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百万宝贝》中的美国文化透视]百万宝贝
 

[《百万宝贝》中的美国文化透视]百万宝贝

发布时间:2018-12-25 04:03:49 影响了:

  [摘 要]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执导的影片《百万宝贝》的大获成功引发了人们对美国电影特点的思考,为什么美国电影会被全球瞩目?美国电影文化到底包含了什么?本文从美国电影文化和拳击运动的渊源入手,从一个崭新的视角分析《百万宝贝》中表现的拳击运动的魅力,并进而挖掘影片中展现的特殊的“美国主义”精神。
  [关键词] 《百万宝贝》;拳击运动; “美国主义”
  
  在洛杉矶结束的第77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74岁的克林特•伊斯特伍德风光无限,他执导的影片《百万宝贝》一举囊括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和最佳男配角等4项大奖。女主角斯万科同时创造了历史记录,成为第一个依靠扮演女拳手获得奥斯卡奖项的女影星。这部伊斯特伍德只用了38天拍出的《百万宝贝》能成为如此赢家,实在令人敬羡。同时也不禁引人深思美国电影的特点,为什么说美国电影会被全球观众认可为大片,美国电影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一、美国电影与拳击运动
  迄今为止,在美国已经拍就的500多部体育影片中,最为流行和成功的种类就是拳击电影,现已拍就150部之多。拳击是美国体育电影最多见的一个题材,其次是赛马、足球、棒球和赛车。1976年凭借电影《洛奇》,史泰龙拿下了奥斯卡最佳影片奖;而1993年,凭借一部讲述前世界拳王杰克•拉莫塔真实故事的电影《愤怒的公牛》,罗伯特•狄尼洛获得了当年的最佳男主角。拳击虽然从来都不是最有票房的体育运动,但拳击电影却经常是体育电影里的大赢家。
  美国电影与拳击的发展始终保持着一种紧密相连的关系,这一点即使是在拳击步入10年萧条之际也不曾改变。或许大家还记得泰森在自己的最后一战中躺倒在拳台上的一幕,我们很难将那时的他与当年那只猛兽联系在一起。也许这就是拳击与电影紧密结合的原因之一:胜负的未知性和拳台上不可预测的血光之灾。而这些千古不变的成败主题和无止境的幻想,使影迷们乐此不疲。但电影和拳击也具有同样的通病,那就是虚伪的功利原则。
  拳击之所以火热至今,根本原因在于它的高娱乐性。拳手在拳台上如漫画人物般的表现,符合观众某种视觉和精神上的需要。一个职业拳手的魅力源于出拳的一刻,带有戏剧色彩的每一拳在打出的一刹那,同样击打在观众的心里。当拳头在一个人颚部击出鲜血外涌的效果时,当一个壮汉被击倒时,你根本不用问为什么自己会目不转睛地盯着他,那就是每一部戏剧都必须拥有的东西,而这也是这项在搏斗中衍生的运动最根本的魅力所在。弗兰克•布鲁诺则称拳击为“血的交易”。看来再没有比这更贴切的了。
  在美国庞大的电影工业中,摄影师将拳击公认为天赐好礼。在爱迪生狭小的工作室里,他构筑了一个小拳台,用拳击来试验自己的最新摄像机,并亲眼见证了这项伟大的运动从现实转化成影像。于是这位伟大的发明家有了自己的结论:“拳击为电影而生,它本身就是影像与现实的兼有者。”
  二、《百万宝贝》中的拳击魅力
  《百万宝贝》此次重拳出击奥斯卡,而且挥舞着拳头的还是一个加冕影后。然而《百万宝贝》绝非制造这样的噱头吸引眼球,倒是它如何凭借一个老套的题材赚尽了口碑和人气这一点更让人好奇。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在一次采访中说:“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把拳击看做电影的承载物。当我带着《百万宝贝》的剧本到华纳兄弟娱乐公司给他们看时,他们说拳击电影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卖座了。然后我告诉他们,没错,我并没把这部电影看做一部拳击电影,那是部情感片,一段发生在代理人父亲和受代理女儿之间的情感故事,而我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完成它。”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明白,好莱坞不可能再接受一部纯粹的拳击片。今天,人们已经开始用肮脏、低俗、苍白来形容拳击主题。就像梦工场往日大力推广的主题最终都将被摒弃一样,纯粹的拳击片不再拥有市场。但伊斯特伍德却在《百万宝贝》中为它寻到了新生之路。“《百万宝贝》不是一部拳击片,而是部情感片!”就像《铁拳男人》再现的不是一位拳手而是一段史实一样,拳击电影已经进入全新的时代。
  在过去的23年里,弗兰基每天的生活都是由机械的两件事构成:训练拳手和去教堂做弥撒,每周他都会给女儿去一封信,但结果都是被原路退回。由于女儿的疏远,弗兰基长时间在人群中封闭自己,他惟一的朋友是帮他照看训练馆的绰号为“废铁”的退休拳手埃迪。多年之前,弗兰基眼睁睁地看着埃迪在比赛中失去了一只眼睛而不能叫停。悔恨一直纠葛着弗兰基的内心世界,因此他不愿看着拳手们血淋淋地走向冠军的头衔,虽然他一直在培养拳手,但内心早已退休。直到有一天,一个名叫麦琪的女子走进了训练馆,恳请弗兰基教她打拳。她几乎一无所有,但她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成为职业拳手是她多年以来追逐的梦想,为了梦想她宁愿孤注一掷,她现在所需要的就是有人能够相信她。弗兰基拒绝了,理由很充分,因为麦琪31岁的年龄只适合退役,而且他从不教女人打拳。
  麦琪没有退路,生活中历经的磨难让她的决心无可动摇,她不能放弃惟一能使她幸福的理由。每天在埃迪的鼓励下,麦琪都练到筋疲力尽为止。麦琪的坚定最终战胜了弗兰基的固执,他有所保留地同意帮她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两人的遭遇启发了对方,他们发现彼此意气相投,一同找到力量克服过往伤痛,同时在彼此身上找到逝去已久的家庭归属,他们同舟一命,共同去面对一场超过预期的需要无比勇气与毅力的拳王挑战赛。
  这是在麦琪师从弗兰基一年零六个月后对自己的拳击天赋的最漂亮的一次展露,满足了人们的愿望和期待,麦琪最终获胜。但跟着就是噩运的降临,麦琪被心怀怨恨的对手摔倒在地,脑部受到重创,从此不能站立,只得靠吸氧和输液来维持生命。拳击的残酷和血光在此表现得淋漓尽致,人们扼腕惋惜,同时也深深地陷入了对生命的思考,再一次进行了生命和事业孰轻孰重的考量,而此时弗兰基的一句话已然深深地烙在了人们的大脑中:“保护自己才是第一位的。”
  接下来,节奏安静了,基调也从上半部的美国式的奋斗激情和凶猛的拳台搏杀转缓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的温情流露。弗兰基父亲般的关照呵护麦琪的伤病,而麦琪也同样女儿般地感恩敬重弗兰基,一缕阳光照射到麦琪的床榻,也如同拳击场上的每一次出拳都击中观众的心灵一样,这缕阳光也温暖着每个人的心灵,抚慰竞技场上征战过的麦琪,也慰藉了为麦琪的血汗撕心裂肺的观众的心。麦琪在临死前的一句话引人深思:“My darling,my blood.”观众在此时此刻才会感悟到电影的主题不单是美国式的奋斗――永不言败,超越自己,更多的则是美国式的精神――感动梦想和人间真情。
  三、《百万宝贝》中的“美国主义”精神
  《百万宝贝》讲述的就是一位老拳击教练与一名矢志成为拳击手的女招待的故事。一个代理人父亲和受代理女儿之间的情感故事。而就是这样一个故事里面传递给了人们一种特殊的美国精神。一种傲然坚定的“美国主义”精神。
  其一,力量美女形象的刻画。有人说,女主人公麦琪一点儿也不漂亮。但笔者以为麦琪非常美丽,因为她有勇气,敢于追逐自己的梦想。勇于实现梦想的人身上都有美丽闪光之处。作为职业拳手,她的勇气、体能和精神力量在笔者看来都很美丽,而且富有女人味。男人的身体和精神力量是美的体现,而女人则不然,这样的说法太不公平了。这是中国电影很少表现,也因之而使得大众感动的一个很新颖的魅力展现方式。
  其二,父亲主导地位的凸显。这一点在另一部迪斯尼大片《狮子王》中表现更为突出。《狮子王》用“美国主义”重新诠释了《哈姆雷特》的故事,一开场父亲即被杀害,小狮子(辛巴)被骗离家流亡。尽管死去的是父亲,活着的是母亲,不断感召他激励他的却是父亲的在天之灵――“生存” 着的母亲在影片中早已退隐到了“毁灭”了的父亲身后。从这个意义上讲,美国电影中力图创造的那种“美国主义”就是一种代表了勇猛、坚强、权利、意志力的“父亲精神”。弗兰基为麦琪训练纠正动作时的刚毅的表情,亲眼目睹每一场比赛时稳健的步伐,和麦琪共同找到疗伤方式时紧攥的拳头,都充分地展示了父亲的力量和父亲的精神。与美国电影带来的力量对照来看,中国的文艺作品中相似故事情节发生后,总是母亲含辛茹苦地抚养孩子,时刻提醒他勤练武功,长大为父报仇。父亲的形象在作品中随着生命的终止而过早终止了教化及坐标功能,母亲的形象及其权威地位大多占据着重要的现实或价值主导位置。中国文艺正如传统文化本质一样,过多地渲染了后辈应该担负的回报义务而忽略了在这一社会期许成为可能之前本应为后辈先得到的从精神到身体的全面支持和历练。中国传统文化中唯“父亲角色的意义”是否在那一刻又一次回归你的情感世界,并再次唤醒了一种我们百般渴望而极少得到的东西了呢?孝道(filial piety),最具人性关怀色彩,缺失的可能就是上述两者之间的一个黄金契合点吧。
  其三,好莱坞风格的人文情怀的塑造。体育题材电影的生存寿命之长,其受观众喜爱程度之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励志”这一人文情怀的展现和感染。目前国产的体育影片中主人公形象的刻画几乎都是走小人物和困难抗争,经历艰难困苦最后走向大成功的路径。这俨然成为体育电影的定式和八股套路,而获得奥斯卡奖的《百万宝贝》就勇敢地跳出了励志的主题,开拓了更为深层面的好莱坞风格的人文情怀:影片中的31岁的女拳击手事业每日攀峰的喜人时刻遭遇了脑部重伤的意外,生命垂危,只能靠呼吸机维系,情节的大角度转折给人们带来了压抑、失望和惋惜,而事业戛然而止之后的麦琪对待生命的坚定乐观的态度和对生命的不言放弃的追求远远超出了生命本身的价值。人们在此得到的启示是:真正的勇敢不是拳击场上的争斗,而是对生命不折不扣的追求。感动观众的高潮从而被悄然掀起,这种好莱坞式的人文情怀契合了本世纪初的大众主流社会心理,引领人们对时代的更多思考,并因而赢得了观众厚爱。竞技场上的结果不是对体育的终极追求,所以竞技本身也不是体育电影的终极表现对象。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宋维才教授对体育电影就有这样的认识:“体育电影表面是力与美,内核是梦想,而情感或者说情趣是贯穿其中的。好的影片,就应该多给人以价值启示和精神鼓舞。”
  《百万宝贝》着实是一件电影史上的杰作。细腻的表情孕育着人性的伟大;血腥的拳场尽现意志的光芒。从害怕残酷到勇敢地面对,从理解亲情到回家看看。电影能做到的,《百万宝贝》都努力做到了。感谢这样一部影片,感谢电影艺术。
  
  注释:
  ① 保罗•哈吉斯,百万宝贝,华纳兄弟公司,2004年。
  
  [参考文献]
  [1] 金丹元.电影美学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 吕晓萍.西方叙事理论对电影叙事的影响 [J].电影文学,2007(08).
  [3] 周小玲.试论美国电影中的英雄情结[J].渝西学院学报,2002(02).
  
  [作者简介] 李圣爱(1975― ),女,吉林长春人,东北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吉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与跨文化交际;唐丽霞(1973― ),女,吉林长春人,东北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长春广播电视大学外语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与跨文化交际。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