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散文:那些没能践行的约定
 

散文:那些没能践行的约定

发布时间:2020-11-14 09:37:08 影响了:
  散文:那些没能践行的约定

  “明日复明日……万事成蹉跎。”

  时间形同沙漏,在你迟疑不决时,它早已偷偷溜过去了。很多良机我们都是如此错过的,很多人就这样永远失去了再次相逢的机会,徒留下许多遗憾在人间。

  两年前,为撰写某本地理文化方面的书,我特意拜访了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

  老人是本地人,早年在外当过兵,又略读过些诗书,也算是方圆几里少有的文化人。老人除了腿脚有些不便外,眼不花,耳不聋,又健谈,沟通起来非常畅快,再加上老人对熟识当地的历史、人文典故,得知我为发掘当地历史文化遗产而奔波时,他非常乐意将肚腹里积攒了八十余年的瑰宝倾囊而诉。

  老人讲,我认真听,偶尔发问,不知不觉间,时光竟由晌午的阳光正好变成了落日斜阳,在室内一隅敲打下了一抹喑哑的影。考虑到老人年迈,不宜久坐,又想到自己还有重要事情要去忙碌,于是我匆匆辞别了老人。

  临走时,老人紧紧握住我的手,再三说:

  我还有好多故事,你得空一定要过来!

  我为老人不惜精力与时间,乐为当地传统文化作贡献的精神而感动,并打定主意——下次一定要来看望老人,并听他讲故事。

  谁料,这一耽误就过了半年时间。当我再次想起去拜访老人时,却发现老人大门紧锁,其邻居,一位年约六十多岁的瘦长女人,系着围裙端着饭碗走出来,告诉我老人已被接到了外地的女儿家,估计要下一年春天才能回来。

  我只好怏怏而回。

  就这样,又过了大半年时间。有一次想到一个地名变迁问题,查了很多资料也不可得,散步时无意中经过老人所居住的巷子,蓦然想到此前与老人的一个约定,也好顺便问问那个地名变迁的问题,便直奔老人家里去。

  那古老的院落没变,依然是水泥围墙,一株高大的樟树伞一样地擎着,矗立于门前,以幽微的芬芳轻诉光阴,驻守流年。新装修过的门窗与墙面以及贴着的大红喜字,散发出喜庆的光彩。那扇古老的木门,也换成了银光闪闪的铝合金门,反射出现代气息的光华。

  我走上前去,拍门的手在半空中停下了——依然是一年前那位老邻居,从旁边一幢房子的侧门走了出来,她比以前显得更瘦、更苍老了些,我差点没认出来。她依然系着围裙,带着一丝惋惜说,你不早点来,老人孙子结婚,回家住了一段时间,又被女儿接走了。

  据说,老人到那边颐养天年,至于什么时间能回来,也许几年,也许一辈子也不会回来了。我深深地叹了口气,与老人的那个约定却成了茫然无望的等待。

  邱德森是孟家溪镇名人。他不仅是一位企业家,更是一名文学爱好者与慈善家,他为本镇小学捐资助学十多万,是孟溪民众爱戴的老人。为主编《孟家大垸我的家》这本书,邱老不仅自己出资十多万,更是为这本书的组稿、出版发行与宣传呕心沥血,为发掘孟溪人文历史散尽他挚热的光茫。

  去年年底,我写了一篇有关孟家溪历史变迁的散文,交给邱主编审阅,他对稿件中需要考证的地方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随后又建议我写一写孟家溪镇已经消逝的古建筑——戏楼。

  据说,孟家溪戏楼建于明朝,距今已有几百年历史,令人遗憾的是文革时期已被毁,其故址连一点残垣断壁都不曾留下。如今想要打捞起岁月的碎片,将戏楼旧貌还原,光听邱主编讲述戏楼的故事还不够,还得去故址考察。

  邱主编是土生土长的孟家溪人,小时候常在戏楼玩耍,也常和大人们一块看戏,他答应带我到戏楼故址考察,并让我得空时找他。我高兴地答应了,可一忙,就将此事忘得没了影儿。

  五月的一天,正坐在电脑前浏览新闻,忽见微信群内信息闪烁,我点开一看 ,竟然是邱主编病逝的讣告。

  那刻,我有点懵,觉得太不真实。才分别四个多月,邱主编怎么就仙逝了呢?何况他与我还有个约定呢!有群内文友发来消息,告诉我,是真实的——邱主编于四月中旬突发心梗,在医院抢救了十多天,终没醒过来,于前天才走的。

  我除了悲痛,还为自己没履行的约定而懊丧。

  去殡仪馆吊唁邱主编,有人告诉我,吴主编就在旁边的梅花厅殡仪馆。

  我诧异地问,吴主编搞什么鬼,不来这儿吊唁跑到梅花厅干嘛,那人沉浸在悲痛里,没理会我。我胡乱猜测起来,难道梅花厅有吴主编亲属或朋友去世了?正胡乱猜测,旁边另一人答——

  吴主编因肺癌于昨晚去世,是今天早晨送到殡仪馆来的。

  这消息无异于平地一声惊雷,我呆立原地,脑子全是若干漂浮着的空洞。那些空洞幻化成无数个吴主编的身影在我眼前出现,泪水顷刻汹涌而出。

  我不敢相信,但在那样的气氛与场合,又不得不相信。两位主编竟然前后去世,这是天意,还是前世的约定?

  吴主编,原名吴丕华,是《孟溪大垸我的家》这本书的执行主编,所有终审稿件需经他审阅。

  他审稿时细致严谨,有时甚至严肃得能把空气都禁锢起来。闲谈时,他眨巴着眼,冷不丁地一句幽默语定能逗得人笑痛肚腹。他才华横溢,却又低调、谦和。在编审稿件时,他和邱主编担负起工作的绝大部分任务。在散文集第一辑顺利出版后,他主动请缨,又担负起第二辑的重任。

  没想到如此幽默健谈、严谨负责的老编辑就这样突然离世了。没有告别,没有叮咛,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走了。

  我木然呆立良久,心里的痛氤氲散开到五脏六腑,最后,只能是一声长叹。只因,我又爽约了——

  在去年,吴主编曾与我约定,在我有空时,他会将公安县所有的民歌小调唱一遍,我先录音,再用电脑将文字记录整理好。

  他说,他至少能唱一百首。

  我高兴地答应了,要知道,这些民歌小调可是公安县民间遗留下来的文化宝藏,倘若不是真正的文学爱好者与歌谣爱好者,且对民间文艺饱含着深情的艺术家,又怎能记得如此多呢?

猜你想看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