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影像艺术二十年:归位或重启?】 倒车影像摄像头多少钱
 

【影像艺术二十年:归位或重启?】 倒车影像摄像头多少钱

发布时间:2018-12-24 09:23:58 影响了:

  作为今年上海国际当代艺术博览会外围活动的大拿项目,同期民生现代美术馆揭幕的《中国当代艺术三十年之―中国影像艺术(1988―2011)》大展以绝佳的成色,成为唯一能与上海当代相比肩的展览单元!此展是民生系继2010年成功举办三十年系列展览的绘画篇后,历时一年时间筹集资料,再次力图书写中国当代艺术史“三部曲”―绘画篇、 影像篇、 装置篇的第二章:全展以美术史的视野对中国当代重要影像艺术家及其作品进行研究与整理,呈现了1980 年代末以来活跃的 50 余位艺术家的70余组影像作品。
  民生的现场很有意味的重复搭建了之前的法国影像展的空间规划,大小不一的放映室两边依次排去,倒也很恰当地匹配了史料感的展览特质。全展分为四个时间段来分类呈现,进入黝黑的前厅,睁眼望去,素墙上铮铮的文字依稀写道:1988―1993,媒体批判与生命政治思考。提醒着观者,中国的影像艺术史由此开始了⋯⋯但标题下面的解释文字已然看不清楚了,如果能提亮文献的部分,显然能够给展览修饰加分。
  早期影像艺术以张培力的1988年的单频有声录像《30×30》以及1991年单视频有声录像《水―辞海标准版》和邱志杰的1990―1995年无声录像《作业1 号:重复书写一千遍兰亭序》作为代表,展厅现场以大投影突出了张的作品,而邱的作品以小电视来播放,不过之后重现了邱的《卫生间》似乎有弥补之意。虽然颜磊也被归纳其内,但这两位先行者毋庸置疑代表了中国实验影像20年以来的艺术高度,以至于之后中国影像艺术还远未能超越这样的巅峰。此后,张重实践,邱多策划,以浙美为中心的影像流派逐渐滥觞。
  来到主大厅,便是第二单元―“1994―1999,录像媒体语法辨析及构建”:1994年上海的周铁海以无声单频道录像《必须》,用早期黑白默片的剪辑感,调侃着整个中国当代艺术的舶来属性;年轻的徐震在1998 年便用单频道录像《喊》,机智地暴露出了人们的集体无意识。此时,1996年北京的王功新的录像装置《婴语》诞生,他用铁床的冰冷和牛奶的流动感赋予了投影图像以灵魂般的触动;以此类似,宋冬的《抚摸父亲》(三部曲)用录像投影在1997―2011间不断地实施着家庭内部亲密的诗意行为。1995年广州的林一林用行为录像《安全渡过林和路》记录下艺术家的一段荒唐无效但颇具含义的行为表演;此后,陈劭雄在1996年的录像装置《视力矫正器-3》中探讨着视觉哲学观的个人体验。以所例举的艺术家为代表,这一阶段的中国实验影像似乎已奠定起自身的艺术方法和发展方向。
  第三阶段“2000―2005,意识、诗学、感性交互的新媒体实践”的作品被穿插分布在整个展览各处:如代表人物杨福东的2001年黑白有声单频道录像《后房一嘿,天亮了》被放在主厅一角,而2011年新作―八屏黑白有声录像装置《八月的二分之一》则被置于了进门的右大厅;杨振中的2000年单频道录像《922颗米》和《我会死的》也出现在主厅;此外,海派实验影像的代表―施勇、周啸虎、陆春生等的作品也逐一露面,需要一提的是,台湾的部分开始被加入:崔广宇的2002年行动录像《系统生活捷径:表皮生活圈》和曾御钦的2004―2005年双频道录像《我痛恨假设》呈现了异于大陆主流语境之外的叙述方式。
  最后的“2006―2011,边界:多样化的影像”主要呈现在二楼展厅,需要提及的是台湾陈界仁的2003年单频道录像《加工厂》,邱黯雄的2009年黑白三频道动画装置《新山海经》和曹斐的2004年彩色数码影像 《角色》,都是独树一帜的代表,而其他众多的年轻艺术家,都无外乎与前三个阶段的艺术家有着内在的师承关系,各自有着较为清晰的影像语言。随着观展的深入,原本美术史般的进程被逐渐剪辑成片断,老艺术家的新作和年轻艺术家的旧作不时闪现,在同一时空内似乎彼此都站在了同一起点。
  应该说《中国当代艺术三十年之中国影像艺术(1988―2011)》不仅是对支撑展览的文献研究和画册归纳的背书,它本身灵活而动态的观感,使其独立为一次大规模的中国影像艺术的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不过这样野心勃勃的大展,避免不了争议和立场问题:譬如类似当年尤伦斯美术馆的“85新潮”开幕展的藏品来源的争议;具体到艺术家之间的展位分配似乎影射了其在美术史上的地位;以及上海和南方的年轻艺术家被过多的“照顾”,也显然是南方势力明显占优而策展团体内部妥协的结果,而之后陈劭雄的高调退展似乎也与此有关。无论这样的美术史谱写,是否潜藏有收藏和运作的企图,但“瑕不掩瑜”,作为中国影像艺术20余年来规模最大、最为系统综合的一次整理,年轻的中国影像艺术得以系统的梳理和研究其艺术脉络、史实与创作和思潮!
  但热闹开幕之后冷清的展厅,似乎又再次跌落到现实:影像艺术仍还是当代艺术内部的事情,新技术对高清和软件的需求使依赖于录像拷贝来收藏的影像艺术面临生存尴尬。而老派影像艺术注重观念传达而轻视技术的方式已不再流行,用“新媒体艺术”来替代“影像艺术”的称呼也体现着未来的创作趋势:对于体验和互动的关注将能链接上电子技术的不断更新,而此次展览的揭幕是否预示着中国影像艺术的洗牌转型的开始呢?
  
   展览 Exhibition
  中国当代艺术三十年
  系列展览之中国影像艺术
   (1988―2011)
   时间 Date
  2011年9月9日 11月27日
   地点 Venue
  民生现代美术馆
   (上海 ・ 长宁区)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