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双城记中英文双语版 [双城记]
 

双城记中英文双语版 [双城记]

发布时间:2018-12-29 04:03:50 影响了:

  这里描述的,是两个很小很小的小城。这两个小城,说是城,其实是两个村庄,一个在北,一个在南,却都有600年的历史传承。有着惊人的相似和独特的韵味。      镇边城  古道清风 李 宣
  
  镇边城位于河北省怀来,毗邻北京昌平南口和门头沟和昌平均可抵达,但走昌平沿途景色更突出。
  《中国地名大辞典》记载:“镇边城在河北昌平县西100里,接宛平县界,明正德十五年筑,东西跨山,设守御千户所,后又增筑城于其西,曰镇边新城。清顺治初参将驻守,后改都司,今旧城已废。”据说,镇边旧城的毁弃是因经常遭洪水所致。
  现在的镇边新城,即镇边城,就是后建的。
  
  
  因战争而诞生
  说镇边城,就不能不提明长城。镇边城与长峪城、白羊沟并称北京边关三城。
  镇边城之前,因有许多西北―东南方向的峡谷,自古就是游牧民族南下进攻中原的主要通道,人们因此深受掠夺之苦。明成祖迁都北京后,为了防御北方游牧部族鞑靼、瓦剌的侵扰,便在这些峡谷中修建了大量的防御设施守御千户所。使叠迭不穷的山峦上堡垒、关城、烽火台、边墙错综复杂,烽火台更是一直穿山而出,直达官厅水库附近的怀来盆地。
  当时,北京段长城大部归属蓟镇管辖,而镇边城正是蓟镇长城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山北属怀来,山南就是北京,可见当年镇戍边城扼守京畿的重要性。
  藏在大山沟谷里的镇边城,村子并不大,有100多户人家。从明正德十年算起来,至今已有近600年历史。据说当时守御千户所的编制一般是1120人,平时屯田操练,积蓄军粮,战时打仗。在这山高水恶、人烟稀少之地建城,各地驻军便携带家眷定居,使之成为扼守京畿要冲的军事移民重镇。村里人多杨姓与李姓,主要来自山西。
  
  因雄浑而美丽
  古人以山崖为天然屏障,在蜿蜒的山脉上建起长城,犹如巨龙蔚为壮观。
  因战争而诞生的镇边城,气度不凡。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独有的美。
  镇边城四面环山,形成盆地状。四四方方,稳如磐石,安立山谷。西南是巍峨秀挺的凤凰山顶峰笔架山,最高峰1145米。因山峰尖而细长,像笔架而得名。老百姓传说,此山照远不照近,所以远处的延庆县多出秀才是沾了笔架山的光,而镇边城多年来秀才状元郎却极少。
  凤凰山的凤头对着九条龙即九龙山。九龙山为照山、凤凰山为,靠山,这就是老百姓说的九龙朝一凤的群山,整个山城的围墙就建在西、北、南三面的群山上,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因石城而独特
  现在的镇边新城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石头城:城墙是石头砌的,房子是石头筑的,街道是石头铺的。城的北门是一瓮城,内侧门脸尚在。高三米,宽两米多的东城门,每天行人进出络绎不绝。
  旧时三街六巷七十二胡同的建筑格局至今依然保留着。水是家乡的好,月是故乡的圆,这里的土是母亲、水是乳汁、山是脊梁、城是梦境。多少人走过的石板路,流淌着众多童年的回忆:有野菜的清香、有卖药材返回购买的笔墨、有山村新婚的喜悦、有月夜老人的古老传说。
  镇边城向北则是横岭城,规模大,保存好,气势夺人,从西向东横断山谷,南门形制独特,城台下并开两个门洞,在中国古城中绝无仅有。
  南城门前参天的古槐,历经五百多年的风霜,依然生机盎然。古槐的树杆形成了硕大的洞,可以容纳七、八个人。树旁屹立的石碑,记载着南城门关帝庙和镇边城重修的历史。
  北门保存完整,拱门垛口完好,清代曾在此建关帝庙,壁画隐约可见。
  城北门处原有一碑趺,记载建城年代事略,城南门处原有一牌坊,工艺精美,用料讲究,西城墙处有三个角楼,因多年自然和人为损坏,这些附属文物建筑均已破坏无存,西城全部和南、北城的大部分均建筑在西山上,而西山上的城墙破坏也最为严重,按现存的半截“创建新城”碑文记载,当时驻守在本城的是:“中军把总陈应魁、哨把总扬汝栋,及潘承武、吴进等”。
  城中有古戏台,大戏台已有三百多年历史了,梁枋彩画已模糊,有些凄凉,仿佛依然隐约能听到咿咿呀呀的古曲。现在是孩儿游戏的舞台。
  大戏台前的广场,十分科学,它是依西高东低的地形而建成。即使坐在最后面,也能清清楚楚地看到戏台上的一切……
  整个村庄正气凛然,令人肃然起敬。它独有的气魄,足以领略到威镇边关,气壮山河的内涵。这里曾有过无数的辉煌,如今都深藏在历史画卷中。后人们只能从南门外“重修泰山行宫记”石碑碑文的记载里,知晓镇边旧城建于嘉靖年间,而镇边新城建于万历年间。
  由镇边城沿东镇公路继续向北5公里,有城横卧山中,曰“横岭”。横岭城规模更为宏大,制式与居庸关相同,城墙在东西方向山岭延伸回转,形成一个完整独立的军事防御体系。出横岭城向西北,有一大段长城,那段长城当地老乡叫样边,据说当年戚继光修长城时,先在此地建了段样板长城,并告知天下,以此为样本建长城。出横岭城向北5公里则为大山口城,大山口城是此道防线的前哨,战国时期的燕长城就在此处。
  
  因悲壮而神秘
  镇边城是明清时的边关重镇,抗日战争时期也是中国军队抵抗日寇的主要战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平西抗日根据地。1937年的南口战役,留下了中国军队抗战史上的闪光一笔。著名将领宋时伦、邓华,肖克:汤恩伯均曾在此战斗过。
  老乡们口里常常说的“官坟”却不知埋的是何人?
  那是在两棵核桃树中间,有一长满了野草的土丘。这坟墓在墨楔儿山的脚下,安放了多少年?不得而知。1937年8月8日,日军占领平津后,为解除侧背威胁,发动了南口战役。8日,日军开始进攻南口。10日全线强攻。12日突破中国守军汤恩伯部阵地。汤部当晚反攻,又夺回阵地。13日,日军又突破南口,中国守军退守居庸关侧背。23日,镇边城失守。据说727师208旅416团行伍出身的团长张树桢。22日牺牲在河北怀来镇边城的850高低。这官坟里埋的会是他吗?……
  
  
  隆里古城  银 翘
  
  贵州少数民族包围下的隆里,几百年来却坚守着江南汉文化的传承,形成独特的文化景观。
  
  军事迷城
  隆里是贵州建立的四个生态博物馆之一,进城门也要收取15元门票,但绝没有人围着你推销或者拉客,其冷清而安逸的状态,贴合我的旅行愿望。
  问卖票的小伙子城里是否有住宿的地方?他很热情地推荐了“会嵇府第”,说家里只有老两口,房子和院子都比较大,条件不错。按照他的指点,进城门向左转,沿着窄窄的铺着鹅卵石的小巷摸了进去。走进院门就看见老伯坐在老屋的门前,见我背着大包进门,便笑容可掬地起身接待。两间老屋收拾得颇为干净,中间是客厅,老两口和客人分居正厅两侧。
  一听“会嵇府第”这名字就知道是浙江人的后代,老伯的口音证实了我的猜想。隆里古城原是一座能战能防的明朝军事城堡,是由本地土著居民和外来屯军及其后裔共建的戍边重镇。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楚王桢(朱元璋第六子)调集江南九省官军,在隆里设千 户所,同时兴建古城,隆里的军政建置一直保持到清代末年。
  古城近似长方形,南北宽217米,东西长222米,占地面积48174平方米。“城内三千七,城外七千三;七十二姓氏,七十二眼井”,是对隆里规模之大、人烟之旺的最好描述。
  隆里古城的城墙是用卵石框边筑成的土埂,周长1500米,高4米,宽3米。城门上有戍楼和炮台,城墙外挖了城壕,还有护城河和护城桥。城里三条大街分出六条巷道,巷巷相通,连成一体。街巷的地面也是用鹅卵石铺成各种图形,当地人叫它“花街”,街尾连接,四通八达,走起来像迷宫,如果没当地人带领,还真不容易走出隆里城呢!街道交叉时,不是常见的“十”字形,而是“丁”字形。城门是“勒马回头”式的设计,看上去好像不能通行,其实只要走出门洞,就会发现90度转弯另有大门通往城外,虚实结合,暗设机巧,不愧是军事堡垒。
  
  少数民族中的汉文化
  隆里古城位于锦屏县西南边沿的隆里村。隆里两字的意思是“隆盛之理所”。这一片开阔的山间盆地,良田千亩,阡陌纵横。古城四周为青山环绕,卧龙溪河水涓涓流淌,最有诗意的是西门外的平水石桥,桥头有一座小亭,亭下水边有一架木水车。天上下着小雨,坐在亭子里,就可以欣赏到绵绵细雨中的如画景色:挑着担子的老农颤巍巍地走上石桥;放学的孩子们打着花伞三三两两地过桥回家;河坝上洗衣服的女人偶尔也抖落一些笑语。
  隆里古城的居民祖先来自江苏、江西、安徽等地,因此保留着江南一带的生活特色。多年来,隆里古城居民很少与城外的少数民族交往,直至20世纪50年代。隆里也因此形成了“文化孤岛”,在以苗侗文化为主流的黔东南地区,一直默默坚守着汉文化的传承。
  现在,隆里流传下来的文化,以江南文化最为厚重,同时揉杂当地苗、侗文化的内容,数百年来,与当地苗族、侗族文化相互撞击、融合,形成有别于中原文化和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的亚文化群体,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汉文化社区。
  舞龙灯是隆里人的传统节目,每年正月初一到十五举行,届时方圆几十里的人都要赶来观看。隆里龙灯不仅制作精巧漂亮,而且风格独特,舞灯的技巧也花样繁多,栩栩如生。最有特色的是花脸龙,这是当地特有的风俗,由傩戏演变而来,舞者都画上脸谱,这在全国也是独一无二的。
  没有赶上这个热闹的节日,但还是感受到了隆里的汉文化底蕴。隆里至今还保留着唱汉戏、吟古诗、玩龙灯的传统文化习俗。到隆里的第一个傍晚,走在古城的小巷里,远远听见有拉琴弹唱之声,顺着声音找寻下去,在一个古老的院落里,一群老人聚在一起,有的拉琴,有的演唱,很有韵味,不觉听得入迷。一位老伯告诉我,这就是“汉剧”,他们正在为中秋节的演出进行排练呢!看他们认真投入的劲头,想起了北京天坛公园里那些京剧票友们,无论走到哪里,汉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一脉相承的。
  
  古风古韵
  “扬花落尽子归啼,闻到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送给好友王昌龄的诗歌为隆里平添了几分怀古之意。唐朝诗人王昌龄曾经贬谪于此,王昌龄因一首《梨花赋》而遭人中伤,被朝庭贬谪龙标尉。来到隆里后,王昌龄又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隆里的“龙标书院”、“王昌龄祠”、“状元桥”、“状元墓”都是后人为纪念王昌龄而建的,可见隆里人对王昌龄仕途多舛的同情和对其才华的尊敬。龙标书院也为隆里人开了读书兴文的先河,黎平府第一个考中举人的就是隆里人,以后又有八人考中举人,两人考中进士,任知府、知县者50余人。
  所以,隆里有一些保存很好的豪宅,除了“龙标书院”被开辟为民俗博物馆外,还有“关西第”、“状元第”、“书香第”等,彰显曾经主人的身份。
  隆里的居民建筑带有明显的徽派特点,采用穿斗式人字形坡顶,盖小青瓦,做“马头墙”,其中陶家大院、科甲第、武举第、王氏宗祠最为完整,也最典型。大多数民居是所谓“害子屋”,为三间两居风火墙式,八字门楼,先前门进堂屋和后屋,前后屋之间以四合院天井相隔。天井用青石铺成,旁边存放一长方形青石水缸,主要用于防火。房屋全系木质结构,不用一钉一铆。不过大多数“窖子屋”都是门面气派,走进去看,房子和院子多小而破败,居住环境并不舒适,像“会嵇府第”算是平民宅第的上品了。
  历600多年风霜侵蚀和火灾劫难,隆里现在依然是南方高原保存最好的古城之一。
  每条街都不过百米长,但都有自己的名字,而且极富个性,像“木马街”、“张所街”、“背街”、“上头小街”、“北门街”、“底下阴”等等。
  古城人没有受到多少现代化的打扰,依旧过着自己的日子,就像他们封闭了600年时光。老人们白天安闲地在门口晒太阳,晚上在一起拉开嗓子唱汉剧:主妇们依旧到古老的井里打水;午饭时孩子们每人捧一只大碗倚着门框吃得很香;谁家遇到红白喜事,全城人都热切地翘首等候……
  在隆里赶上了一个雨夜,漆黑一片的卵石路反射着雨水的光亮,我支好三脚架,正为不能拍摄到灯光下的古城而遗憾,一扇门打开了,开门的老伯说:“你要照相啊,等我把灯笼给你点上。”接着老伯用一口江苏话向街对面的人家喊话:“开灯喽!”于是,黑暗的老街因为增添了几许亮色,一下子变得生动起来。这个雨夜,隆里人家门前的红灯笼,为它们惟一的客人点亮了。
  
  TIPS
  交通:隆里古城距锦屏县城45公里,距黎平机场2l公里,省道公路穿境而过,在锦屏县通往黎平的主要通道上。乘班车到黎平,黎平汽车站乘黎平往敖市的班车,途中在隆里下车车费6元。
  住宿:隆里古城内民居“会嵇府第”,每人20元。
  门票:15元
  特产:隆里腌鱼、重阳酒、米花、炒米,麻叶等。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