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苏教版斜坡的启示教学设计【斜坡的启示】
 

苏教版斜坡的启示教学设计【斜坡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9-08-06 09:21:28 影响了:

《斜坡的启示》教学设计丹阳市华南实验学校 朱小琴[学情分析]在日常生活中, 学生对斜坡及斜坡的使用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他们看见过 “搭 建斜坡”推车、搬粮食、运货物,而且学生也有过在“斜坡”上向上推车很省力 体验。生活中对于“斜坡”的感性认识,为本课教学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结 合教材内容、要求和学生的认知体验,教学中,教师所要关注的并非是“斜坡”、 “斜坡能省力”这些知识点的教学,在教学中,教师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科学探究 技能的训练, 面向全体学生, 让每一个学生亲历 “探究斜坡坡度大小与拉力关系” 的全过程。另外,学生对斜面的变形螺旋没有认识基础,而且学生在认识“直线 斜面”到“螺旋”有一个思维的跳跃,所以“如何引导学生很好的认识螺旋”是 本课的教学难点。[教材简析]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的第 3 课。课文 大体由四个版块的内容组成:第一版块引导学生讨论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不方便, 从而认识生活中的斜坡、 发现斜坡可以省力; 第二版块的内容教学是引导学生 “探 究斜坡坡度大小与拉力关系”,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是进行科学探究技能培训 的重要环节; 第三版块的内容教学是本课教学的难点,引导学生认识斜面的变形 螺旋;第四版块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认识斜面及螺旋在生产生活的应用,逐 步使学生树立“学科学”是为了更好的“用科学”的思想。[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本课教材设计了“认识生活中的斜面”、“发现斜面能省力”、“探究斜面 坡度大小与拉力变化的规律”、 “探究斜面的变形”、 “讨论斜面及螺旋在生产、 生活中的应用” 等教学内容。 结合本册教学重要和本课教学实际、 学生认知水平, 本课内容教学设计为一课时。 本着“用教材教”的理念,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删减和整合,整合了“发现 斜面能省力”与“探究斜面坡度大小与拉力变化的规律”,在“发现斜面能省力” 一环节加入“比较垂直提升小车与斜坡提升小车”体验活动,然后引导学生分析 比较数据发现“斜面能省力”,“发现不同斜面省力还不同”,同时引导学生提 出“为什么不同斜面省力不同?”探究问题,引导学生经历“从实践到发现、提 出猜想、讨论做法、实践验证”等过程,培养学生搜集数据、绘制曲线图、分析

数据的能力。在“探究认识斜面的变形”一环节,将“怎样才能爬上陡峭的山?” 探究活动更改为 “怎样设计就能让汽车很省力的开到距离很近,但又很高的公路 上?”因为,我们这儿的学生对爬山、盘山公路没有认识,或者认识不深。[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 ◆能够对斜面坡度大小与拉力关系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观察记录等。 ◆能够搜集数据并发现斜面坡度大小与拉力变化的规律。 知识与技能: ◆知道斜面是简单机械,了解斜面的基本组成。 ◆知道斜面坡度大小与拉力变化的规律。 ◆知道斜面的变形螺旋及其作用。 ◆了解斜面及螺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科学研究有兴趣,体验和感受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科学。 ◆体验到亲历科学探究过程的乐趣。 ◆关注身边的简单机械的应用。[教学结构]以创设生活情境引入新课,逐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探究,在探究中体验,在 体验中收获,本课教学采用五个环节实施教学: “创设情境引入――实践体验――科学探究――联系实际——延伸课外”[教学准备]演示实验器材:测力计、小车、两块木板、两个大小不一的三角形、多媒体课件 等。 分组实验器材:测力计、小车、一块木板、记录图(表)等。[实施过程]一、创设情境、认识斜面。 1、图片引入: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麻烦,瞧,小明今天就遇到了 一个麻烦,要搬自行车上台阶很累、很不方便,你有好的解决办法吗? 2、学生交流解决方法。(可以把台阶改造成斜坡,可以用木板铺成斜坡„„) 3、随机出示示意图,介绍斜坡的坡度。

4、激发研究兴趣:大家想的这种办法到底好不好呢? 二、体验活动、发现问题。 1、引导活动:这是一辆小车,垂直提升小车要用多少力呢?搭建斜坡提升小车 又要用多少力?想不想测量一下呢? 2、学生讨论实验做法: (1)用测力计垂直提起小车,读出读数。测力计在使用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检查指针是否在“0”位,读数时眼睛要平视指针 (2)搭建斜坡,用测力计拉起小车,读出读数。用测力计在斜坡上拉小车的时 候还要注意什么呢?(测力计要与木板相平,用力要均匀等) 3、学生分组体验活动:垂直提升小车与搭建斜坡提升小车 4、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5、观察实验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6、交流发现:使用斜坡能省力、各组斜坡省力不一样。 三、实验探究、发现规律。 1、再次创设情境:小明也想到了搭建斜坡,但现在有三个不同坡度的斜坡,1 号、2 号、3 号,但是他不知道选择用哪一个斜坡就能很省力的把车推上去? 2、讨论:如果让你来选,你会选择哪一个斜坡?为什么? 3、学生提出各种猜想: 预设一:学生提出不同猜想。 (1)选择 3 号,3 号坡度小,推起来省力; (2)选择 1 号,1 号坡度虽然大,但距离很短。如果从省力的角度考虑,你会 选择哪种? (3)选择 1 号,1 号坡度大,推起来省力 (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教师相机引导归纳, ) 预设二:学生提出“选择 3 号,3 号坡度小,推起来省力”一种猜想。 4、引导探究,讨论做法:要知道哪种猜想是正确的,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5、学生课内讨论,交流实验探究的做法:

(1)你能利用材料造成大小不同的坡度吗? (2)好,不同坡度会造了,那我们在每一种坡度上实验时应该测几次? (3)实验的时候还要注意些什么呢?(老师在这里要引导学生在这里认识到在 做实验的时候,动手实验很重要,但观察、记录也同等重要,逐步培养学生小组 合作探究能力。) 6、学生分组开展课内探究实践活动。 (教师巡视,提示定时记录,填写记录表。) 7、组织汇报,交流并分析实验数据。 (学生课内汇报各组的实验数据,教师随机汇总,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 结果。) 8、解疑:你们猜猜小明最后选了哪一个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播放动画) 看来,斜坡确实是个好办法。 四、联系实际,认识斜面变形。 1、出示公路模型,引出问题:现在有高、低两条公路(距离较远),你有办法 让两条公路的车辆在这一段互相流通起来吗? 2、学生交流办法:搭建斜坡。 3、提出更难的问题:现有这两条公路距离很近,你还有办法让两条公路的车辆 互相流通起来吗?你还有办法让两条公路上的车辆还像刚才一样省力互相流通 起来吗? 4、引导观察:将直线斜坡引桥变成了什么形状? 5、小结:像这种变形斜坡叫螺旋。这种螺旋引桥在哪里可以见到呢? 6、出示图片:这些图片中哪里用到了斜坡及螺旋,有什么作用? 五、课内小结,延伸课外: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了哪些收获? 2、指导课外探究: 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地方用到了斜坡及螺旋, 我们可以开展更深入的观察、 记录,看一看,你有没有新的发现。[教学反思

在 2006 年镇江市“新秀杯”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比中,我执教了《斜坡的 启示》,现对有关问题做一梳理和反思: 一、课堂教学要依据学生实际水平有效处理教材 关于教材,路培琦老师曾有很经典的论述:“课本课本,教学的根本;教材 教材,教学的素材。”的确,教材只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思路、一个依据 和一种范例,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即有“用教材”的意 识。在《斜坡的启示》一课设计上,我就针对学生对“斜面”原有的认识对教材 作了两处变动:在“发现斜面能省力”一环节加入“比较垂直提升小车与斜坡提 升小车”体验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分析比较数据发现“斜面能省力”; 在“认识斜面的变形”一环节,将“怎样才能爬上陡峭的山?”探究活动更改为 “怎样设计就能让汽车很省力的开到距离很近,但又很高的公路上?”因为,我 们这儿的学生对爬山、盘山公路没有认识,或者认识不深,相反,学生人人对公 路、 对引桥都有一定的认识。 通过教学, 我发现这样处理教材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尤其是“怎样设计就能让汽车很省力的开到距离很近,但又很高的公路上?”这 一环节,学生兴趣很高,由“直线斜面”到“变形斜面螺旋”思维突破较好。通 过试教和赛课,我最大的感受是吃透教材、吃透学生相当重要,不同的学生,对 教材的把握会有所不同。这也许是对教师要求的科学素养之一吧。 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体现科学课的特点---渗透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科学的本质之一就是 “实证” 。 科学是要讲证据的, 科学是可以重复检验的, 这就是“实证意识”。如何收集有效和可靠的证据成为本课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 任务。追求实验的“精确性”以收集有效证据,让精确实验的思想渗透在每一个 教学细节中,诠释着科学课堂中实证意识的教学,成了本课的一大亮点。 “实验中我们还应该注意什么”——师生深度研讨实验方案,体现重复检 验的科学思想。 帮助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探究方案是整个“斜面坡度大小与拉力关系”的探 究活动成功和失败的关键, 这个活动我设计了三个不同层次的问题展开讨论:1、 我给你一块木板、一个盒盖子(长方形的),你能造出三个不同的坡度吗?2、 相比较,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更好一些?3、为了让我们的研究更加科学,操作更 加精确, 实验中我们还应该注意些什么?特别在第三个问题的讨论,有如下精彩 的课堂场面: 师: 如果让我们的研究更加科学, 操作更加精确, 在实验中我们还要注意些什么?

生:实验多做几次会好些。 师:为什么你这样认为? 生:一次可能有凑巧。 师: 有道理,那你觉得做几次比较合适? 生:三四次吧。 师:行!我们每一组也争取都做三次。 师:又有一个新问题,三次实验有三个数据,怎么处理? 生:可以取平均数。 师: 还有什么我们也要注意的? 生:实验中还要注意观察。 生:实验中要静心实验。 生:实验中还要把实验数据记录下来。 师:有道理,老师要看看哪些小组合作的非常好? 这是一组引发“头脑风暴”的问题,强调了“动手之前先动脑”。尤其是引 导学生对实验操作细节加以关注:做三次以上——重复做;求平均数——计数要 求简单性; 同时做, 由一个人操作——减少误差„„, 强调了测量要客观、 精确, 它将影响证据的可靠性,充分渗透实证意识。 “你从这些数据中发现了什么”——让证据说话的科学态度和方法。 什么是证据,科学事实、科学数据就是证据。科学探究要重证据,应通过定 量观察、测量、记录搜集科学事实和可靠证据。本课中学生要非常严谨地做好数 据的记录和整理。本课二次运用数据,一是让学生在“测量垂直提升小车与斜坡 提升小车”后把自己组的数据公布与众。由于都是学生自己设计的坡度,所以学 生根据数据很自然产生问题: 使用斜面省力,但为什么不同的斜面省的力不一样 呢?从而顺理成章地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对更深问题“什么样的坡度就更省力 呢?”的研究。二是学生在研究过程中认真记录下自己小组的研究数据,根据数 据,形成自己的研究结论,然后大家汇报交流,最后依据数据得出“斜面坡度越 小拉力越小,斜面坡度越大拉力越大”的结论。让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会 尊重数据(证据),让证据说话的科学态度。 “问题出在哪里”——在汇报交流中引导质疑的精神。 尽管学生在动手之前对实验注意点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实际中还是会出现这

样那样的问题, 导致研究出现误差。及时引导学生对自己活动进行反思就显得尤 为重要。在汇报交流垂直提升小车用的拉力时,九个小组有 7 个小组用了 2N 的 力,但第 3 组、第 6 组出现了误差,而且第 6 小组误差较大,这时我让这两个小 组再测一次,两个小组再一次测量并汇报用了 2N 的力,在汇报时,我紧跟着问 到了“你知道刚才是什么原因使结果出现误差的呢?”因为测量结果 2N 的力并 不是我最终想要的, 我最终想要的是让学生自己找出出现测量误差的原因,两个 小组的学生在交流原因的时候,深有体会的谈到“我们刚才没有平视读数据”、 “我们刚才没有把指针调到‘0’处”,学生通过再一次测量不仅获得了准确数 据,找到了出现误差的原因,更重要的是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质疑、查找原因的科 学态度。 三、课堂教学要追求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 对儿童来说, 知识的获得主要通过感性经验的积累,技能的形成需要反复的 模仿练习,态度的形成需要通过实践和体验的过程。关键是,如何通过活动有机 地整合这三个维度,达到理想的教学状况:学生在兴趣盎然中,通过一定的过程 和方法,掌握了知识和技能,培养了科学态度。在本课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的 科学内涵和教学内涵, 通过学生的学习活动已最大限度地让三维目标实现有机整 合。 本课目标设定为:能够对斜面坡度大小与拉力关系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观 察记录等, 能够搜集数据并发现斜面坡度大小与拉力变化的规律,能够体验到亲 历科学探究过程的乐趣,能够关注、了解斜面及螺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课 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你有办法帮助小明轻松自如的把自行车推上台阶吗?” 开始, 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然后让学生动手测量 “垂 直提升小车和斜坡提升小车各用了多少力”,通过观察比较数据,学生自己提出 本课的研究重点: 使用斜面省力,但为什么不同的斜面省的力不一样呢?可能与 什么因素有关?问题意识顺应被激发,学生的思维很自然转入对问题的假设上 来;在深度讨论中明确该实验的研究方案,让学生对实验中的细节加以关注,体 现动手之前先动脑的科学研究思路,严谨的科学态度的培养目标蕴涵其中。在汇 报交流中我们可以发现: 学生在探索斜面坡度大小与拉力关系的经历中,收获的 不仅仅是一组实验数据, 而是每一学生都获得新知和体验,这也正是一个人的学 习、生存、生长、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的能力和智慧发展 的内在要求。在这里,知识、能力、情感有机的交融在一起,最大限度的整合了

三维目标的达成。在课将告结束时,我问学生:通过今天的学习和研究,你有哪 些收获?学生的回答表明, 有的是知识与技能方面的, 有的是过程与方法方面的, 有的是情感态度方面的,有一位学生的交流意味深长:做实验真不容易。我想在 场的每一位学生或听课老师都能深深体会到这“不容易”中所包含的意味。 “教学永远是门遗憾的艺术”。由于过分关注了课堂教学时间,忽视每一个 活动的质量,出现了两个探究活动匆匆收场的局面,我想,这也是考验一个优秀 教师的素质吧!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进一步改进教学中值得深思的,继续探索 研究。(此课获镇江市小学科学新秀杯赛课一等奖)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