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中学生基础知识与创新能力测评官网 [浅谈化学实验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学生基础知识与创新能力测评官网 [浅谈化学实验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发布时间:2019-06-20 04:04:23 影响了:

  【摘 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覆盖面之大与生活实际涉及之多是化学学科的一大特点,实验以其直观、形象、逼真、趣味化等特点,对学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在化学学习过程中,怎样通过实验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是当前每个化学老师都在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实验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考里面的化学实验试题在不断出“新”,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注重创新能力的考查,命题的方向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二是注重情景性,将实验知识的考查溶于化学实验活动中,体验化学的生活性;三是注重实验的综合性,重视学生化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因此,化学实验平时教学中加强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取得中考胜利的重要保证。而且初中年龄段的学生活泼好动、精力充沛、对未知事物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非常强,具有较强的创新潜能,如何通过化学实验教学这块资源来有效开展创新教育,是我们全体初中化学教师值得探索的课题。
  一、巧妙运用化学史,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很多人都会提到这样一句话——“温故而知新”,但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许多有关化学史实的教学往往被不少老师所忽视。然而,化学史就是一部不断探索创新的科学史,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很好的素材。通过对化学史实中某些实验情境的描述,可使学生们兴趣盎然,极大的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手能力及渴望创新的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氮气时,介绍英国物理学家瑞利和英国化学家拉姆赛,通过从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与从含氮的化合物中所制得氮气密度的微小差异,发现了稀有气体—氩;学习氢气时,介绍16世纪中叶和17世纪的一些科学家发现了某些金属与酸(无强氧化性)反应产生一种可燃性气体——氢气的方法,在工业上虽无实用价值,但却是实验室制取少量氢气的极为简捷的方法;在学习纯碱时,介绍我国著名化工学家候德榜是怎样制造出质地优良的纯碱等等。
  二、立足实验“双基”,扎实创新的基础
  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知识和技能的积累,离开了知识的载体作用,能力很难形成。分析历年来的中考实验试题,可以发现中学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做到积极引导,准确解释、有序积累,构建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保证使用时的正确提取。
  实际教学过程中可采用以下策略:对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及其使用方法,实验的基本操作,相关物质的制备、检验、鉴别、分离提纯等知识加以归纳,形成知识网络;充分利用化学实验课,将平时化学生活中常见的装置,以考题的形式让学生自己组装,展开讨论,相互合作,形成自己的想法,再在合作交流中进行知识的强化和巩固;设立实验开放日活动,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能主动走进实验室,在老师的帮助指导下,对化学学习生活中碰到的疑点进行开放式的探究,通过自己的动手、观察、思考,体验化学探究中的乐趣,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化学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
  三、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验证性实验属于注入式,学生做实验只是被动地验证、机械地重复,缺乏主动性、创造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例如:“燃烧的条件”的实验探究。
  往烧杯中注入半杯开水,投入一小块白磷,盖上一块铜片,铜片两端分别放一小块白磷和少许红磷,引导学生观察。并对现象进行讨论:为什么铜片上的白磷着火燃烧,而红磷和水中的白磷却无变化?学生经过讨论,认识到红磷没有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对于水中的白磷为何没有燃烧?有的同学说:“水可以灭火,白磷在水中不可能燃烧。”也有的同学说:“白磷没有和空气接触。” 同学讨论后,提出用导管往水中通入空气进行验证。照此操作,水中的白磷接触通入的空气后燃烧起来。通过讨论归纳出燃烧的条件,并总结出白磷的熔点低,着火点低的性质,应在冷水中密封保存,实验时多取的白磷可以放回原瓶等等。
  通过这样的实验探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加强了知识的联系。
  四、合理利用开放性实验习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开放性习题是指题目的设计是开放的,答案是灵活多样的,只要答案是合理的,都是正确的。
  例如:按图I连接,挤压胶头滴管使其中少量的水进入烧瓶,打开止水夹,烧瓶中就可以看到红色的喷泉。按图Ⅱ连接,你怎样操作,才能引发喷泉? 我们不妨先提出以下几个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思维:
  喷泉现象应当满足什么条件?
  引发喷泉实验的原理是什么?
  怎样才能引发装置II的喷泉?
  然后让学生仔细思考、认真分析,得出合理的方案:
  [方案一] 挤压塑料瓶,使瓶中的部分氨气溶入水中使烧瓶内气压减小到一定程度,外界大气压产生的压强将烧瓶中的水通过导管压入烧瓶,使氨气与水接触,形成喷泉。
  [方案二] 用降温的方法。即打开夹子,用浸过冰水的毛巾捂住烧瓶,使烧瓶内气压减小形成喷泉。
  [方案三]用升温的方法。即打开夹子,用手(或热毛巾等)将烧瓶捂热,氨气受热膨胀,赶出玻璃导管内的空气,使氨气与水接触,发生喷泉。
  总之,化学作为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学科,化学实验中融汇了很多思维方法,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创新教育内容,只有在平时的实验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并能够让这些思维方法深入学生的脑海中,以后即使遇到那些探究型的中考化学实验题也能迎刃而解。
  (作者单位:江苏省姜堰市淤溪初级中学)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