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让战膺拥有“中国心”_膺战
 

让战膺拥有“中国心”_膺战

发布时间:2019-02-08 03:53:53 影响了:

  在我国航空科研试飞领域,广大试飞员们用智慧和汗水把一个又一个航空梦变为现实。2001年9月9日,国产首台涡轮喷气发动机试飞在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圆满完成,它标致着,我国第一台完全自行设计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涡轮喷气发动机诞生了。从这一天起,中国成为世界上除美、俄、英、法外第五个可以独立研制高性能航空发动机的国家,自此我国战机终于有了“中国心”。
  
  中国试飞员誓要飞出“争气机”
  
  在中国航空试飞史上,空军试飞团的几代试飞员们在多年的科研试飞中,曾参与过数十种型号各异的航空发动机的试飞,但它们都是国外或仿制产品,实现中国自己涡轮喷气发动机零的突破,成为中国试飞员为之奋斗的夙愿。因为在当今世界航空界,战机发动机的设计研制是公认的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世界上能研制飞机的国家不少,甚至具有核武器生产能力的国家也越来越多,但长期以来能研制飞机发动机的却只有美、俄、英、法四个国家。国际航空界认为:飞机发动机在研制中的困难、复杂程度和风险性要远远高于一种新型飞机的研制。
  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曾谋求与西方国家一起共同开发航空发动机,但由于种种原因最后失败了。世界航空大国都明白一个事实,现代作战飞机70%以上的性能都是由发动机的工作来表现的,而到战时,在飞机的部件上,只有飞机发动机不具有互换性。事实告诉我们,在航空发动机的研制上,中国的前途只有一条――独立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研制出自己的“争气机”。
  早在1993年,空军试飞团现任团长汤连刚和试飞员龙林仓,就曾到东北有关发动机的厂、所进行理论学习和技术改装工作,为日后的全面试飞作准备。1995年年底,在中国飞机城――阎良,空军试飞团党委经过反复研究,抽调团里的8名精兵强将组成了发动机试飞攻关小组,其中包括刚从俄罗斯国际试飞员学院学成归来的中国唯有的3位国际试飞员张景亭、李中华、徐勇凌。他们与发动机厂、所和试飞院课题组的科研人员,共同开始了我国第一台航空发动机的研制工作。
  发动机的整个设计和生产过程都是从零开始的,加之空中试车台实验不充分,发动机在设计、制造和试验中未暴露出来的问题,都可能在试飞中以不同的形式显现出来,而这必将使试飞风险大大增加。试飞员不光是飞机的驾驶员,还应成为专业科研人员,因为试飞员在空中对各种问题的判断和处置,将直接影响发动机研制和改进的成败。为了搞好试飞,攻关小组的试飞员们从1996年开始,多次到有关厂、所进行深入系统的有关发动机的理论学习,厂、所的科研人员和试飞院课题组的成员也多次到团里为试飞员们进行理论培训,从发动机结构原理到飞行时应该注意的程序等。每次学习后,试飞员们都要进行严格的考试。曾在俄罗斯受训的国际试飞员徐勇凌在笔记中写道:“我们对发动机试飞的风险性有充分的认识,但我们决不会回避,因为中国航空工业不允许失败。如果说西方国家还可以在几家公司中进行选择,那么中国航空工业可谓是背水一战。中国试飞员的使命唯有成功,哪怕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让“争气机”上天。
  
  “空中开车大王”邹建国
  
  发动机定型试飞一段时间后,为保持对发动机试飞工作的连续性,以便从深层次上认识发动机故障的原因,增强风险预测能力。为此,邹建国、徐勇凌这两名双学士试飞员便与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研制的航空发动机结下了不解之缘。具体分工是,由邹建国驾参试机01号在全包线边界上全面试飞发动机性能,由徐勇凌驾03号战机试飞航电系统。
  随着试飞的深入,风险也渐渐向试飞员逼近。1997年8月21日,盛夏的天空格外晴朗,三秦大地一片浓绿。一架银白色的战鹰带着巨大的轰鸣,风驰电掣般从试飞基地机场跃入蓝天。今天,邹建国驾驶着他亲密的“伙伴”―01号飞机,进行发动机规定科目的试飞。战机迅速上升至8000米的高度,除了发动机有节奏的轰鸣声,一切都是那么平静。在空中任何一个飞行员都最爱听发动机的这种欢快的“歌声”,因为它在告诉飞行员:飞机一切正常。突然,“嘭”的一声,右发动机停止了轰鸣。与此同时,邹建国感到身体象被谁猛地推了一把,他发现飞机发动机的两个红色警告同时发出报警信号�且发动机转速表在快速下降。“不好!”邹建国凭直觉意识到发动机可能在空中意外停车了。他的判断是正确的,邹建国遭遇了该发动机的首次空中停车。他迅速稳定了一下情绪,在瞬间检查了飞机的各种仪表,把油门放到停车位,以进一步观察飞机的状态。多年的试飞经验和对该型发动机的了解,他分析出右侧发动机双转子没有被卡住,可以进行空中起动。
  这架试飞的飞机安装了左右两台发动机,当一台发动机停车后,飞机的各种性能和状态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处置不当,飞机极有可能发生机毁人亡的事故。邹建国一面将情况报告地面指挥员,一面操纵只剩下一半动力的飞机继续飞行。他尽量使操纵动作轻柔,以防止战机失控。飞机边降低高度边向机场飞去,邹建国在调整好飞机状态的同时打开空中点火电门,将油门放置慢车位,进行第一次空中起动。只见,发动机转速没有上升,而温度却飞快地上升了,他意识到第一次起动失败了。经过努力,第二次起动也失败了。在重新调整了高度和速度后,邹建国进行了第三次起动,又失败了。他的额头和手心渗出了汗水,他知道,必须进行单发着陆了。
  右侧这台发动机直接关系到飞机的液压收放系统和刹车系统,右发动机不工作就意味着,飞机在降落时只能使用应急起落架和应急刹车系统,这会加大飞机在着陆过程中的操纵难度,飞机接地后修正方向困难,稍有不慎就会使飞机偏出跑道。邹建国驾驶着只有一台发动机工作的战机慢慢接近了跑道,在指挥员的正确指挥下,飞机机轮终于压上跑道,邹建国屏住呼吸,收油门、放伞、蹬舵、修正方向、使用应急刹车……一连串动作准确到位,飞机平稳地停了下来!邹建国终于以高超的技术在该发动机第一次发生空中停车,只有一台发动机工作的情况下着陆成功了。事后分析原因,发现在高空小表速切断加力情况下,是发动机稳定性差的问题,这为改进发动机提供了重要依据。
  邹建国又一次战胜了发动机空中停车的险情。在数年的发动机试飞中,他共经历了14次空中停车险情,这种压力是常人无法想象的,风险没有吓倒邹建国,他不断突破心理和生理的极限,赢得了“空中开车大王”的美名。
  
  “烈火金刚”徐勇凌
  
  现年38岁的试飞员徐勇凌个子不高,身体强壮,睿智的眼神配上整齐的“寸头”,浑身上下透出一股虎气。他从小生长在江南水乡,儿时对蓝天的向往,使少年的他便立志成为一名飞行员。高中毕业时他参加招飞考核未能如愿,但他矢志不渝,大学志愿全都填上了北京航空学院。徐勇凌做梦也没想到,1984年在他大学毕业时,空军在北航大学生中招收飞行员,徐勇凌热血沸腾,决心抓住这最后的机会。他终于穿上了军装,成为人民空军的一员。
  “他是一块飞行的好料”,这是航校教员对徐勇凌的评价。徐勇凌不仅是我国第一批获得工科和军事双学士学位的飞行员,也是我国第一所试飞员学院的首批毕业生,还是我国仅有的3位国际试飞员之一。他精通英、俄两种语言,能飞所有型号的国产歼击机,驾驭过米格-29、苏-30等国外先进战机,每年在国家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试飞论文数十篇,是我国新一代跨世纪的试飞员。
  对于发动机在大马赫数时停车的问题,科研人员久攻不下。1998年春天,徐勇凌驾驶着装配该型号发动机的战机起飞,继续向这个难题发起冲击。蓝天上飞机挟急风飞驰,在发动机开加力后,天空中传来了震耳欲聋的轰鸣。徐勇凌和他的战鹰瞬间以数倍音速消失在遥远的空域。“成功了,成功了!”塔台上科研人员和战友们一片欢腾。这是发动机试飞以来的第一个高潮,厂、所的科研人员们终于看到了中国第一台航空发动机希望的曙光。
  1999年5月20日下午,湛蓝的天空没有一丝浮云,试飞基地的机场与往日一样忙碌。徐勇凌驾驶着带副油箱的飞机以全加力状态呼啸着冲向天空。收起落架、收襟翼、动作娴熟有序,飞机没有任何异常。
  战机瞬间已飞到400米高度,机身下的建筑物、田野依稀可见。徐勇凌按操纵程序关加力,将油门收到中间状态。突然,机舱内仪表板上有两个红灯不停地闪烁着红光。徐勇凌下意识地紧盯着红灯,“不好,是火警灯!”徐勇凌浑身一震。因为飞机在空中双发起火的概率是非常低的,徐勇凌遇上了中国试飞史上最险恶的一幕。以他多年的试飞经验和职业的本能,他感到飞机发生了严重故障。
  “08报告,左右发动机火警信号灯亮。”徐勇凌迅速向地面指挥员报告。
  “密切注视,保持高度,返航!”塔台指挥员向徐勇凌发出了紧急指令。
  徐勇凌立即改平飞机,并掉头回转,然而就在飞机还未完全调整好姿态时,致命的故障再次向徐勇凌袭来。地面的行人都可以清楚地看见一架飞机拖着火龙在空中急驰。
  此时在驾驶舱内,电子参数显示已中断。徐勇凌此刻异常冷静,他心里明白飞机在空中起火的后果,但他更明白在这架参试机和它装配的航空发动机上,倾注着无数科研人员和战友们多年的心血。“一定要把它飞回去!”这是他当时的全部念头。与此同时,发电机故障信号灯、液压警告灯……座舱内所有刺眼的红灯都鬼使神差般地全部放着红光,徐勇凌仿佛就置身于一场锤炼真金的烈火之中。时间在一秒一秒地流逝,嘴唇已被咬破他浑然不知。突然,飞机猛一低头,徐勇凌本能地迅速拉杆想控制住飞机,但驾驶杆却失去了往日的灵敏,徐勇凌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飞机失去了控制,就像一只发狂的鹰,呼啸着扎向大地……
  在不到300米的空中,轰的一声巨响,徐勇凌被强大的动力弹到空中。他同时感觉身体一阵剧烈的疼痛。一朵雪白的降落伞似盛开的“雪莲花”,在蓝天绽放出来,载着试飞员向一片绿色的麦田飘去。从飞机着火到他跳伞,前后只有42秒钟的时间,而这短短的42秒对徐勇凌来说却是经受了生与死的考验。飞机随时都有在空中突然爆炸的危险,而徐勇凌却在这生死存亡的瞬间记下了飞机的大量宝贵数据,这是用生命换来的数据啊!
  飞奔而来的老乡们在菜地里救起了已无法动弹的徐勇凌。满脸是血的徐勇凌忍着剧痛焦急地问道:“快去看看有没有乡亲受伤呀!”在场的人全都流泪了。在赶往医院的路上,徐勇凌用公用电话打到妻子的办公室。妻子段岚拿起电话,电话那头传来丈夫平静的声音:“我跳伞了,快通知领导和团里。”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脑中一片空白。当她赶到医院时,看到一列车队急速驶来,丈夫浑身是血被人从车上慢慢抬下来。段岚无法想象刚才电话里那平静的声音是身负重伤的丈夫发出来的。面对如此坚强的丈夫,妻子擦干眼泪,对自己说道:“我也要用坚强来鼓励丈夫,再大的风雨,我们一起承受。”
  她做到了,在徐勇凌整个住院治疗期间没流过一滴眼泪,每天都给徐勇凌带去许多搜集的笑话,就连她平时最要好的朋友都感到非常惊讶。但是每当段岚回到家里为丈夫做饭时�感情的闸门就再也控制不住了,眼泪一滴一滴洒在锅台上。一位老试飞员的妻子曾说过:再脆弱的女人,只要嫁给试飞员,都会变的坚强了。
  领导和同志们给了伤病中的徐勇凌极大的关怀和鼓励。中航总公司的领导们赶到试飞院看望徐勇凌,试飞员出身的王昂同志在慰问的同时,让他谈谈自己的想法。头上缠满绷带的徐勇凌满怀激情地说道:“飞行事业是我一生的追求,我愿意在这个岗位上奋斗终生”。
  浑身多处受伤的徐勇凌以顽强的毅力在惊人般地恢复着,一个星期后下床了,一个月后开始散步,两个月后开始慢跑,四个月后又勇敢地驾机重返蓝天。这就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中国试飞员。
  
  风雨过后是彩虹
  
  在发动机的研制上,航空界有句名言:一台发动机在研制试飞阶段所暴露的问题越多,解决得越好,最后定型的产品就越过硬。
  2000年5月19日,对试飞员徐勇凌来说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今天他将在“5・20”发动机空中起火事故一年后,驾该型机重返蓝天。一架崭新的银色战鹰静静地停在机场跑道上,它的编号仍是“03”。望着这亲切的飞机,徐勇凌感到从容而又自信。飞机缓缓滑出跑道,“松刹车,开加力…”战鹰腾空而起,冲向浮云涟漪的天际。
  2001年,在我国首台航空涡轮喷气发动机即将完成定型试飞的前夕,在东北举行的发动机评审会上,徐勇凌代表试飞员发言时郑重地说道:“今天,我终于加入了为航空发动机喝彩加油的行列。这台发动机所遇到的困难我们有目共睹,可以说是九死一生,含着眼泪往前走。作为试飞员我对它有着最深切的情感,它是我们的心头肉啊!我们最清楚什么是风险,我要告诉大家的是,过去我们所遇到的所有风险是中国航空事业必须承担而无法回避的。我们不要为付出的代价而哭泣,我们应该为我们的坚强,为我们曾经战胜所有难以逾越的困难而欢呼……!”说到这里徐勇凌哭了,全场每一个人都哭了。经过艰辛的付出而获得成功的人们,才最能体会成功的意义。
  2001年4月16日,邹建国驾机进行发动机的最后一个难题――空中实弹射击状态下的试飞。为找出发动机的工作“边界”,规定飞机在试验时必须在平飞状态下进行,发动机将经受“吞烟”和升限发射航炮的考验。在发动机整个试飞过程中,都是按国军标进行测试,这在我国还是首次,它意味着各种参数不允许有丝毫误差。数千米的高空,邹建国驾驶着国产某新型战机做好了导弹发射前的最后准备。到达靶区上空,邹建国果断按下发射按钮。只见飞机两翼下冒出两团耀眼的火光,同时两股白色烟柱如利箭般射向远方。发动机工作正常!邹建国通过无线电将喜讯传到地面,人们相拥而泣,成功的声音中国航空工业听到了,祖国母亲听到了!2001年9月9日,随着试飞员徐勇凌最后一个试飞架次的顺利完成,我国首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涡轮喷气发动机的试飞任务终于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我们的战鹰终于有了“中国心”。
  责任编辑:京爽■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