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基于有效学习的历史课堂提问】
 

【基于有效学习的历史课堂提问】

发布时间:2019-01-14 04:50:29 影响了:

   [摘要] 高质量的提问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在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有效提问,促进学生主体学习,是一个亟需探索的研究课题。本文分析了课堂提问中存在的一些误区,并探讨了避免这些问题的方略。
  [关键词] 历史课堂 有效提问 学习兴趣
  
  什么是有效的课堂提问?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指能引起学生学习的提问。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课堂提问是探究式教学的一种重要途径,是启发学生智能,体现学生主体性和教师主导作用的主要方式。善教者,必善问。高质量的提问能够激发学习兴趣,启发深入思考,激活思维内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样的提问必将是有效的提问,这样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精彩的课堂。
  在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有效提问、促进学生主体学习,是一个亟需探索的研究课题。本文分析了课堂提问中存在的一些误区,并探讨了避免这些问题的方略。
  一、课堂提问误区扫视
  1.“貌似热闹”的课堂提问
  有些教师在上课中没有针对教学内容和特点喜欢问些“对不对啊?”、“好不好啊?”“是不是啊?”千篇一律的问题。课堂氛围貌似热闹非凡,实则提问和学生思维的质量低下,流于形式,毫无价值,习惯之后不知不觉形成了口头禅,学生也只能是简单附和,并没机会提出自己的见解,开启不了思维的通道,撞击不出思维的火花,课堂提问也就失去了根本的意义。
  2.“追求片面”的课堂提问
  有些教师在提问时,只盯住几个尖子生,不面向全体学生,经常叫优秀的学生来回答问题,有时甚至会重复让他们来回答不同的问题。学困生往往没有这种露脸的机会,即使偶尔得到了,但是由于胆怯答得不够完整、不够深刻,也往往得不到教师热情洋溢的笑脸和启发,只有冷冰冰的“请坐下”。为何会出现“追求片面”的课堂提问呢?这些教师的理由是差生基础差,脑子笨,抽问起来不会答,浪费时间,完成不了教学任务。时间久了,未被抽问的学生就会产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理,把自己看成是学习的局外人、旁观者,这样实际上是让学生机械地接受他人现成的思维成果,与教师的满堂灌无实质性差异。
  3.“被动接受”的课堂提问
  “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是最近二十年比较有影响力的教学改革命题,许多教师也把这话作为自己教育改革的思想观念。但是,在一些教师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为主导”成为“教师为主套”,针对过去“满堂灌”、“填鸭式”教学的弊端,许多教师开始注重“启发式提问”教学。于是“满堂灌”便成了“满堂问”,以为这就是“主体”、“主导”的统一,这实在是一种可怕的误解。因为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所依次抛出自己所“精心设计”的一个个问题,答案被老师完全控制。问题的设计是为了教师好教,不是为教学服务。有时候,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即使给了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但是仍然会很不放心地打断学生的回答,或者草率地加入个人的评价,左右学生个人想法的表达,学生没有一点个人的创见,从而成为教师思想的俘虏!
  二、课堂提问策略探索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提问也是一门值得研究的学问。下面我将结合一些教学实例,谈谈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
  1.课堂提问要“生活化”
  课堂提问要围绕教学目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教师有计划地设置新颖独到的问题,可以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让学生以最高的热情来探究问题。
  案例:教师在《屈辱的岁月》之**输入这个环节中设计了具有生活经验的提问,如“你知道这是什么花吗?”“能说一说它是做什么用的?”“它对人体有什么药用价值和毒副作用?”
  这种提问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帮助学生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让历史走进生活,使学生感悟到历史就在我们的周围,从而感受到历史的趣味和作用,对历史课产生浓厚的兴趣。
  2.课堂提问要“层次化”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因此教学应考虑学生的因素。教师既要把教材丰满起来,生动起来,还要注意为学生提供多层次的问题,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要,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案例:教《秦朝》一课时,可设计五个阶梯式问题:(1)灭六国,统一中国的王朝是什么?(2)秦始皇为维护国家统一和统治采取了哪些措施?�(3)如何评价这些措施?(4)轰轰烈烈的秦王朝仅仅过了15年就很快灭亡了,这是什么原因?(5)如何评价秦始皇?另外,课堂提问要注意辐射面,既抓住点又顾及面,既要让成绩好的同学发言,又要让成绩一般、差的学生发言,以点带面,充分调动各类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这种提问呈阶梯递增,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质疑、探究、自由表达问题的时间和空间,学生解决问题显得自然、流畅、富有创意。因此,在设计提问时应联系教材,注重层次化。
  4.课堂提问要“开放化”
  开放化的提问,是指问题可以有不同的定义、不受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局限、不受现有答案的局限,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去思考的问题。这类问题放宽了对学生思维的限制,有助于学生形成扩大思维的机会,进行创新,发挥自己的新见解。为此,我们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实际情况、学校所处的地理环境、人文条件,设计适合于不同层次、人人都能参与猜想、讨论的开放性问题。
  案例:教师在讲《传媒的发展》一课时,在这节课末,创设情景向学生提问:假如你现在是某公司的销售部经理,你们公司最近出产了一批新产品,你会用哪些方式来宣传你们的产品?
  这种开放化的提问为学生搭建了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平台,通过提问学生就自然而然地转变了角色,积极动脑,踊跃发言,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目的。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变成了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5.课堂提问要“目标化”
  课堂提问首先必须切合教学内容,紧扣教学目标,做到目的明确,主题鲜明,中心突出,这是有效课堂提问的前提。为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应首先考虑该不该问,在什么地方问,怎样问,坡度多大,解决什么问题,培养什么能力。特别是要紧扣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即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案例:在教学七(上)年级《与山为邻》一课中哈萨克族人民的生产活动时,通过播放录像片段、阅读文本与资料、投影哈萨克族人图片等,让学生讲解哈萨克族人“四季放牧”的安排,然后提问:哈萨克族人为什么这样利用山地?其中包含哪些科学道理?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后,从众多的内容中达到一种共识。
  显然,这样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提问,目的在于落实与突破本课教学的重难点之一――哈萨克族人民利用自然条件组织安排生产活动及所包含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最终实现有效的历史课堂教学。
  当前,素质教育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方向与要求,而落实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在于45分钟的课堂教学。一节课的设计过程离不开课堂提问,课堂情节的深入总是伴随着一个个精彩提问的呈现。课堂提问就像黑暗里的一盏明灯,让学生找到光明;课堂提问就像是迷途中出现的指路标,指引着学生前进的方向;课堂提问还像是一根长绳子,串起学生的点滴思维火花。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是:必须关注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