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期末复习]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期末复习]

发布时间:2019-07-18 09:40:17 影响了:

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

欧洲“三十年战争”(1618~1648)

“三十年战争”是欧洲在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时期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国际性战争。起因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企图加强中央集权,联合天主教诸侯同新教诸侯进行的一场内战。欧洲主要国家借机干预德意志事务,以便扩疆拓土,争夺霸权,都先后卷入战争,致使这一场以天主教同盟同新教同盟开始的德意志内部斗争演变成了广泛的国际战争。结束战争的威斯特伐里亚和约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它标志着主权民族国家构成的国际关系史真正开始。

遗产战争(1667~1668)

法国为实现称霸欧洲的目的与西班牙进行的战争。1660年,法王路易十四迎娶西班牙国王菲利普四世之女Marie Therese,1665年,查理二世继承西班牙王位,体弱多病。两年后,路易十四借口其妻是现任西班牙国王之姊,宣称拥有西班牙王位的继承权,以此向西班牙索要西属尼德兰作为菲利普四世的遗产。这一要求被西班牙拒绝。法国于是向西班牙宣战。这场战争打开了通往荷兰的大门。1668年,在英、荷、瑞的介入下,签订亚琛条约(the Treaty of Aachen),战争结束。 西班牙继承战争

1700年11月西班牙国王查理二世死后无嗣,法奥为争夺西班牙王位而引起战争。英荷对法作战。这场战争把法国拖得筋疲力尽,并开始走下坡路。战后,参战国签订了《乌得勒支和约》与《拉斯塔特和约》,保留路易十四之孙腓力普五世获得西班牙王位继承权,但法西不得合并。和约使英国保持了海上优势并为其近一步扩张扫除了障碍;法国虽然基本保住了欧洲大陆头等强国的地位,但丢失了大量海上殖民地,使其海上势力大大削弱。

北方战争(1700~1721)

沙皇彼得一世为争取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发动对瑞典作战所引起的一场欧洲国际战争。战前,俄国、瑞典实力上升,土耳其北进,而处于战略要地的波兰相对弱小。而西欧诸强忙于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无暇顾及。战争以俄瑞为主,于1700年开始历时21年。战争规模不断扩大,几乎卷入了全部欧洲国家。其间双方各有胜负,同盟组合与分化也多次变化。结果俄瑞签订《尼斯塔得和约》,俄国获得波罗的海沿岸广大地区和出海口圣彼得堡,海上力量不断增强。

七年战争(1756~1763)

英法争霸,普奥争夺地区霸权,同时俄罗斯为推进扩张政策与普鲁士的关系恶化。在此背景下以英普和法奥俄瑞为首的两大交战集团在欧洲、美洲、印度等广大地域和海域进行的争夺殖民地和领土的战争,史称七年战争。战争的实质是普奥争夺德意志的领导权,英法争夺殖民地与海上霸权。战争历时七年,最后以《巴黎和约》和《胡贝尔图斯堡和约》的签订而告终。这次战争在欧洲没有引起疆界的变化,但对列强的地位和未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奥地利地位削弱,普鲁士地位上升,两国的仇恨和争霸更加激烈;(2)战争为俄国进一步向欧洲扩张创造了条件,在东北欧的未来事务中,俄国起了决定性的作用;(3)法国失去了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英国最终确立了海上霸权。战争对欧洲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是深远的。战争改变了欧洲列强的力量对比,形成了列强争夺欧洲霸权的新格局。

波兰-萨克森问题

是拿破仑战争后维也纳会议上俄、奥、普争夺波兰萨克森这一地区所引发的问题,维也纳会议的核心问题。拿破仑所建立的华沙大公国原为普鲁士瓜分波兰时所获得,维也纳会议上普鲁士要求按“正统原则”恢复原占领地,而沙皇企图独占整个波兰,便希望用萨克森和普鲁士进行交换。奥地利不希望普在德意志中的实力加强,同时也担心俄国的实力强大厚会在本国内部导致民族问题尖锐化,因此坚决反对普俄两国就此协议。英国则希望维持欧洲力量的均势而支持奥地利反对普俄的行动。经过激烈的争吵,俄普奥达成协议,瓜分了波兰。关于萨克森问题,普鲁士获得了其部分领土并得到瑞典的波美拉尼亚,莱茵河左岸地区和威斯特伐里亚作为补偿。

神圣同盟

是1815年维也纳会议后,针对法国大革命以及为维护维也纳体系、维护君主专制所建立的国家联盟。最初由俄、奥、普组成,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为主要发起者,同盟国表面上强调三国时根据基督教义组成同盟,缔约各国在政治军事等方面要互相帮助,实际上列强希望借此维护在维也纳会议上确定下来的各国利益和欧洲旧秩序,反对资产阶级和民族革命。此后欧洲几乎全部国家都加入了其中。19世纪20年代,神圣同盟先后镇压了意大利和西班牙的革命,还曾企图干涉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招致美国的反对并抛出“门罗主义”。后因欧洲革命蓬勃发展,列强间矛盾加剧,1822年后名存实亡。在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和1848年欧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冲击下,同盟瓦解。

四国同盟

英俄普奥为保证1815年巴黎和约的实施而缔结的同盟,同样具有维持专制制度,反对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独立解放运动的性质。拿破仑战败后,在签订《巴黎和约》的同时, 英俄普奥又签订四国同盟条约。四国同盟与神圣同盟相配合,旨在防止法国再起,反对新的革命运动。法国遵守1815年《巴黎和约》规定,按期偿付赔款。1818年,盟国同意撤出在法国的驻军,法国也加入同盟,并于11月15日发表共同宣言,声明

五强维持欧洲和平,即按欧洲各大国统治者的利益和目的,处理欧洲事务。但在内部列强之间的利害冲突和外部革命洪流的冲击下,该同盟只勉强支撑了7年便于维罗纳会议后瓦解了。

亚琛会议:沙皇亚力山大一世,奥皇弗兰茨一世,普王威廉一世,欧洲协调的第一步,为维也纳体系的运转提供了一个法律框架,以梅特涅外交为代表的反动政策主导了维也纳体系。

维罗纳会议:沙皇亚力山大一世,奥皇弗兰茨一世,普王威廉一世,英国公爵威灵顿,法国外交大臣蒙莫朗西。会议主要议程是讨论是否干涉西班牙革命的问题。

东方问题

东方问题始始于18世纪末,指奥斯曼帝国衰落后,欧洲列强,尤其是沙俄在争夺其领土时应起的一系列复杂的国际问题。这些问题多集中在巴尔干半岛和达达尼尔、博斯普鲁斯两海峡的通行权问题上。

产生原因:奥斯曼帝国的衰落导致欧洲列强的入侵;沙俄的南进政策是东方问题产生的根源;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境内各民族争取民主独立的斗争。

内容:

1、 列强对土耳其的干预:对希腊起义的干预;对两次土埃战争的干预;签订《伦敦条约》和《海峡公约》。

2、 沙俄的扩张及俄土战争。

3、 土耳其内部各民族反抗的民族解放运动。

核心:列强对土耳其领土及权益的争夺。

矛盾:土耳其国内各民族的矛盾;列强与土耳其之间的矛盾;列强之间因争夺土耳其而引起的矛盾。

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

因沙俄的扩张计划所导致的沙俄与英法在近东为争夺土耳其权益而进行的一场争霸战争,尤其是争夺达达尼尔、博斯普鲁斯两海峡的控制权。战争的导火线是圣地保护权问题。俄国在战争中失败,并于1856年签订了结束战争的《巴黎和约》。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使俄国失去了在欧洲大陆的优势地位,并充分暴露了沙俄专制和农奴制度的腐朽无能,加快了国内革命形势的高涨,从而促成了俄国农奴制的改革。同时,英、法加强了在地中海和土耳其的力量;土耳其虽为战胜国,反被剥夺了在黑海拥有舰队的权利,并在经济上成为英法的附庸国。

克里米亚战争是继拿破仑战争之后的又一次大国争霸战争,将所有欧洲大国都直接、间接地卷了进去。欧洲政治格局也暂时由英俄居优势转变为英法占主导的均势。

柏林会议

柏林会议是于1878年6月13日开幕的,旨在重建俄土战争后巴尔干半岛的秩序,平衡英国、俄国与奥匈帝国的利益的而召开的继维也纳会议以来19世纪欧洲最重要的会议。会议主要目的是修改圣斯特凡诺条约的条款,让土耳其保住君士坦丁堡。此举意在防止俄国向巴尔干扩张。最后,与会国签订柏林条约。罗马尼亚、塞尔维亚与黑山获得独立;保加利亚得到自治;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划归奥地利管理。这也标志着土耳其被瓜分的开端。同时,俄国军事胜利的部分果实在柏林会议后被剥夺。三皇同盟(俄德奥)在此次会议后被瓦解,柏林开始成为国际事务的中心。

《圣斯特法诺条约》→《柏林条约》

俾斯麦的大陆政策

“大陆政策”是“俾斯麦时代”德意志帝国总的对外政策。

核心内容:建立以德国为中心的大陆联盟体系,孤立和打击法国;避免法俄联手夹击德国,集中全力巩固和保障德国在欧洲大陆上已取得的霸权地位。

外交战略布局是联合奥地利,拉拢俄国,亲近英国,集中精力对付法国,其中联合奥地利是其体系的关键。

三国同盟

1882年德国、奥匈帝国与意大利结成的秘密同盟。德国与奥匈结盟后不久,俾斯麦为进一步孤立法国,又利用法国与意大利在突尼斯问题上的矛盾拉拢意大利加盟。同时,意大利因为与教皇领的矛盾也感到有和德奥联系的必要。

三国同盟的缔结标志了欧洲两大军事集团中的一方初告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1915年5月意大利加入协约国作战,三国同盟随之瓦解。

三国协约

英国、法国、俄国为对抗三国同盟,通过1904~1907年签订一系列协议而结成的一个帝国主义集团。德国的崛起使英法接近。 1904年4月8日,英法签订瓜分殖民地的协约。1907年 8月31日,俄国和英国在彼得堡签订了分割殖民地的协定。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加上法俄同盟,组成了“三国协约”,与三国同盟不同,三个协约国没有签订一项共同条约,只有俄、法两国是负有军事义务的同盟国,而英国拒绝承担军事义务。三国协约的成立标志着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局面的正式形成。三国协约与三国同盟疯狂地进行扩军备战,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大战中,协约国成为反对德国及其同盟者的国家的共同名称。1918年德国投降后,美、英、法、日等帝国主义国家,曾以协约国的名义,3次向苏俄发动武装干涉。随着协约国之间矛盾不断加深,逐步瓦解。

萨拉热窝事件

萨拉热窝是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首府。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在其吞并不久的波斯尼亚进行军事演习,以塞尔维亚为假想敌。6月28日是塞尔维亚和波斯尼亚联军曾被土耳其大败的日子,演习选在这天意在挑衅。奥匈皇储斐迪南大公亲自检阅了这次演习,演习结束后,斐迪南大公返回萨拉热窝市区时,被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击中毙命。德、奥匈帝国立即以此作为发动战争的借口,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一事件遂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威尔逊的十四点

1918年1月8日,美国总统威尔逊在美国国会发表了著名的演讲,提出了战后世界和平方案,称为威尔逊的十四点,十四点的内容包括:废除秘密外交(进行公开协商),公海航行自由,贸易自由(门户开放),民族自决,建立国际联盟的等。其中成立国际联盟是美国的主要目的,美国希望由此可以达到世界盟主的地位。美国对于战后的这个蓝图体现了威尔逊典型的理想主义外交思想的同时也说明了美国势力的加强,在国际社会中谋求更突出的政治地位。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总统威尔逊认为,造成战争的原因是传统的均势体系的不稳定性,于是他提出了十四点原则,并把这些原则带到巴黎和会进行讨论。十四点原则的宗旨是建立集体安全机制,维持世界和平。实际上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的目的在于夺取战后欧洲的领导权;加强和巩固美国在拉美的地位;谋取远东地区和太平洋地区的优势。十四点原则成为后来的国际联盟的宗旨,但美国并没有参加这一联盟,这也说明了十四点原则在当时的社会是不切实际的,因此威尔逊也被人们称为理想主义的国际关系学者。

国际联盟

国际联盟首先是由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的,即建立各国参与的共同联盟,在这个国际联盟框架内解决国际争端。美国企图由此可以对国际关系施以更多影响,但由于党派之争等原因美国国会没有通过这一盟约草案。1919年4月28日在巴黎和会上通过了国际联盟盟约,被列为《凡尔赛和约》的一部分。1920年1月10日《凡尔赛和约》正式生效,也标志了国际联盟的正式成立。但实际上,国际联盟由英法把持,成为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是大国强权政治的体现。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和国际联盟针对九一八事变的李顿调查报告都说明了由于国际联盟无法行使世界政府的权力,软弱而无法达到真正维护凡尔赛体系,维持和平。国际联盟在1945年联合国建立后宣告解散。

《四国条约》 1912年12月13日,美英法日四国共同签署了《关于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条约》,简称四国条约。条约决定了签署各国互相尊重各自在太平洋区域领地和属地的权益,实际上是承认帝国在太平洋占领岛屿的现状。同时条约生效日起,英日同盟自动终止,这正是美国在华盛顿会议上希望达到的一点,为美国在该地区夺取霸权扫除了最大障碍。《四国条约》是美英法日勾结妥协的产物,它使四国在太平洋地区的现状固定下来,缓和了它们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并在形式上建立了反对苏俄和民族解放运动的新联盟。但由于帝国主义在远东的矛盾没有消除,这种妥协只能是暂时的,不稳定的。

五国《海军军备条约》

由于一战后远东及太平洋地区形势的变化,各国疯狂地进行海军军备竞赛。在华盛顿会议上,美英法日意签订了五国《海军军备条约》,限制了各国的海军舰艇吨位,美英日法意按5:5:3:1.75:1.75的比例限制了海军舰艇吨位。《五国海军条约》是美国在华盛顿会议上的又一次胜利。它使英国海上优势开始丧失,美国海军实力可以与其平起平坐;使日本的野心受到一定的限制,但它迫使英美在海军基地上做出让步,使日海军在太平洋仍占有利地位。但由于《五国海军条约》对主力舰和航空母舰以外的军备并未限制,因而它不能真正缓和帝国主义的海上竞争和军备竞赛。

《和平法令》(1917年11月8日)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第二天,即1917年11月8日,第二届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和平法令。它是苏俄第一个对外政策性文件,谴责了帝国主义战争的非正义性,呼吁战争各方立即终止战争,进行真正民主和平的谈判,缔结不兼并、不赔款的和约,并宣布废除秘密外交。《和平法令》作为纲领性文件以国内立法的方式提出了和平民主的国际法令,表明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的重要区别,对各国人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此后苏俄根据《和平法令》展开和平外交。

《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

《和平法令》颁布后,由于协约国各国政府对苏维埃政府的照会不予答复,并采取敌对态度,苏俄不得不先与德国单独和谈。德国在谈判僵持时发动对苏俄的全线进攻。为了保卫革命果实,苏维埃与德国签订了屈辱的的《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苏俄失去保加利亚、爱沙尼亚等大量的土地,并在补充条款中被要求偿还德国60亿马克。但和约的签订使苏维埃国家摆脱了战争,赢得了必要的和平环境来巩固苏维埃政权,恢复经济,加强国防。1918年11月,德国爆发革命,推翻了威廉二世的君主政体,德国一战战败,苏维埃政府立即宣布废除这一条约。

《拉巴洛条约》(1922年4月16日)

1922年的热那亚会议上苏维埃代表团利用德国同协约国之间的矛盾,同德国代表团在热那亚郊区的拉巴洛谈判,并于4月16日签订条约。条约规定立即恢复两国的外交关系并按最惠国待遇原则发展两国的经济关系;双方放弃对战争费用以及因战争损失而要求的赔偿。这为两国广泛、互利的商务联系创造了实际的可能。《拉巴洛条约》是第一个在事实上肯定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和平共处的国际条约,它是西方资本主义大国第一次在法律上承认了苏维埃俄国,并在完全平等与和平共处的基础上同苏维埃俄国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的条约。它在列强的反苏阵线中打开一个缺口,打破了外交的困境,是苏维埃俄国和平外交的一次重大胜利。同时,《拉巴洛条约》的签订沉重地打击了协约国帝国主义的霸权政策,加深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鲁尔危机

1923年1月,法国以德国没有按时支付《凡尔赛和约》规定的战争赔款为由,出兵占领了德国的鲁尔工业区。德国垄断集团在英美的支持下,采取“消极反抗”政策,矿区几乎停产,煤矿产量急剧下降。德国因为工业停滞更加剧了通货膨胀,从而经济更加困难,无力支付赔款。而法国不仅因此生铁产量大降,还为自己的占领军支付了10亿法郎的高昂军费。同时美英政府更希望帮助德国摆脱危机,以保护自身的政治经济利益。英美向金融市场大量抛出法郎引起法郎大幅贬值,法国的财政陷入更加严重的困境。这迫使法国撤军,并同意重新审查赔款问题。8月德国斯特莱斯曼组成了新内阁,主张停止消极抵抗,危机结束。

《道威斯计划》(1924年)

鲁尔危机后,为了削弱法国在欧洲的地位,使德国形势向有利于英美两国垄断资产阶级的方向发展,英国向法国提出召开国际会议讨论赔款问题和消除鲁尔危机。法国面对财政危机无力抗拒,不得不同意。协约国成立了专家委员会,研究德国赔款问题,美国银行家道威斯担任主席,1924年8月通过了专家委员会提出的方案《道威斯计划》。内容是以帮助德国稳定和恢复经济为基础,向德国提供贷款,德国赔偿数额逐年增加,来源为税收和工业利润,各国监督德国的财政税收;要求法国从德国撤军。《道威斯计划》是对《凡尔赛和约》的重大修改,标志着凡尔赛体系所确立的国际关系已开始动摇。德国得以稳定社会秩序、恢复经济,法国在赔款问题上的优越地位已经丧失,英国保持了欧洲大陆的均势,同时美国重新在欧洲大陆政治经济事务中取得了发言权。

《杨格计划》(1929年)

由于道威斯计划未对德国赔款数额做出封顶,加上德国遭遇经济危机的影响,致使德国要求修改。1929年以美国人杨格为首对德国赔款数额重新进行评估,制定了杨格计划。该计划对德国的赔款数额进行了封顶,还取消了协约国对德国财政的监督,并规定协约国按期从莱茵区撤军。但是1932年1月德国宣布因经济困难今后不再支付赔款。最后根据《洛桑协定》规定,德国应再缴付30亿马克,但实际上德国未曾缴付。杨格计划最终不了了之。《杨格计划》减轻了德国的经济负担,促进了德国的经济发展,为后来德国的崛起以及侵略战争奠定了基础。

《洛迦诺公约》(1925年10月)

《凡尔赛和约》签订后,法国为了防备德国的再度崛起而对法国可能的侵犯,一直积极寻求着在欧洲建立安全保障机制,但各方处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安全保证问题始终没有达成一致。1925年10月,英法德等七国在瑞士洛迦诺举行会议,签订了《洛迦诺公约》,规定德国法国之间以及和周边国家的互不侵犯边界,并基本上接纳德国进入国联,德国恢复了在国际关系中的政治大国地位,法国在欧洲的同盟体系遭到严重打击,英国作为仲裁者称为大陆事务的决定因素。《洛迦诺公约》进一步削弱了《凡尔赛和约》。

《非战公约》(1928年8月)

一战后,德国军国主义逐渐开始复活,帝国主义的矛盾也变得越发复杂,军备竞赛规模越来越大,法国希望能与美国单独签订永远放弃战争的条约,但美国建议用多边条约代替。1928年8月,《白里安-凯洛格公约》即《非战公约》在巴黎签订,条约规定废除把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只能用和平方式处理和解决国际争端,《非战公约》体现了战后人民对于和平的渴望和对帝国主义战争的反对,但公约本身存在很

大缺陷,只是和平主义幻想与强权政治相结合的产物,在现实面前没有起到实质性作用。

绥靖政策

绥靖政策指二战前英法统治集团对德意日法西斯侵略集团扩张所采取的姑息、退让,以牺牲弱小民族利益换取大国间的“和平”,避免武力冲突和对抗的一种外交政策。

社会历史根源:

1. 和平主义思潮是其得以长期推行的社会基础。

2. 英法衰落对安全战略所造成的限制与影响是根本原因。

3. 一战后欧洲均势格局的变化和不稳定的国际形势是导致英法绥靖外交的重要外在因素。

4. 英法政局不稳定是内部原因。

5. 对苏联的敌视、猜疑以及“祸水东引”的愿望是实行该政策的重要原因。

慕尼黑阴谋(1938年9月)

二战前,德国侵略势焰步步加剧,继1938年侵占奥地利之后,希特勒又对苏台德地区提出领土要求。为避免战争爆发,维持大国间的和平,英法决定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以谋取和平。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政府首脑在德国慕尼黑会晤,在没有捷克代表出席的情况下签订《慕尼黑协定》,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划给德国,史称慕尼黑阴谋。这是英法绥靖政策的顶峰,暂时满足了希特勒扩张的欲望,但刺激了法西斯势力进一步的贪欲,加速了战争的爆发。

中立主义

欧亚形成两个战争策源地以后,国际局势急剧紧张。美国的孤立主义势力利用了美国人民普遍反对卷入新的战争的和平主义情绪,鼓吹美国不应卷入欧洲纠纷。因为经济危机尚未度过,多数美国人的注意力集中在国内经 济的恢复、就业等切身问题,对国际事务不感兴趣,这些思想发展成为中立主义。美国将奉行的表面上不偏不倚的中立主义通过立法的形式确定了下来,1935年参众两院联合通过《中立法案》,第二年又进行了修改,内容为军火禁运。中立主义表面上不干涉各国间的纠纷,实质上模糊了正义战争与非正义战争的界限,与英法的绥靖政策一样,纵容和鼓励了法西斯的侵略扩张政策,加快了战争到来。

《东方公约》

1934年2月就任的法国外交部长巴都主张借助苏联的力量抑制德国,建议建立一系列欧洲国家共同对付侵略的互助体系。随着法西斯侵略活动加剧,苏联也力图谋求通过缔结双边或多边的互助条约来建立集体安全体系,因此积极响应。1934年5月举行的法苏会谈中,巴都建议订立包括苏联、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和波罗的海沿岸国家的《东方洛加诺公约》,作为1925年《洛加诺公约》的补充;法国将对《东方洛加诺公约》提供保证;苏联则对《洛加诺公约》提供保证。德国反对这一公约,波兰也拒绝加入。1934年巴都被刺杀,《东方洛加诺公约》随即被搁置。不过两国随后签订了《法苏互助条约》。虽然《东方洛加诺公约》没能签订,但这是对建立集体安全机制一次有意义的尝试。

“东方战线”

苏联意识到集体安全机制构成难以实现,只有通过自己的力量保证自己的安全。英法的绥靖政策使得苏联对英法更加不信任,于是苏联与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划分了德国和苏联在波罗的海三国和波兰、罗马尼亚地区的势力范围。同时,苏联通过苏芬战争等一系列扩张性战争将疆界向西推进了两三百公里。这使得苏联与德国之间建立起一个缓冲地带,称为东方战线。这为苏联提供了必要了战略纵深,防止了后来德国闪击战的成功。

《租借法案》

法西斯在世界的侵略导致美国逐渐放弃中立主义。在新中立法案中,美国规定可以由各国支付现金,自己负责运输的方式购买武器,这是对海运发达的英国的有力支持。但随着战争的发展,英国的外汇储备逐渐枯竭,无力购买武器。于是美国又颁布《租借法案》,规定可以以贷款租借、战后付款的方式购买武器。《租借法案》维护了美国的利益,推动了其经济的繁荣。同时这也是美国同其他反法西斯各国合作的军事、经济基础。这是美国走向参战有决定意义的步骤,对二战的胜利起到重要作用。

太平洋战争的爆发(1941年)

二战中,日本随着侵略活动不断加剧,在亚太地区面临选择:北进攻苏联、南进攻东南亚还是东进攻美国。考虑到东南亚的战略资源和美国在此地区的实力,日本决定主动攻击美国太平洋舰队以保证其在东南亚的扩张。1941年12月7日,日本联合舰队对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基地珍珠港实施突袭,以及小的损失重创太平洋舰队。随后,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正式爆发。

诺曼底登陆(1944年6月6日)

二战后期,随着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倒台,苏德战场出现重大转折,开罗会议和德黑兰会议的相继召开,应苏联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要求,1944年6月6日,英美盟军在诺曼底海滩登陆,成功利用当时的气象条件,突破了希特勒的“大西洋堡垒”,开辟欧洲第二战场。这次行动由代号“霸王”的盟军最高统帅艾森豪威

尔指挥。诺曼底登陆使德国陷入东西南三面围攻中,被迫在两个战场作战;掀起了反法西斯抵抗运动的高潮,加速了战争的

国际关系史论述题

欧洲三十年战争爆发原因

1618年以前,神圣罗马帝国德意志境内的诸侯各国分裂成新教和旧教两大阵营,新教阵营主张宗教改革,反对罗马教皇和神圣罗马帝国哈布斯堡王室对于其的干涉。而哈布斯堡王室支持旧教(罗马天主教)阵营,对新教阵营采取高压政策逼迫其服从。双方的矛盾不断激化,1618年两大阵营燃起战火。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意义

它结束了由于天主教徒与新教徒之间、捷克人和日耳曼人之间、神圣罗马帝国与德意志诸侯之间的矛盾而引起的一场长期而又残酷的战争。它确立了由主权民族国家组成的国际社会,在欧陆确立了多极并立的均势状态,有效抑制了大规模冲突。

法国凭借该和约以及后来的《比利牛斯条约》壮大了自己,削弱了邻邦,为它后来称霸欧洲打下了基础。 瑞典依靠和约弥补了战争的耗费,而且由于获得波罗的海沿岸和北海沿岸的重要港口,一跃成为北欧强国。 德意志虽然在政治上被分裂,在经济上受重创,但是它的民族利益和政治利益是不能抹煞的。它在和约中所受的压抑,只是延迟了德意志的统一。

奥地利虽是战败国,但依靠外交家特劳特曼斯道夫的手段避免其领土受到进一步肢解,保持了奥地利在中欧国家中的地位,使它在以后的欧洲政治舞台上依然扮演重要角色。

而俄国与东欧诸国并不安于和约所确定的政治现状。它们虽然较为后起,但国立已逐渐加强,开始向外扩张,而且已参与了欧洲的政治斗争。它们未能在和约中获得应有地位,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战后欧洲的稳定。 此外,威斯特伐利亚和会与和约促进了近代国际法学的建立和发展:

1. 它开创了由国际会议形式解决争端和结束战争的先例;

2. 和约在实践上肯定了国家主权、国家领土与国家独立等原则是国际关系中应该遵守的准则;

3. 和文规定缔约国不得破坏和约的条款,创立了对违约国可施行集体制裁的案例;

4. 和约承认,新旧两教享有同等权利,打破了罗马教皇神权下的世界主权论,使国际法脱离神权束缚;

5. 和约缔结后,各国逐渐建立了常驻使节,增进了各国之间的邦交。

试评价拿破仑的外交

总体看来拿破仑推行的是一种霸权外交,其主要包含三个方面。

1. 追求“天然疆界”。 为了追求自亨利四世以来鼓吹的所谓法国的“天然疆界”,实际上是为了追求欧洲霸权或者世界帝国,拿破仑1798年远征埃及,在1806年奴役了普鲁士,在1809年发动了对西班牙的战争,1812年发动了侵略俄国的战争。同时,拿破仑建立莱茵联盟作为法国东部莱茵河边疆上军事和政治的屏障以及他在德意志进行统治与实行掠夺政策的工具。尽管拿破仑曾经在短期内为法国赢得了“天然疆界”并接近于建立一个世界帝国,但是最终仍然没有逃脱失败的命运。

2. 建立附庸国。拿破仑军队在追求“天然疆界”的过程中建立了一系列附庸国,以巩固其政权稳定,并制造与其他列强大国的中间缓冲地带,减少直接性冲突。

3. 与英国争夺欧洲霸权。集中体现在1806-1814年对英国实行大陆封锁政策,1805年,拿破仑直接登陆英国的计划失败以后,决定用经济封锁摧垮英国。1806年到1810年,通过,颁布《柏林赦令》、《华沙赦令》、《米兰赦令》和《枫丹白露赦令》,加强对英国的封锁。《柏林赦令》规定所有隶属于法国的各国,与英国不仅不准发生贸易关系,而且要断绝一般来往;对法国统治下的欧洲的英国侨民,一律宣布为战俘;所有英国的货物和商船,全部没收。推行范围包括法、意、荷、瑞士和莱茵同盟,后来也扩及葡萄牙、西班牙和俄国。 评价

消极

1. 推行霸权外交。在其外交思想中,反干涉主义逐步转变为扩展主义,成为其外交政策的主旨。军事上侵略、长期征战、奴役各国;经济上对其奴役各国推行大陆封锁政策,对英国经济特别是在欧洲大陆的出口造成了一定打击,但由于违背了经济规律,阻碍资本主义发展,遭欧洲各国的反对,注定失败; 2.

3.

1.

2. 长期征战造成了民众持续的痛苦,许多国家民不聊生 霸权外交打破了欧洲均势的相对和平秩序,与欧洲传统外交背道而驰。 从法国的影响来看,稳固了法国国内政权。 从对整个世界历史的功绩看,广泛传播了法国大革命时期“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促进了欧洲积极: 主权国家意识的传播和民族主义的觉醒,打击了许多国家的封建制度,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因此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什么是大陆封锁政策

拿破仑采取1806~1814年间为反对英国而采取的一项重要经济政治措施。1805年,拿破仑直接登陆英国的计划失败以后,决定用经济封锁摧垮英国。1806年到1810年,通过,颁布《柏林赦令》、《华沙赦令》、《米兰赦令》和《枫丹白露赦令》,加强对英国的封锁。《柏林赦令》规定所有隶属于法国的各国,与英国不仅不准发生贸易关系,而且要断绝一般来往;对法国统治下的欧洲的英国侨民,一律宣布为战俘;所有英国的货物和商船,全部没收。推行范围包括法、意、荷、瑞士和莱茵同盟,后来也扩及葡萄牙、西班牙和俄国。大陆封锁促进了法国某些工业部门的发展,但是,许多国家特别是与英国有着传统贸易关系的国家的经济状况大大恶化,引起不满;同时,英国采取反封锁措施,并进行大规模的走私活动。随着拿破仑帝国的崩溃,大陆封锁政策也随之破产。

试评价维也纳体系

体系的形成:拿破仑帝国瓦解后,在巴黎和会上的《最后议定书》和两次《巴黎和约》确立的欧洲均势体系称为维也纳体系。神圣同盟和四国同盟巩固了维也纳体系。

维也纳体系恢复了旧制;在正统主义原则下对欧洲进行了重新划分;瓜分了殖民地;解决了三个普遍的国际性问题:贩卖黑奴,国际河流航行管理规定以及关于外交人员等级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内(殖民地)的和平环境。

体系中的矛盾与隐患:分赃会议,损害中小国的利益,为体系的瓦解埋下隐患。维也纳体系恢复欧洲的封建统治,并且把拿破仑统治下已经解放的民族重新置于战胜国的民族压迫之下,是一种历史的逆流、反动。但是这不能消除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所带来的广泛国际影响。资本主义的发展及不断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断冲击和瓦解这一体系。同时,维也纳体系本身内部的民族矛盾、大国矛盾和阶级矛盾也使体系日益瓦解。

体系的瓦解:欧洲封建君主的专制统治,引起了各国资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不满,19世纪20、30年代各国掀起了革命和民族独立运动,如希腊独立、法国七月革命、比利时独立等,使“神圣同盟”名存实亡,使维也纳体系被动摇。1848年欧洲爆发大规模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民族民主革命,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彻底瓦解了维也纳体系。

体系的评价:

1、 是根据正统原则、补偿原则而建立的为了维持旧秩序的欧洲国际体系。

2、 重建了欧洲暂时的和平与稳定,重新确立了欧洲均势,今后100年内没有大规模战争,各大国利益愿

望基本得到实现。但维也纳体系完全体现了一种大国政治,大国依据实力对整个地区实行强权政治。体系中达成的均势也只是暂时的,体系内部大国矛盾突出,在矛盾与冲突中维持着欧洲的和平。

3、 提出了欧洲协调的概念,即欧洲大国定期外交会晤、交换信息。

4、 维也纳体系客观实际上逆历史潮流而行的反动活动,民族矛盾突出,它建立在大国协调与反对民主民

族革命的基础上,压制了民主民族革命。

5、 维也纳体系存在于工业革命已经在欧美全面扩展的时代。它的瓦解是工业资本主义发展、工业资产阶 级力量壮大的必然结果,因此其内部的阶级矛盾也不能忽视。

试评述俾斯麦的外交

1. 现实主义外交:俾斯麦对外国政府的态度并不取决于凝固的仇恨,而是取决于该政策可能对普鲁士带

来的损害或益处。在德意志统一前,俾斯麦从本国实力出发,利用灵活的外交手段以谋取利益最大化,在军事行动中也充分考虑到外交的因素,比如联奥攻丹,利用地理上的关系吞并了石勒苏伊格与赫尔斯泰因;在攻击奥地利的行动中坚持不进攻维也纳以便为后来的对法战争中争取奥地利的同盟创造有利条件。

2. 大陆政策:德国的统一使其成为欧洲列强的众矢之的。德国位于欧洲中部、四周缺少防卫屏障的地理

位置使其随时面临着可能被敌对的国家和同盟包围的危险。因此,俾斯麦结合当时欧洲大陆的实际情况,提出大陆政策。这是俾斯麦时代德意志帝国总的对外政策,核心是建立以德国为中心的大陆联盟体系,孤立和打击法国,避免法俄两国夹击德国,集中全力巩固德国在欧大陆已形成的霸权地位。外交战略布局为联奥、拉俄、亲英、反法,集中力量对付法国,其中联奥是建立体系的关键。为实现这一战略布局,俾斯麦倡导了三个三国同盟,两个地中海协定以及一个再保险条约。

3. 均势外交思想:1871年德国的统一意味着维持欧洲均势、德国内部普奥相安无事、因保守理念而结合

的联盟体系等旧因素均告消失。于是俾斯麦主张在新力量对比的基础上重建欧洲均势。为此他联奥,形成了纵贯欧陆的战略格局;拉俄,使普鲁士不必冒两面作战的风险;亲英,然后集中精力对付法国。这种政策尽管在短期内取得了成功,但却难以维持。

俾斯麦利用铁血手段结束了德国的分裂状态,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并使德国在19世纪末的欧洲大陆取得优势地位,可谓近代德国之父。但是他的容克保守主义和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对后来德国历史的发展起了消极的影响。

从德意志统一评价俾斯麦外交特点

试评述俾斯麦外交体系的形成 在德意志的统一进程中,体现了俾斯麦的现实主义外交、联盟外交、大陆政策、均势外交。 俾斯麦对外国政府的态度并不取决于以往的仇恨,而是取决于该政策可能对普鲁士带来的损害或益处。德意志统一前,俾斯麦从本国实力出发,利用灵活的外交手段以谋取利益最大化,在军事行动中也充分考虑到外交的因素,比如联奥攻丹,利用地理上的关系吞并了石勒苏伊格与赫尔斯泰因;在攻击奥地利的行动中坚持不进攻维也纳以便为后来的对法战争中争取奥地利的同盟创造有利条件;最后,进攻其统一大业中最大的阻力法国,法国试图俄、奥、意的外交努力均告失败,俾斯麦充分利用了这一点,孤军作战的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

一. 原因

1. 俾斯麦其人。俾斯麦为典型的容克出身,体格强壮,性格粗野,对待农民残忍,为追求目标不

择手段。他推行现实主义外交、联盟外交,注重全局战略,号称“铁血宰相”。

2. 在俾斯麦的领导下,在1864-1871年间,德意志通过普丹、普奥、普法三次王朝战争,完成统

一,拥有统一市场,促进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也刺激了拥有军国主义传统的德意志对外扩张的野心。

二. 核心:大陆政策。 德国的统一使其成为欧洲列强的众矢之的。德国位于欧洲中部、四周缺少防卫屏障

的地理位置使其随时面临着可能被敌对的国家和同盟包围的危险。因此,俾斯麦结合当时欧洲大陆的实际情况,提出大陆政策。这是俾斯麦时代德意志帝国总的对外政策,核心是建立以德国为中心的大陆联盟体系,孤立和打击法国,避免法俄两国夹击德国,集中全力巩固德国在欧大陆已形成的霸权地位。外交战略中,联奥、拉俄、亲英、反法,集中力量对付法国,其中联奥是建立体系的关键。

三. 1881-1887年间,建立三个三国同盟,两个地中海协定,一个再保险条约。至此,俾斯麦外交体系基本形成。

试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体系层次:首先,德国的崛起打破了欧洲原有的均势。德国工业迅猛发展,并超越了英国。1913年,德国工业产量占世界比重达到15%,而英国为10%。同时,德国把它工业力量的一部分转变成军事力量,包括推行大规模的海军军备扩充计划。由此引起了英国对自己被孤立和难以保护其庞大帝国的担忧。其次,英国对德国实力增长的反应造成了欧洲同盟体系的不断僵化。英法俄三国协约的形成使得德国与奥匈帝国加强了关系。两大军事集团的建立使外交丧失了灵活性。并且由于民族主义的兴起,人们对长期和平的自满情绪和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流行以及德国含糊不清的政策导致了体系的不断僵化。

国家层次:首先,同是多民族国家的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内部的民族主义正在兴起。这使得公众参政的增多,引起国内阶级冲突的升级,对其造成巨大威胁,使得其国内政局与形势更加动荡,导致了帝国在其压力下走向解体。其次,德国企图通过追求世界霸权以转移人们对国内社会内部融合度低的问题的注意力。由此出发,德国推行扩张主义政策,对外采取冒险行动,而不进行国内改革。

个人层次:奥匈帝国弗兰茨·约瑟夫已是疲惫老人,受康拉德将军及外交大臣伯克托尔德伯爵的左右。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是一个与世隔绝的贵族,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抵制国内的改革。并且他由无能的外交和国防大臣辅佐,还深受其多病和神经质的妻子影响。而德国皇帝威廉二世有很强的自卑感,是个脾气暴躁和意志薄弱的人,特别感情用事。这使得德国推行一个缺乏技巧或者前后不一的冒险政策。可见,各国领导人的普遍平庸也是一战爆发的原因之一。

突发原因: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在塞尔维亚首府萨拉热窝举行军事演习,塞尔维亚民族主义分子在当日刺杀了奥匈帝国王储斐迪南大公,加剧了奥塞关系的紧张,并进一步引发战事。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彼此纷纷宣战。

试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体系的形成:一战后,协约国在巴黎召开和会所签订的凡尔赛和约及对奥地利、保加利亚、土耳其、匈牙利的和约统称为巴黎和约,构成战后帝国主义在欧洲和中东的统治秩序,称为凡尔赛体系;1921年美英等九国在华盛顿召开会议,签订《四国条约》、《五国条约》和《九国公约》,构成战后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称为华盛顿体系。

体系的实质:这是一战后帝国主义重建瓜分世界的体系

体系中的矛盾与隐患:体系虽然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西方世界的统治,但给世界留下了两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德国的赔款问题和欧洲的安全问题。鲁尔危机的爆发导致赔款问题主动权转移到英美,尤其是美国手中。随后美国出台道威斯计划,使德国经济复苏。而1925年在洛伽诺召开的解决欧洲安全问题的会议则提高了德国的政治地位。通过道威斯计划和洛伽诺公约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的关于在政治、经济上限制德国的规定变成了扶持德国。欧洲国际关系进入了相对稳定时期。同时,体系中隐含着复杂的矛盾。战胜国信奉通过不平等条约,使战败国处于被宰割和奴役的地位,加深了两者的矛盾;战胜国内部分赃不均,导致矛盾重重;帝国主义对战败国殖民地进行“委任统治”,进一步加深了双方的矛盾。因此列宁说:“靠凡尔赛体系所维系的国际关系是建立在火山上的。”体系随时随地会崩溃、瓦解。

体系的瓦解:土耳其民族解放斗争迫使协约国与土签订《洛桑和约》,粉碎了构成凡尔赛体系的《色佛尔条约》,打开了瓦解体系的缺口。1935年德国大力扩展陆军,撕毁了凡尔赛和约,1936年德军开进莱茵兰非军事区,进一步破坏凡尔赛和约,法西斯德国的扩军备战使凡尔赛体系名存实亡;1931年日本制造的九一八事变突破了华盛顿体系对日本的束缚,华盛顿体系名存实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最终使体系彻底瓦解。

体系的影响:

(1) 改变了欧洲及亚太地区的政治格局,德俄奥土四大帝国被摧垮,德国面积缩小,且东西方互不相

连。欧洲出现了7个新国家。

(2) 激起了帝国主义之间的新矛盾,买下了新世界大战的祸根。激起了德国的复仇情绪。战胜国内部

因为分赃不均而矛盾重重。美日冲突,埋下了太平洋战争的祸根。计划了宗主国与殖民地的矛盾,

尤其亚非拉三洲。

体系的意义:

凡尔赛体系是一个以实力为基础的体系,是战胜国以自己的胜利强加给战败国的一种政治秩序。但没有强制力量保障的政治秩序是不可能长久的。且它给战败国带来了屈辱,剥削了战败国的政治权利,势必为今后这一秩序的破坏打下了伏笔。

华盛顿体系是凡尔赛体系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延伸,它完成了大国重新分割世界的新秩序。华盛顿体系的建立,确立了美英日在远东的均势,暂时延缓了美日之间的冲突,但同时又突出地显示了美日矛盾是远东与太平洋地区的主要矛盾。

体系的缺陷:

凡华体系是战胜国强加给战败国和弱小国家的国际政治秩序,自身存在不足,不可能持久和稳固。首先,维持战后国际体系稳定的实际基础是失衡的。其次,新的国际体系虽未脱离强权政治的窠臼,实现真正的国际政治民主,但却进一步激发了世界性的民族主义。第三,维系战后国际政治秩序的经济基础——自由主义国际经济秩序的大倒退,也是这种政治秩序脆弱的重要原因。总之,脆弱性是凡华体系最大的特点。

试评述列宁的外交

一.十月革命后苏俄所处的国际环境(内外挑战)

1、 外国的敌视和干涉2、国内旧势力的进攻3、革命阵营内的矛盾分歧

二.苏俄对外关系的根本内容:求生存 对内对外态度与方式的转变 三.苏俄外交的基本内容

求和平: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国际关系的新时代。列宁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为苏制定了和平的对外政策。他宣布坚持民族自决权原则与各民族平等,争取民主的和平,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战争。

具体表现:

《和平法令》:列宁起草的《和平法令》,是苏维埃政权颁布的第一个对外政策文件,以国内立法的方式提出了和平民主的国际法原则。它谴责了帝国主义战争,宣布废除秘密外交。

《布列斯特和约》:苏失去了大量的土地,但和约的签订使苏摆脱了战争,赢得了必要的和平环境来巩固其政权,恢复经济,加强国防。

《告俄国和东方全体伊斯兰教劳动人民书》:文件提出反对民族压迫,坚持民族自决权,支持被压迫民族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解放斗争,并宣布取消沙俄政府签订的瓜分波斯及土耳其的秘密条约,反对抢占他国领土。

随后,苏政府承认了芬兰和波兰的独立,同波斯、阿富汗和土耳其分别签订友好条约,并且两次发表对华宣言,重申民族自决权等原则的重要性。这是对列宁提出的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和平共处原则很好地执行。 谋发展:粉碎外国武装干涉后,苏维埃国家由战争过渡到和平的时期。列宁指出和平是靠斗争得来的,并强调发展贸易和经济关系的重要性。 具体表现:

《英苏贸易协定》:苏采取各种外交措施,于1921年首先与英国签订贸易协定。这是苏与资本主义大国签订的第一个贸易协定,它对苏恢复经济,改善两国关系都是有利的。随后,苏维埃与德、意等国陆续签订贸易协定。

《拉巴洛条约》:这是第一个在事实上肯定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和平共处的国际条约。它是西方资本主义大国第一次在法律上承认了苏,并在完全平等与和平共处的基础上同苏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的条约,在列强的反苏阵线中打开一个缺口,打破了外交的困境。随后,西方各国陆续与苏建立外交关系,打破了苏被孤立的局面。这表明帝国主义在军事上、经济上扼杀苏和外交上孤立苏的政策彻底破产。

关于列宁灵活务实的策略思想:

一、一切为新生苏维埃的生存:《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的签订,不是投降,是胆识的体现,是务实思想的灵活体现,无论从结果还是后续的发展来看都是苏俄初期外交的胜利。

二、冲破帝国主义的政治经济封锁:热那亚国际经济会议与《拉巴洛条约》的签订,苏俄逐渐得到西方国家的承认。

总之,列宁在外交工作中贯彻了和平的思想,利用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灵活地开展外交活动,终于获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同,得以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这是苏执行列宁和平外交政策的胜利。

试分析欧洲是如何由战争策源地走向战争的

体系层次:首先,一战没有解决德国问题。《凡尔赛条约》一方面太苛刻,激起了德国的民族主义情绪,另一方面又太宽容,让德国拥有对抗该和约的能力。而且由于美国和苏联长期处于欧洲的均势体系外导致德国的行为没有受到约束。此外,德国是一个要改变现状、致力于摧毁凡尔赛体系的国家。并且20世纪30年代法西斯主义和共产主义这两大意识形态力量的增长,强化了国家间的敌视并阻碍了国家间的沟通。 国家层次:首先,西方民主国家由于阶级分化和意识形态分野而四分五裂,几乎无法通过协商一致来制定对外政策。其次,由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国际协调制度以解决国际贸易和资金流动不平衡的问题,使得全球性的经济大萧条几乎波及所有国家。再次,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经济体的美国拒绝承担

这种地位带来的责任而奉行孤立主义政策。同时,“祸水东引”起了推波助澜作用。英法等国纵容法西斯侵略的绥靖政策及苏联建立集体安全尝试的失败,助长了法西斯侵略扩张的嚣张气焰。

个人层次:得到德国军国主义势力大力支持的纳粹党上台后,希特勒通过一系列手段实现并巩固了在国内的独裁并着手实现其称霸世界的野心。希特勒大力宣扬种族主义论,煽动民族仇恨和复仇;编造“空间生存理论”以向外扩张;将反共与反犹联系并得到英美大垄断财团的支持。这些言论与行动不仅对苏联构成威胁,而且威胁着欧洲中部、西部许多国家的独立、主权和安全,威胁着欧洲的和平和世界的和平。 突发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局部战争逐步演变而成的。1935—1936年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1936—1937年,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德国进军莱茵兰非军事区;德国吞并奥地利,形成对捷克的包围。1938年签署的慕尼黑协定使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德台区被德国吞并。不久德国吞并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9月初,德国突袭波兰,二战正式爆发。

二战期间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是如何形成的?

1941年12月8日,即珍珠港事件第二天,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20国对日宣战,9日,中国国民政府正式对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宣战。12月11日,德意对美宣战。二战范围迅速扩展开来。 为了更有效地开展反法西斯战争,反法西斯国家加强了合作。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