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初中古诗文教学研究 谈初中古诗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初中古诗文教学研究 谈初中古诗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发布时间:2019-07-18 03:58:19 影响了:

  摘要:古诗词是中化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内涵极其丰富。我们炎黄子孙,应当继承民族的文化。只有民族的文化,才能撑起精神的大厦。通过对古诗词的教学欣赏,学生更能体会中国古代诗歌的博大精深,更能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从而促进人格的完善。
  关键词:初中古诗文;教学;艺术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0-0047-01
  众所周知,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初中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宏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国民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而在课程内容的设置方面,古诗文部分必不可少。这些优秀的古代作品对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等更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注重摸索如何在践行素质教育的前提下提高教学质量的新方法。具体如下:
  1.古诗文教学,应注重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在初中语文课本中,大多蕴含着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丰富材料,如爱国、尊师、敬老、勤俭、公而忘私等等,其中以古诗文体现最为明显。如《愚公移山》一文,同学们可通过热烈的讨论,认识到愚公那种下定决心坚持奋斗、克服困难的精神令人无比敬佩,从而激发自己在学习上不畏艰难,求索攻坚;《论语》中孔子“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谦虚、勤学的态度会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发;《岳阳楼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人后己,天下为公的远大抱负能激励学生树立远大志向;陆游的《示儿》、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等许多优秀诗篇中蕴含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这些名篇佳作脍炙人口,对人起着劝诫、警示或激励的作用,学生通过摘录相关的文言警句、诗行,不仅可以陶冶性情,感悟生活的哲理,受到传统美德的教育,同时也使学生积累了宝贵的写作素材。
  2.古诗文教学应重视诵读
  初中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古诗文,绝大多数是世代流传、脍炙人口的名篇,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精华。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前人的读书经验,对我们今天仍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多读、熟读,在读中反复体味,才能增强语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去重视诵读。宋代朱熹理解的“诵读”,其意义是“真道学第一义”,其内容是“熟读精思,必须成诵”,朱子的理论决定了“诵读”在我国古诗文教学方法中的重要地位。
  3.注重积累,反复诵读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学生现在首要的缺憾就是积累,文化积淀浅薄。古诗词作为中国文化财富中最为宝贵、最为精彩的一部分,我们更应无条件的大量的去积累,内化为我们自身的财富。所以,我首先让学生养成独立自主讲诗的能力,即每节语文课前放手给学生5分钟左右的时间,由学生轮流讲诗。第一次可由老师为同学示范,使学生清楚诗歌快速讲析的步骤:范读——练读——作者——诗意——赏析——背诵。这样每册课本的古诗词笔者都要求学生背诵,诗词的内容也会在最短的时间里掌握。这样,学生度过三年的初中生活后,将会有一笔古诗词知识财富了。但是,光靠课前的五分钟学诗未免显得太微不足道了些,为了加强学生对于诗歌的掌握,每天的晨读时间要求学生进行相互背诵的常规活动,随时抽查。常言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学习古诗词更要有这番毅力,所以,在晨读时间中,每周至少要抽出三天时间进行全体同学的诗词诵读,让大家在吸纳新诗之时巩固旧诗,温故知新,效果良好。
  4.联系生活,运用古诗词
  古诗词是祖国文学宝库中璀璨的明珠,我们不但要教会学生学习如何诵读,如何理解,如何鉴赏,更要让学生懂得如何运用古诗词。比如当我们带领学生出去旅游,登上了高山之巅,可以问学生:“此时你最想用杜甫的哪一句诗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学生一定能答出:“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当有学生考试失意时,可以问其他同学,我们可以用李白的哪句诗来劝慰他?大家齐答:“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古人写诗非常重视意境的创造。意境的创造要经过艰苦的过程,具有深远、含蓄的特点。同时因诗词是一种高度凝练的文学样式,它往往以极简洁而形象的语言创造出完美的意境,表达出丰富的思想内容和主观情感,因此学生在对其进行把握时难免会遇到一定的困难。为了帮助学生准确地对诗歌的意境进行理解和把握,在诗歌教学与欣赏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想象,对诗歌的意境进行艺术的再创造,让学生在有所感悟的基础上用散文化的语言表达出来。
  5.品味意象,培养记忆能力
  5.1 通过词语的对比,加深学生记忆,了解诗、词中的用词准确性。如我在教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这是一首描写西湖春景的诗。为了让学生迅速理解诗人选择的意象,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将“浅草”与“长苇”、“乱花”与“落花”对比,连中下层的学生都知道这几组对比中,是写出了早春特有的景物,并准确地把握作者的对西湖赞美之情。接着把握诗的重、难点。这比单纯的讲解好得多。
  古代诗词字数比较少,诗、词眼相对集中,《诗话》“点拨一两个字,就能实现教学目的。”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怎让学生了解词人孤独的呢?用“问”与“向”对比,学生恍然大悟,进而领会词思想,感受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通过这样对比,化深为浅,使学生思考了问题,达到了“不教”的目的,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诗词意象的对比,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深刻记忆。因此,教师应教给学生辨析的方法,使之举一反三。
  5.2 穿插背诵,训练学生记忆能力。让学生不仅从美文中得到美的情操的熏陶,还可以训练记忆能力。我采取穿插记忆背诵的方式,如课堂上教李白的诗《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就穿插背诵与之内容相关的诗,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渡荆门送别》等,使学生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开掘。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