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良心油条背后的“油条哥”】良心油条哥
 

【良心油条背后的“油条哥”】良心油条哥

发布时间:2019-06-20 04:28:26 影响了:

  保定好人刘洪安  1980年生的刘洪安是保定市唐县人,他从保定市财贸学校毕业后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工作。两年前,因为要偿还给母亲治病的20万元债务,他和爱人开始经营早餐生意。起初,刘洪安也是重复用油,直到2010年春节,他从电视上看到专家讲反复用油的害处和怎样安全用油后,决定不再使用复炸油,并公开打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招牌。
  2012年7月8日清早刚过6点,在位于河北省保定市高新区朝阳龙座小区南部的银杏路上,“油条哥”刘洪安的刘家豆腐脑小吃店外已经排起了三四十人的长队。这位“油条哥”火了,至少在今年5月前,这位哥每天不过炸25公斤面的油条,而现在“每天80多斤都不够卖”。
  在刘家豆腐脑小吃店外,蓝色的铁皮小屋门口上粘贴着16个白色大字:安全用油,杜绝复炸,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洁净明亮的玻璃窗上贴着郑重承诺和鉴别复炸油的方法,售卖窗口处放着一把供顾客检验油质的验油勺,门前摆着两个专门盛放剩油的不锈钢桶。
  如果不是这些细节,刘洪安经营的这家早餐摊点与保定的其他早餐摊点并没有多大差别。它的特别之处在于,这儿的油条因为使用从植物油公司批量买进的一级色拉油炸制,保证每天一换,不仅价格上比旁边两家摊点的油条每公斤高出两元钱,还规定每人最多只能买0.5公斤。
  打出“拒绝使用复炸油”招牌仅两个月时间,刘洪安的小吃店就因为人气太高,不得不接连调整经营策略:先是买油条提前预约,再是排队叫号,最后成了每人限购。
  慕名而来吃油条的人越来越多,各种荣誉也纷至沓来:“保定好人”、“河北食品诚信经营先进个人”、“诚实守信道德模范”、“中国好人”……“油条哥”刘洪安就这样火了。
  宁波也有位“油条哥”
  就在河北保定的这位“油条哥”迅速走红之际,有浙江媒体报道,宁波也有一位油条哥,在中山东路与箕漕街路口处开了一间大饼油条店。一位网友自称是宁波“油条哥”的粉丝,每天都要开车去那吃早点,该网友发帖称“好几次开车去,人太多,车难停,吃不到啊。味道的确不错,主要还是吃起来不怕地沟油,油很干净,让人感觉踏实!”
  这位宁波“油条哥”叫徐勇波,今年37岁,台州人,两年前开始做早餐生意,两年来他一直坚持用新鲜的食用油炸油条,他的早餐店与宁波街头的早餐店没什么差别,10平方米的房子里,摆着一口油锅和一张制作大饼的桌子,外加一桶粢饭和几张小矮桌。早餐店的招牌上只有“大饼油条”四个字,是徐勇波自己用涂料写的。
  早餐很简单,传统的豆浆、豆腐脑、油条。与众不同的是,徐勇波的油条吃起来味道特别香。
  “宁波排第二,还没有人敢排第一。”这个海口不是徐勇波对自己的评价,它来自于顾客的调侃。正在自己动手炸油条的市民汪先生说,他曾经拿这里的油条与宁波各早餐店比较过,比较后发现这里的油条确实干净卫生。
  在徐勇波的店门前,尽管快到上午10点半了,依然排着长队。一名刚从宁波中医院江东门诊部配完药的许女士对记者说:“每次配完药我都要到这来买早餐,这里的油条又大又干净,现在在其他地方很难买到啊。”
  哥卖的不是油条,是良心
  《油炸面制食品质量安全要求》,这份由河北省食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负责起草的地方标准从2007年12月15日就已经开始实施。长达11页的标准中关于煎炸用油的指标有11项,对煎炸用油重复使用也有严格的限定。刘洪安和徐勇波应该没有看过这份标准,是良心让他们把这些繁复的标准简化为一点:煎炸用油,每天一换。
  按标准做事、照规矩经营,从这个角度来说,刘洪安和徐勇波的所作所为,只是一个生意人最起码的本份。但在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今天,这种本份显得格外珍贵和动人。他们用行动诠释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义,用坦荡和坚持迎来了口碑和信任,用榜样的力量召唤出大批追求诚信的食品经营者。
  有一个显见的事实,刘洪安的走红,已经带动了一股学习“油条哥”,炸良心油条的热潮。
  2012年6月初,河北两家都市媒体发起成立的保定良心油条联盟和河北良心油条联盟,如今已经吸纳了河北全省11个地市52家油条摊点加盟。
  《保定晚报》联合保定市消费者协会等单位成立的良心餐饮自律群吸引了200余家餐饮商户报名;保定市食药监局还选取了41个试点,准备在全保定市推动早餐放心工程。
  大豆色拉油每斤5.05元,每天倒掉3斤黑油底,成本增加15.15元。油条价格每斤增加1元,80斤油条就是80元。减去增加的成本,每天可以多赚65元左右。
  和刘洪安早已公开的这本良心账算的一样,亮出良心油条招牌的商家都有收获。
  保定阳光北大街东坡削面王餐馆老板周社民的账是这样算的:挂牌后每天至少多卖10来公斤油条,加上多卖的小米粥和豆腐脑,每天的营业额比平时增加不少。
  从拒绝复炸油开始,更多准备加入良心油条联盟组织的“哥”们、“姐”们,给健康油条带来了更多新解释、更多新选择。
  保定复兴西路上的流动经营摊主赵亚松,专程花几千元从北京学回了一手干面炸油条的方法:不用明矾发酵,不用担心铝金属超标。同样做的,还有河北沧州的王跃霖、江苏扬州的黄德宏……
  在宁波油条哥的店里,你还会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有一位阿姨忙前忙后的帮徐勇波夫妇照顾生意。刚开始,你会以为那是徐勇波雇的帮工,实则不然,这位阿姨叫董香菊,今年64岁,宁波本地人,是水产公司的一位退休职工,就住在早餐店对面的大河社区,她为徐勇波“打工”完全免费。
  董香菊和老伴每个月的退休金有好几千元,儿子和儿媳妇是做外贸生意的,家里的经济条件相当不错。
  “一开始,我只是经常到这里来买早餐,时间长了,看到这两口子是实打实地凭良心做生意。我就觉得,他们人好,在宁波做点小生意也不容易,反正我闲着也是闲着,就顺手帮帮他们,又不费多大的力气。”董香菊说。
  “这三个月来,董阿姨给我们帮了不少忙。”徐勇波说,每天的生意都很好,他们夫妻两个人也的确忙不过来。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