平台。

  3.建立网络平台,促进科技竞赛开展

  大学生科技竞赛网络平台是学校科技竞赛的最前沿阵地和宣传窗口。为进一步宣传和推进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邵阳学院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建立了大学生科技竞赛网络平台。通过整合和优化,现已建成了科技竞赛种类齐全、内容丰富且具交流互动功能的网络空间。网站建设包括科技竞赛的组织机构和运行管理,科技竞赛活动的通知,科技竞赛组织实施进展情况,科技竞赛成果展示,科技竞赛师资队伍,科技竞赛训练课程,统计、分析、撰写等科技竞赛技能知识介绍,在线提问与交流等,让学生全面、深入了解各类科技竞赛。科技竞赛网络平台的建立,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学习机会和丰富的教学资源,使学生活动更加自主化、个性化,使教学的适应性得以加强。

  4.推进实验室开放,繁荣科技创新氛围

  实验室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础教学环境,实验室开放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有效的保障。为促进资源共享,优化创新实践环境,提供良好的科技竞赛条件,邵阳学院积极推进了实验室开放。

  实验室开放不仅能让学生自主选择实验时间、实验项目,独立设计实验方案、独立完成实验内容,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和浓厚的兴趣参与到实验教学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还锻炼了学生独立进行实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目前,邵阳学院积极创造条件,通过配备相应实验室指导教师和设立实验室开放专项基金,对已建成的实验室以一定方式面向全校开放,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研究性学习和实践创新提供了空间,形成了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近三年来,实验室共承担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项目360个,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180个,为科技竞赛做好了前期准备。

  5.开展科技创新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

  科技创新文化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载体和手段,作为一种无形的精神理念,能通过认识、导向、陶冶、激励、规范、示范和同化等功能影响学生的科技创新观念、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创新品质的形成,从而促进科技竞赛的开展。[5]为营造良好的科技竞赛环境,邵阳学院通过举办多种形式的科技文化活动,全面构建了创新文化体系,形成了适合学生创新的校园文化环境和学术氛围。

  一是充分发挥大学生科技协会作用。建立了大学生科技协会、机械创新协会、电工电子创新协会等学生科技协会组织,支持和鼓励大学生科技协会参与科技竞赛、申报创新性实验项目、举办大学生科技节、各类学术讲座、科技沙龙、大学生课外学术和科技成果展,吸引大学生积极参与到各类科技创新活动中,通过这些课外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的求真务实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了协会成员的科技创新素养。

  二是开设科技学术讲座。针对竞赛和创新性实验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科技学术讲座,以补充学生的相关知识技术,开拓学生的知识面,促进理论知识转化为设计制作的方法与技巧。

  三是建立光荣榜展示学生成果。通过大学生科技网络平台和校园宣传栏及时展示学生的科技竞赛成果,表扬在创新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优秀大学生,弘扬校园科技文化,让学术性、科技创新性精神在校园文化中占领主导地位。通过宣传和引导,大大提高了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健全机制,完善科技竞赛管理体系

  科技竞赛作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平台,其成效主要取决于相应的管理体系。[6]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和实践,邵阳学院探索出了一条校级领导高度重视,以教务处、团委、科技处与各系(院、部)为中心,以竞赛负责人为重点的管理体系。

  1.成立科技竞赛管理机构,加强组织管理

  完善的组织机构和健全的管理机制是实现大学生科技竞赛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为了保证邵阳学院科技竞赛活动的广泛开展,学校成立了大学生科技竞赛组织管理机构。由主管教学院长、下设行政办公室、各创新实践基地、各竞赛领导小组、以各类教学团队为中心的技术小组组成,对全校的科技竞赛进行统筹规划、宣传、协调、培训、组织。教务处代表学校,从政策、资金和宣传上予以支持,动员并激励学生积极参加科技竞赛活动;各系(院、部)成立了竞赛指导委员会,组建了竞赛团队,组织和落实了科技竞赛活动的实施,授权并协助竞赛负责人组织科技竞赛的具体运行;竞赛负责人作为竞赛团队的直接组织者和领导者,全面负责该科技竞赛项目的具体运行。

  2.制定科技竞赛管理制度,形成激励机制

  为了使邵阳学院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能健康有序地开展,学校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科技竞赛管理制度,以加强对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引导和支持。2003年,学校出台了《学生参加科技竞赛活动的奖励办法(试行)》(院行字[2003]38号)、《学生参加体育竞赛活动的奖励办法(试行)》(院行字[2003]39号),在政策上、经费上给予了大力支持,以激发学生参与教师科研、发明创造、课外科技文化活动、创新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007年,学校制定了《邵阳学院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实施方案(试行)》(邵院政字[2007]22号),在全校大学生中全面实施素质拓展计划,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2008年,学校又制定了《邵阳学院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性实验计划项目管理办法》(邵院政字[2008]37号),明确了参加国家、省等有关竞赛的前期研究项目,可优先列为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通过规范组织机构职责、竞赛等级与分类,指导教师工作量计算、学生与指导教师奖励办法等,保障了科技竞赛活动的正常运行,提高了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3.建立科技竞赛监控体系,确保竞赛水平

  建立和健全科学、完善的科技竞赛活动监控体系是确保科技竞赛水平稳步提高的重要管理环节和基础性工作。近年来,邵阳学院非常注重对科技竞赛活动监控工作的研究,进一步健全、完善了科技竞赛管理制度,建立了可操作性强的科技竞赛各环节质量标准,初步建立了行之有效的科技竞赛质量监控机制。2010年,邵阳学院出台了《邵阳学院大学生科技竞赛管理办法(试行)》(邵院政字[2010]36号),加强了对科技竞赛的组织宣传、训练过程、参赛选手选拔、参赛、总结、表彰与奖励、作品展示等科技竞赛环节的全过程督导与检查、评估,实施了科技竞赛课堂教学评价、实战训练阶段检查、竞赛场所随机抽查、科技竞赛档案检查评价制度,确保了科技竞赛活动的有序运行,提高了科技竞赛水平。

  四、实施效果

  学校通过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搭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平台,健全科技竞赛管理体系,积极开展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取得了显著成绩。近三年来,学生共承担校级大学生科研项目125项,承担省级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53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项,参与教师科研课题600多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获得专利5项;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活动,获得国家级一等奖23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21项,获得省级以上奖励200多项。2012年,邵阳学院成为首批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地方性本科院校之一。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探索与实践,学生的创新意识稳步提高,创新实践能力不断增强,毕业生综合素质高而获得用人单位广泛赞誉,达到了全方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伟伟,高庆华.基于科技竞赛的理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中国电力教育,2011,(4):171-174.

  [2]王世林,林静.从大学生科技竞赛的课程建设和训练组织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2008,(8):33-34.

  [3]王业社,王放银,秦波莲.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培养创新型人才[J].中国电力教育,2009,(15):134-136.

  [4]陈坚民.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打造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平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3):247-250.

  [5]杨威.依托科技竞赛和创新性实验计划,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2):114-116.

  [6]付雄,陈春玲.以科技竞赛为载体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1,(3):29-31.

  (责任编辑:孙晴)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