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课程领导力是对校长的要求【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的实践探索】
 

课程领导力是对校长的要求【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的实践探索】

发布时间:2019-02-04 04:04:49 影响了:

  课程领导力,主要是指校长领导教师团队创造性实施新课程,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的能力。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校长作为学校教学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必须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工作重点。因此,校长加强课程领导力的关键是把握教学本质,指引教学理念,建设共同研究的团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断实现教学质量和团队专业能力的提高与升华。
  
  一、思想引领。把握课程改革的方向
  
  1.明确学校教学发展的目标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提醒管理者要经常问自己三个问题:“我们的事业是什么?”“我们的事业将是什么?”“我们的事业究竟应该是什么?”校长也要经常问自己三个类似的问题:“我校的教育教学现在怎么样?”“我校的教育教学将会发展成什么样?”“我校的教育教学应该发展成什么样?”也就是校长要对学校的教育教学现状有充分的了解,清楚学校教学中的优势与不足,识别学校教学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在此基础上睨确学校教学发展的长远目标、近期目标以及各种目标的优先次序。目标不仅要体现新课程的理念,符合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而且还要明确具体,能用可操作化的语言进行界定。著名教育家布鲁姆曾经指出:“学校只有将目标转化成明确的操作性定义,才能从目标着手,否则只能留下美丽的希望或只是一些陈词滥调而已。”此外,校长还要通过民主程序和广泛宣传,将学校教学发展目标转化成所有教职工、学生乃至家长的共同愿景,激励各种利益相关者协调一致,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
  2.更新落后的教学管理制度
  课程改革要求改变陈旧的教学方式,重新认识教师和学生的关系,重新认识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单一的学生评价,整合新的教学资源,使课堂教学的内容与形式、过程与方法不断创新。为了实现观念的更新,学校需要重新建立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加强制度建设是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保障。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原有的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弊端突出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以“分”为本,盛行分数管理。分数从“促进教师工作和学生学习的一种强有力手段”异化为“控制教师工作和学生学习的一种极可怕的魔杖”,严重扭曲了教学的价值取向,教学工作被蒙上了强烈的功利色彩,利益驱动代替了事业追求。二是以“章”为本,形式主义泛滥。学校管理中见章不见人,重章不重人,把学生当作管教的对象,把依法治校变成了以罚治校,严重扭曲了教学的本性,教学过程被程序化、机械化、标准化,失去了创新和个性化。三是以“权”为本,权力至上。一方面排斥教育民主化和教育科学化;另一方面,泯灭了教师工作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为了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势在必行,学校要结合实际,在制定切实可行的课程改革方案、阶段计划、推进措施的同时,在实践中提炼好的做法、好的经验,依据学校实际,建立起有活力的校本化的教学管理制度。教师教育教学行为转变以及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不是在真空中发生的,而是教师个体与所处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教师置身其中的制度和文化环境能否为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教育教学实践的改进提供一个支持性的平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从这一意义上来看,加强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建设是校长提升课程领导力的重要手段。因此,要通过多种利益相关者尤其是教师的参与,对备课制度、教案检查制度、教学评比办法、听评课制度等各种现有教学管理制度进行批判性反思,发现制度中亟待改进的地方,然后从细节上对制度进行改进。
  3.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在新课程改革中,校长课程领导力受到高度的重视。领导力提升既是校长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又是学校课程实施的保障。校长面对复杂的、有时是无法预测的教育教学情况,面对选择、决定、调整、适应等的多重使命,靠传统经验和直观的“开药方”式的管理方式已无法达到既定目标。及时把握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进程,明察学校课程发展的趋势,改变教师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无一不是时代对校长课程领导力的要求。所以,校长要认真解读国家课程标准,对学校课程有系统的思考,整体的把握,能、透彻分析学生的基础、需要、特点,深刻认识文化因素对课程实施的制约作用。校长不但要关注学校课程目标、推进策略的制定,而且要关注课程推进机制、课程实施的实际效果和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校长的课程专业素养要重点体现在对教学的指导上,我们走进课堂不仅是对教师“教”的情况的了解,也是对学生“学”的情况的了解,我们要脱离学科本身,从一般的角度判断课堂的整体状态和教师的教学境界,关注课堂教与学方式和教学效果。
  
  二、精心组织,加强课程实施过程的指导
  
  1.执行课程计划,形成学校特色
  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可以从学校的课程计划即学校课程的设计、编制中反映出来。校长要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根据教育部颁发的课程汁划,统筹人、财、物等资源,本着有益于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有益于学生全面、有个性地发展,有益于体现学校办学理念与特色等原则,科学设计制定和有效实施学校课程计划。根据课改要求,学校课程从管理层面分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从课程的类型分有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要根据校情对国家课程开齐开足,严格执行规定的课程计划,不随意增减课时、不随意改变教学要求。对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要进行再度开发,能形成有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校长要引领教师开发校本课程,鼓励教师提高开发课程的能力,确保校本课程服务于学校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学校要发展,必须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根据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不断开发出新的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校长要明确课程执行与课程开发的关系。国家课程的执行有不同的层次,基本层次的执行是学校大体上按照国家课程的基本要求去做,学校课程安排基本符合一般规范,但缺少对学校实际情况的深层次分析,在实施中还缺少创意;高一层次的执行是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对国家课程予以创造性的执行,即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这种层次的执行本身也是一种开发,是让国家课程得到更有效的实施;在高一层次执行的基础上,学校根据目标定位、办学特色、校长的教育判断等,除了有效完成国家规定的课程之外,还能开发出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成为学生学习的有效载体。
  2.严格常规管理,促进有效教学
  教学常规管理指学校对教学各个环节的规范要求,如备课、上课、布置作业、辅导学生、测验考试等方面的具体规定。校长的课程领导力也体现在对学校教学常规的制定和落实上。落实教学常规是学校教学管理实现规范化、制度化的重要保证,是维持正常教学秩序、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但学校教学管理是随着课程观念和课程设置的变化而变化的,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提倡教师教学的个性化,要求课程目标实施要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校长不仅要为教师参 与课程的编制、开发提供民主、开放、合作的氛围,共同探究课程问题,也要为每一位教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创设发展的机会、条件和空间。教学管理要有统一要求,讲科学、讲规范,但教学还可以有个性、有风格。要指导教师从常规教学的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五个环节人手,切实改进教学工作。一要准确把握教学内容与要求,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分析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实践体验、生活经验、学习兴趣以及认知规律,采用多样的、切合实际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注意合理选择讲述、讨论与独立学习等不同形式,同时要培养学生接受学习、合作学习和发现学习等不同方法,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二要正确处理课堂中的师生关系,营造师生民主、平等、开放的课堂氛围,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挑战性,把握好教师的教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度,控制好学习要求的难度与思维的坡度。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保持其参与意识和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下,合理、有效地组合多种教学方法。同时,要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反应,有效利用课堂中学生的各种生成性资源,以弥补教学预设中的不足。三要精选课堂训练及作业。训练与作业内容要与课堂教学紧密相连,落实教学的核心内容,以精选提高实效,控制训练及作业量,并采取分层作业等多种形式,减轻学生负担。教师要及时有效地批改作业,善于利用批改作业与学生进行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既向学生反馈学习情况,又从中捕捉教学信息,进行教学诊断,补充矫正性练习,改善教学行为。四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将评价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善于捕捉学生的学习信息,指导学生调整、完善自己的学习过程与方法,使评价成为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手段。校长一定要注意教学常规管理的系统性,实现教学基本环节的连贯和畅通。
  3.亲自深入课堂,示范评课说课
  “课,就是教育思想的源泉;课,就是创造活动的源头,就是教育信念的萌发园地。”任何教育教学的改革,只有也必须在课堂上得到落实,它才可能走向成功;任何教育教学成绩的取得,只有也必须依靠课堂教学来落实。校长对教学的领导,要体现在校长深入课堂上。校长通过听课,既关注教师的教,也关注学生的学,关注师生双边活动的开展,摸清课堂教学的真实状况,分析学校教学动态,抓住主要矛盾,从而研究如何改进教学,使课堂教学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减少低效课堂,杜绝无效课堂。校长听课后必须评课,校长要面对所有学科,不同的评课视角和教师,因而要倾向于通识性指导,关注学校教学工作中存在的整体性和普遍性问题,在方向上、思想认识上实现对课堂教学的管理和引领。在听课中,我们会发现有的老师以自己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满堂灌的现象十分严重。有些老师虽然讲解清晰、精练,但是缺乏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缺乏学习热情;有些老师教学目标模糊,抓不住重难点。针对这些问题,首先,要加强课改资料学习;其次,要开展集体协作备课活动;再次,要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实验。校长对课堂教学的领导,也要体现在校长上课上。校长既是教师,又是教师的领导者,这就向校长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学业务也要成为师中之师。校长上课是一种研究,也是一种示范。校长不能上太多的课,可以不上常态课,上一点示范课,但应常听课、会评课,也就是进得了课堂,讲得出名堂。
  
  三、科研创新。增加课程改革的持续动力
  
  1.建设强有力的教研团队
  校长要善于把握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明晰学校核心价值,倡导上下平等的合作精神,营造学术氛围,注意培养教师的课程意识,为教师创造利用各种课程资源的空间,共同探究课程问题,培养新课程领军人物,为每一位教师创设发展的机会、条件和空间,为教师参与课程改,革提供民主、开放、合作的氛围,组建强有力的学校教研团队。学科教研组是学校教研团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研组建设得好坏直接影响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首先,校长要重视教研组长的选拔和培养。教研组长是一个团队的核心人物,他必须是学校内本学科的权威,同时又要具备组织、策划教研活动的能力,能促进教研组集中精力聚焦课堂教学,针对实际问题开展教研活动,使教研组内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学质量得以持续发展。教研组长必须德才兼备,校长不仅要关注其专业的成长,还要重视维护教研组长的权威性。其次,校长要关注教研组制度建设,要在校级层面制定出教研组工作的目标和要求,健全并完善各科教研制度,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校本教研制度和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实现研训一体化,形成以“研”促教的氛围。再次,校长应该关注教研组教研文化建设,促使教研组真正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学习共同体。最后,校长应该为教研组的活动时间、经费、制度执行等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并对学校的校本教研工作过程与质量进行监控与评价,定期检查制度运行情况,不断提高校本教研工作质量。同时,建立相关评价制度进行导向激励。校长的工作目标,就是促进教研组发展成为一个学习共同体,教师可以在其中获得丰富的信息和资源,可以对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不断更新。通过同伴之间的互助,引发自己对教育教学的反思,从而获得更宽泛、更完整意义上的成长。
  2.开设教学论坛,加快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某校从2008年开始开设教学论坛。第一阶段以教研组长为主讲,第二阶段以备课组长为主讲,第三阶段以学科骨干教师为主讲。他们将学科教研组教学中存在的关键性、共性的教学问题聚焦为教研目标,围绕教研目标开展有机的、框架性的教研活动。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目标化聚焦:全组教师共同提出并归纳近期教学问题;目标化,-学习:在大家提供素材的情况下由主讲人精心准备一个讲座;目标化行动:围绕教研目标进行全方位的探索与论证。每次论坛从头至尾认真做细、做好。在整个活动中,力求做到“三个一”:每个学期的研究贯穿一条线;每次活动围绕一个研究主题;论坛开展有一个主讲人。这样大大提高了教研活动的针对陛和有效性,提高了教师对教学关键问题思考的深度与广度。
  3.开展业务比赛,展示风采激发活力
  学校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场所,也是教师成长的场所,只有教师个人的积极参与、主动学习,才能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才能把学校建设为学习型组织,使学校可持续发展。作为校长,在聚焦有效课堂时,要搭建舞台,挖掘教师的潜力,激发他们的活力,让每一位教师都有展现风采的舞台、体验成功的机会。每学年,学校都应有计划、有目的地举行教师教学业务比赛,着力构造多个层次的比武。面向新教师的“适应性”教学竞赛:通过备课、说课、上课三个环节的比赛,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新课堂,争取在现有条件下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最大可能的结果,避免由于教学方法不完善而浪费许多时间。面向青年教师的“发展性”教学大赛:通过比赛优化他们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倡导教学个性化,激发青年教师的教学潜能和热情,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促使教师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面向骨干教师的“引领性”教学展示: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让他们带头上示范课、研究课,负责课题专题课的听课、评课工作,进行反思与经验提炼,以他们作领头雁,去影响、带动教师群体,相互促进、相互提高。面向部分教师的“诊断陛”听课:聘请学校各级各类名师和教研组长有针对性地对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教学诊断,要求听课教师必须提出具体的优缺点和相应改进建议,教务处同时对所在班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听课结束后,由教务处和校长室联合对相关教师进行情况反馈。有层次、有针对性的业务竞赛活动让每一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坐标,也都能找到自己的自信,促使教师在竞争中激发活力,在竞争中获得发展,在竞争中提升教学有效性,在竞争中提高教学质量。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课改给我们的是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全新的教育教学体验,而课改中校长的课程领导力的提高是一项全新的系统工作,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和学习。教育是充满灵性与智慧的事业,研究是产生智慧和灵性的途径。让我们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在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中整体优化办学行为,促进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
  (责任编辑 付一静)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