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中国过年习俗及历史知识汇总史前完整版
 

中国过年习俗及历史知识汇总史前完整版

发布时间:2019-07-20 11:14:30 影响了:

中国春节传统习俗

前言

春节,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节日。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节日。是中华文明最集中的表现。自西汉以来,春节的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2006年5月20日,“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春节的来历有一种传说,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亲们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客家人的传说)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春节,作为当代中国最传统的节日,却越来越不受百姓的重视,春晚的收视率也一年不如一年,对春晚的评价也是贬大于褒。所以,为了发扬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让百姓更加快乐地融入喜庆、团聚、和谐的春节氛围中,让中华名族这一传统瑰宝源远流长。本研究性小组在寒假中对春节的习俗、特色做了深入研究与调查,让我们一起领略春节的魅力。

春节之吃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中国人过春节,家家户户都要进行贺年活动,饮食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腊八粥

“腊八节”。 这一天在中国民间有吃腊八粥的习俗。

喝腊八粥在我国已有千年历史。腊,在远古时代本是一种

祭礼的名称,夏朝称“清祀”,殷商称“嘉平”,周朝时

改称 “腊”。“腊”是从“猎”字演变而来,故

“腊”“猎”相通。因为一岁之终,农作物已收晒完毕,

农闲了,人们便到野外猎取禽兽,用来祭祖先、敬百神,

以祈福 求寿、避灾迎祥,称之为“腊祭”。南北朝时,

农历十二月初八才被正式固定为“腊八节”,在这一天要

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称为“佛成道节”。腊月初八这天,中国各地都有喝腊八粥的习俗。

据史料记载,我国喝腊八粥的 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富人还是穷人,家家都要喝腊八粥。最早的腊八粥是用红小豆来煮,后经演变,加之地方特色,逐渐 丰富多彩起来。“腊八粥”又叫“七宝粥”“五味粥”,不仅清香甜美,而且能畅胃气,生津液,因而颇受人们喜食。随着时代的发展,花样越来越多的腊八粥已发 展成具有地方风味的小吃。腊八,本身是个传统节日,又是年节的前奏,可以说腊八节拉开了春节的序幕。“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儿就是年”“吃了腊八饭, 就把年来办”。腊八节后,春节将至,人们便开始购置年货,打扫卫生,布置居室,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年”的到来。

年糕

年糕

全国各地几乎都用江米面和黍子黏面做成黏糕(也叫年糕),寓意“年年高”。春节吃的食物大部分是节前准备好的,北方人大多吃馒头。南方是头几天淘米,名叫" 万年粮米" ,意思是年年有余粮。年糕也是汉族过新年的必备食物。做年糕的谷物有多种,各地作法不尽相同。其中以江南的水磨黏糕最为著名。北方则吃白糕或黄米黏糕,西南少数民族习惯吃糯米粑粑。

春节吃年糕,“义取年胜年,籍以祈岁稔。”

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年糕的种类有:北方有白

糕饦、黄米糕;江南有水磨年糕;西南有糯粑粑;

台湾有红龟糕。汉代杨雄的《方言》一书中就已

有“糕”的称谓,魏晋南北朝时已流行。

贾思勰《齐民要术》记载了制做方法。明、清时,是糕已发展成市面上一种常年供应的小食,并有南北风味之别。北方年糕有蒸、炸二种,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片炒、汤煮诸法。

饺子

北方年夜饭有吃饺子的传统,但各地吃饺子的习俗亦不相同,有的地方除夕之夜吃饺子,有的地方初一吃饺子,北方一些山区还有初一到初五每天早上吃饺子的习俗。吃饺子是表达人们辞旧迎新之际祈福求吉愿望的特有方式。按照我国古代记时法,晚上11时到第二天凌晨1时为子时。

“交子” 即新年与旧年相交

的时刻。饺子就意味着更岁交子,

过春节吃饺子被认为是大吉大

利。另外饺子形状像元宝,包饺

子意味着包住福运,吃饺子象征

生活富裕。正月初一吃饺子,在

我国北方,几乎家家如此。这一

顿饺子与一年中的其他饺子不一

样。这顿饺子要求除夕晚上包好,

半夜十二点开始吃。为了讨吉利,

北方人往往把硬币、糖、花生仁、枣子和栗子等和肉馅一起包进新年的饺子里。吃到硬币的人,象征新年发财;吃到糖的人表示来年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仁的象征健康长寿等。

元宵

南方叫做“汤圆”,在江苏,上海等地,大年初一早晨都有吃汤圆的习俗。 元宵节,道教称之为“上元节”。据元代伊土珍

《(女郎)环环记》引《三余帖》记:嫦娥奔月

后,羿思念成疾。正月十四日夜忽有童子求见,

自称为嫦娥之使,说:“夫人知君怀思,无从得

降,明日乃月圆之候,君宜用米粉作丸,团团如

月,置室西北方,叫夫人之名,三夕可降而。”

羿如法而行,嫦娥果然降临。可见元宵节吃元宵,

是取“团团如月”的吉祥之意。

明代时,元宵在北京已很常见,做法也与今天无异。清代康熙年间朝野盛行“八宝元宵”、马思远元宵。民国初年还有袁世凯因元宵与“袁消”音同,故下令禁喊元宵之事。

元宵用面除江米面外,还有粘高梁面、黄米面等。馅则有桂花白糖、山渣白糖、什锦、豆沙、枣泥等。形制上,或大若核桃,也有小如黄豆的“百子汤元”,还有实心圆子和薄皮的“碌皮汤园”。

春饼

立春吃春饼是中国一种古老风俗。晋代已有“五芋

盘”即“春盘”,是将春饼与菜同置一盘之内。唐宋时

立春吃春饼之风渐盛,皇帝并以之赐近臣百官,当时的

春盘极为讲究:“翠缕红丝,金鸡玉燕,备极精巧,每

盘直万钱”。

民间也用以互相馈赠。吃春饼的食俗也影响了兄弟民

族。如耶律楚律随成吉思汗征西域时就曾命厨师作春盘,

并作诗日:“昨朝春日偶然忘,试作春盘我一尝。本案

初开银线乱,砂瓶煮熟藕丝长。匀和豌豆揉葱白,细剪萎蒿点韭黄。也与何曾同是饱,区区何必待膏梁”。

春饼发展到今天,形制随地而异,食用时间也因地而别。有烙制、也有蒸制;或大如团扇,或小如荷甲。

年夜饭

除夕晚上 ,中国人会全家团员一起吃年夜饭,又称围炉,起源于古人皆围着炉子吃饭。围炉时不分长幼皆一起吃,在家的成员一定要等到全家到齐了才可动手,也要为未能回家吃团员饭的家人摆碗筷,以表示全家团员,在人际关系流离的现代社会中,象征团员的年夜饭尤为重要。年夜饭要吃得愈慢愈好,每样菜都要吃一口。有几道菜肴 , 因含有吉祥意味,在年夜饭中是不可少的,如:[长年菜](芥菜)要一根一根从头吃到尾,年首才能长长久久;[菜头]表示好彩头;

[全鸡]象征全家福([鸡]与[家] 谐音) ;吃[蚶]与[胖]谐音 ,取其发福之意 ;吃鱼丸、虾丸、肉丸,乃指[三元及第]之意(即状元、会元、解元)。餐桌上唯有鱼不能吃,表示[年年有余]之意。

春节之玩

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春节传统游艺活动——舞龙灯:

传说唐代有一年大旱, 龙王错行云雨, 淹死了长安不少百姓, 玉帝降旨命魏征监斩龙王, 后龙王阴魄不散, 夜夜扰闹皇宫, 吓坏了唐王李世民, 于是向群臣问计, 众臣

认为应超度龙王, 于是民间乃有元宵节

耍龙灯之习. 龙灯一般由竹木, 彩纸, 布

等扎成, 节数为单数, 长达数丈, 节内能

燃烛的称" 龙灯" 不能燃烛的称" 布龙",

舞龙时, 领舞者手持龙头, 数十人举起紧

连龙身的木棍,

随于其后,整条龙在乐

声中沿着规定的路线和队列奔跑. 龙就象活了一样, 民间以此气求风调雨顺, 五谷丰登

春节传统庆祝活动——放鞭炮:

鞭炮又称鞭爆、爆竹等,起源至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鞭炮最开始主要用于驱魔避邪,而在现代,华人在传统节日、婚礼喜庆、各类庆典、庙会活动等场合几乎都会燃放鞭炮,特别是在春节期间,鞭炮的使用量超过全年用量的一半。 每到春节,华灯璀璨,锣鼓齐鸣。鞭炮声此起彼伏,为沸腾的大地奏起了新春之曲。空中流光异彩,百花争艳,为佳节谱成了快乐篇章。

放鞭炮贺新春,在我国有两千多年历史。最早的爆竹,是指燃竹而爆,,因竹子焚烧发出噼噼叭叭的响声,故称爆竹。说起爆竹的起源,有个有趣的传说。《神异经》上说:“西方山中有焉,长尺余,一足,性不畏人。犯之令人寒热,名曰山魈惊惮,后人遂象其形,以火药为之。”这是爆竹起源最早的记载,说明当初人们燃竹而爆,是为了驱吓危害人们的山魈。据说山魈最怕火光和响声,所以每到除夕,人们便“燃竹而爆”,把山魈吓跑。这样年复一年,便形成了过年放鞭炮、点红烛、敲锣打鼓欢庆新春的年俗。

春节传统民俗活动——贴春联:

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贴门神、对联。每当大年三十日(或二十九),家家户户都纷纷上街购买春联,有雅兴者自己也铺纸泼墨挥春,将宅子里里外外的门户装点一新。

春联俗称“门对”、“春贴”、“对联”、“对子”、

雅称“楹联”。喜庆的大红春联贴门上是对联的

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名春联的一个源头

是桃符。最初人 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

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

板上题写门神名字。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

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发展为春

联。

春联,起源于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 上说:“春联者,即桃符也。”五代时,西蜀的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提写联语。据《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章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 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的第一副春联。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宋 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明代:桃符才改称“春联”。明代陈云瞻《簪云楼杂话》中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 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副, 帝微行时出现。”朱元璋不仅亲自微服出城,观赏笑乐,他还亲自题春联。他经过一户人家,见门上不曾贴春联,便去询问,知道这 是一家阉猪的,还未请人代写。朱元璋就特地为那阉猪人写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联意贴切、幽默。经明太祖这一提倡,此后春联便沿习成为习俗,一直流传至今。[1]

春节之乐

春节传统习俗——吃年夜饭:

夜饭通常是旧时关东农家中一年内最丰盛的一顿饭,必须要在年三十当天掌厨做出来。满桌的酒菜中必须要有鱼,表示新的一年有余钱、余粮,一切都很宽裕。还必须有一碗红烧丸子,表示阖家团圆。曹保明介绍说:“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

关东老百姓始终有“穷过年,富过年,不吃饺子没过年”的说法。吉林省民俗学会理事长施立学介绍说,饺子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围绕饺子的起源,民间产生过不同的传说和故事,但关东人一直崇尚春节的第一顿饺子在除夕夜子时(零点)吃,此风俗遍布关东城乡,并世代相传至今。

如今在东北的许多农家,年夜饭依然保持着古时的许多

风俗,如吃饭前祭祖,放鞭炮,吃饺子等。但由于近年来年

夜饭的吃喝已不重要了,施立学认为:“年夜饭早已超出了

‘吃’的范围,而在于那份人与人之间的温馨,它温暖在一

家人的问候和温情中。既有对即将逝去的旧岁有留恋之情,也有对即将到来的新年怀有希望之意。”

春节传统习俗——收红包:

在春节期间由长辈派给小朋友的红包称作压岁钱,是表示把祝福和好运带给他们。每年春节期间有发红包的习俗,部份地区是已婚者发给未结婚的亲友。发红包的习惯一般只存在于比较亲近的亲戚朋友之间。也有部分地区,新年发红包

的范围比较广泛,例如邻居家的小朋友、普通交情的同事

之间都有可能发红包,但这种红包内的金额往往比较小,

红包里放上10元、20元等。

在工业发达地区,春节期间公司都会向所有员工发一

封“开工红包”。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很多人已习惯于用

全新印制的纸币来做红包,除了比较雅观外也有寓意去旧

迎新,因此每年春节前许多银行的现钞提取量就会急剧增

大。印钞厂也会有增印新钞的压力。环保主义者认为这一习惯不利于低碳环保。 在异国他乡,一些与华人有往来的其它族裔朋友,对华夏的红包文化也是随俗例行,民间如此,社区、公司也奉行如仪。除了春节以外,在其他喜庆场合,例如婚礼、新店开张等亦有送红包的习惯。但是相对于春节红包来说,贺礼红包的金额往往不菲。

红包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悄悄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 民间认为分压岁钱给孩子,当恶鬼妖魔或“年”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贿赂它们而化凶为吉。此外,还有一种名副其实的压岁钱,是由晚辈给老人的,岁,就是年岁,岁数,压岁,意在期盼老人长寿。

关于压岁钱,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古时候,有一种小妖叫“祟”,大年三十晚上出来用手去摸熟睡着的孩子的头,孩子往往吓得哭起来,接着头疼发热,变成傻子。因此,家家都在这天亮着灯坐着不睡,叫做“守祟”。 有一家夫妻俩老年得子,视为心肝宝贝。到了年三十夜晚,他们怕“祟”来害孩子,就拿出八枚铜钱同孩子玩。孩子玩累了睡着了,他们就把八枚铜钱用红纸包着放在孩子的枕头下边,夫妻俩不敢合眼。半夜里一阵阴风吹开房门,吹灭了灯火,“祟”刚伸手去摸孩子的头,枕头边就迸发道道闪光,吓得“祟”逃跑了。第二天,夫妻俩把用红纸包八枚铜钱吓退“祟”的事告诉了大家,以后大家学着做,孩子就太平无事了。 另有一说源于古代“压惊”。说是太古时有一种凶兽叫“年”,隔365日后之夜,就要出来伤害人畜、庄稼。小孩子害怕,大人则以燃竹响声驱“年”,用食品安慰小孩,即为“压惊”。

年久日深,便演变为以货币代食物,至宋便有“压惊钱”。据史载,王韶子南陔,因被坏人背走,于途中惊呼,才被皇车所救,宋神宗即赐了他“压惊金犀钱”。以后才发展为“压岁钱”。

红绳穿钱 :最早的压岁钱出现于汉代。最早的压岁钱也叫厌胜钱,或叫大压胜钱,这种钱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货币,是为了佩带玩赏而专铸成钱币形状的避邪品。这种钱币形式的佩带物品最早是在汉代出现的,有的正面铸有钱币上的文字和各种吉祥语,如“千秋万岁”、“天下太平”、“去殃除凶”等;背面铸有各种图案,如龙凤、龟蛇、双鱼、斗剑、星斗等。

唐代,宫廷里春日散钱之风盛行。当时春节是“立春日”,是宫内相互朝拜的日子,民间并没有这一习俗。《资治通鉴》第二十六卷记载了杨贵妃生子,“玄宗亲往视之,喜赐贵妃洗儿金银钱”之事。这说的洗儿钱除了贺喜外,更重要的意义是长辈给新生儿的避邪去魔的护身符。

宋元以后,正月初一取代立春日,称为春节。不少原来属于立春日的风俗也移到了春节。春日散钱的风俗就演变成为给小孩压岁钱的习俗。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是这样记载压岁钱的:“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压岁钱。”到了明清时,压岁钱大多数是用红绳串着赐给孩子。

红纸包钱:民国以后,则演变为用红纸包一百文铜元,其寓义为“长命百岁”,给已经成年的晚辈压岁钱,红纸里包的是一枚大洋,象征着“财源茂盛”、“一本万利”。货币改为钞票后,家长们喜欢选用号码相联的新钞票赐给孩子们,因为“联”与“连”谐音,预示着后代“连连发财”、“连连高升”。压岁钱的风俗源远流长,它代表着一种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福,它是长辈送给孩子的护身符,保佑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吉利。

春节习俗中的禁忌

中国身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自然有许多留下来的规矩,而春节也不例外。

除夕:不要关灯。 许多中国人都要在半夜才关灯,因为灯光代表前途光明,而黑暗则代表前途黯淡。

第一天:新年第一天不宜洗头,会被认为洗掉“财运”。不宜用剪刀因为您会“剪断”好运。 中国人认为穿全黑或全白的衣服拜访亲友预示着坏运气,因为黑色和白色是丧服的颜色。 如果有亲人刚刚过世,中国人不会去走亲访友,以示尊敬。

第二天:新年的第一天和第二天有一件事千万不要做:打扫房间。 如果无视这条规矩,您就会“扫掉”全部好运气。这条规矩如此严格,以致全部扫帚、刷子、掸子、簸箕都被藏了起来!

第三天:在中国,新年第三天开张是不吉利的。如果在这一天开张,霉运会降临到生意上。

第四天:在新年的前几天走亲访友可以说是中国的一项古老习俗了,不过这其中也有规矩。 在卧室接待客人是不吉利的,因此要在客厅接待。

第五天:中国的老人告诫说,这一天不宜拜访亲友,因为几天以来的大量油炸食品容易让人们发火。如果这一天拜访亲友,无论是拜访的人,还是被访的人,都要遭遇坏运气。

第六天:一般来讲,无论在新年中的哪一天,都要忌讳责备人、争吵或骂人。 同时也忌讳哭泣、唉声叹气,或提到与死有关的事情。因此,新年期间孩子们即使犯了错,也不会受到惩罚。中国人认为,如果有这些负面行为发生,新的一年就会没有好开端。

第七天:在走访亲友时,桔子等礼物很受欢迎。不过,有些礼物却属于禁忌之列。 避免送钟表作为礼物,因为钟表表示您为接受礼物的人提前送终。梨和扇子也是禁忌的,因为“梨”和“离”谐音,“扇”和“散”谐音,预示着送礼人 与接受者的关系会变糟。另外,刀剪表示“切断”关系,手绢和伞是在葬礼上使用的东西。

第八天:打碎盘子或碗也是不吉利的,不过如果事情真的发生了,马上大声喊“落地开花”,取“开花结果”的意思,可以消除坏运气。

第九天:这一天,中国人会向玉皇大帝祈祷。 在新年的第一天和第九天,许多中国人会不吃肉食。

第十天:在这15天当中,还有一项禁忌:不要向别人借钱,也不要借钱给别人,否则一年中其余时间都会如此。

第十一天:第十至十二天是招待朋友和同事的日子。 有礼貌的中国主人总是记得先给客人布菜,然后才轮到自己。 不过,一定不要将鸡翅膀分给同事或员工,因为老板经常用鸡翅膀暗示员工“走人”。

第十五天:第十五天是中国的情人节。 单身女子应当穿戴整洁。 零乱的头发和衣衫表示悲痛的意思,说明该女子终身不嫁。

这些规矩在现代人眼中看起来有些无法理解,但也有些好笑。也许就是这样春节的年味才会慢慢的消失。而这些对于我们来说也没有什么损失。那我们为何不

遵守这些民俗,让年味继续保持下去呢?让春节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反而如美酒般因时间的沉淀而愈久弥香。

各地特殊的春节习俗

虽说是春节,但不同地方的人们毕竟有着不同的性格,从而也就有了万千风情,我们在这里找到了全国各地别有趣味的春节习俗。

北京:

农历二十三,传说灶王爷第二天就要上天奏明玉帝人间善恶,玉帝依此降福祸,家家忙着祭灶。这天晚上,供上关东糖、糖瓜(意在粘住灶王爷的口)等,由家长主 祭上香行礼,而后连将灶神连龛带像放在松柏枝、芝麻秸架上点火焚化,谓之送祭。这天晚上,鞭炮齐鸣,北京人说是过小年 除夕是全中国的狂欢夜, 一切的辞旧迎新、祈福迎祥都在这一夜。全家团团围坐举行家宴,互相祝福尽享天伦,称之为围炉。饭后,小孩会把芝麻秸撒在庭子里,人 行其上,称之踩岁。老北京有守岁至午夜时分,鸣放鞭炮,互道新禧,晚辈要给长辈叩首拜年,讨要压岁钱,全家再吃一顿素馅饺子,谓之五更饺子、团圆饺子。在 百十个饺子里,只有一个放有硬币,说是吃到这个饺子的人,一年诸事顺遂。

安徽:

安徽省自年三十中午十二点就开始拜年,一直拜到初一中午十二点为止。并互相较量谁家放的鞭炮纸最厚,就表示谁家过年最隆重。年青人则玩「打老窝」的游戏。拜年后,在地上挖洞,放进铜钱,各人用自己的铜板用力掷击,打出洞外的钱就归他所有。寿春于初四迎财神,商家必备鱼头、茨菇和芋艿等供品,谐音「余头」、「时至」、「运来」,以为发财的吉兆。其中,合肥人过年有两点与全国不同:一是要打香炭;二是鞭炮通宵达旦,节日气氛非常热烈。打香炭即在大年三十扫尘后,家家都要在屋内用醋浇红木炭,刹时,浓烟滚 滚,烟雾缭绕,这时闭上大门,以求净化空气,去邪避灾。吃罢年饭后,开始燃放鞭炮,从晚上到次日早上,连续不断,炮声震耳欲聋,火光冲天,大有千军万马攻 城之势。如今,此风虽有所消退,但较全国而言,仍属数一数二。

湖南:

湘中一带流存着许多过年的风俗,不但古老、朴素,而且丰富多彩。特别是在游艺娱乐方面,百艺竞献,异彩纷呈。如舞龙灯,耍狮子,赞土地,舞春牛,送财

神, 打花鼓……长沙一带,流行的大年初

一风俗有:大清早起,开门炮后,摆好供

品,由男子长者择吉利方向奠酒三巡,作

揖三次,谓之出天行;然后全家大小梳洗

完 毕,于堂屋齐向祖先礼拜,再依辈份高

低,全家相互拜见,俗称全家拜年,又谓

之团拜。同时,元旦必定准备极丰盛的早

餐,俗信新年的第一餐愈丰盛表示这一年

愈丰收。长沙习俗,有客前来拜年,要放

鞭炮迎接。入座后,送上两枚槟榔,称为元宝,祝其发财之意。湖北:

武昌以正月初四为「新婿贺年」,新女婿回岳家,必须忍受岳家人的戏弄而不得动怒。黄陂拜年的顺序为「初一拜本家、初二母舅、初三回岳家」。家有亲丧者,必以篮纸写一服字贴在门口,谢绝贺年。

江苏:

江宁县元旦贵家于房门口贴画雄鸡。吴县多于元旦至通元寺礼拜观音大士。苏州习俗:元旦一早开门要于三爆竹,叫做「高升三级」。清晨出门,要遵循黄历上所指定的方向,叫做「喜神方」。并到城隍、土地等庙去烧香,必历经十庙乃止,称为「烧十庙香」。自元旦至元宵,火炉中烧巨煤墼,称为「欢喜团」。准安人传说,吃汤团可以接财神,所以从大年初一清晨就开始下汤团,直到元宵,天天都有汤团吃。武进县妇女元旦剪松柏枝,绕以红丝,戴在发髻上,据说可以长寿。

浙江:

乌程县元旦以长竿束草于上,点火燃烧,并敲锣打鼓,称为「庆田蚕」。又点天灯于竿上,直至三月三日止。宁波元旦祭祖后要吃豆粥。晚上要关门前,再于一次「关门炮」。绍兴新年以「茶碗茶」待客,里面还要加上橄榄和金桔,同时用茶叶蛋待客,称为「捧元宝」。

福建:

厦门人元旦出门前,都得当空拜祷玉皇大帝,

称为「祭神」。清晨祭神用鲜花素果,中午祭

神则用牲醴,及一碗春饭。春饭就是在白饭上

插上红纸做的春花。闽音「春」与「剩」谐音,

春饭是取其「年年有余」的好口彩彩。漳州初

四称为「接尪」,除了进庙烧香外,还要预备

一个糖果糕饼盒,叫做「荐盒」、供上在厅上

迎神下降。

广东:

广州美称花城,以种花为业者,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现如今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已为世人所瞩目,更成为广州的一大民俗。每年春节前夕,广州的大街小巷都摆 满了鲜花、盆景,各大公园都在举办迎春花展,特别是除夕前三天,各区的主要街道上搭起彩楼,扎起花架,四乡花农纷纷涌来,摆开花市,售花赏花,人潮涌动, 十里长街,繁花似锦,人海如潮,一直闹到初一凌晨,方才散去,

这就是广州特有的迎春花市。广州新春

风俗,在人际交往中,必备利是。当然,

所谓利是,即为红 包,亲朋相见,大

人要给小孩利是。广州市民中,市民阶

层十分讲究,要给双封,而内包多少纸

币则不拘,但没有利是即为无礼,所以

春节期间到广州人家里做客, 要多带

几个红包为好,免得麻烦。甚至商场门

口,也会在金桔树上挂满利是,任人摘

取,以求吉利。

四川

成都人元旦不吃饭,因为「饭」与「犯」,同音,为了避讳,则吃汤圆或挂面以祈求合家团圆,福寿绵长。刘阁等地于正月初七「人日」还要「过小年」,除了敬神、祭祖外,也吃团年饭。成都人则于人日游西郊的杜甫草堂。长寿县元旦于门外燃九支腊烛,称为「九品烛」,以敬天地。

云南:

云南过年时与汉族一样也要贴对联。但那" 对联" 是红纸剪成的各种图案。不仅" 书写" 方式不同,连贴的方式也别具一格。除夕之 夜,全家老小每人拿着自制的春联,合唱立脚点《祝年歌》,依序在院里院外、菜地果

园和田边地角为万物张贴。因为边贴边唱,白族的春联被

称为" 歌联" 。大门 上贴的是春树和大象的图案,由家中

年纪最大的老人制作,最小的娃娃粘贴。一边贴一边唱"

春回大地百福生,万物更新千祥临;户对青山六畜旺,门

含田畴五谷 增;丰衣足食家和顺,国泰民安享太平" 这样

的民歌。贴好大门的" 歌联" ,接着贴堂屋门、楼门、房门、

厨房门,再贴犁、耙、鞍等生产工具,最后贴花草树 木……"

歌联" 贴到什么东西上面,就以那种东西为" 主题" ,唱首联

歌" 表达" 联意" 。如贴在竹枝上的是一副鞭炮的剪纸,人们

唱的" 联歌" 是" 竹报平安值千 金,清白传家振家声;东风得意花千里,红日高照万木春。" 这种剪纸、唱歌融为一体的" 歌联" ,堪称白族文化的一朵奇葩。

山东:

宁阳县元旦吃馄饨,称为「填仓」,黄县、蓬莱一带,元旦早起要照虚耗。由女主人手持红烛,把家中各个角落照一遍,意思是以光明驱逐黑暗,然后将年前以面粉做成的各种窗花放在窗台上。小孩子起床后,要攀着门拴打三个秋千,据说可以长得快。有些地区煮饺子时要用芝麻秸烧火,意味新的一年像芝麻开花一样,节节高升,饭后在锅内要放上馒头,意味有「余头」。胶东的新媳妇第一年要到丈夫的外祖家拜年,称为「札根」。据说到了外祖家,就可以把根札下,不会有离婚和早年丧偶之事。旧时还有初五「送穷」的习俗。当天祭拜年,要放鞭炮以示「赶五穷」。曲阜则在初五办「文曲星会」,初五晚上,学生要到老师家,向孔子神像拈香祭拜。再由老师出题做一篇文章,完成后由老师它焚掉,叫做「文曲星会」。

河南:

陈留县元旦在天井中以青石压横木,称为「压千觔」。荥阳县天未亮时就设祭品在庭院祭天,并燃烧柏柴以逐疫。孟津县元旦蒸面茧以祈求蚕业有好的收成。郲县元旦五鼓时,每户门前都插一支路灯,例同元宵。沘源县以初三为「谷子生日」,是日不食米饭。初七为火神生日,夜间必放花炮。

天津:

逛娘娘宫:腊月十五开始,各式各样的年货全都上市,以娘

娘宫为轴心的宫南宫北大街更是热闹非凡。男孩子到娘娘宫

头一个目标就是风葫芦,成年男人到这里,忘不了买灯笼,

女人们来这里多是洗娃娃的。从娘娘宫拴回的娃娃每年都要洗一回,这是节前妇女必须做完的事情。

陕西:

富平县各宗族皆为祖先画像,元日聚集子孙礼拜,祭后更醵金饮宴,称为「节坐」。初二各戚友间则以面食、猪肉相赠,称为「拜节」。高陵县元旦,一等到天亮即悬挂黄纸于竹竿上以祀天,称为「接天神」。又以木炭悬于门首,据说可以去瘟疫。石泉县以黄纸作钱,元旦结彩悬于门,名为「宝盖钱」。临潼县以初五为「送穷节」,家家剪纸人后,拿到门扔掉。当日每人必定饱食,称为「填五穷」。

哈尔滨:

元宵节这天,家家用面团做成各种形状灯,不同颜色的灯,还有玻璃灯、冰灯,做好后,先送到祖宗灵牌位上,祈求祖宗保佑,再送到天地、灶神以求神仙赐福;又送到仓库、牛马圈、井台等处,以求五谷满仓,牛肥马壮,打水平安;然后送到大路,祈求出入平安,家迎四方客;最后由家长把灯送到祖坟上,为祖宗灵魂上天照好路。

少数民族篇:

藏族:除夕那天,人们穿上艳丽服装,戴着奇形怪状的假面

具,用唢呐、海螺、大鼓奏乐,奉行隆重而又盛大的“跳神会”。

小伙子们狂舞高歌,表示除旧迎新,驱邪降福。到了新年早

晨,妇女们便去背“吉祥水”,预祝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彝族:彝族同胞根据彝历选定年节。有的与当地汉族同过春节。有的地区彝族同胞,在门前树立青松,用松针铺地,表示免灾消祸。还有的地区,在节日里杀猪宰羊,吃坨坨肉,人们互相拜访,互赠肉类和馍馍。大年初一早晨,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挑水回家。他们将一碗水和昨天的水比重量,如新年的水重,就意味着今年雨水充足。

土家族:春节期间,土家族人民要举行隆重的摆手舞会。摆

手舞会是土家族比较流行的一种古老舞蹈,有着鲜明的民族

特色和浓厚的生活气息。

壮族:分布在广西、贵州、云南、广东等地区的壮族同胞,

与汉族同时过春节。除夕晚上,要做好节日那天所吃的米饭,

称为“压年饭”,有的地区群众称为“吃立节”,壮语为“过晚年”的意思。它预兆来年农业丰收。有的还包制有一尺多长,五六斤重的烷粑,人口少的一家人一顿还吃不完哩!大年初一清早,天还没亮人们就起床,穿上新衣服,燃放爆竹迎新,妇女们都争着到河边或井旁“汲新水”,开始新的一年沸腾的生活。

布依族:除夕之夜全家人通宵达旦地在水塘边守岁。天一亮,姑娘们便争先恐后地打水。谁最先挑回第一担水,谁就是最勤劳、最幸福的姑娘。

满族:满族分“红、黄、蓝、白”等八旗人。春节时,红旗人在门上贴红挂旗,黄旗人在门上贴黄挂旗,蓝旗人在门上贴蓝挂旗,白旗人在门上贴白挂旗。这些挂旗图案优美,色彩鲜艳,象征着一年的吉祥开端。

侗族:贵州、湖南一带的侗族同胞,春节期间盛行一种“打侗年”(又叫芦笙会)的群众活动。这种活动类似汉族的“团拜”,只不过比“团拜”显得更加欢乐、热烈。这种活动一般是由两个村庄共同商定举办的。两队在广场上正式举行芦笙歌舞比赛。这时两个村庄的观众,伴随着乐曲,翩翩起舞,尽情地欢乐。

白族:云南白族同胞过年时,有一种叫“放高升”的庆祝活动。所谓“放高升”就是用整棵的大竹子,在竹节里装上火药,点燃以后可以把整个大竹子崩上天空百十丈,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升”。有的地区的白族同胞与苗、壮族一样,从春节到元宵节,都在进行“抛绣球”活动。凡接不住绣球的,要赠给对方纪念品,多次失球而又赎不回纪念品的人,就是表示愿允爱情了。

黎族:居住在海南岛 上的黎族人民,每逢春节到来,家家户户都要宰猪杀鸡,摆上丰盛的佳肴美酒,全家围坐在一起吃“年饭”;席间全家还要欢唱“贺年歌”。初一、初二、全村青壮 年男子,还要举行一次“春节围猎”。这一天的猎物全村共享。有趣的是在分猎物时,先将全部猎物的一半发给第一份分得两份,过路人恰巧相遇,也可分得一份。

河南篇

农历腊月二十三,是春节前的一个重要民间节日,人们称它为“祭灶节”。每到这个时候,人们按捺不住迎接新年的喜悦心情,停下手中各种活计,忙忙碌碌地例行年前的祭灶送神活动。

河南腊月二十三祭灶的习俗,伴有一则凄凉的民间传说。古代的时候,一对老夫妇仅有一子,两人视儿子如掌上明珠,十分疼爱。但因家中贫困,无以糊口,只得忍痛让儿子到煤矿去挖煤。

儿子久去不归,老人格外想念。这天,老太婆嘱老汉到煤矿看看。路上,老汉遇到一个光脚片的同路人,两人越走越熟,相处十分融洽。闲谈之中,老汉得知光脚片是受阎王指使,来矿上收回一百名矿工。老汉心急如焚,乞求光脚片留下自己的儿子。光脚片慷慨应允,嘱他不要告诉别人。

见了儿子,老汉佯装害病,儿子侍奉左右,一直无法下井。不久,煤矿出了事故,老汉赶忙把儿子领回家里。

转眼三年过去了,这年腊月二十二夜里,老汉想起当年的风险,忍不住对老伴说了。谁知此话被灶君听走了,二十三晚上,灶君上天后,对玉帝讲了这件事。玉帝恼羞成怒,立即惩罚了光脚片,并收走了老汉的儿子。

为此,每到腊月二十三这天,人们敬灶君吃灶糖,希望他到天宫后,不要再搬弄人间是非。久而久之,人们都在腊月二十三祭灶。

每到腊月二十三这天,中原城乡噼噼叭叭燃放起新年的第一轮鞭炮。城镇居民忙于购买麻糖、火烧等祭灶食品。而在广大农村,祭灶的准备活动和隆重的祭

灶仪式便在震耳欲聋的炮声中渐渐拉开了帷幕。

祭灶仪式多在晚上进行。祭灶时,祭灶人跪在灶爷像前,怀抱公鸡。也有人让孩子抱鸡跪于大人之后。据说鸡是灶爷升天所骑之马,故鸡不称为鸡,而称为马。若是红公鸡,俗称“红马”,白公鸡,俗称“马”。

焚烧香表后,屋内香烟缭绕,充满神秘的色彩。男主人斟酒叩头,嘴里念念有词。念完后,祭灶人高喊一声“领”!然后天执酒浇鸡头。若鸡头扑楞有声,说明灶爷已经领情。若鸡头纹丝不动,还需再浇。

祭灶仪式结束后,人们开始食用灶糖和火烧等祭灶食品,有的地方还要吃糖糕、油饼,喝豆腐汤。

在河南,典型的祭灶食品要首推灶糖。灶糖,是一种又粘嘴又粘牙的麦芽糖。祭灶供灶糖的原因,是为了粘住灶爷的嘴巴。传说灶爷是玉帝派往人间监督善恶之神,它有上通下达,联络天上人间感情,传递仙境与凡

间信息的职责。在它上天之时,人们供它灶糖,希望它吃过甜食,在玉帝面前多进好言。也有人说,祭灶用灶糖,并非粘灶爷的嘴,而是粘嘴馋好事、爱说闲话的灶君奶奶的嘴。

祭灶这天除吃灶糖之外,火烧也是很有特色的节令食品。每到腊月二十三祭灶这天,城市中的烧饼摊点生意非常兴隆。人们挤拥不动,争买祭灶火烧。农村大多是自己动手,发面、炕制,一家人热热闹闹,很有过小

年的味道。

在河南,人们把祭灶节看作仅次于中秋的团圆节。凡在外地工作、经商、上学的人,都争取在腊月二十三之前赶回家里。能吃到家里做的祭灶火烧,便会得到灶神的保护,来年家人就能平安无事。

开封过年

开封民间称春节为“过年”。但是,过年并非单指阴历正月初一,还包括年头、年尾,从旧岁的十二月初八至新年正月初五均是年日。旧时,开封流传有句俗语说:“腊八、祭灶,新年来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所以,一到“腊八”,开封城乡便有“年味儿”了。

二十三、祭灶官。十二月二十三日为我国民间祭灶节,人们为了让灶王向天上玉皇大帝多说好话,家家都要摆上灶王爷的牌位,有的在牌位两边对子上写着“上天言好事,下界送吉祥”。意为灶王爷饯行。

祭灶过后,家家都忙于置买年货,打扫房子迎接新年,尤其是烟、酒、鱼、肉和走亲戚用的礼品更不能少。置办年货一直忙到腊月三十。于今开封仍流传有一首过春节的民谣:“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杀只鸭;二十九,去打酒;年三十儿,贴门旗儿。”

大年三十儿惯称除夕,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以往这一天,开封还有诸多旧俗。如“文官封印”、“武官封操”、“商业封门”、“说书封板”、“讨饭的封棍”等,诸如此类。而民间最重要的活动除夕之夜的祭祖和守岁。现在除夕,开封人仍沿袭以往许多好的习俗。除夕之夜虽然不再“祭祖”了。但有的互拜亲友,看电视,猜迷语,直至深夜,有的全家人团聚一堂,互相勉励,总结一年来收获,制定新的一年工作和学习计划。" 守岁" 在新时代赋予了新的内容。当午夜的钟声响过,人们争放第一挂鞭炮,这又意味着开封人开启未来的决心和干劲。

正月初一,家家即早起床,更换新衣,洗涮完毕,首先燃放鞭炮,拜祝先祖遗像。接着,晚辈向长辈拜年,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全家人吃过年饺子,

随后开始到亲友家拜年。旧时拜年一般多由家长带领,先拜长辈近族、邻友,以后再去远处各家。各家为接等贺年客人,家里常备烟、茶、瓜子、花生、糖果等。按开封" 早拜年,晚拜寿" 的习惯,初一午后,拜年活动即告结束。

正月初二是闺女回娘家的日子。旧时初二,开封城关四乡,鞭炮声、鸣笛声、哨子声响成一片,骡马大车往来穿梭,络绎不绝。

正月初三为祭坟、祭宗祖的日期,因旧皇历中说这一天“诸事不宜”,初三开封忌走亲戚。初五为破五节,民间认为初五是年后第一个不吉日,亲友之间亦忌相互串访。除此两日之外,节日期间,开封民间走亲串友,几无闲日。 林州民间的春节

林州民间将春节称为过年,但过年并非专指正月初一,而是包括年头和年尾。一进入腊月便有" 年味儿" 了。

腊月初八这天的早餐,民间要吃" 腊八粥" 。粥用小米、柿块熬制而成,味道甜香,俗称" 柿疙瘩白汤" 。农妇均要在太阳未出前将粥做好,扳上南墙一谷堆儿,口曰:" 腊八粥早些做,扳上南墙一谷堆儿,小鸹不蹬俺家谷" 。吃" 腊八粥" 据文献记载,林州是从宋朝开始的。原来的意思是人们用一年的收获祭祀祖先、祭祀众神并庆祝丰收。后来,由于林州灾害频繁,逐渐演变为吃" 腊八粥" ,预祝来年粱谷丰登。目前林州民间尚有" 吃了腊八粥,来年好收田" 的俗语。

二十三,打发老灶爷上天。人们为了让灶王向玉帝为民请命,好话多说,就在灶王牌位两边的对子上写道:" 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 。为了防止灶王汇报假情况,就用芝麻糖当供果,粘住灶王的嘴。

二十四扫房子。民间传说灶王为天帝督使,负责察看家人功过,凡是有过者,要在墙上划道记号,到年终腊月二十三上天汇报,禄一五更接天旨后带天兵回民间按墙上记号进行惩罚。人们为了消除隐患,待打发灶王爷上天后的第二天,立即动手打扫房子,这就形成了" 二十四扫房子" 的习俗。

二十五磨豆腐。是日,人们将浸泡的黄豆磨碎,揉沫过箩去渣,煮沸点浆成块,捞入筛子积压而成。事后均将豆腐切小块放入加盐的清水里保存,供春节期间食用。

二十六去割肉。是日,集市上肉架林立,村上支大锅宰杀猪羊,割肉者,量家财而行,富者备至正月十五;贫者备至正月初五左右。

二十七蒸着吃。是贫家富家都要办的一件事,也是过年的特征之一。每家都要根据人口大小,客人多少,要蒸够吃到正月十五,至少也要吃到" 破五" 的数量。 二十八大贴刮。1949年以前,林州民间大都请人写对联,有个别农家利用家花来表示自己的心愿,除此之外,六上还要贴门神。门神像多为秦琼、敬德、大刀关公、五子登科等,大都是刻板印的。贴对子讲究" 穷签(横联),富对子" ,即横楣纸要小,对子纸要肥。1980年以后,农村又兴起了贴双对联,即除在门框上贴一幅外,另在门垛墙上再贴一幅巨联。还有用菱形纸写上一斗方子,上写" 福" 字,下竖写一条" 出门见喜" ,或" 迎喜接福" ,或" 欢度春节" 之类,贴在门口或迎壁墙上。庭树上贴有" 满院春色" ,石磨上贴有" 白虎大吉" ,石碾上贴" 青龙大吉" ,车上贴" 日行千里" ,牲口槽目贴" 六畜兴旺" ,粮食屯上贴" 米麦满仓" ,桌子上贴" 日进斗金" ,衣柜上贴" 衣服满箱" ,床头上贴" 身体平安" 。与此同时,各种神牌写刷一新,除厨房用绿色纸(意在免火灾)写外,其余均用红纸写成。里里外外一派红光吉祥。

二十九撒蜡走。是日晚上,以相邻近的大村庄为首,组成数十人提灯笼、敲大鼓、拍大铙、捧香卷,到各村寺庙神位前,点燃蜡烛,焚烧香箔,意在祭神驱

邪送福音。村上的人们集中在圣地,等候着送福音的队伍到来。一村送,另村接,四野灯火辉煌。1950年后,此俗消失,改为二十九去打酒。

三十捏仁、出锅。捏仁即捏扁食,出锅即用油炸食品。这两项是腊月三十这天最紧张而繁重的活儿。是日,从早开始,家中所有的女子一起动手,盘馅的盘馅,和面的和面,待盘好馅和好面后,就围在炕边捏扁食。婆媳小姑边捏边逗,十分快乐。所包的扁食要足够三十晚上和初一早起食用。一直忙到下午5点左右。扁食包好后,要先煮一锅,捞到小盘内,每个盘子两个,由主妇在家烧香点纸祷告列祖列宗:" 有话您先知,有饭您先吃,保佑一家平安,人旺财发。" 另由家中男人用条盘端着到坟上祭祖,每个坟头放一小盘,燃炮叩头。这些事办完后,开始油炸,凡是该过油的食物都要炸完,酥肉、丸子、刀头(上供用的猪肋条),菜类食品统统下锅炸,但头一锅都要先拿一点,填入灶膛里,让灶王初一五更回来吃。当然,如果农历腊月小,这一天的活动就放在二十九了。

硬币扁食。这是林县民间盛行的习俗。在三十包扁食时,将数枚硬币分别包入扁食里,初一早饭,谁吃到硬币扁食谁在这一年就有福,给全家老少带来极大的乐趣。人们都争先恐后地早起,尤其小孩为了吃住钱,破例地多吃扁食,乐得全家哈哈大笑。

送灯。三十傍晚,县南乡村各家各户要将用纸扎成的灯笼,接上立柱,送于坟上,长夜照明,以让先祖随人过年。此灯于初一早上收回。

拦门棍。三十晚上,人们习惯在大门里门槛跟放一根桃木棍,没有桃木的用其它棍,以防" 野鬼" 进家。

熬年。又叫" 守岁" 。民间传说三十夜晚,只要有恒心,一定会等到老天爷的闺女打开南天门向人间赐福的时候,如果早睡就没有福了。人们怀着美好的愿望,每年腊月三十夜,全家一起聊天不休,趁此享受天伦这乐。主妇也要摆好香案供上祭品,通夜秉烛,上香5遍。是夜禁大声喧哗,以免惊动神灵;禁开箱柜,以免跑财;禁照镜子,拿木梳,以免见" 鬼" ;禁见刀剪,以免破家;禁扫地,以免金银外流;禁倒尿盆,以免污秽神灵。三十晚上要丢剩饭,叫隔年饭。初一早起也要丢剩饭,以兆吉庆有余。1980年以后,熬年增加了新的内容,很多有条件的人家聚集在电视机旁,观看精彩的电视节目,将近子时,各家的青年右手掂着炮,左手拿着火,右脚跨门外,左脚踩门里,眼观电视屏,摆开抢点头响炮的架式。电视屏上子时一到,随着悠扬的钟声,千家万户的鞭炮声齐鸣,起火、烟花、两响等各种彩炮将天空点缀得五光十色,眼花缭乱。

初一磕头。人们天不明吃罢扁食后,晚辈先给家中长辈磕头,然后结伙去别家(一般是本族)磕头拜年。家里除留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受头外,其余都到左邻右舍,甚至三里五村向亲族新友拜年。若晚辈是小孩,或新婚媳妇,长辈要给几个压岁钱。

走亲戚。走亲戚的次序是:外甥走姥姥家,闺女携婿走娘家,然后是去姑、姨、姐家。除特殊情况外,都要回拜。民间有" 初一初二娥媚月,初三初四好拜节" 之说。

破五节。农历正月初五为破五日,具有迷信色彩。人们认为,初五、十四、二十三为不吉之日。正月初五是年后的第一个不吉日,非常忌讳" 走亲串友" ,积压自在家改善生活过节是日寅时,家庭主妇还掏炉灰少许,送至当街十字路口,俗称" 送穷灰" 。

从腊月三十到正月初五这段时间,孩子们一律不挨打挨骂,吃得好,穿得漂亮,玩得开心,那怕有了过失,也不挨打挨骂,这是老辈人传下的规矩。如打骂

孩子,就会遭到众人谴责。所以孩子们最盼望的是过年。

是日寅时,家庭主妇还掏炉灰少许,送至当街十字路口,俗称" 送穷灰" 。

从腊月三十到正月初五这段时间,孩子们一律不挨打挨骂,吃得好,穿得漂亮,玩得开心,那怕有了过失,也不挨打挨骂,这是老辈人传下的规矩。如打骂孩子,就会遭到众人谴责。所以孩子们最盼望的是过年。

中国春节习俗探究

摘 要:春节,俗称“过年”,可以说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追根溯源,在我国已延续了约3000年。春节期间,全国人民都要举行活动进行庆祝,渐渐地约定俗成,便形成了“习俗”,这些习俗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不断变化、完善、丰富,有些已经被淘汰,但是还有很多传统习俗流传至今,如祭灶神、贴春联、压岁钱、放爆竹、逛庙会等等。本文将对一些重点、有代表性的春节习俗进行介绍并探究其特点。

关键词:春节;习俗;特点;探究

春节,即农历的新年,一般是从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开始到正月十五结束,是中国时间跨度最长、最热闹,也是历史最悠久的节日。对春节最早的记载是在夏朝,“腊祭”中记载:“传说有腊月里,人们杀猪祭祀上天,祈求年风调雨顺,还用朱砂涂脸,鸟翼装饰,又唱又跳。”这其实就是庆祝春节的雏形。又有:“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1】这也是关于春节的记述。

“春者,天地开辟之端。”【2】春节是吉祥幸福的象征,意味着春回大地、辞旧迎新。由于长时间的积累,中国的“年事”活动十分丰富。民间流传这样一首歌谣:“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二十三,糖瓜儿①粘;二十四,写大字②;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坐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③。”这个主要是在北方流传的歌谣,但是类似的歌谣在全国各地几乎都有,而且内容也都差不多,都展现出人们在过年时热闹忙碌却又轻松快乐的场面。

一、祭灶神。

祭灶神的风俗历史悠久。灶神,民间多称“灶王爷”。对于“灶王”的来历,也是众说纷纭。有“炎帝作火官,死为灶(神)”之说【3】,还有“黄帝作灶,死为灶神”的说法。【4】腊月二十三是“年”的头,称之为“过小年”,传说这一天灶王爷要升天向玉皇大帝汇报。歌谣中“二十三,糖瓜儿粘”,指的就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祭灶升天,要准备饯行的佳肴,买些饴糖贿赂神仙,让他多说好话,也有说法是为了堵住灶神的嘴,粘住牙,免得他说些坏话。

祭灶活动内容很丰富,古代诗词中有很多描写。如宋代范成大的《祭灶词》:“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角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

这首诗就生动、具体地描述了祭灶活动的场面。因为民间认为灶王爷是一家之主,天上去来共用七天,所以在大年初一时还要再把灶神接回来,把新的灶王神像贴上,让他在新的一年里保佑一家人的平安。

春节期间,民间所祭的神还有很多,除了灶神,还有门神、财神、喜神等等。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2、贴春联

春联,也称“门对”、“春贴”,是对联的一种,因为是春节的时候张贴,所以叫“春联”。春联上下联字数相等,平仄协调,内容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的愿望,是中华民族独有的艺术形式。公元964年除夕,蜀国孟昶自己动手写了“新春纳余庆,嘉节呈长香”。这是被人们公认的我国最早的春联。【5】春联是从两千多年前的“桃梗”演变而来的,古人相信鬼畏桃树,于是把用桃木做的牌子挂在门上用来避邪,后来渐渐发展成在红纸上写出字数较多、能充分反映心愿的句子,一年一换,便成为了现在的“春联”。“春联”正式诞生是在明朝,用红纸写春联也是在明朝,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在红纸上写。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清朝的康熙皇帝、乾隆皇帝都十分喜欢对联,也是由于明清两代皇帝的提倡,人们对春联也更加重视。一些文人以对对联为乐趣,出现了不少趣联、奇联,适用于春节的就不胜其数,如:东风吹出千山绿,春雨洒来万象新。一家和睦一家福,四季平安四季春。等等。

除了贴春联外,还有贴“福”字的习俗。“福”字代表“运气”、“福气”、“幸福”,自古以来都被中国百姓喜欢。每到春节,家家都要在门上、墙上等处贴上“福”字,有的地方还习惯把它倒过来贴,取谐音“福倒”,意思就是福气到了。

3、压岁钱

过春节长辈给晚辈,大人给小孩压岁钱是中国的普遍习俗。清朝钱沃臣在《压岁钱》诗自注中说:“俗以五色线穿青钱排结花样,赉儿童压胜,曰压岁钱。”又据古籍《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压岁钱最早出现在唐玄帝天宝年间,嫔妃们在春节三五结伴做掷钱游戏,宫廷钱库就散些钱给她们。此风在当时宫廷内是很盛的。【6】后来此俗传到民间,便演绎成了现在的压岁钱。

压岁,是为了驱邪,民间认为孩子魂魄不全,要用压岁钱来压服“祟”④,来让孩子健康成长。虽然这是一种迷信,但是却反映了大人们渴望孩子茁壮成长的愿望。孩子们是非常喜欢压岁钱的,孩子们盼望过年,原因之一就是因为那份压岁钱。如清朝吴曼云的诗《压岁钱》所述:“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孩子们收到压岁钱商议是买爆竹放呢还是买支箫来吹呢?想了一个晚上,可是忙坏了。

4、放爆竹

春节放爆竹之俗始于汉代,在我国已经有两千二百多年的历史了。“古时爆竹,皆以真竹着火爆之,故唐人诗亦称爆竿。后人卷纸为之,称曰爆竹。”【7】当时没有火药纸张,爆竹是用火烧竹子发出劈啪响声,“爆竹”的名称也由此得来。 “卷纸为之”是唐宋以后,发明了火药之后的事了。这种“噼里啪啦”的响声是驱鬼避邪用的,用来祈盼来年幸福吉祥,又增加了喜庆的气氛,深受百姓欢迎,流传至今。渐渐地,爆竹的品种也越来越多,二踢脚、闪光雷、大地红等

等。随着鞭炮的发展,又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烟花。烟花变化万千,绚丽多彩,伴随着爆竹声,一束束烟花腾空而起,在天空中绽放,让人心驰神往,给节日增添了无限喜悦。在除夕子夜,辞旧迎新之时,鞭炮声四起,铺天盖地,烟花腾空,此落彼起,人们互相祝福,祈盼新年顺利,让节日的欢乐气氛达到了高潮。 李大钊曾说:“人生最有趣的事情就是送旧迎新。”现在的春节,便是人们总结过去,展望未来的节日。我们的祖祖辈辈为了庆祝这个节日,不知道积累了多少经验,形成了多少习俗,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习俗都各有特点,只靠这一篇文章也是说不清的。除了本文介绍的几个春节的传统习俗外,扫尘、拜年、剪纸、办年货、守岁、逛庙会、吃饺子汤圆等都是春节的习俗,以及各个少数民族特有的风俗,如土家族的“摆手舞”会⑤;壮族吃“压年饭” ⑥;蒙古族除夕吃“手把肉”,初一喝“辞岁酒”;藏族的“跳神会”⑦等等。

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对春节的庆祝方法也各有特点,不过,他们的共同点和出发点都是利国、利民、利家、利团结的,我们应该予以保护,并继承、发扬,使全国人民都过上愉快的春节,争取来年的丰收,争取更大的胜利。

注释:

①糖瓜儿,北方祭灶神时,用麦芽糖沾芝麻做成葫芦形或者瓜形的祭品。用意是使灶神上天后说些甜言蜜语,也有人说是让灶神的牙齿被黏住,说不出话,免得向玉皇大帝说坏话。

②写大字,指写春联

③扭一扭,指穿新衣服

④祟,本义指鬼怪,古时民间传有小妖叫做“祟”,大年三十晚上出来用手摸熟睡着的孩子的头,孩子往往吓得哭起来,接着头疼发热,变成傻子。因此,家家都在这天亮着灯坐着不睡,叫做“守祟”。

⑤摆手舞,又名“社巴”,整个活动以祭典舞蹈、唱歌等为表演形式,以讲述人类起源,民族迁徙,英雄事迹为内容。祭礼仪式毕,由“梯玛”或掌坛师带领众人,进摆手堂或摆手坪跳摆手舞,唱摆手歌。

⑥在除夕之夜就把初一的饭做好,叫做“压年饭”,预示来年丰收,吉庆有余。 ⑦藏族在除夕这天举行隆重、盛大的“跳神会”。人们穿着艳丽的服装,戴上奇形怪状的面具,在海螺、大鼓、唢呐等乐器伴奏下,高歌狂舞,以示去旧迎新,祛邪降福。

参考文献:

【1】《尔雅》【M 】,卷六《释天·第八》,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

【2】刘尚慈,《春秋公羊传译注》【M 】,中华书局,2010年5月

【3】刘安,《淮南子》【M 】,卷十三《氾论训》,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年1月

【4】李昉,李穆,徐铉等,《太平御览》【M 】,卷一百八十六,中华书局,1998年3月

【5】脱脱,阿鲁图等,《宋史·蜀世家》【M 】,中华书局,1977年11月

【6】张玉清,《春节风俗之最》【J 】,《大家健康》, 1995年02期

【7】翟灏,《通俗编·俳优》【M 】,商务印书馆,1958年12月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