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关于《万历十五年》读后感范文四篇
 

关于《万历十五年》读后感范文四篇

发布时间:2022-04-05 07:00:43 影响了:

阅读,既是一种陪伴,也是为了更好的成长。《万历十五年》主要就是通过讲述万历年间的几个重量级人物。那么关于《万历十五年》的读后感怎么写呢?下面是职场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关于《万历十五年》读后感范文四篇,以供参考。

关于《万历十五年》读后感范文四篇

  关于《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第一次读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感觉是这样一本书:文字流畅,结构紧凑,有态度而不固我。对明史一无所知,你能享受这本书的故事;对明史略有所知,你能领略这本书的见解;对明史兴趣浓厚,你能享受这本书克制的热情。因为喜欢明史,我时不时都要翻一下这本书,去体会那一股流淌在民族记忆中的温情血液。

  很多人都羡慕皇帝所过的生活,每天的饭菜都是山珍海味,住的房子又大又金碧辉煌,被无数人恭敬,还有着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完全就是神仙的日子嘛。然而,黄仁宇先生所写的这本《万历十五年》却让我们见识到了一种不一样的皇帝生活。

  万历十五年,是明代历史中平平无奇的一年。这一年发生的那些事情,可以深刻地反映明代制度的症结,为此,黄仁宇选择了万历十五年前后,影响了明代历史的人物,分析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把他们放在有着更长历史的明代制度之下进行考察,揭示了这些人无法超越自己时代的悲剧命运。这五个人,就是万历皇帝、张居正、海瑞、还有军事家戚继光和思想家李贽。

  万历皇帝10岁继位,开始几年,一切事物其实都是他的老师张居正在代劳。在他的早期,在老师张居正的辅佐之下,他使得明朝的政治处于一个中兴的一个状态,经济繁荣,军事强盛。然而,在不断的尝试改变时,他发现了一个极其令他不甘的事实:他对抗不了顽固的文官集团。他怠政前还有过最后一次反抗,他想要立他最喜爱的儿子为皇帝,然而却受到了广大文官集团的`阻挠,即使经历了三十多年的抗争,却最终仍然失败,也正是这么一次的抗争,才使得万历皇帝真正看出了现实的残酷,彻底的心灰意冷。

  心灰意冷的万历皇帝三十多年不上朝,所以有人认为正是因为他的三十多年不上朝才导致了明朝在他死后仅仅24年就灭亡。可我却不这么认为,明朝的灭亡其实是一个注定的结局,并不仅仅是万历皇帝一个人的错。虽然我们在历史课上都学过,明朝和清朝的君主集权制发展到了一个巅峰。可实际上,在万历皇帝看来,作为一个皇帝,一辈子无法离开北京城,就连选择自己喜欢的人都不行,这其实是一种皇权的弱化。看似皇帝一手遮天处理着一切,可实际上这只手也不过是一个牵着线的木偶罢了,实际的权力都属于文官。明朝的程朱理学,其实才真正地掌控着朝廷的一切。一切的一切才使得了万历皇帝从一开始的励精图治到了后来的腐败堕落。

  书上还提到了两个改革家:张居正和海瑞。张居正,是万历皇帝的老师,也是个谨慎而有权谋的人,但作为一个臣子,他代皇帝行使权力,毕竟有名不正言不顺的地方,为此他不得不培植私党、暗箱操作,在他死后不久,一场针对他的清算展开,他的子孙受到严惩。而海瑞有着比皇帝还要道德的道德,却对经济领域的理性和法律置若罔闻,无怪乎最终壮志难酬,被皇帝罢免。万历十五年,他官复原职,但死在任上。

  此外书上还提到了抗倭名将戚继光在抗倭时期,组建了自己的戚家军,他招募朴实的农民入伍,利用宗教感极强的仪式,与士兵们歃血为盟,这一点改变了明代原有军队无赖儿郎充斥、战斗力不足的局面。他针对倭寇的特征,在军队中大力推广鸳鸯阵,强调士兵小队的技术配合。但明代制度规定文官节制武将。军事制度的创新,很容易遭到文官系统的猜忌,戚继光非常明了这一点,他的军事才能没有给他带来政治上的野心,他得到了谭纶、张居正的赏识,最后升任蓟州总兵,在古北口一带构建了有效的防御体系。不过随着清算张居正的浪潮,他最终成了文官政治的牺牲品,万历十五年,他在贫病交加中去世,他的军事创新也随风而去。

  书上还提及明代一位重要的思想家李贽。李贽在成为明代知名的思想家之后,他发现当时的官场上是说一套做一套办法,面对这种儒家理念和实际运作的巨大差异,开始思索一个问题,人内心深处的欲望该不该被压抑呢?在他看来只要目的是好的,手段可以不问,所以海瑞这种人根本不值得提倡,而张居正才具备一代贤相的素养。这种道德上大起大落的评价,实际上动摇了儒家那套克己复礼、返朴归真的哲学总原则。这给社会舆论带来了不和谐的声音,在检举的声浪之中,万历皇帝批捕了他,他也在诏狱之中了结了自己的生命。

  在书中末段作者这样写道:"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

  可悲的并非改革之受挫失败,亦并非政治斗争之猛烈残酷,而在于斗争后结果注定一样,没有人能除去全国数万万人脑中的瘤毒—天子亦不能。

  在意识形态之中,没有"私"的存在,也没有"阴"的一面。这样又回到万历所面对的最初的问题,为了这个基于完美条件而设计的体制能够在现实层面上运作,就必须打折扣,就必须冠冕堂皇,说一套做一套,就必须虚伪到底。整个体制事实上已经沦为一个形式:人人都在用阳的一面,也就是终极价值来掩盖自己的阴的一面,也就是个人私利。当社会日趋参差多态之时,体制所要求的单一化,同质化就不能做到,整齐划一的集体开始崩解,由己及人的行为方式已经进入死胡同,其必然碰壁。当现实基础严重脱离体制时,体制又不能自我否定,只好强行将现实拉回原初的设定状态。

  合书沉默,历史惊人相似,孔孟之道对错与否呢?毕竟它以道德的性质禁锢了一代又一代。辩证的角度去考量,毕竟他还不是圣,总归是无完人无完治的。借古喻今,张居正,申时行会不会在当今找到他们的原型?一个力度改革,一个和谐社会,好好先生呢?用书最后一段作为总结便"是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个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却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后面的,或许终究要走向他的完结。因为体制终究是换汤不换药的。

关于《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这几天在看黄仁宇先生所著的《万历十五年》,所感颇多。

  我们华夏文明已演进了数千年之久,其中绝大多数是王朝帝制时期。当时的华夏老百姓们心中是没有“国家”这个概念的,而是以皇家朝廷为效忠对象的。皇家主要用“道德礼仪”来管理天下,而“法治”在当时是没有太大的份额的。

  在明朝时期,官员们的俸禄是不太多的,但整个官场是有收受礼物的习俗的,皇帝也是默认的,所以某些官员才能够生活得比较奢华。可以说,行贿受贿在我们的历史中本就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绝不是仅属于当代的弊病。如何去除其弊,非常需要大智慧。

  历史不会重复,但总是押韵,而我们华夏文明历史中的“押韵”现象实在是汗牛充栋、数不胜数。朝代虽然更换了挺多,但社稷体制并没有太大的变化,许多行为都成为了无谓的制度性内耗。

  华夏文明是世界范围内少有的没有中断过的文明,璀璨的精华我们继承了不少,但也确实流传下来了某些腐朽的观念,作为文明的现代接力者,我们非常需要认真的自我审视,需要思考如何让我们的文明进化得更优秀、更适应未来。

  一个个体的人要想改变自己都是不易的,更别提汇集了众多个体的民族国家的革新了。文化习俗对民众的影响往往是深入骨髓的,去伪的过程无异于骨髓移植手术,但却关乎能否继续生存下去。

  在历史中可以发现我们到底是谁,我们因何荣辱,如何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外来文化……读史真的可以明智。

  过去可究,未来可期。

  关于《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大凡高度的概括,总带有想象的成分”,黄仁宇先生以他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精妙的想象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壮阔的明代历史图景,他以纪传体的形式描摹了万历在位时为后世埋下的线索。

  万历十五年,正是西班牙舰队全部征英的前一年,是一段极其平常的安详岁月。在明朝历史乃至中国历史上仿佛都无事可记,但实际上,未来的万历皇帝或是励精图治或是宴安享乐,首相或是独裁或是调和,文官或是清廉或是贪污;都无法再改变明朝的颓势了:盛世将倾,深渊在侧,而执政者却是“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渊”。

  通览整本万历十五年,唯有“无奈”二字串联全文。

  万历虽贵为皇帝,但却更像是制度统治之下的木偶。“宫廷固然伟大,但是单调。即使有宫廷的雕梁画栋和其他华丽的装饰,紫禁城也无非是同一模式的再三再四的重复”“在固定的节奏流逝的时光中,即缺乏令人羡慕的奇遇,这种冷酷的气氛笼罩着一切,即使贵为天子也,很难有所改变”。这是地下的玄宫,空气中混合着潮湿霉烂的丝织品和胶结的油灯的气味,有无法冲破的窒息之感。他幼年即位,能臣辅佐,经历似乎与康熙别无二致。小万历尊师重道,天资聪颖,已是一个好皇帝的雏形,但却与当朝政治格格不入。朝臣大多奉四书五经为圭臬,奉祖宗之法为真理,背负着一种“以死换名”的心理。于是便有了集体上书纠察。而万历则是以此而斗气,直到他身入灵柩,身边却不是他最爱的妃子。朱翊钧生为九五之尊,死后被称为神宗皇帝,而几百年后它带给人们最深刻的印象,仍然是命运的残酷。

  万历年间的臣子,也常被无奈缠身。二位首辅虽品行截然不同,一方强硬一方中庸,可都免不了令人唏嘘的下场。清官海瑞,同样面临着问题:他太清了,也太固了。他的判断太过主观;他的政令太过激进,不能被朝廷所容纳,只得落个辞官还乡的结局。名将戚继光,功迹千古传诵,却被卷入了贪污受贿的政治漩涡。

  作者云这是“历史上一部失败的总结录”,一个庞大的王朝,一个复杂的机构,就在这不断地拉扯,改造下逐渐走向没落,正如李贽的结局:他挣扎,奋斗,却没得到实际的效果。于是,宏大的国家结构就在这种消磨中沦为废墟。

  关于《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洋洋洒洒近三十万字的《万历十五年》今天终于读完了。一部历史书竟能让我如饥似渴、手不释卷地读完,连我自己都感到些许诧异。一部书只写了一年——万历十五年,写了几个人,写了几件事,场景不可谓不小,正如该书作者黄仁宇所言:在历史上,万历十五年实为平平淡淡的一年。

  凡听人言,大师就是能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人。比起许多鸿篇大作,《万历十五年》实不能算是大作,但作者在看似平淡的一年中,却浓缩了整个中国历史的兴衰成败,以小见大,知微见著,将整个中国历史映照在平淡而普通的一年,仿佛读完这一年,顷刻间便能在读者的脑海中建构起清晰的历史脉络一般。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中以知一叶而知全秋的写法,将整个中国历史映耀脑海。同时黄仁宇先生的文学化写法,使读者丝毫感觉不到干巴枯燥、索然无味的历史书,而是在品味小说,鉴赏诗词般,一泻千里地读完。读完后还感觉唇齿留香,余香满颊。细细玩味着,浅浅尝茗似的,在脑海中回味,咀嚼,消化。简直就是在品尝一道大厨精心制作的文化大餐。

  当我们品味这道美食时,我们不难发现作者的深刻洞察力。中国是一个有极强文化传统的封建王朝,在秦统一中国,汉武帝的独尊儒术,废黜百家以来,在政治上奠定了封建王朝的发展方向。以地域上的统一,思想上的统一,精神上的统一引导中国的发展。众所周知,先秦哲学是百家争鸣的时代,可到了汉代却独尊儒术,这并不能归咎于生物的随机选择,而是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儒家强调仁、义、礼、智、信,这在以土地为基本生活资料的封建王朝是非常重要的。

  钱穆先生曾说,中国的国家是国与家的结合,上至君主下至户主,在自己的管理范围内是具有绝对权威的。这便是儒家所推崇的“仁”。家庭内户主具有权威是生理中产生的,而君臣关系则是一种社会关系,儒家的“仁”很好的调和了个中矛盾,使得家国一体。家是一国,国是一家。在《万历十五年》一书中,万历皇帝是具有绝对权威,自己可以随心所欲,但在儒家思想的拘束下,张居正、申时行等代表的士官阶层对皇权却是一种无形的钳制。这与西方的三权分力是不同的,三权分力讲究平等,而一士官阶层对皇权的钳制则是不平等的。士官对皇权要尽忠、尽孝、尽义,是为了辅佐皇帝,而在道德上给予的拘束。这并不是法律意义上的,而士官对自己也是从良心上,道德上要求自己。这就造成了重礼轻法,重道德轻法律的封建文化氛围了。每个文人都有自己的一套道德准则,有自己的良心,有自己的政治抱负。从这里看,张居正死后被谏,乃至于被鞭尸,也就不足为怪了。

  在家国同构的社会,讲究尊上敬祖。尊上为忠,敬祖为孝。自古以来,忠孝占据着封建王朝的最高地位,也是最高的道德准则。儒家常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中的礼可以用于治国,孝可以上升为忠。观其《万历十五年》一书,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等等,哪个不是先强调家,再来治国的呢?

  《万历十五年》展示了一幅封建王朝的全景图。它就是一只张着血盆大口的饕餮怪兽。它要吃人,它将人变成怪兽。张居正死后被吃,海瑞被吃,申时行被吃,戚继光被吃……还有无数人都被这张沾满鲜血,腥臭无比的大嘴吞下。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这是一个吃人的社会,这是一个吃人不吐骨头的社会。

猜你想看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