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高频高分题过关检测密卷【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过关检测题】
 

高频高分题过关检测密卷【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过关检测题】

发布时间:2019-07-27 09:38:44 影响了: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过关检测题

1

2.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的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你应帮他选择( )

A .“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 B .“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

C .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 D .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元朝

3.古代中国的发明大多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经验和生活体验。下列与发明火药密切相关的活动是( )

A .耕作 B .采矿 C .铸造 D .炼丹

4.下列中国古代科技著作中,成书于汉代的是( )

A .《本草纲目》 B .《齐民要术 》 C .《九章算术》 D .《石氏星表》

5、康熙帝晚年曾说:“海外如西洋等国,千百年后,中国恐受其累。”这表明康熙帝( )

A .对西方文化的力量已有警觉 B .认为中国迫切需要学习西方文化

C .对西方文化具有深入的了解 D .已经感受到西方化的巨大压力

6、康熙因西洋历与中国传统历法之争,命钦天监官员与西洋历代表、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辩论。经验证,证明西洋历法更为准确,遂“复用西洋历法”,并任命南怀仁为钦天监副监。这一事件表明,康熙( )

A .全面接受外来文化 B .审慎地接受外来事物

C .改变闭关锁国政策 D .承认西方文化超越中国

7、公元1500年左右,欧洲出版了大约4万册图书,极大地激发了民众的求知欲。此种情形直接得益于( )

A .活字印刷术在欧洲的传播 B .新教翻译出版圣经的需求

C .人文学者传播古典文明的需要 D .大学发展对图书需求量的增加

8、据《与公肃甥书》记载:“忆昔时邸报,至(明)崇祯十一年方有活板(版),自此以前,并是写本。”对“活版”理解正确的是( )

A .活版技术从明代开始使用 B .活版之前信息传递均用手抄

C .活版最早使用的是木活字 D .活版在四大发明中出现最晚

9. )欧阳修上疏说:“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为《宋文》者,多是当今议论时政之言……详其语言,不可流布,而雕印之人,不知事体,窃恐流布渐广,传之虏中,大于朝廷不便……(请)今后如有不经官司详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卖。”这反映了( )

A .宋代活字印刷开始普及 B .书籍出版业受到政府的有效管理

C .北宋与契丹间关系紧张 D .文化传播方式变化影响政府管理

10、宋人邢昺上疏称:“臣少时业儒,观学徒能具经疏者百不一二,盖传写不给,今(雕)板大备,士庶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这说明( )

A .藏书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 B .儒者地位迅速提高

C .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发展 D .儒学得到广泛传播

11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大大促进了书籍的发展,下列左侧是繁体“书”字,其活字应该是( )

12中国古代生产和科技在不断进步中,中外交流也十分频繁。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耕作技术大体经历了从“刀耕火种”到耦犁、一牛挽犁的发展过程

B .纺织原料使用的先后顺序是麻和葛、家蚕丝、棉花

C .指南针在明清时期经由海路传入阿拉伯

D .印刷术经由波斯传到西方

13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进步,一些图书馆的纸质历史文献已经以电子文本的形式提供利用。我们应如何历史地看待这一现象?( )

A .现代发明比古代发明更为重要

B .造纸术的发明已经失去历史意义

C .历史文献不应该采用时髦的电子文本

D .不论是纸质文本还是电子文本,《论语》终究还是《论语》

14下列各项中,最早记载蕃薯(甘薯)传入我国的文献是( )

A .《齐民要术》 B .《农书》 C .《农政全书》 D .《四洲志》

15)中国古代有许多重大发明,下列发明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司南、纸、火药、活字印刷 B .纸、火药、活字印刷、司南

C .火药、活字印刷、司南、纸 D .活字印刷、司南、纸、火药

16下列关于古代文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殷商时代的甲骨上已有关于日食的文字记录

B .殷商青铜器有屈原向上苍发出“天问”的图像

C .隋代烧制的陶器上有李白的“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的诗句

D .宋代的诗文扇上有郑板桥所题“难得糊涂”之语

17公元751年,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被俘往阿拉伯的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匠,这次战役客观上促成了中阿之间一次技术转移.这时中国传人阿拉伯的技术应该是

A .造纸术 B .活字印刷术 C .指南针 D .火药与火器

18材料 在中国古代,天文和历法一直受到高度重视,天文学家和君主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是官方政府机构不可或缺的人员。至公元1851年,历代政权颁行了100余部历法,《夏小正》是中国最古老的历书,形成于公元前5世纪左右,包含了许多关于气候、星象及物候方面的叙述,按一年十二个月的顺序排列。古代的历法,现在名为“农历”或“阴历”,仍决定人们欢度“春节”以及“中秋”、“端午”等节日的具体日期。

天象观测有助于制定更为准确的历法。古代史书中有着连续的有关日食、月食与星象变化的记录,并从政治角度解释这些现象。史书明确记录了公元前186年吕后当政时发生了一次日食,但现代天文学研究表明,所记日食绝不可能发生。日食记录居然因政治上的原因而有所增减:统治者残暴,记载的日食现象就多;统治者开明,日食便很少发生。

——摘编自李约瑟《中华科学文明史》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重视天文历法的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中国古代天文学科学性的因素。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