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儿童合作行为综述 儿童合作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
 

儿童合作行为综述 儿童合作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19-07-20 04:01:32 影响了:

  摘要:合作行为是儿童社会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儿童合作行为的发展,对儿童未来社会适应有重要的作用。文章阐释了儿童合作行为的内涵及国内外发展心理学家对儿童合作行为的实验研究和理论探索所取得的成果,全面分析了影响儿童合作行为发展的因素。
  关键词:儿童;合作行为;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2-0187-03
  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是儿童社会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不仅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有重要影响,而且对儿童未来社会适应有重要的作用。早期关于亲社会行为的研究都集中在发展趋势上,现在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一般来说,亲社会行为就是指一切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其中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的合作常作为典型的亲社会行为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本文将主要探讨儿童亲社会行为范畴内合作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一、关于儿童合作的概念
  对于什么是合作,国内外的许多心理学家进行了阐述。国外的心理学家,如多伊奇认为,“合作是个体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而表现出来的协同行为”,贝和彼特森则认为,“当相互交往的个体共享一个共同的目标,并且取得了一个共同的达到目标的途径时,合作行为才会出现。”还有一些研究者认为,“合作是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或获得共同的奖赏而共同工作,以最小的付出来获得最大限度的共同利益。”国内的心理学家,如《心理学大辞典》中指出,“合作是为了共同的目标而由两个以上的个体共同完成某一行为,是个体间协调作用的最高水平的行为。”方晓义和周宗奎等人认为,“合作是为了共同利益而愿意和别人结合在一起,以共同达到目标的行为或态度、情感。”李幼穗认为,“合作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为达到共同的目标而协同活动,以促进一种既有利于自己又利于他人的结果出现的行为。”庞丽娟和陈琴的观点,认为:“合作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自愿结合在一起,通过相互间的配合和协调而实现共同目标,最终使个人利益也获得满足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
  以上这些阐述,表述有所不同,且各自有不同的侧重点,但大致都体现了合作的两个重要本质特点。一个重要本质特点是强调合作是个体间进行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合作的另一重要本质特点就是个体目标和群体目标的同一性。在合作中,在实现共同目标的基础上使个人目标也获得实现,因此共同利益的获得同时意味着个人利益的满足。基于以上分析,我认为合作是两个以上的个体为了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都获得满足的而进行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
  二、影响合作行为发展的因素
  1.物质环境。物质环境因素系统的开展研究的非常少,常以整体的环境因素加以研究。最早开展此类研究的是著名的人类学家、生态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Urie Bronfenbrenner),他在《人类发展生态学》一书中,详细介绍了研究人类发展涉及的关键性的环境——家庭、学前教育机构、学校,其中物质环境也只是蕴含其中,没有特别区分。
  近年来,物质环境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已越来越受到幼教工作者的重视,而评价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对幼儿社会性行为影响的研究也在不断展开。纵观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组的规模、活动面积、活动材料和设备规模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美国ABT协会对67个日托中心儿童小组规模的自然变化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教师和儿童都受到组内人数变化的影响。ABT协会研究表明,组的规模是一个很重要的变量,它的作用甚至比保育员的数量和素质更加重要。
  史密斯(Smith)和科劳里(Connolly)的研究发现,当活动材料不变时,人数较多的组的儿童,更喜欢玩一些剧烈的体力游戏。史密斯(Smith)和科劳里(Connolly)研究表明,增加空间密度,儿童消极的社会性行为相应增加。斯特芬(Sintfin)研究游戏材料的多少也决定着每个儿童所具有的活动机会。关于设备规模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波斯考特(Prescott)断言:活动设备规模变化可引起一系列相应的变化,包括教师的行为、儿童的行为和经验。
  在国内,近期也有个别研究者在研究物质环境对幼儿行为的影响。颜洁、庞丽娟在《论有利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环境创设》中研究表明,幼儿园的物理环境和空间使用状况对幼儿行为会有较大的影响。其中包括拥挤状况、活动空间的分隔和设备安排、户外活动场地和活动器械,等等,活动材料的数量、种类、类型和陈放的方式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以上研究多集中在研究物质环境对于幼儿社会性行为的影响,而物质环境对于幼儿合作行为影响的研究的是厉彩萍研究怎样利用活动区既为幼儿提供充分自主活动的条件,同时也为他们创造更多协商、合作、共同解决困难的机会,以培养其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
  2.制度环境。
  (1)文化背景。在儿童合作的发展中,文化背景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儿童的合作行为间存在一定差异。一些研究发现,合作和竞争行为受文化背景的影响较大,农村儿童比城市儿童更合作,工业化程度很低的社会里的儿童比高度工业化社会的儿童更为合作。一些研究发现,中国孩子比美国、加拿大孩子更富有合作性,而肯尼亚乡村的儿童比美国城市的儿童更为合作。这些差异的出现可能是因为中国自古就更重视对儿童从小进行友好、谦让、协商、合作等道德教育;而与城市相比,乡村人与人间的合作更为密切一些,而且在他们的文化中,对竞争的要求也相对低一些。
  另外有一些研究结果表明,儿童的合作与竞争行为不受文化背景、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Weisfeld等人研究了两种文化背景下的青少年的竞争行为。一种是以父亲为中心的文化背景,另一种是以母亲为中心的文化背景。研究假设是如果竞争行为受文化背景的影响,则在以父亲为中心的文化背景中,女性的竞争行为相对较少,而在以母亲为中心的文化背景里,女性的竞争行为相应地较多。但结果表明,当与男孩子在一起玩竞争性游戏时,来自两种文化背景的高技能女孩的竞争行为都显示出低水平,而低技能的男孩则都表现出努力多得分的趋势。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