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中华孝道-孝的真相]中华孝中华孝道舞蹈视频
 

[中华孝道-孝的真相]中华孝中华孝道舞蹈视频

发布时间:2019-07-10 03:53:02 影响了:

        在《孝经》中,孔子大力阐扬的就是孝道,他让子女要孝敬自己的长辈,要对他们表示敬意。(图1)   可是也有一个问题,长辈做的一切事情都对吗?长辈是十全十美的人吗?这个问题经常困扰着人们。曾子也想到了这个问题。他想这个问题是有道理的,曾子的父亲曾点脾气不太好,有一次因为曾子把瓜秧铲断了,他一怒之下把儿子打昏了。曾子做事情,是不是都有自己的想法,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可以推想,曾子心里有压抑,所以当着老师的面,大胆地把这个问题提出来:“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弟子跟老师说话,讲究礼貌,用敬词,叫“敢问”,请问老师,作为子女一切都听父亲的,长辈的,无条件地服从是不是就是孝顺?孔老夫子很少发脾气,平时都是温文尔雅,一听这句话火了,说:“是何言与,是何言与”!孔夫子很激动,你这叫什么话,给你讲孝道讲了这么久,你还有这样的问题,你怎么能有这样的念头呢?这怎么可以?儒家要每个人恪守孝道,那是因为我们的长辈,他们是从祖先的链条、血缘关系延伸到今天,离我们最近的是父母。我们祖先是从哪儿来的?是宇宙中的产物。一个人要对浩瀚的宇宙有敬畏之心,我们对长辈要满怀敬意和温情,这是儒家的立场。不是说你的父母十全十美,因为他做得都对,所以才听他的。孔夫子对曾子这样的疑问感到很吃惊,马上用非常决断的语气说,这叫什么话,你这个念头是危险的,是错的。孔夫子接着讲,作为父亲可能会犯错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个别的父亲还会犯严重的错误,也有可能犯罪。这种情况下,作为一个孝子该怎么做?孔夫子明确地告诉曾子,“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当你的父亲做事情不仁不义时,作为儿子,一定要去争,不能沉默,要把你的意见说出来。如果你不去争,那算什么孝道?一味地服从不是孝道,这里他说得非常明确。
  民间流传一个说法,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如果要把这句话当作一个合理的意思去理解,它讲的是父母对子女的爱心是不容置疑的,但不是说父母做什么事情都对。很多事情,父母做的也有不妥的。对一些重大是非问题,孔子讲,要去争。《孝经》上明明白白是这样记载的。
  可是,有人对此怀疑,说这不是孔子说的,孔子怎么能说这种话呢?孔子让我们无条件地服从,怎么能让我们去争呢?清朝的一些学者、考据家这样说也不是没有道理,他们的依据是,孔夫子是一个温文尔雅的人,说话很委婉,给人家提意见都很含蓄,孔夫子不能这么直接说。另外,他们还有依据,这个依据出自《论语》。《论语》中有一句话,叫“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无怨。”父母做事情,你认为不合适的时候该怎么办。孔夫子说,父母做事情不妥,你可以提自己的意见,“几”就是用一种很含蓄、委婉的方式,表达你的意见。又敬不违,“违”是违背,见父母不愿接受你的意见还是要对他们恭恭敬敬,不违背父母的意愿,为他们操劳而不怨恨。在家里不要给父母脸色看,慢慢再说。清朝的考据家抓住这句话,认为跟孔子在《孝经》中所讲的“当不义,子必争于父”矛盾,所以他们认为《孝经》不是孔子讲的。
  清朝学者这个判断对不对呢?这对于我们来说很重要,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学术问题,而是一个伦理实践问题。
  这话对吗?对一部分。我们仔细分析这句话,《孝经》中孔子讲的是如果父亲做了不义的事情,不义,可不是一般的事情。古代有一句话,叫“多行不义必自毙”。一个人做不义的事情做多了,一定有一个很凄惨的结局。
  我们从这儿分析,不义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事父母几谏”呢?那是平常在家庭生活中不是大是大非的问题。在这儿,我们要说儒家的一个规矩,这个规矩讲,子女在家里对待父母、长辈,有一个相处的原则,这个原则是4个字,叫“有隐无犯”。对父母尤其是成年子女对父母,我们没有必要把一些事情针尖对麦芒,是是非非都谈得那样清楚,这叫“有隐”,有些事情可含混过去。“无犯”,我们不必表现在脸上,脸色表现得很严厉不好。有这样一句话,叫作居家是非勿太明。居家过日子,家里的是是非非不要太清楚了,家里不是一个是非的辩论场,我们不是因为对大是大非的认同走到一起,我们是由于亲情的关系,组成了一个家庭,亲情是至上的,不能动不动就上升到原则上,就得说个孰是孰非。所以,“事父母几谏” 这句话是对的,可孔子在《孝经》中讲的“当不义,子必争于父”,也是对的。因为它是极特殊情况。这正是回答了曾子的提问,是不是我无条件地要听我父亲的?孔夫子说,不是,当不义的时候,你不要听他的,要去争。
  长期以来,我们认为孝顺父母,就是顺着父母的心愿去做事,但孔子的答案,为我们还原了儒家孝道的本来面目。就是当父母做错的时候,子女不能一味地顺从。在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个人,他没有听从父亲的命令,而是作出了另一种选择,而这个人直到今天依然为我们所景仰,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民族英雄郑成功。
  清朝初年,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拥兵数万,作战非常勇猛,可是他被清朝的势头震慑住了,对抗清没有信心,决定投降,希望清朝给他一个官位:闽浙总督。清朝表面答应了。这个时候在中国东南沿海的郑成功决定,举义兵抗击清朝的暴行。他把自己身上宽袍大袖的儒服脱去,要投笔从戎。清朝的最高当局,授意郑芝龙给他的儿子郑成功写信,把他劝过来。信传到郑成功手里。郑成功看后,原来父亲让他投降,心情很沉重,他回了一封信,是这么说的,“从来父教子以忠,未闻父教子以贰”,父亲是拿对国家的忠义这样一个标准,来要求自己的儿子。你不能让我贰。这个贰就是叛徒,不忠心的意思。从古到今,没有父亲教儿子做叛徒的,可今天,父亲让我做叛徒,我不能做。他告诫自己的父亲,现在你活得还很滋润吗?我觉得你危机四伏了,你要注意,如果不幸有那么一天,你被清廷杀了,我给你披麻带孝,为你复仇,这就是我要完成的忠孝双全。他把这封信给父亲寄去。果然,时间不长,父亲连同郑家的11口人在北京被杀。历史上,没有人说郑成功不孝,郑成功追求的是大孝。孔夫子讲,“当父不义,子必争于父。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郑成功没有从父之令,而是违反了父亲的命令,他是我们敬仰的英雄,他的父亲为人所不齿。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与父争的例子。(图2)
  可是,我们也不要讲,这个事情既然这样了,回家我就争,我们讲,居家是非勿太明。当没有涉及到原则问题的时候,不能这样去做,这就是原则跟非原则的问题,“从父”与“不从父”,是有着界限的。
  但是在家庭生活以外,也就是进入到社会,尤其是工作中需要面对上下级关系,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孔子在《孝经》中谈到的君臣关系,会给我们什么样的启发呢?
  
  在中国历史上,不仅父子之间的关系是这样,孔子认为,君臣关系也是如此。所以,孔子讲,君臣之间是因为道义聚到一起的,君臣之间不是父子之间那种天性,因为道义聚在一起,君如果不义时,臣一定要有一个毅然决然的做法。给这个做法也立了一个规矩,家庭里“有隐无犯”。对待君主也是4个字,叫“无隐有犯”。“隐”是隐藏,“犯”是犯言直谏的“犯”,什么叫“无隐有犯”呢?我内心的不满不会隐藏,隐藏了,我不忠,我要说。有犯呢?不管你的脸色好不好看,愿不愿听,大义所指我就要说出来。孔夫子说,对待君主要按这个规矩来。在《孝经》中,孔夫子要求大臣们怎么做呢?要跟君主去据理力争。孔夫子讲,天子有诤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天下。诸侯有诤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诤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就是天子、诸侯、大夫,你们如果无道,有人敢跟你们提尖锐的意见,也许你的局面还可以挽回,最糟糕的是你不听进谏,这是最严重的问题。天子7人,诸侯5人,大夫3人,这是一个象征性的说法。孔夫子在这里传达了一个明确的信号,要跟天子去把问题说清楚。
  《孝经》在中国历史上影响很大,尤其在汉朝,汉武帝之后的皇帝都遵奉儒学。到了汉章帝时代,他把天下的大学者聚到一起,讨论要写一部文献,做记录的就是大史学家班固,其中有一句话值得我们重视。他讲,“诸侯之臣,争不从,得去”。作为臣子的要去跟君主去争,君主不听你的怎么办,“得去”,我就辞职不干了。这是什么意思?下面他有解释,他说为了屈尊伸卑,地位高的人是尊,让他低下头来;伸卑,卑是地位低的,让他们直起腰来。这是汉章帝带着这些大臣、学者们定下的一个纲领性文件,这个文件因为是在白虎关讨论的,所以又叫《白虎通义》。这个做法在这部白虎通义中的解释,为了“孤恶君”,让犯错误的罪恶的君主感到孤立,你给他提意见他不听,就走。不要围在他身边,让他觉得自己可以颐指气使,大臣要有风骨,这是很了不起的一个做法。
  孔子在《孝经》中提出了君臣之间的大义,也就是当君主有错误时,大臣有责任指正,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君臣佳话。但历史上也有一些人,听不进自己反感的意见。比如三国时期的曹操,他对一些事情的做法,就为身后留下了骂名。他做了什么事情,我们又能从中吸取什么教训呢?
  当了魏王的曹操,手下很多大臣围绕着他。一次,在一个不太正式的场合闲聊天,曹操说,各位大臣,你们从小背过《孝经》,汉朝人基本上没有人背不下来《孝经》的。你们背《孝经》已几十年了,你们对哪句话还有印象?这个场合魏王问大臣们问题,不要把这个当成老百姓随便的问答。大臣们沉默一下,想这个话怎么说,这时候,有一个大臣说,我还记得一句话,曹操说,你还记得哪句话?“匡救其恶”。曹操一听,帮助君主改正错误。立刻脸色就变了。一看魏王不高兴了,又一位上前说,我还记住一句,叫“夙夜匪懈,以事一人”。这是《孝经》中引用《诗经》的一句话。曹操一听,高兴了。因为这个说的是大臣要勤勉,为了君主,要把自己的精力都奉献出去,要兢兢业业。曹操觉得这句话说得很有水平。他不爱听别人说要给他提意见,不仅不爱听,还得让曾经说这话的人在眼前消失,这个人后来就被撤职了,在政治舞台上消失了。
  曹操公开说,到我这儿来孝不孝顺无所谓,只要你有才能就行。当时帮他做事的有些人很有能力,可是真的孝不孝顺都行吗?这些人成功了,他们成为社会上的成功人士,有权有势,他们给底层民众起了怎样一个榜样作用?跟他们学吗?家庭伦理会遭到破坏,一旦家庭伦理遭到破坏,社会的发展会堪忧,眼前所谓的成功、成绩,如过眼云烟,是靠不住的。(图3)
  
  
  
  曹操不讲孝道是有原因的。因为曹操面对道德感很强的人,感觉自己不安全。为什么?他得天下不正。当时诸葛亮对他是怎么讨伐的?对曹操这个政权是怎么说的?自古以来,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你是汉贼,你不是汉代的忠臣。自古以来,人们都对忠诚的品质从心里佩服。你篡位不行。曹操得天下不正,可是他要想持续坐天下,就要提防道德水准很高的人,因为道德水准高,正直,就不认同你的做法。怎么办呢?首先用人用那些光有能力,道德修养不太好的,形成一个不好的风气,也就是说,这风气本来不好,我篡来的政权显得也不那么突出了。他安全了。老百姓、中华民族遭殃了。他破坏了伦理基础,所以大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指出,曹操这个人功劳立得很大,但是后来对老百姓的道德风尚的影响是负面的。我们研究曹操这个人,不能仅仅说这个人立了多大功,多能打仗、多了不起。我们要有一个标准来衡量,他对中华民族道德的建设、对中华民族精神力量的构成有什么积极作用?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注意。(图4)
  曹操的做法,对中国历史,对中国人的道德、情操的养成产生了很大负面作用,
  实际上,在中国历史上,真要想跟君主争出个是非来,很困难。中国历史上很多大臣前仆后继,可以说九死不悔,就要在皇帝面前争出个是非来,付出的代价太惨痛了。所以,这样的一条路,可以说是鲜血铺就的。
  汉朝汉成帝继位时,年纪不大,他把自己的老师提拔起来,封了侯爵,这个老师叫张禹。张禹很虚伪,实际上他骄奢淫逸,心胸狭隘,容不得人,人们对张禹怨声载道。有一个叫朱云的儒生,他很侠义,后来成了一代著名的儒者。他看到这个情况,直接给皇帝上疏,请求皇帝单独召见他。皇上召见他了,可是文武百官都在。皇帝说,有什么话你说吧。怎么说啊?说多了,皇帝不愿意听,就直接说,请皇上赐我尚方宝剑,臣要斩一个人,以谢天下。皇上一听,你见我就为了这个?你要杀谁?朱云说,这个人就是安昌侯张禹。张禹就在边上站着,皇上一听火了,你敢诽谤朕的老师,你犯的是不赦之罪,谁也宽恕不了你,拉出去。两边武士上来拉他。朱云犟脾气来了,他两手死死攥住宫廷里的栏杆,俩武士没拉动,“咔嚓”一声,栏杆断了。朱云说,臣得把话说完,我不能就这么死,我不怕死,怕死就不说斩张禹了,我得告诉你一句话,臣死,臣跟历代的忠臣,如商朝的比干,我就跟他们在一起,我们忠魂聚在一起了。而今天这个时代算什么时代?皇帝你自己去想,我们汉朝算什么汉朝?最后朱云被拖了出去,皇帝气得不行,非要处死他。这时一位左将军“噗通”一下跪倒在地说,臣有话要讲,朱云如果无罪,不该被处死,朱云如果有罪,皇帝应该宽容他。提意见的人不应该被处死,不管有罪无罪,今天必须赦免他。然后便磕头。这个人明知不可而为之,因为朱云感动了他,他有共鸣,要为朱云去争,他磕得满地是血。汉成帝看后心里也不是滋味,火有点降下来。大臣们为了什么?自己身家性命都不要了,拉出去说处死就处死,他不是为了社稷江山,为了民众吗?他把朱云饶了。过了一段时间,工人们开始修拽断的栏杆,汉成帝从这儿路过,下旨不修了,断栏杆就放在那儿,整个皇宫都很整齐,就这地方坏了,也是一道风景,给大家看一看,也给朕留一个警示,对忠臣我们要有胸怀,让人家知道,当年这个地方有一位忠臣曾冒死直谏。
  这个故事很有名,叫“朱云折鉴”,“鉴”就是那个栏杆,中国历史上,像朱云这样的人不少。近代大文豪鲁迅先生有一篇很有名的文章《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吗?》。在这篇文章中,鲁迅先生深情地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做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图5)
  像朱云这样的人,堪称中国的脊梁,这样的脊梁在中国历史上不少。作为后人,我们应当记住他们,他们前仆后继,用自己的人格造就了我们中华民族精神。
  不仅仅大臣们要这样做,实际上孔夫子在《孝经》中,他要求各个阶层的人都要恪守孝道,从天子到诸侯,到各层次的人,都有详细的规定。
  下期请看:
  中华孝道——非常底线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