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人文关怀的重要意义 人文关怀是公共图书馆服务的重要途径
 

人文关怀的重要意义 人文关怀是公共图书馆服务的重要途径

发布时间:2019-07-14 03:50:46 影响了: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正向我们走来。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当人们面对着冷冰冰的网络时,迫切需要人性关怀。体现公共图书馆价值取向的人文关怀问题便成为图书馆发展研究的重要课题。公共图书馆的人文关怀是公共图书馆服务于读者,服务于和谐社会的独特方式。
  关键词:人文关怀;图书馆服务;信息
  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2.06.007
  文章编号:1672-0407(2012)06-014-02   收稿日期:2012-04-20
  一、对公共图书馆人文关怀的理解
  人只有获得信息、知识才能健康成长。公共图书馆就是为满足人民大众的这些需求,而由各地方政府设置和管理的文化机构。图书馆以其藏书展示历史,而隐藏在书籍背后的是人的精神、科学的精神、理性的精神,是无言的历史意识和人文关怀。
  图书馆服务是图书馆整体链条中的一环,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其他环节都是为它作铺垫的,图书馆就是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建立和存在的。在一个文化发达的城市中,人们会为自己的城市拥有现代化的公共图书馆而骄傲和引以为荣。在一些文化发达的城市,图书馆已经成为城市文明的象征和标志。
  图书馆的人文传统在观念层面则体现为以人为本的理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以人为本,就是要推进人的全面发展。而图书馆工作中的以人为本就是要求图书馆管理者能够引导与带动全体人员围绕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劳动,这也就是“和谐”之道。一旦图书馆全体人员实现人心顺和、思想协调一致 ,图书馆的潜力就会被极大地开掘出来、发挥出来,就会同心同德,全心全意地为读者服务。
  图书馆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传统在实践层面则体现为周到细致的服务。体现了和谐社会所需的浓郁的人文关怀。图书馆是人类文化长期积淀的产物,它直接体现了一个城市的人文精神。这种人文精神一旦形成,必然会产生强烈的辐射效能,就会成为一个社区、一座城市或一个地区人文精神的组成部分,成为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量。这一切都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也是图书馆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以及金钱至上观念冲击下能顽强生存下去的精神力量。因此可以说,只有人文关怀,才是图书馆之所以成为图书馆、图书馆之所以在社会上存在的最重要、最根本的理由。
  二、对公共图书馆人文关怀的探索
  从建国初期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我国图书馆服务历史上最好的时期,当时的中国图书馆界从上至下,一心一意为读者服务,提出了 “服务是图书馆的中心”“一切从读者出发 ”“读者第一 ”“服务广大工农群众”等口号。在工厂车间办图书角,在农村办图书室,送书上门,强调服务态度,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使图书馆的服务本质得到较好的实现。*****使图书馆事业遭到重创。但从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国社会出现的新的读书热潮,又将图书馆推到了文化服务的前沿。虽然这一时期图书馆人文关怀还处于不自觉的阶段,但图书馆是为读者服务的观念还是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
  自90年代以来,商品经济的大潮冲击着一切领域,大众媒体的增多、影视业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的不断扩展与延伸、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休闲方式的改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人民的阅读率持续走低。2004年12月,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公布了“第三次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显示国民阅读率总体呈下降趋势。2004年 ,中国出版社协会也做了一项类似的调查,我国有45%的家庭无一本书,无一个书柜,而韩国 96.8%的家庭平均有500册以上的藏书。
  在这样的形势下,一部分购书经费有保证的图书馆还能做到不断补充新书,服务设施也比较完善,坚持着“读者至上,服务第一”的办馆原则。但对于一些图书馆而言,他们背离了服务至上的原则,把图书馆服务商业化、市场化,出现了压缩图书馆服务空间,收费项目繁多、有偿阅读等问题。它们失去了图书馆的公益性、公正性、平等性等特性,将一大批有阅读要求但经济不宽裕的读者挡在了大门之外,更谈不上对弱势群体的关爱了,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职能被严重扭曲。李家伟2004年 12月24日在 《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阅读率持续走低”的尴尬》一文指出:“看看我们的图书馆,只有城里有,而且那些小城市的图书馆有哪个不是‘惨淡经营’?”图书馆保障率低,且馆藏陈旧。
  国际图联 1998年拟定人均藏书标准为2册,而到 2000年底,北京市公共图书馆人均拥有藏书量为0.64册。而“甘肃 1/3的地县图书馆十几年没买一本书”“一所图书馆最新的书是1994年的《邓小平文选》”。2003据报道:文化部最近统计显示,占全国24%的700多个县级图书馆没有一分钱购书费。这些数据表明,我国图书馆在发展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图书馆人文关怀问题是一个关系图书馆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三、对公共图书馆人文关怀的实现方式的思考
  (一)确定发展目标,把图书馆建设当作战略大事来抓
  公共图书馆建设,关键在于政府的重视程度。政府只有把图书馆建设当作大事来抓,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才能真正抓出实效。在这方面深圳市的经验值得借鉴。《深圳市建设图书馆之城 (2003~2005年)三年实施方案》的目标是:至2005年底实现每15万人拥有一所公共图书馆,每1.5万人拥有一所社区图书馆;实现常住人口人均图书 2册,户籍人口人均拥有图书6册;实现全市公共图书馆书目数据统一检索,初步实行图书借还 “一卡通”等。此外,填平数字鸿沟,建立数字图书馆和全部取消服务收费等问题都要求政府采取必要的措施和加大投入力度。
  (二)借助科技发展的成果,实现资源共享
  随着电子图书系统、电子档案系统、公用电子资料库、数据库和数字图书馆的出现, 为人们获取社会公共资源提供了便利。远程教育与多媒体的应用,为社会化教育拓宽了领域。实现图书馆之间的网上联合编目和“一卡通”服务。读者可以在其中任意一个图书馆借阅图书,并可异地还书,这在上海市已经变为了现实。它打破了原来各自为阵的服务模式,服务更加贴近市民。“网络进社区”为社会公众了解社会、获取信息、参与社会、发表意见等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加强资源建设,满足读者对知识信息的需要
  根据读者的需求不断补充新书,建立一个适应时代需要与常新的馆藏。图书馆是传递信息知识、供读者学习研究的场所。馆藏图书是传递信息知识、服务读者的工具。有一个常新的、能满足读者需求的馆藏,是读者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图书馆的吸引力之所在。加强资源建设就是通过各种手段采集各种知识信息,满足读者的多种需求。提高图书保障率,不断补充新书,建立一个适应读者需要,反映社会发展和最新科学成就的馆藏。此外,不断增加图书馆网点,扩大服务面,使广大城乡基层有更多的人能享受到图书馆服务。
  (四)细致入微的人性化服务,满足读者的心理需要
  人性化服务是针对服务活动采取富于人情味的服务方式,其核心是创造一种精神和氛围以满足人的需求,体现人文关怀,创造美与和谐作为图书馆活动的宗旨。这应该从服务的周到性和设置的人性化两个方面体现出来。首先是服务方式的人性化。坚持免费、公正、平等服务;变传统的服务方式为人性化的服务方式,如:借阅方式开架化,服务方式多样化,开放时间延长化等。在信息服务方面,加强信息咨询工作。图书馆人文关怀是图书馆的价值所在,也是图书馆为社会和谐作贡献的独特方式。这种方式充满了对人的关爱、对人的需求的满足、对人的发展的厚望,这是图书馆人大有可为的领域。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