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 公文范文 > 不同省份推进产业建设材料
 

不同省份推进产业建设材料

发布时间:2021-04-22 08:40:17 影响了:

  不同省份推进产业建设材料

  事关广大职工福祉的重大民生任务,必须秉持初心抓。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更加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产改工作持续推向纵深。以下是职场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不同省份推进产业建设材料资料,提供帮助,欢迎你的阅读。

不同省份推进产业建设材料

  不同省份推进产业建设材料一

  江苏是实体经济大省,也是产业工人集聚大省,现有产业工人2300多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后,习近平总书记首次视察地方就来到江苏,赋予我们“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的重大使命,为江苏在现代化新征程上谋划推进各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战略指引。作为产改全面试点省份,我们坚决用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引领改革实践,以“为全国探路”为己任,立足江苏实际,积极探索实践、争创特色品牌,努力为全国产改贡献江苏力量。

  一、把“党的领导”主线贯穿始终,系统展开产改整体布局。

  坚持“党建带工建、促产改”,把党的领导体现到改革全过程各环节。

  一是以上率下汇聚工作“一盘棋”。省委连续三年将产改纳入常委会工作要点,省委书记娄勤俭同志多次作出批示、提出要求,2020年纳入全省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省市县均成立产改联席会议,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工会牵头抓总、部门各司其职的工作格局。

  二是因地制宜绘好改革“一张图”。科学制定全省产改总体方案,并明确政治建设、赋能成长、维权服务、支撑保障、聚力共建“五大工程”。出台40项配套文件、明确400多个主要政策点,指导市县全部出台产改方案,构建起较为完善的改革“四梁八柱”。

  三是延伸触角打通最后“一公里”。省级层面选取5个设区市、110家企业先行试点,带动市县785家企业参与,在重点企业开通产改直通车,派出589名产改联络员、观察员精准指导。结合非公企业“三创争两提升”、劳模支部“双创双提升”活动,持续加强改革政策宣传,全社会关注、支持和参与产改的氛围日益浓厚。

  二、把“服务大局”原则贯穿始终,唱响建功奋斗时代强音。

  紧扣“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与时俱进推动产改贴近中心、融入大局,激励广大职工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建功奋斗。

  一是主动融入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围绕“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长三角一体化、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江苏自贸区发展,在苏州、无锡、连云港等地,选取10个地区、18家企业展开改革探索,引导产业工人在国家战略大局中提素质、强本领、作贡献。近期,还将重点围绕服务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时俱进谋划一批改革试点任务、重点项目清单,更好发挥产改在重大战略实施中的基础性作用。

  二是全力服务自主可控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重点围绕全省“531”产业链发展需要,深化落实“英才名匠”、“青苗”育人、“匠人匠心”三项计划,年均新增高技能人才15万以上。着眼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深度融合,积极推进国家产教融合试点,集中力量建设10所应用型本科院校、20所高水平高职院校,建成产教融合实训平台100家、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300家。

  三是持续掀起创新创造热潮。连续16年开展十大重点工程劳动竞赛,广泛组织百万技能人才岗位练兵,近三年参赛职工2600万人次。探索成立跨区域、跨行业的劳模创新工作室联盟,在省科学技术奖中专列工人创新项目,鼓励高技能人才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大工艺革新等方面奋发作为,涌现出何光华、田明等一批“大国工匠”,一线技术工人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数量居于全国首位。

  三、把“工人至上”理念贯穿始终,助力产业工人赋能成长。

  将改革重心向“提高职工素质、维护职工权益”聚焦,围绕工人急难愁盼,精准施策、全面发力。

  一是加强政治引领提高职工认同感。出台加强产业工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深入开展劳模工匠进校园、思政教师进企业“双进”活动。建立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党员“双培养”制度,在“两代表一委员”推选、劳模表彰等方面向一线职工倾斜,目前产业工人在全省新发展党员中占14%、在省级“两代表一委员”中占10%左右、在今年候选省劳模中占45%。

  二是畅通发展通道提高职工成就感。突出“技高多得、多劳多得”,在全国率先开展集体协商健全产业工人薪酬激励机制,大力推广技术创新、能级工资等专项合同,推动工人技能水平与薪酬等级挂钩,受益职工66万多人。强化一线工人、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同等评价、同等待遇”,建立技能人才和技术人才的“互转”渠道,试点技师、高级技师直接认定,去年5709名技能人才获工程类职称。

  三是注重关爱帮扶提高职工获得感。出台高技能人才服务《实施办法》,在人才公寓、就医、子女入学等方面提供高层次人才同等待遇。完善职工教育培训机制,创新“终身教育积分银行”“农民工求学圆梦”等载体,去年省级投入专项经费40亿元,帮助659万人次工人提升学历技能。坚决打好职工脱贫攻坚战,2.3万建档立卡职工家庭提前脱贫解困。

  四、把“试点先行”导向贯穿始终,推动江苏产改春色满园。

  产改直接面向企业、面向职工,企业情况有别、职工需求各异,必须通过科学试点不断积累经验、积极稳妥推进。

  一是聚焦重点行业,强化示范带动。突出国有企业、非公企业、纺织行业,鼓励支持110家省级试点企业大胆探索实践,中车戚墅堰所为技术工人定制10级晋升阶梯,南瑞集团对在编与编外职工实行“十同”待遇,徐矿集团聚焦“十个突破”让职工共享发展成果,均取得良好效果。

  二是注重简政放权,鼓励基层创新。放宽职称评审权限,选取3家企业试点自主评审,亨通集团成为全省首家获得正高级职称评审权的民营企业。扩大技术人才享受同等待遇路径,徐工集团建立技能等级“双认证”体系、SK海力士实行“操作工、技术员、工程师”职位转换,深受职工好评。鼓励企业自主培训职工,全省建成红豆大学、海澜商学院等44所示范性企业大学。

  三是及时总结经验,放大试点成效。比如,泰州在全国率先实行的“能级工资”协商、常州推行的技术创新专项集体合同,我们都在全省总结推广,已经成为江苏产改的“靓丽名片”。随着改革不断深入,我们越发感到:产改是事关党的执政根基的重大政治任务,必须坚定不移抓;是事关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发展任务,必须久久为功抓;是事关广大职工福祉的重大民生任务,必须秉持初心抓。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更加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产改工作持续推向纵深,以“全面试点”新的过硬成果,为全国产改大局作出江苏贡献!

  不同省份推进产业建设材料二

  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成都作为首批全面试点城市,认真贯彻党中央“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升、权益上维护”总体思路和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要求,在全国总工会的关心指导下,着力在思想引领、建功立业、素质提升、地位提高、队伍壮大等领域创新探索,初步形成与现代产业体系相适应的改革政策体系,为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提供了强大的技能人才支撑。

  一是坚持思想政治引领,引导产业工人永远听党话跟党走。坚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引导职工群众听党话跟党走,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重大要求,按照加强和改进产业工人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改革任务,把新思想新理念引领摆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首要位置,深入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大政方针等宣传宣讲,广大产业工人笃信新思想践行新理念、拥戴核心维护核心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更加坚定。坚持工人阶级地位不动摇,增加产业工人在各级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群团组织代表委员中的比例,实现产业工人在工青妇等群团组织挂职兼职全覆盖。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新时代产业工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引导产业工人心系“国之大者”、厚植“家国情怀”,与党和国家事业、城市改革发展同呼吸共命运,争当有理想守信念的最美奋斗者。

  二是坚持人力资源协同,着力构建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全面落实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战略要求,深化技能成都建设,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在全国率先推出技能人才优先落户等人才新政,吸引新落户青年人才47万余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重超过32%。首推全民技能免费培训计划,市场化运营蓉漂人才发展学院、成都工匠学院,每年免费培训超过50万人次。坚持产教训融合、政企社协同,把专业办到企业、将学院建在产业功能区,规划建设成都国际职教城、国际合作教育园区。倡导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价值导向,持续举办百万职工技能大赛,实施“成都工匠”培育五年计划,培育有技术会创新的“成都工匠”1812人。

  三是坚持以产兴城聚人,全面搭建产业工人建功立业舞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要在城市落得住,关键是要根据城市资源禀赋,培育发展各具特色的城市产业体系”。成都深入落实创新产业工人发展制度的改革任务,规划建设15个产业生态圈、66个产业功能区,大力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加快打造“成都制造”“成都服务”品牌,实施“产业生态圈人才计划”,打破产业工人职业转换、岗位调整、职位晋级限制,在全国率先推出新职业人才支持政策和职称评价办法,引导产业工人在建设产业生态圈和功能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中建功立业,锤炼敢担当讲奉献的精神品格,6155名优秀劳动者被评为国家省市劳动模范。

  四是坚持产城融合职住平衡,加快打造产业工人高品质生活服务圈。坚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的重大要求,秉持“人城产”逻辑,坚持“一个产业功能区就是若干新型城市社区”理念,以轨道交通引领产业功能区“独立成市”,变职住分离的工业园区为功能复合的高品质生活社区,建成首批40个示范性产业社区,产业工人实现基本生活需求在产业社区解决。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完善产业工人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机制,建立劳动关系纠纷一站式多元化解联动处置机制,以远期产业人口编制公共服务规划,开工建设人才公寓和公共租赁住房8.8万套,依托4627公里天府绿道打造产业工人上班的路(回家的路)1127条,构建形成产业工人普惠服务体系。成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创新实践,凸显了夯实党执政根基的政治导向、落实制造强国战略的目标导向、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产业工人队伍的思想观念、技能素养、敬业精神、城市认同为之一新,有力推动了城市发展全方位深层次进步。发展活力持续迸发,全市产业工人规模超过600万人,技能人才总量达234.5万人,新职业人群规模达63.7万人、居全国第3,成都经济总量跃居全国城市第7位,GaWC全球城市排名从2016年第100位跃升至2020年第59位。产业实力持续提升,去年成都工业在全国万亿级城市中率先全面复工、率先增速转正,“十三五”时期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居副省级城市第一方阵,新经济总量指数全国第2,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万亿,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高于全国6个百分点,

  开放型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基层基础持续巩固,党建引领、党群共建作用充分发挥,产业工人中党员队伍不断壮大,基层群团组织达7.7万个、其中工会组织3.2万个,基层党群组织对产业工人的组织动员力显著增强,汇聚起走好新征程建设现代化的磅礴之力。成都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全国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经验交流会议精神,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做法,继续在深化改革试点中当先锋闯新路,精心筹备第七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加快打造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产业工人大军,为建设制造强国贡献成都力量。

  不同省份推进产业建设材料三

  黑龙江是东北老工业基地。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十四五”时期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的战略部署,省委将“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新时代产业工人大军建设”纳入“十四五”规划。省总工会确立“造就一支宏大的新型产业工人大军,当好主人翁、建功新龙江”工作主线,协调成员单位,聚合资源力量,为龙江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一、举旗帜、筑信念,全面加强产业工人大军思想政治引领

  黑龙江是马克思主义传播最早的地区之一,“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已经成为时代赋予龙江最鲜明的思想政治标识。我们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职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有机融合龙江精神传承,凝聚振兴发展力量。

  一是思想政治引领,立根塑魂。省委出台加强和改进产业工人队伍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措施,建立省直13个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将产业工人思想政治建设纳入省委思想教育道德计划。陆续制作开播电影《开国工匠》、纪录片《丰碑》,为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省总工会投入1600万元,启动“产业工人思想政治骨干引领工程”,培训1.5万名骨干,以工作岗位为核心,以基层单位及周边为辐射半径,基层工会助力搭台,广泛开展宣讲活动,充分释放骨干队伍“播种机”效能。

  二是劳模工匠引领,示范带动。省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弘扬“三个精神”。在2020年评选的102名全国劳模中,产业工人占比达41.2%。省总工会选树100名“龙江工匠”,首次给予每人一次性奖励5000元,以刘伯鸣、裴永斌、刘丽为代表的一批“大国工匠”脱颖而出。选树300对“好师傅好徒弟”、评选33项职工创新项目、1000项“五小”创新成果等,奖励资金695万元。

  三是推动思想教育有形化具象化,持续提升教育传播效能。挖掘利用哈尔滨市全国第六次劳动大会旧址,启动“黑龙江省工人运动史纪念馆”建设。大庆“新时代产业工人思想教育基地”已接待496场次、5.8万名省内外产业工人参观学习。打造铁人王进喜纪念馆、1205钻井队等省内15家思想教育基地,建设100家企业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点,做实载体,优化体验,增强教育效果。

  二、搭平台、筑赛道,打造适配龙江产业转型升级要求的技能人才队伍

  推动龙江产业升级,让共和国“工业摇篮”迸发出新的时代活力,是龙江振兴面临的首要任务。我们将提升职工技能素质作为产改核心任务,努力为龙江振兴发展蓄势贮能。

  一是盯牢契合点,开展“五个百万”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省政府出台竞赛实施意见,成立竞赛委员会,在全省开展劳动、技能、创新、节能、安全“五个百万”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聚焦省委确定的128户重点企业,支持一重集团等大型国企开展示范性竞赛;聚焦500个省级“百大项目”,开展劳动竞赛;聚焦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开展技能竞赛。推动3531家规上工业企业、4134家国有企业率先发力,带动竞赛向非公企业和新兴产业拓展。各级工会举办竞赛10758场,参赛企业2.6万家,占已建工会企业的73%,参赛职工579.6万人次,转化经济效益12.6亿元。初步建立培训、练兵、竞赛、晋级、奖励“五位一体”技能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实现了企业增效益、职工提技能、全社会尊重的良好效果。

  二是找准突破点,构建省、市、县、企业系统化竞赛格局。激励引导产业工人练本领、提技能,建设技能人才发展梯队。一年来,提升技能等级1.34万人。黑龙江技师学院等3所院校被评为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基地,实现历史性突破。

  三是抓住着力点,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省级下达就业补助和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资金39.7亿元,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65.9万人次。目前,全省技能人才已达208万人,占产业工人总数的48.5%。

  三、抓融合、解难题,创新技能人才开发培养模式

  留住适龄劳动力资源,破解企业用工难和技能人才老化问题,是我省目前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我们以齐齐哈尔市为试点,由市总工会牵头推广“人教岗”模式,推动职业教育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为壮大产业工人队伍提供保障。

  一是组建一套工作专班。工会牵头,抽调工作人员,引入22家大中型企业,构建起区域联合体。

  二是建立一套数据系统。大范围开展人力调查,据实建立“城乡青年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和“规上工业职工培训需求库、企业用工需求库”,收录35周岁以下、未继续升学和未稳定就业人员29.33万人,岗位1.43万个,拟培训职工4.98万人。

  三是打造一套工作模式。按照“调查+培训+服务+就业”模式,以技师学院为核心,源头输入培养4634人,订单就业2498人,开展补贴性技能培训8.39万人次。实践证明,“人教岗”模式实现了技能人才开发、培养与就业之间的精准对接,符合龙江省情。为助推就业,省总工会成立“工桥通业”职工就业再就业实体服务中心,运行6个月,录入求职人数48545人,实现就业6515人,发挥了工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东明同志的要求和本次会议的部署,推动产改全面试点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

 

猜你想看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