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关于呼兰河传读后感1000字范文精选
 

关于呼兰河传读后感1000字范文精选

发布时间:2022-04-01 20:37:46 影响了:

呼兰河的冬天:“天空是灰色的……而且整天飞着清雪。呼河兰是一个平静的小镇,偶有波澜,又会归附平静。那么关于呼兰河传你有什么感想呢?下面是职场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关于呼兰河传读后感1000字范文精选,以供参考。

关于呼兰河传读后感1000字范文精选

  关于呼兰河传读后感1000字范文

  回味了整本书,七章讲述的故事是没有多大关联的,他们可以单独出来,同时也是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第一章对于整个呼兰河城的概况描述,就让一个荒芜的小镇浮现在人们眼前,特别是那个东二道街上的大泥坑,作者用极其传神的手法描写了当地百姓的愚昧,吃大泥坑里的瘟猪肉也表现了他们的自欺欺人,没人填补这个坑也体现着人们对于阻碍自己前进的困难是习焉不察的,他们只想维持现状,没有想过如何改观,这种苟且知足的心理正是人们性格的愚昧麻木的另一体现。

  第二章写当地居民的精神 “盛举”,如:跳大神,放河灯,唱野台子戏,逛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这些为鬼神所设置的活动更体现了人们的愚昧无知、迷信封建的一面以及他们对现代知识与理性的缺失。

  第三章写我在祖父后院的快乐时光,这是我认为全书唯一比较温馨和谐的部分,作者也在这一章中表现了她的童心与童趣。

  第四章写我家的几户房客,写出了他们的生活之艰辛与尊严之低下,作者以孩童的视角,写自家的荒凉破败,通过反复不断地突出强调“我家是荒凉的”,从中也包含了自己对于底层劳动人民的同情。

  第五章小团圆媳妇的经历也牵动人心,作者通过写这起悲剧来批判封建礼教以及愚昧的风俗习惯,但同时作者也写出这种势力的强大,这种传统竟成了人们无法摆脱的枷锁,已经深入人心,如小团圆媳妇的婆婆。这也印证了鲁迅的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的产生。她的死是时代的结果。

  第六章写我家的长工二伯,他是极度可怜而可悲的。他的精神胜利法和欺软怕硬与阿Q有些类似,但这也是他个性被压迫的结果,也是时代所造成的。

  第七章写的冯歪嘴子的故事,写人们对他的不友好、看笑话的环境下,艰难的抚养两个孩子,支撑一个家庭,妻子难产死后他仍坚韧顽强地抚养孩子,作者也对他表达了自己的美好愿望与祝福。

  这本书写的呼兰河城是荒芜而愚昧的,作者对它有爱,也有恨,表达着对于人们愚昧麻木、自私自利、封建迷信、无进取精神的批判,但同时也对后院、祖父等美好事物有怀念,所以作者的情感也是复杂的,在荒芜与愚昧中,也成长了这一代人,而他们正对这种现象进行反思,进而寻求变革。

  关于呼兰河传读后感1000字范文

  《呼兰河传》——小学必读丛书之一,语文老师们不止一次地列在孩子们的书单中。曾去单位的图书馆借阅,但总是被告知书被借出了。这究竟是怎样一本必读书籍呢?还是买一本来读吧。

     作者萧红,生于1911年,短暂的31岁生命中却留下了《生死场》《马伯乐》《呼兰河》等若干篇名著。她生活的年代是动荡的,她的人生经历是曲折的——先是婚约被毁,再是孩子夭折,转尔奔波于山西、重庆和香港等地,最后病逝于香港。

     作者从介绍她童年时所生活的街道写起,描述了她幼年所记得的街景模样和百姓生活。从七月十五的鬼节到四月十八的娘娘庙大会,作者从一个孩子的视角记录了那时的人们对神与鬼的“敬重”。书籍附注的点评中,指出人们对封建迷信的遵从与愚昧。换个角度视之,在社会文化发展的进程中,也许这样的“愚”与“昧”是难以避免的。

    在作者有限的生命中,祖父给予了她最大的关爱,从书中我们看到作者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无论是世外桃源般的后园,还是淘气时祖父时的“护短”,抑或是面对孩子童真无邪的提问时祖父的“打哈哈”,祖父尽其所能地给了作者无尽的爱。

    这本书并没有传统小说的故事线索,开篇二章散文式的描述让小读者们觉得有些无趣——孩子失去了一口气读完全书的兴致。然而,从祖父的关爱到小团圆媳妇的闹剧,从有二爷的吹牛到冯歪嘴子的生活奔头,作者孩提时的记忆给读者展示了那个时代的“那年那月”。

    放下手机,读读书吧。融媒体时代的各种文字,充斥着各种屏幕。读些经典,稍事安静,兴许会从“无用之用”中有些收获。

  关于呼兰河传读后感1000字范文

  之前一直久闻大名,这次终于有机会拜读萧红的文章。花费的时间多而零散,但是总归是读完了;坦白来讲,读到前面,就像是欣赏一幅几十年前的社会图景;读到后面却越来越难读下去,因为这图景所揭示出来的伤痛太深。

  萧红的《呼兰河传》,第一章简单介绍整个故事的背景地点及当地人的生活,第二章介绍了当地的民俗娱乐。第三章视角一变,主视角变为一个孩童,开始转为描绘呼兰河城中一个孩子的童年。一开始我有过疑惑,为什么作者要特意选择孩童的视角?而读到后面我有些明白了,正是因为孩童是如此天真,她眼中的世界才能被映衬得如此赤裸而丑恶。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五章。这章最主要的人物是胡家的“小团圆媳妇”。我不知这个民俗起源于多久,但本质上与童养媳相似。这个小团圆媳妇(她的真实姓名甚至没有提及过,因为不重要)是一个质朴天真的女孩子,年纪才十二岁,长得比同年岁的女孩高,时而还会露出羞涩的笑容;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女孩子,却成为了一场杀人案的被害者。

  这便是我想说的:第五章所写的是一场杀人案,被害者是“小团圆媳妇”,凶手是所有人。

  起先是虐待。原文中写她的“婆婆”生气时不打鸡不打羊羔,却拿小团圆媳妇出气。原因是鸡被打了会不下蛋,但打小团圆媳妇“却一点问题没有”,如果她闹绝食,就给她灌“剩下来喂牲畜的汤水”,如果她被打伤了,就扔在床上躺一会儿。

  小团圆媳妇接受不了如此生活,她想回家,她还觉得自己能回家,迎来的却是更加过分的虐待。

  最后,她不堪重负,病倒了。此后便是更深的噩梦,人们打着善意和好心之名,给她出了各种各样的偏方。道符一类已经不用被提及,最可怕的是后期的请大神,将一个女孩用开水浇到头。她的皮肤哪里遭得住这种酷刑?她晕过去了。众人瞬间着急了,一个个关心地围上去,救她,好像真的关心她的死活似的。不久后她挣扎着醒了,请来的人说还需再浇两次。

  这时,反倒没有人担心她等会不会晕过去了。讽刺,可笑,她的呼救没有人理会,她在濒死的边缘才有人伸出援手。但这不是怜悯,更不为善心,或许只是一种简单的想法:她要死了,怎么不能去救她呢?但给她浇热水是为了救她,为了治病,这个时候她的求救声就好像鸡鸭在临死前的惨叫一样,有什么值得理会的?

  最后小团圆媳妇终于死了,理所应当且无人问津更无人谴责,在胡家为保全颜面的作戏中咽下了最后一口气。我猜想她直到最后也没有回家,因为桥下总有白兔在哭,哭着要回家。这个白兔若是鬼魂未免也太容易处置:你只需要骗她说带她回家,她就抹干泪水消失了。

  善人,纯洁者,未经污染者,永远都是这样天真,况且她还是个孩子。

  只是,她的天真难道有错吗?她想回家难道有错吗?凭什么她要遭受如此痛苦不可?有人说就因为绵羊温驯而不会反抗,它才遭人欺辱——顺序搞错了,它被欺辱是因为行凶者太过恶毒;这样的受害者有罪论直至今日都贯穿于我们的生活。前面有说过,这是杀人案,凶手是所有人:自认为无罪者,自认为无关者,自认为行善者。在《呼兰河传》中,这三类人几乎就是所有人了。而动机是什么?动机是千百年来的封建礼教,由程朱理学而发展的折磨人的借口。

  还有千千百百个像小团圆媳妇一样的女性。她们有的被杀死了肉体,被看不见摸不着的封建礼教;有的被杀死了灵魂,像小团圆媳妇的婆婆。

  萧红所写的这本书绝不是什么乡间小调。作家轻柔的笔调让它有着童话的外衣,令人恐惧的内里。之所以难以读下去,正是因为你认识到了这样的愚昧所代表的东西,她所写的是受压迫者,在此书中大抵表现为女性和穷人。穷人因为金钱观念,女性则因为自古以来的束缚和成见。一位女性所面临的一是无处不在的细针般的闲言碎语,二是来自家人朋友陌生人甚至社会的成见,好似扎根于深不见底的地底,牢固得无法动摇。

  会腐朽的终会腐朽;就像该倒下的,尽管是参天大树也如出一辙。错误的,将矛头指向自身、指向他人的观念无论历时多久,终会被祛除,被替换,被取代。萧红是一位深受苦难的作家,她眼中的他人所遭遇的苦难是如此深刻,以至于我不敢想象她所面临的痛苦该是多么令人胆颤。

  她将笔尖指向“愚昧”,指向这扎根于社会深层的病菌,在她笔下,愚即是恶,愚导向恶,指向连自己也没有发觉的恶。若是犯下的罪恶用一句愚便可以全部豁免,这世上便不会有如此多的惨案。她用这笔告诫女性,告诫所有人,莫要利用或是被那礼教和人情世故指使,莫要用你宝贵的人生去和他人成为共犯。同时或也是一种警示:吃人的封建礼教,无可救药的人心,终会有被时代吞没的一天。

  而因为她在第七章中所塑造的,一位有些不同的“冯歪嘴子”,这样《呼兰河传》才终于有些像童话了。

猜你想看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