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英汉语思维差异指导下的医学用语翻译]英汉用语差异 访问法
 

[英汉语思维差异指导下的医学用语翻译]英汉用语差异 访问法

发布时间:2019-01-13 16:07:36 影响了:

  摘 要:本文探讨了英汉语言差异所表现出的思维方式差异,提出了中医名词术语英译的规范应在准确性与简洁性原则的指导下,正确把握中医药名词术语的内涵,并阐析了英汉思维差异在医学翻译上的具体映现及翻译方法。目的在于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汉两种语言的特点和规律,从而更有效地服务于医学翻译。
  关键词:思维方式 语言形式 医学翻译
  
  引言
  
  探讨英汉思维方式差异造成的语言差异,有利于实现跨文化交际和翻译的顺利进行。特别是对医学文体翻译很有必要,因为医学文体是一种科技文体,它具有科技文章所共有的一些特性即客观性、科学性、准确性、严肃性。
  
  一、英汉思维方式差异与语言表达形式差异
  
  语言与思维关系密切。从理性主义角度比较,英汉民族的理性主义是不同的。中国的理性主义趋于具体化,称“具体的理性主义”。而西方的理性主义趋于抽象化,称“抽象的理性主义”。这些思维方式的差异体现在语言的词汇层面上则为汉语词义比较严谨,词的涵义范围比较窄,比较精确、固定,词义的伸缩性和对上下文的依赖性比较小,独立性比较大。而英语词义比较灵活,词的涵义范围比较宽,比较丰富多变,词义对上下文的依赖性比较大,独立性较小。
  由此可见,不同的思维造成了两种语言不同的表达方式模式。在使一种语符转换成另一种语符时,单纯追求形似,就难免削足适履,破坏各自语符系统独特的神韵。因此,笔者下面试图阐述英汉思维方式差异在医学文体语言上的具体映现及处理。
  
  二、医学翻译原则与方法
  
  早期的医学名词统一工作者惠特尼提出,应该把“准确”、“简明”、“文雅”作为翻译的标准和次序。他还强调翻译时应考虑到汉语的习惯和特征,这样才有利于国人接受。根据这一原则,早期的医学名词统一工作者修改了不少当时的译名。例如,他们把蝴蝶骨(sphenoidbone)改为蝶骨,箩筛骨(ethmoid bone)改为筛骨,小腿骨(tibia bone)改为胫骨,船骨(scaphoidbone)改为舟骨等。
  在翻译方法上,早期的医学名词统一工作者也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方法。例如,借用法,即直接借用《康熙字典》中的中医词汇翻译一些西医学名词;化学法,即用单个或几个字加上数字和物质特性来表示某种元素或化合物,其主要用于化学名词的翻译。另外,他们还提出了直译法和音译法等。以上方法中的借用法对我们目前的中医名词英译有很大的借鉴意义。这就是说,在中医英译名词时,可以借用西医词汇。不要强调中西医的差别而将“心”、“肝”、“脾”、“肺”、“肾”等译成英文时大写第一个字母,甚至发展到要求音译这些词语。李照国在《中医翻译导论》(1993年7月,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提出了“薄文重医,得‘意’忘‘形’”、“比照西医,求同存异”等原则和“深化”、“浅化”等方法。这些原则和方法对中医名词英译很有参考价值。
  
  三、中医名词术语英译规范的方法
  
  中医名词术语英译规范化的具体做法应在认真查阅并理解中医名词术语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译法来表达其科学内涵。
  音译
  抽象而意义广泛的中医药基本概念和理论术语,意译不能表达和保持中医药的固有特性,对理解和记忆造成困难时,最好采用音译。例如:“阴、阳”是中医的基本概念,内涵丰富;中医的“气”,含义也很广,它可以指呼吸过程中进出人体的空气,可以指流动于体内的营养精微物质的水谷之气,也可以指人体及脏器组织的功能,而且还能代表中医热性病的某一发展阶段出现的一组症侯群,在英语中找不到有这样大的内涵的词,应音译为“Qi”。中医术语的适量音译,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中医术语英译繁复冗长的面貌。它不但保存中医的固有特色,而且简单易懂,既有利于表达和交流,也有利于中医术语翻译的规范和统一。但音译不能滥用,从语言国情学的角度出发,应把使用范围限制在那些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在其他民族的语言中找不到对应语的词上。否则通篇文章将会变成音译文字的汪洋大海,失去音译作为寓意符号所应起的作用,令人更难理解。
  借用现代医学术语
  中医语言实际上是它产生的那个时代日常用语、文学用语及哲学用语的混合产物,因此专业程度比较低。沿用至今的许多术语,显得很古老,但其原意与现代医学术语相同或相近者,可用现代医学术语的英文名套译,使国内外读者都能理解。这一类中医术语,主要见于一些病名、症状、解剖部位及疗法。病名如感冒(cold)、疟疾(malaria)、麻疹(measles)、失音(aphonia)、便秘(constipation)、遗尿(enuresis)、乳蛾(tonsillitis)、滑胎(habitual abortion)、癃闭(uroschesis)、噎膈(dysphagia)、崩漏(metrorrhagia)、附骨疽(suppurative osteomyelitis)、鼠瘘(ulcerated srofula)等。症状如心悸(palpitation)、视歧(diplopia)、便溏(loose stool)、嗜睡(somnolence)等。解剖部位如女子胞(uterus)、髓海(brain)、四肢(four extremities)、关节(joint)、膈(diaphragm)等。疗法如放血(bloodletting)、正骨(bonesetting)、止血(stopping bleeding)、驱虫(parasiticidal)等。
  采用比喻
  有些中医术语,字眼独特,国外全然没有,照字面音译或意译,可导致字同而义不同,无法表达中医的原来概念,可采用此法,但还要加上英文注释,才能使人理解。如金破不鸣:A broken gong does not sound.(fig aphonia due to qi insufficiency);青如草兹:as bluish as withered grass(fig skin discoloration indicating stomach-qi exhaustion);提壶揭盖:lifting kettle lid (fig opening and lifting lung qi for promoting urination and defecation)等。
  对汉文同义异名术语使用同一译语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医学的流派较多,各家学说相左,致使同一语义的名词术语采用多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对于这类术语,应在准确把握原语的含义基础上,尽量使用同一译法。如女子胞、胞宫、子处、子脏、血室、胞室实则为子宫,故均译为uterus,womb;后阴、谷道即为肛门,译为anus;智齿、真牙,均译为wisdom tooth;中医药、中医、中医药学、中医学均译为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区分一词数译与一词多义
  对一词数译的,用标点符号“;”分开,如石瘿(indurated goiter;stony goiter)、失枕(stiff neck;torticollis)、鼻衄(nosebleed;epistaxis)、便血(bloody stool;hematochezia) 等;对于一词有多个义项的,用1. 2. 3. 分开表示,如石女(1.female with congenital stricture of vagina 2.female with primary amenorrhea)、胞络(1.uterine collateral 2.pericardium)、大气(1.universe 2.air 3.pectoral qi 4.excessive pathogenic factors)等。
  一些术语翻译时可用句子表达
  一般的科技名词术语都为短语或词组,但为保持中医名词术语概念的民族性特色,对于一些术语可用句子表达。如A则B型结构:悲则气消(Sadness disperses lungqi.)、风胜则动(Predominant wind causes involuntary movements.)、缓则治本(Relieve the root of the disease in less urgent cases.)、精气夺则虚(Exhaustion of essential qi leads to deficiency syndrome.)等等。另有描述五行、藏象的术语,如木曰曲直(Wood isthat which can be bent and straightened.)、心主血脉(The heart controls blood circulation.)、阴成形(Yin makes the configuration.)、阳化气(Yang gives rise to activity.)等。在使用该方法时,应尽量避免使用长句子,尽量短小简洁。
  尽量少用介词及冠词
  为实现中医名词术语英译的简洁性,应尽量少用介词及冠词,有些定冠词the可以省略的就省略。如脾虚证可译为spleen deficiency syndrome,而不用syndrome of spleen deficiency;腑病及脏译为fu-organ disorder involving zang-organ,而不用disorder of fu-organ involving zang- rgan。根据以上所阐述的原则和方法,前文所提及的“三焦”、“里实(证)”、“阳生阴长”、“阳生于阴”、“三阳合病”和“重阳必阴”可分别译为trip le energizer;interior sthenia (syndrome);yin growing while yang developing;yang originating from yin;three-yang combined syndrome;extreme yang leads to yin.
  总之,要使中医走向国际,要推广中医药,中医药学名词英译的规范化是最基本、非常重要而又必须要做的一项工作。在现有的该类英译辞书基础上,正确把握中医药名词术语的内涵,博采众家之长,吸收和借鉴新的译法,补充修正,去粗取精,去繁取简应为中医药学名词英译的规范化之路。
  
  参考文献:
  [1]Boone,HW. Medical Education for the Chinese. The China Medical Missionary Journal (CMMJ ),1890.
  [2]李照国.中医翻译导论.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
  [2]欧明.汉英中医词典[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86.
  [3]原一祥.汉英双解中医大词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
  [4]翁心植.英汉汉英医学分科词典(中医药学分册)[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1998.
  [5]刘宓庆.汉英对比研究的理论问题:上、下[A].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6]连淑能.论中西思维方式[A].英汉比较与翻译:4[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作者系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方向)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