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影响高中生数学解题的心理因素探究_适合高中生解题软件
 

影响高中生数学解题的心理因素探究_适合高中生解题软件

发布时间:2019-01-15 03:51:19 影响了:

   [摘要] 高中学生在解答问题时会遇到困难,而其中很多困难并非因为这些问题的解答思路难以琢磨或者学生自身知识体系的缺失,而是因为受到各种心理因素的干扰,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平时应该注重发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结合工作经验,本文对影响高中生数学解题的心理因素做了一定的探究。
  [关键词] 心理因素 高中数学 解题
  
  通常,高中学生在解答问题时会遇到困难。然而,很多困难并非因为这些问题的解答思路难以琢磨或者学生自身知识体系的缺失,而是因为受到各种心理因素的干扰,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平时应该注重发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基于此,笔者结合工作经验,深入分析了影响高中生数学解题的具有代表性的心理因素,并针对这些心理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为广大师生所参考。
  一、影响高中生数学解题的心理因素分析
  一般来讲,不同个体将会受到不同心理因素的影响。高中生数学解题过程中展现的心理因素也各有所异。根据观察和经验,笔者总结出以下四种具有代表性的心理因素。
  1.定势思维。所谓解题过程中的思维定势是指学生在思维上忽略题目差异,重复之前的心理操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这一因素导致学生习惯于固有的解题观念,缺乏灵活性,直接影响到问题的解决质量。当前高中数学教学,尤其是新课改以来,更加强调学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的能力。但是,在实际学习中,很多学生难以做到这一点。思维定势成为学生解决问题的枷锁,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解题动机。人类的活动总是源于一定的动机,并意指一定的目的,学生的学习活动亦如此。动机的强度不同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也不同。据有关心理实验证明,在一定限度内,动机强度与解决问题的效率呈正相关关系。但是,动机过强或者过弱则会降低解决问题的效率和能力。因此,动机过强会致使主体过度紧张,难以稳定下来认真思考;动机过弱则会导致主体无所谓的心态,难以调动大脑进行积极思考。在实际教学中,发誓一定学好数学或者认为数学过于抽象晦涩的同学往往在解题过程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扰。
  3.意志因素。意志是指主体自觉确定目的并很据其来支配、调节自身行为,从而达到既定目的的心理过程。一个人意志的强弱通常以困难的性质或者克服困难的难易为标准来衡量。部分学生数学学习成绩较差也是对解题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较为恐惧所导致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经常能看到部分学生害怕空间立体几何问题,部分学生害怕应用题,于是他们在考试解题过程中,遇到自己害怕的题型,情绪就会变得紧张,本来能够解答出来的简单问题,也变得难以解答甚至不会解答,以至于学习成绩上下波动。
  4.情绪因素。情绪对问题解决具有重要的影响。紧张、恐惧、烦躁、压抑等消极的情绪一般会对解题效率产生负面影响,而平静、乐观等积极情绪则有助于问题解决。比如,我们通常所讲的“发挥超常”与“发挥失常”往往就是考试情绪所导致的。过多的负面情绪会导致解题思路受阻,面对较为简单的问题束手无策,甚至是考试之前做过的题目也不知做如何解答。但是,如果学生在考试过程中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调整好自我情绪,那么其必定会超常发挥,思如泉涌,最终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二、战胜高中生数学解题心理因素的对策建议
  1.重视学习过程,改善学习方式。对于高中生来讲,高中数学具有抽象化特点。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单单注重结果的正确与否,最关键的是要透彻地理解题目涉及到数学思想和方法,真正地去思考,思考过程才是学习过程的灵魂。对于教师来讲,课堂教学要注意强调通性通法,淡化解题技巧,引导学生逐步地认识问题,使其自觉地融入分析、综合、归纳以及概括等思维过程中去,最好能让学生自己认识到什么样的解题方法适合什么样的数学问题。通常,在学生具备了正确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之后,一些特殊解题技巧也会被其发现。
  2.重视学习目的恰当定位,端正学习动机。恰定定位学习目的可以帮助学生改变对学习的消极态度,激发起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定位学习目的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对于学习能力高,要设置略高的学习目标,对基础较差、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设立稍低的学习目标,并在不断进步中予以肯定,进而提出更高一层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得到不断的进步。
  3.重视学生意志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研究的兴趣,使其在平常就能亲身体验“能退能进”,逐渐形成在逆境中冷静分析解决问题、修正错误的良好解题习惯。具体来讲,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设置难度稍高的独立作业,鼓励他们独立完成。起初,可能大多数学生解答不出。但是,当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教师一定要予以心理上的引导。这样,经过多次尝试和锻炼,学生战胜困难的意志一定会有所提高。
  4.重视评价的激励作用
  评价是教师全面了解学生学习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评价主要表现在:学生数学学习中的进步,包括测验、作业等;诊断学生数学学习的困难,及时改善教学方式和教学环节;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解决数学思维上的瓶颈。教学中,教师要善用教学评价,巧用教学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中获得心理上的成就感,从而获得继续进步的动力。
  总之,高中生数学解题能力不仅是知识理解掌握程度的体现,更是学生心理素质的显现。因此,作为高中数学教师,重视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各种心理并采取有效措施帮助他们杜绝消极心理因素,对改善教学效果、健全学生心理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高增良.高中生畏答心理探微与应对[J].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09,(5).
  [2]曹凤山.关于高中生数学解题的调查分析[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教版,2005,(5).
  [3]唐青云.也谈“以退为进”策略在数学解题中的运用[J].中学教学参考,009,(14).
  [4]张素芳.浅析影响高中生数学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J].中国研究教育发展杂志,2008,5,(4).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