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法治观念【教师法治观念研究综述】
 

法治观念【教师法治观念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19-07-25 09:39:23 影响了:

  摘 要 教师法治观念是教师对法治的认知、评价和情感体验。目前,对教师法治观念的研究基本是从意义、现状、原因及对策这四个方面进行论述。其中,在研究方法、对象等方面存在着一些不足。   关键词 教师 法治观念 法律意识 研究综述   作者简介:董云,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5)05-234-02   教师法治观念,即教师对法治的认知、评价和情感体验。在中国知网中输入“教师法治(制)观念或教师法律意识(素养)”,针对该主题的文献共计85篇。统计得出,96.7%的论文发表于21世纪,发表在近五年的论文占54.1%。由此可见,随着依法治国的不断深入,关于教师法治观念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在近几年达到顶峰。但所得文献总计十分有限,这也说明关于教师法治观念方面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广泛的重视。笔者通过认真研读以上文献后,做出综述如下:   一、教师法治观念研究的重要意义   (一)教师法治观念是教师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柳丽娜(2011),刘新(2010)等认为,法律素质是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只有树立依法治教的观念,才能将隐含于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实践性智慧之中的师德不断地展现出来,才能形成富有个性的对教育的见解与创意。   (二)教师法治观念是培养法治观念公民的需要   蔺艳娥(2011),高英彤(2003)等认为,增强教师法治观念,有助于培养出现代知法守法公民。只有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懂法、遵法、守法、才能培养出具有较强法律意识、较高法律素养的学生。   (三)教师法治观念是依法治国、依法治校的必然要求   李伟新(2013),田传昊(2008)等认为,依法治教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依法治国方略在教育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教师法律意识的强弱,法律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依法治校推广的进程,关系到我国教育事业的兴衰。   二、教师法治观念基本现状及问题研究   由于不同等级的教师的法治观念也存在着很大差别,因此,为了确保分析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笔者将从农村教师或中小学教师和高校教师两个方面,分别进行论述。   (一)农村教师或中小学教师法治观念基本现状及问题研究   1.农村教师或中小学教师法律知识缺乏。张涛(2009),张波(2008)等认为,当前农村教师教育法律知识十分缺乏,他们大多数都不能准确掌握相关教育法律知识,这就影响了教师对于法律的理解和应用。   2.农村教师或中小学教师法律意识淡薄。首先,部分农村或中小学教师依法维护自身权利与利益的观念淡薄。周晶(2009),褚晓冬(2005)等认为,很多中小学教师法律知识缺乏,当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没有及时采取法律诉讼手段进行维护。其次,部分农村或中小学教师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现象普遍存在。柴丽(2014),王晖(2000)等认为,部分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法制观念淡薄,对学生进行不同程度的体罚,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存在着违法违规行为。   (二)高校教师法治观念基本现状及问题研究   首先,高校教师一般注重专业知识和科研,缺乏有效的法律学习。倪军(2012)等认为,高校教师生活节奏快,他们为了晋升、职称,往往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科研领域,而忽视了法律知识的学习。其次,高校教师法治观念淡薄,缺乏应有的法律信仰。刘忠勋(2012)等认为,高校教师的法治观念淡薄、缺少正确的信仰,已成为近年来一些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认识问题的主要表现,在错误的信仰、价值观指导下的行为,不可能成为符合正确法治观要求的行为。   三、教师法治观念缺失的原因研究   (一)社会因素   1.传统观念。王园园(2010),王德禄(2009)等认为,我国的传统文化极度强调尊师重道,认为“天、地、君、亲、师”并列,“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种传统思想观念根深蒂固,导致师生平等思想不能为教师所接受。   2.法律法规不完善和宣传不力。王虹(2009)等认为,我国制定的教育法律法规不完善、不系统,在法律责任方面划分模糊,导致难以切实执行。另外,相关部门对教育法律的宣传不力,从而导致广大教师出现认识问题。   3.经济利益的驱使。董爱玲(2008),张玉格(2008)等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部分教师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把金钱、名誉和地位看成了自己工作的出发点,没有切实履行教师义务,产生了拜金主义思想。   (二)自身因素   1.思想观念落后。张仲立(2004),高文侠(2001)等认为,教师思想认识上存在着误区。在绝大部分老师和学校看来,教师的主要工作就是教学,教师只注重对学生传授知识,只注重升学率,而忽视了法制教育。   2.世界观、价值观偏差。朱红丽(2009)等认为一些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功利观出现了偏差,滋生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急功近利思想,忘记了自身的良好形象,放松了对自己的监督。   四、增强教师法治观念解决的对策研究   (一)从国家角度来看,要加强教育立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李叶欣(2012),赖勤(2008)等认为,我国虽然颁布了一系列教育法律法规,但其中有些规定比较笼统模糊,还有待完善。因此,党和国家政府部门仍必须不断完善教育教学法律法规体系,使广大教师有法可依。   (二)从社会角度来看,要开展普法活动,加速全民普法   王志彦(2014),梁发祥(2009)等认为,提高教师的法律素养,需要社会的参与和支持,社会应该通过多种渠道对教师进行普法教育,帮助他们掌握相关法律知识,形成知法、守法、信法、用法的良好社会环境。   (三)学校角度,要加强学习教育,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熊芳(2013),刘艳金(2011)等认为,学校应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法规,学习方式应灵活多样,引导教师自觉的理解认同和接受法制教育。周士强(2007),王伟(2008)等认为,学校要加强制度建设,依法加强管理,要积极的明化各种决策机制,建立健全的各种规章制度,使整个学校形成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氛围。   (四)从教师自身角度来看,要更新观念,树立现代教育思想   叶芸(2010),高艳波(2009)等认为,教师要自觉更新落后的观念,要主动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维法,不断提高教育法律意识,树立现代合理的教育观念。   五、研究评述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目前对教师法治观念的研究基本是从意义、现状、原因及对策这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的。其中,教师法治观念研究的意义是从学生、社会和自身三个方面进行阐述的;教师法治观念的现状主要从农村中小学教师和高校教师两部分分开进行说明的,并对导致问题的原因作了进一步的分析;最后提出了各自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即从国家、社会、学校、自身四个方面寻找解决途径。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以上研究也存在着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研究文献总数偏少,对问题重视不够   相对于对其他社会群体法治观念的研究,如农民、大学生等,教师法治观念方面的研究文献总数偏少篇。这也说明目前教师法治观念这一专题还没有引起社会各界学者的广泛关注,其中存在的问题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二)研究方法单一,结论的适用性不强   大多数学者在研究教师法治观念这一专题时,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虽然可以对调查结果进行定量研究,同时也节省了人力、时间和财力。但是,该方法也存在很大的不足,它只能获取书面的社会信息,而不能了解到生动、具体的社会情况,很难作深入的定性研究。   (三)研究对象较窄,存在研究空白   上述文献的研究对象主要侧重在农村教师或者中小学教师。而对高校教师的研究偏少。大多数学者只注意到了农村或中小学教师法治观念存在的问题,而忽视了高校教师在法治观念方面的缺陷和不足。因此,笔者认为目前的研究对象偏窄,需将注意力转到高校教师或其他教师群体,以弥补研究空白。   参考文献:   [1]刘忠勋.德育教育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孟彩云.教师成长论.北京:红旗出版社.2008.   [3]黄正平、阎玉珍.教育法律法规教程.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4]李晓燕、刘欣.教育法律政策的理论与实践.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柳丽娜. 谈教师法律素养的养成.教育探索.2011(9).   [6]刘新.中小学青年教师要具有法律素养.当代教育科学.2010(24).   [7]蔺艳娥.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法制素质的调查研究.教学与管理.2011.   [8]高英彤、王凌��.论教师的法律素质.理论与实践.2003.   [9]李伟新.浅析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具备的法律素质.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3(2).   [10]田传昊、冯琳、姜树萍.对中小学教师法律素养缺失改进思路的探析.中国教师.2008(S1).   [11]高嘉成.如何提高教师法律素质.师资建设2014.   [12]张涛.中小学教师教育法律知识水平的调查研究.教学与管理.2009.   [13]张波、张俊列.提高农村教师教育法律意识的思考.教学与管理.2008.   [14]周晶、王平祥.在教师继续教育中加强法制教育.法制与社会.2009(6).   [15]褚晓冬.中小学教师教育法律素养的现状分析.辽宁教育研究.2005(11).   [16]柴丽.中小学教师法律素质的现状反思与理性探究.学园.2014(5).   [17]王晖.谈中小学教师法律意识的现状及对策.教学与管理.2000(8).   [18]倪军.新时期高校教工法治素养的现状和对策分析.淮海工学院学报.2012,10(11).   [19]王园园.教师法律素养浅谈.五台山.2010(9).   [20]王德禄.对中小学教师法律素养缺失改进思路的探析.甘肃科技.2009(20).   [21]王虹.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法律意识现状分析.教学与管理.2009.   [22]董爱玲.浅谈中小学教师的法律素养及其培养.教育探索.2008(8).   [23]张玉格.加强教师法制观念,维护学生合法权益.职业教育.2008(6).   [24]张仲立.农村中小学教师法制观念现状探析.山西教育(综合版).2004(7).   [25]高文侠、高牧原.农村中小学教师法制观念现状的调查与思考.教书育人.2001(6).   [26]朱红丽.加强农村教师法治教育,努力提高农村教育水平.河南农业.2009(9).   [27]李叶欣.教师教育法律意识的缺失与教育法律素养的提高.教学与管理.2012.   [28]赖勤.教育过程中的教师侵权行为表现与教师法律意识培养.思想理论教育.2008(6).   [29]王志彦、杨荔.论提升中小学教师教育法律素养的策略.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4(4).   [30]梁发祥.浅谈中小学教师法律思维的养成.教学与管理.2009.   [31]熊芳.浅谈高校教师如何依法治教.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33(3).   [32]刘艳金.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法制素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价值工程.2011(20).   [33]周士强.增强教师的法制意识刻不容缓.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   [34]王伟、龚德建.浅谈中学教师法律权益的维护.法制与社会.2008(6).   [35]叶芸.对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法律素质的思考.教育探索.2010(8).   [36]高艳波.浅析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具备的法律素质.资治文摘.2009.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