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马克思恩格斯的阶级意识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考试表情包
 

[马克思恩格斯的阶级意识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考试表情包

发布时间:2019-06-28 03:58:26 影响了:

  【摘要】通过系统整理马克思恩格斯的阶级意识理论,文章认为马恩在用经济标准分析社会结构时,还使用了“意识形态的标准”,强调共同的阶级意识对形成阶级集团的重要性。根据时代和社会条件的变化,对工人阶级的研究应增加全球性的维度并运用马恩的阶级意识分析方法考察全球工人阶级阶级意识缺失的原因并找到相应解决措施。
  【关键词】马克思 恩格斯 阶级意识
  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物质丰裕和大众消费主义的盛行导致西方阶级意识的模糊化。之后新社会运动的兴起、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的出现,以及新中间阶级的形成导致各类非阶级的社会认同,影响和改变了新一代工人的价值观和阶级认同。从理论上看,当代新马克思主义对以新中间阶级发展为中心的当代西方社会结构的演变及相应的阶级意识的淡化进行了现象学描述,对我们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有一定启发意义。但是从总体上来看,这些理论不能真正说明当代西方社会的结构性演变、阶级意识淡化的根本性质和根源,因而也无法像马克思恩格斯那样深刻揭示当代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政治上日益背离马克思主义,日益趋向于当代资本主义的自由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所以,重温并系统梳理马克思恩格斯的阶级意识理论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阶级意识的基本概念
  阶级意识的含义。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对阶级意识的概念作出具体的界定。但从相关著作中,可以理解阶级意识为关于某个阶级的自我意识。阶级意识的确立是以阶级的形成为前提,可惜马克思对阶级概念也没有系统阐述。马克思使用“阶级”一词时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经济层面上,马克思特别重视从社会经济的具体状况中进行阶级分析。在他看来,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还是失去,决定了人们在社会劳动组织的地位,决定了人们在劳动组织中的统治还是从属地位,以及决定人们对产品分配的多寡的影响,阶级是在客观方面可以相互区别的集团。人类社会各集团之划分为阶级是由他们在生产过程中所处的经济地位决定的。二是涉及的主观方面,人们首先是自己的共同的经济地位和经济利益的意识,是对本阶级的社会地位和利益区别于其他阶级的意识。因此还应该结合主观因素这一层面来理解阶级的含义。
  阶级意识的层次。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根据马克思的观点区别了不同层次的阶级意识,不发达的阶级意识只具有阶级一致性的观念,对本阶级经济利益一致性的感觉。这意味着对一个阶级成员区别于另一个阶级成员的各种特征的认识。在较高层次的阶级意识里包含有阶级冲突的观念。在冲突意识的观念里,阶级一致性的意识跟其他阶级的相互对立的利益的认识相联系,这种冲突意识潜在地包含在阶级一致性意识中,并在后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马克思在分析“自在阶级”和“自我阶级”时已区别了这两个层次的阶级意识。阶级意识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大工业提供了阶级意识产生的前提,阶级意识是阶级从自发到自觉的革命斗争过程中培养起来的。对阶级状况的感性认识阶段只是对局部利益的一致性的认识。当人们认识到阶级差异的实质并组织起来反对与其相对立的利益时,阶级意识的水平也相应提高,为一定阶级利益服务的理论体系表达出来的阶级意识相应地产生了。马克思在谈到工人反对资本家的斗争时,工人刚开始是破坏机器,认为机器是贫穷的元凶。后来,他们逐渐意识到是资本家对他们进行剥削,最后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里就有了推翻现存的阶级统治的观念。这就是工人阶级从“自在阶级”到“自为阶级”的发展过程。
  阶级意识与相关范畴的关系
  阶级这个范畴,就是从阶级的存在、阶级意识,到阶级矛盾、阶级斗争,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概念体系,成为劳动历史观中的一个重要范畴。研究阶级意识,还必须弄清它与构成阶级的各个范畴之间的关系。
  阶级意识与阶级。阶级作为社会总体结构的组成部分,包括阶级构成(经济)、阶级意识(文化)、阶级斗争(政治)。在对社会的个体成员进行阶级划分的时候,标准是他在经济上的地位与权力。在大部分个体成员认识到不合理的剥削存在是必定会采取斗争争取自己的利益,最后形成自己的政党推翻统治阶级。阶级意识就衔接了阶级经济和政治两方面。所以,阶级意识在阶级范畴中起到了桥梁的作用。尽管一些西方学者认为,阶级意识未必能引发阶级斗争,因为个人的心理意识是不可预测的。但是,马克思早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就谈到法国的小农像一个袋子里面的马铃薯,虽然生活条件相同,但是他们并没有意识到他们整个阶级是被压迫被剥削的阶级,根本就不能成为阶级范畴意义上的阶级。可以看出,对于阶级认识不能把它当作是一种“死水”般静止的范畴,从而忽视了文化、政治方面的连接作用。阶级意识联通了阶级的经济存在和阶级的政治斗争。
  阶级意识与阶级结构。马克思首先从客观方面分析阶级产生的基础,从社会的经济结构出发分析社会的阶级结构,从人们在历史上一定的社会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分析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关系。阶级是在客观方面可以相互区别的集团,它们是具有共同阶级利益的集团,阶级意识首先是人们对自己的共同的经济地位和经济利益的意识,是对本阶级的社会地位和利益区别于其他阶级的意识。因此,每个阶级的阶级意识有其产生的客观前提和条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表达了如下看法:人们的社会地位和利益的差异是形成阶级的客观基础,人们之所以组织成为阶级集团,这是因为人们意识到相互之间对立的利益,为捍卫自己的利益以反对对立的制度。
  阶级意识与阶级斗争。在马克思看来,具有共同的利益、共同的经济条件的人们是否具有普遍的联系、共同的关系、有无一定的政治组织,这是人们形成一定的政治组织、一定的阶级集团的必要条件,马克思同时注意到,在人们形成普遍的联系、形成一定的政治组织这个过程中,人们对其自身一致的利益的自觉意识是不可或缺的环节。人们的经济条件和经济利益的一致性是形成阶级的基础,当人们意识到自己的利益一致性以及与别人的利益存在差异和冲突的时候,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并与别的利益相对抗而组织起来进行斗争,这些具有共同利益的人们就成为阶级集团。马克思在说明无产阶级从自在阶级向自为阶级的发展时充分揭示了这一点。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