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由来怀古多对比,,物是人非自伤今|怀古的由来
 

由来怀古多对比,,物是人非自伤今|怀古的由来

发布时间:2019-06-21 04:03:47 影响了:

  “怀古诗”在高中教材及古诗鉴赏训练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下面就“怀古诗”的特点及鉴赏角度谈一些看法:  一、怀古与对比  先说一个概念,怀古诗与咏史诗不尽相同,怀古诗,多身临其间,览物生情,感慨系之,言之成诗,如《越中览古》(李白)、《石头城》《乌衣巷》(刘禹锡)、《汴河曲》(李益)等。咏史诗,则多为对历史人物、历史事迹作评价议论等,如《赤壁》《题乌江亭》(杜牧)、《乌江亭》(王安石)、《夏日绝句》(李清照)等。
  也因为我们的汉语易于整齐、古代的诗歌形式追求整齐、我们的审美习惯思维习惯都自觉不自觉地趋向整齐,于是习惯于事物两两出现,对比这种思维和方法就特别的常见。因而,诗歌中的对比就相当普遍。而在怀古诗中,最常用今昔对比。这大概是因为人的心理活动更常用一种基本方式——联想(相关联想、相似联想、因果联想、对比联想等);又因为面对古迹,关于古迹的知识、见闻在诗人的心思、眉眼间渗出、汇流,如宣纸上的墨汁,勾勒氤氲成诗人心目中的一幅画面——昔日的景象。然而,眼前的古迹多是残砖断瓦、余柳遗桥,一派寂寞荒凉景象。今昔对比就很明显,很强烈。于是,怀古诗就自然而然地采用对比,尤其是今昔对比的手法。
  二、写景抒情
  中国诗歌自有中国诗歌的个性,在古典诗歌方面,突出特点是“境界”,说得简单点,其实就是诗的具象性,即“画”的特性突出。具体表现出来,写景抒情是其最主要的方法。就连哲理的表达、读书的感受都可以用景物呈现出来。如《题西林寺壁》(苏轼)、《观书有感》(朱熹)。这大概跟我们的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方式、文化审美方式有关。身处山水景物当中,自然而然用山水景物来体会认识并传达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论语》)“飘雨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老子》第23章)。钟嵘《诗品序》总结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王国维总结情景关系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人间词话》)。
  怀古诗也不例外。因为怀古诗多是作者登临古迹,睹物思人,见景生情,多是观后感。源头上,本来就是触景生情;表达上,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如画的艺术特点。这两者都合力促成怀古诗写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三、核心意象
  一幅山水画总要有个主要景物,更集中承载主题,如(元)倪云林的《六君子图》“一江两岸”空旷冷寂中,一坡六树,枯涩而虚灵地传递着他的纤尘不染、不事人间烟火的气质。
  一首诗也常有个核心意象。如《越中览古》(李白)中的“只今惟有鹧鸪飞”的越王宫殿,《乌衣巷》(刘禹锡)中的“旧时王谢堂前”的“燕子”,《苏台览古》(李白)“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中的“西江月”,《石头城》(刘禹锡)“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的“旧时月”,《汴河曲》(李益)“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中长堤上那成排杨柳的柳絮“杨花”。
  阅读和鉴赏“怀古诗”时,围绕以上几个方面展开,应该能找到合适的切入角度的。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