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地方性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思考 地方性甲状腺肿
 

地方性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思考 地方性甲状腺肿

发布时间:2019-06-28 03:56:37 影响了:

  【摘要】本文在分析地方性高等学校后勤现状、特点及改革必要性的基础上论述了地方性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目的与意义,认为地方性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为地方高等教育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弥补办学经费和资源不足,显著提高了校园文化和育人环境。
  【关键词】高等学校;地方性;后勤社会化改革;思考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在国家高等教育深入改革的背景下,我国各地市为了适应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纷纷建起了大学。地方性高等学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为当地的社会与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我国实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以来,按照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地方性高等学校也积极投入到改革工作之中,取得了较好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地方性高等学校因其自身的办学特点和具体情况,在改革的过程中,势必会遇到各种困难,本文从地方性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实际出发,深入分析了其现状、改革的目的、意义和必要性等方面问题。
  一、地方性高等学校后勤现状
  大多数地方性高等院校,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学校,由于财政能力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与部属大学和省会大学相比,可以使用和调度的资金十分有限,办学收入主要用于基础教学、科研、教学实践等发展核心环节,后勤服务设施相对落后,管理体制不完善,运行机制陈旧,虽然能够基本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和教职工及学生的生活学习需要,但是,总体上讲,服务质量、服务水平和保障职能亟待加强和改善,与国家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发展目标和要求相比,依然存在巨大差距。近年来,部分地方性高等学校后勤虽然基本实现了与学校的剥离,建立了一批学生公寓,成立相关学生公寓、餐饮服务、绿化保洁、运输服务、医院、物业管理等服务部门,但发展速度相对缓慢。部分地方性高等学校的后勤集团虽然从学校剥离,但是与学校仍然存在着强烈的依附关系,自我造血功能和服务保障能力不足,无法切实有效的实施科学化、市场化管理,难以达到国家实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实际目的。
  二、地方性高等学校后勤特点及改革的必要性
  地方性高等学校由于其自身原因和地域特点,大多后勤实体正处于发展初期,体制不健全,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制度不完善,责、权、利不明晰,整个后勤实体独立性不强,内部运行机制不健全、管理滞后、市场竞争机制和服务监督机制简单化、紊乱,是其显著的特点。另外,由于历史遗留和人事体制等方面的原因,地方性高等学校的教职工中教师子弟、领导家属和子女,以及关系性人员较多,这部分教工相对说来学历层次不高,没有能力胜任教学和管理工作,因而大部分集中在后勤服务部门,其人员规模比较庞大,人浮于事,逐渐形成了一支人员冗杂的后勤服务队伍。同时,由于这部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工作能力不强,工作积极性和进取心不高,时常发生工作拖沓扯皮等现象。一方面,加重了学校的财力负担,另一方面,还严重影响了后勤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给学校教学和科研等各项管理造成恶劣影响。
  由此可见,要妥善解决好地方性高等学校在深化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实质性问题,实行后勤社会改革显得尤为必要。
  三、地方性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目的
  地方性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目的,是要在深入改革的基础上,全面增强地方性高等学校的办学活力,建立健全后勤服务社会化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劳动分配制度等,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后勤服务和保障能力,开源节流,科学管理,提高效率,在减少后勤服务经费开支的同时,不断提升后勤服务保障的综合效益,使学校能够集中精力抓好教学和科研管理,并将有限的资金集中投入到教学和科研中,从而提高办学水平和层次,增强社会影响力,获得良好的社会声誉,促进学校稳定持续发展。
  四、地方性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意义
  地方性高等学校实施后勤社会化改革意义重大,直接关系到地方、学校和学生三者的共同利益,它对于促进地方教育事业和地方性高等学校可持续发展,以及培养创新性、高素质人才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1、地方性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为地方高等教育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1999 年11月,在上海召开的高校后勤社会化工作会议后,全国各高校把后勤社会化改革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特别是学生公寓的建设取得了飞速发展。多年来,地方性高等学校也在加快改革步伐,结合学校实际,积极探索适合自身的后勤社会化改革新模式和新方法,其中一大批地方性高等学校,通过成立独立法人企业,有效地调动了后勤服务实体的经营积极性,实现市场准入,有利地促进了高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也进一步理顺解了后勤职工、学生、学校、企业之间的深层次关系,保证了后勤服务质量、价格与责任三者的和谐统一。
  2、地方性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弥补了地方和地方性高校办学经费和资源不足
  后勤服务体系与学校有机剥离后,在资金和经营管理上有了自主权和话语权,能够调动后勤管理部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能够从切身利益和学校长远发展的共同目标出发,采取有效手段,统筹各方面资金以改善后勤设施条件,扩大经营范围,强化企业管理,转变工作作风和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
  3、地方性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显著提高了校园文化和育人环境
  多年来,由于受到办学资金、管理体制和办学理念等因素的束缚,地方性高等学校普遍存在后勤设施陈旧,校园环境质量低下,人文情怀不足等现象,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势必会从心理上产生对学校的排斥、归属感和认同感差、自信心受打击等不良情绪,这就好比一群孩子,你总是穿着破烂陈旧的衣服,在心理上便会产生消极反应。在这里,我们必须强调,后勤设施及各项条件的改善,并不是要盲目的奢华建设,而是要结合教育教学发展的实际,以“实用性、合理性、持续性、效益性”为目标,不断改善校园环境和育人环境。
  【参考文献】
  [1]刘华钢.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模式探索[J].高教论坛,2005(2).
  [2]倪国玉.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与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提高[J].煤炭高等教育,2009(3) .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