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遵循识字规律,,优化教学过程_遵循规律
 

遵循识字规律,,优化教学过程_遵循规律

发布时间:2019-06-21 03:54:09 影响了: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深知一个孩子在接受启蒙教育时识字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会对他今后的继续学习产生直接的影响。而且《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学生主动识字的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强调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并逐渐要求学生能够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最终具有“较强的独立识字的能力”。然而,识字过程又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孩子们的识字质量呢?几年的工作经验,让我得出结论:激发孩子识字兴趣,教给孩子识字方法,培养孩子识字能力,让识字焕发生命的光彩。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孩子知道掌握汉字的重要性,并对识字产生积极的兴趣,他就能自觉地去学习并掌握汉字的音、形、义。怎样才能做到使孩子对枯燥的汉字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增强自我识字的能力呢?我认为可采用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激发兴趣——乐意学
  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话题,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使之乐意学。
  低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合群,爱交朋友。根据这一特点,教学时,可以将生字形象地称为“宝宝”或“小客人”,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识字的过程也随之变成了交朋友或是招呼小客人的过程。亲切自然的称呼自然唤起了学生的注意力,学习的兴趣也随之调动。
  低年级学生最容易受感情因素的感染。顺应儿童的心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创设各种有趣的情境,能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投入到汉字的学习中去。
  二、变换形式——“玩”中学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儿童的有意注意时间短,无意注意占优势。根据这一特征,要想在整个活动中保持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就不能只以单一形式进行,不然就会把刚刚点燃的兴趣火花给熄灭。引导学生变换形式,不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措施。游戏是孩子乐意为之的活动。在课堂中,教师要找准游戏与教学内容的结合开展游戏,使学生真正“动”起来,做到在玩中学习,玩中思考,玩中创新。
  如在教学新课程“一年级下册识字7”时,教师可穿插以下活动辅导教学:出示课文左上方插图,让学生“猜一猜”、“比一比”;在理解“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的含义时让孩子们“搭一搭”、“演一演”,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注意特征,在教学中,要经常变换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巩固识字练习。复习生字笔顺时,可以用“对口令”的游戏。如“斗”字的笔顺,口令如下:“斗”字怎么写?“斗”字这样写:点点横竖。这就是“对口令。”复习组词可以用“找朋友”、“词语开花”、“摘苹果”等游戏。
  三、教给方法——学会学
  1.教学是以动态形式呈现出来,而结果则以静态形式存在于学生的主观世界之中。为了孩子们都想学,都会学。在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汉字的方法与规律。汉字是属于表意文字,其中百分之七十以上是形声字。因此,正确掌握形声字是完成小学识字任务的关键之一。
  2.在形声字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分析形声字形旁的表意功能。如在“江、河、海”,“跑、跳、跃”两组形声字的教学中,我先后分析并要求学生区分“三点水”旁和“足”字旁的表意功能,告诉孩子们“三点水”旁表示与水有关的意义,“足”字旁表示与“足”或“脚”有关的意义。学生正确区分了这些部首,就能很好地掌握带有“三点水”旁和“足”字旁的汉字了。
  3.寻找规律,让学生体验快乐。  第斯多惠说过:“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应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掌握它们。”在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做到让学生去挖掘识字的方法和规律,培养识字的能力,体验识字的乐趣,从而乐与识字,进而主动识字。在教学认识同一类偏旁的生字时,如柏、桃、松、柳、梨,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它们的秘密,发现它们的共同点,知道这些字都是和“树木”有关的,揭示构字的规律,举一反三,在学习中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4.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用“加一加”、“减一减”、“比一比”等的方法学习生字。如“汗”字,学生学会用加一加的方法记字形:因为太干了天才热,天热了人就容易出汗,所以它的右面是“干”;因为流的汗像水一样,所以左面是三点水。又如“由”字,学生是这样记字形的:它是田野的“田”上边出了一点头,就成了“由”。
  这样,学生在识记字形的实践中,在老师的引导下,发现总结出了记忆字形的方法,经历了艰辛的脑力创新过程,品尝到成功的快乐,也就自然而然成为识字的主人。
  5.指导编谜,让学生轻松识字。  低年级学生对谜语有浓厚的兴趣,为了能让识字教学变得有趣味性,我们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将谜语与学生的识记生字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抓住某些汉字的字形特点,进行联想,学着编谜语。教学“闪”字时,先引导学生把字拆分成“人”“门”,在老师的动作暗示下,学生编出了谜语“人很快进了门”,学生不仅记住了字形,还弄明白了意思。
  这样的过程,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学生主动参与中,在轻松的气氛中,难点已化解,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6.引导创境,让学生巧记字形。  有些生字字形复杂,或某些部件与熟字相近,低年级学生往往张冠李戴。教学中,我们找出各部件的联系,或抓住容易出错的地方,引导学生创设特定的语境,进行联想,让他们在形象风趣的语言中,巧妙地记住字形,强化了识字效果。
  如“琴”字是学生很容易写错的一个字。在教学中,先让学生把字分成三部分:两个“王”和“今”,在老师的提示下,学生很快就想到了:两个姓王的人今天去弹琴。记住这句儿歌,学生就不会给生字多加一点了。
  又如“柳”字,很多学生把右边的撇忘掉,我们在教学中抓住这一笔画,引导学生想象:微风吹来了,柳枝是什么样子的?有的柳枝细些,微风中轻轻地飘了起来;有的柳枝粗些,微风中还是那样直直的。形象的语言,使学生再也不会将那“微风中飘起的柳枝”给忘了。
  引导学生创设特定的语境,将特别的字形与形象的情景联系起来,学生以后运用这个生字时,脑海中一定会浮现出相应的情景,想起那形象的提示语言,一定不会把字写错了。
  在每个孩子的内心深处,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他们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去认识事物,得到肯定后会获得心灵上的满足,并会用更高涨的热情,更积极的方式再去“探索新知”。实践证明,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灵活地融合上述几点的做法,引导学生去发现汉字的特点,自己去发明、创造识记的方法,成为识字的主人,学生的探究能力,在发现中得到了发展。让生字成为一种精灵滋养学生的心田。
  (作者单位:长春市朝阳区明德小学)
  责编/张 鹤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