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浅析语文多媒体教学的不足及改进策略:中心式多角策略的优势以及不足
 

浅析语文多媒体教学的不足及改进策略:中心式多角策略的优势以及不足

发布时间:2019-07-06 03:59:14 影响了:

  摘要:多媒体教学以其特有的形象性和科学性获得许多教师的青睐。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体会到多媒体在语文教学运用中尚有不足之处,就此简单谈谈一些看法。  关键词:多媒体;语文教学;不足
  现如今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尤其在语文教学方面,多媒体教学以其特有的形象性和科学性获得许多教师的青睐。然而就本人在实际工作中的体会而言,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尚有不足之处。
  一、语文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1 多媒体在课堂上的过多运用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现在有许多老师上课必用多媒体。每节课都是声音、画面一大堆,貌似课堂内容丰富,课堂气氛活跃,可是一堂课下来,你问学生老师讲了什么,他听懂了什么,学生往往一脸茫然。尤其对我们职业学校来说,过多声音、视频的介入,大大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在我教授课文《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时,在确定课文的学习目标时,明确提出了“注意语言的个性特征”的教学任务。在两个教学班级中,我采取了不同的两种教学方法:一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一是多媒体教学。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直接看到王熙凤出场时的画面,我特意挑选了相应的电视剧片段让学生观看,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因为学生把浓厚的兴趣都放在欣赏故事情节上,根本没有去对故事情节以外的文句动脑筋。学课文就像看电视,高兴一阵之后就什么都忘记了。甚至看过之后,根本无法再把注意力转回到课本中来。而在运用传统教学法的班级中,虽然学生在细节把握上不如多媒体教学的班级,但是他们在课文的整体把握和人物语言的丰富内涵都有很到位的理解。语文课文并不是每一篇都适合多媒体教学的。在我们这样的中职学校,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本来就很难控制,若再插入过多的声音、画面,学生只会跟着看热闹,根本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 多媒体的运用限制了学生想象力的发展
  很多老师认为课件具有真实的情景呈现、生动的动画演示及逼真的音响效果,在课堂教学中作为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手段是非常有效的。于是只要是跟课文有关的内容,能够找到相关视频的,全都一股脑地放给学生看,这一做法生生地剥夺了学生的想象空间,强行代替了学生的再创造。人们说,一千个读者心里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当多媒体强势介入语文课堂以后,哈姆雷特只会有一个了。学生再也不会去想象什么叫“似蹙非蹙冒烟眉”“似喜非喜含情目”了。一幅形象的画面,一组动听的声音,一段动态的场景,往往可以诱发认知内趋力,使人对自己的认知对象产生强烈的热情。同时这些情景可以成为思维活动的向导,从而牵动着人对认知对象的想象。文学可以让你展开想象的翅膀,好的文学作品是促人想象的,等你想明白了,境界也就全出来了,它给人以再创造的快感。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大多是经典名篇,本来是给学生享受想象的快乐的,可是多媒体教学却大有剥夺这一快感的趋势。
  3 教师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水平并不高
  许多教师本身不会制作课件,他们大多从网上下载,网上的课件是别人根据自己的教学情况设计的。若我们的教师原封不动地拿来,生搬硬套,不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即使有的老师制作出多媒体课件,但很多教学课件实际上是用一页页幻灯片式的屏幕放映代替原来教师在黑板上的板书。省下板书的时间,教师讲课的节奏会不由自主地加快不少,课堂的容量变大,信息增多,学生难以消化。还有许多老师只是在上公开课时用多媒体,或者评职称上的考评课时才会使用多媒体,只考虑增加那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几分,平时上课时依然一支粉笔、一本书主打课堂,就算平时偶尔用那么一两下也不过是展示一下写作背景、作者介绍、听一些课文朗诵,并不能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起到明显的作用。
  二、语文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改进措施
  要立足课本,研究我们的课本,研究我们的学生,根据我们教学的实际情况,恰当而有效地运用多媒体课件,使其发挥自身优势,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作为教师要加强自身能力,学会根据自己教学的实际情况,做出高质量的教学课件,并能够有效地融入课堂教学中去,为提高教学效果而服务。在语文课堂上,语文老师还要重视与学生的互相交流,用自己的声音、语言、神态去感染学生,不要把语文课上成自己一个人的表演课。
  多媒体进入课堂教学已不可阻挡。我们要正视这个现实,并且学会用其优势,克服其不足,让它真正为我们的课堂教学增添色彩。但最终我们不要忘了它毕竟只是一种辅助手段而已,课堂的主体还是教师和学生,语文课堂还是要体现其自身的特点来。
  参考文献:
  [1]孙国萍,黄厚江,整合: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关键,中学语文教学。1999.
  [2]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3]王荣生,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4]区培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淮南经济技术学校)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