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青春当为航天歌|江苏211大学名单
 

青春当为航天歌|江苏211大学名单

发布时间:2019-02-10 04:00:58 影响了:

  编者按: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和武警部队自2009年12月1日起施行新的士官制度,士官军衔调整为初级士官(下士、中士)、中级士官(上士、四级军士长)、高级士官(三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一级军士长)共三级七衔。=级军士长标识为缀有金色半环绕麦穗的突叉步枪和三条粗折杠,依陆、海、空、武警不同,肩章底色为松枝绿、深藏青、浅蓝灰和红色。该衔一般授予技术突出且有重大贡献的技术型士兵,且由三级军士长经至少4年才能晋升,目前在我军只是极少人能享有的珠荣。
  从一名普通战士到一名二级军士长,从一名初中生到一名高级技工,从军二十载,李建文凭着对党的满腔赤诚,凭着对航天事业的一腔热爱,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勤奋耕耘,收获了累累硕果,留下一段闪光的足迹――先后2次荣立三等功,6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5次被评为“优秀士兵”,3次评为“优秀班长”,4次荣获“优秀士官”。
  
  “不怕起点低,只要发奋学习,提高素质,就能练就为党工作的过硬本领”
  
  1986年12月,初中尚未毕业的李建文应征入伍,从家乡四川仁寿县奔赴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在连队组织新同志到荣誉室参观时,李建文被一幅幅弧光闪烁、你追我赶的大生产场面,一个个响亮的名字,一桩桩动人的事迹深深地震撼了。
  他当时就在心里对自己说:“我也要和前辈们一样,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李建文能吃苦,在修理所是有名的。从小生长在农村的他,早已养成了吃苦耐劳的品格。他常说:“干工作没有捷径,全靠多流汗”。分到修理所后,有些同志戏称他们是“干粗活的”,经常与机器钢材、铁块打交道,有力气就行。李建文能吃苦,体力好,一两百斤的铁块他能扛起飞跑,多次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好评,他自己也不由得有些沾沾自喜。但是,很快这种凭力气吃饭的想法使他栽了一跟头,一次全营组织焊工比武,一字排开后,便各自开始施展手艺。“不就是烧焊呗,有啥不会的!”李建文拿起工具不到10分钟就完成,结果到工程师点评时,说了这么一句话:“这顶多小学一年级水平,不及格!”引起战友一阵哄笑,李建文妄自尊大的心像受到蜂蜇一样,火辣辣的痛,这句话让他回味了好几年,也正是这句话激励着他,使他明白一个道理,光蛮干不行,还要有真才实学,知识才是力量。初中还没毕业的他,又重新拾起了课本,一个句子一个句子反复琢磨,一道题一道题反复运算,碰到难题解不出来,他觉也睡不香,半夜也要爬起来找文化水平高的同志讨教,有些战友常被他搅得睡不好,但也被他这种执着精神所感动,不厌其烦地给他讲解。功夫不负有心人,1995年李建文顺利拿到了中专文凭,中专毕业后,他又锲而不舍,报了南京理工大学大专班,2002年顺利毕业。为了尽快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他还借来《机械制图》、《焊工原理与基础》、《焊工工艺》、《钳工工艺》等书,一头扑进去,别人周末去逛街,他就埋在图书室内看书,老乡拉他去吃饭,他从不到场,为此有些战友还不理解他,和他闹意见。
  他的津贴几乎全投资到买书本上,身上却没有一件像样的便衣,穿的鞋子一直是部队发的解放鞋和布鞋,袜子破得如鱼网一般,也舍不得买新的。营里的技师、连里的老兵班长几乎都是他的师傅,李建文工作中经常给他们打下手。
  他除给自己制定严格的理论学习计划外,还注重在实践中逐步积累。懂焊工技术的人知道,这门技术手上功夫要求高,很大程度靠多练,只有练才能出真本领。可在学习过程中,并不像他当初想象的那么简单,一开始他就碰到了“拦路虎”。特别是刚学电焊的那段时间,两眼被弧光刺得直流眼泪,脸上多次灼伤脱皮,常常半夜被痛醒,睡觉时还得把毛巾放在枕头边以备擦眼泪,早晨起床哨响了3分钟,眼睛都睁不开,也不敢睁,受到强光刺激的眼睛就像进了沙子一样,又痛又痒。但他毫不放弃,几年来,他几乎把所有的双休日和节假日都用在学习上。功夫不负有心人,1996年他获得中级焊工证,2002年通过四川大学高级焊工考核,拿到了高级焊工证书。
  “我能从一个农村娃到改选士官。没有别的诀窍,归根结底只有一个字。那就是‘干’――脚踏实地地干。”
  多少年来,他抱定一个信念:“要干就干最好,别人能做到的,我也一定能行!”正是这股不服输的工作劲头,一直激励着李建文勤奋学习、刻苦钻研、踏实工作。1989年9月,修理营遭受特大泥石流袭击,一些同志受伤,许多同志看到多年建起的美丽家园毁于一旦,流露出悲观失望情绪。他当时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主动请战到营里帮忙清理库房。这是最脏、最累、最危险的活儿,许多设备、器材被淹没在泥沙、石块中,连汽车也有一半被“吞没”,又正值酷暑,炎热难当,倾斜的墙体随时有倒塌的危险。当时李建文想这些仪器、设备、测量工具被埋在沙中,如果用镐、锹直接刨,效率当然高,但那样容易损坏器材,他打消了这个念头,就用钎子和手一点一点刨,手磨破了,粘上创可贴继续干,二个月下来,清理出沙子和泥土上百立方。期间,连中午都没有休息过,天天是一身土、满脸泥,只露出两个眼睛在打转。就在那时,他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并被确定为志愿兵选改对象。
  1996年6月,201塔靶改项目里安装8吨回转吊车,由于当时他还末考取中级焊工证书,科委设计所张秀林高工坚决不同意把任务交给他。黄兴国总师、赵满元营长、基地后勤部设备处叶福华处长一齐把目光投向了他,看着领导们不信任的目光,那股不服输的劲头在胸中激荡,李建文立下了军令状:“我能够完成这项任务!”于是,三位领导向张高工力争由修理营承接安装任务,并向张高工保证绝对不会出现任何问题,张高工这才勉强答应让他们试一下。经过张高工的初步考核,他和另外一名同志接到了这项任务。说实话,当时压力还是很大的,虽然干过不少活儿,但真正直接与卫星发射任务打交道还是第一次。因为这吊车是直接用来吊装卫星的,受力和平衡都有很高的质量要求,牵一发而动全身,尤其是技术上必须严格符合要求,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如果搞砸了,后果不堪设想。李建文不敢有丝毫怠慢,立即找来大量的资料阅读,论证了一大堆数据,做了无数次试验,还到地方请教了3位老师傅,解决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为确保万无一失,制定了三套施工方案,经高工评审,全部过关,任务提前5天时间完成,经配重实验,各项指标全部合格,张高工竖起了大拇指。
  现在,野战部队叫得最响的口号就是:“首战用我、用我必胜。”多年来,他总是用这种战斗精神来激励自己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勇往直前。2002年7月,他担负基地首区和成都腾云楼宾馆的两枚火箭模型加工任务。火箭模型长8米,直径五十厘米,为了增强箭体的强度,需要在圆筒内竖起一根钢管作骨架,必须钻进箭筒内施焊,焊接难度很大:一是火箭容积小,只能爬进去扑着身子操作。二是焊接时温度高、散热慢、空气不流通,作业 的人很可能因高温、烟呛、缺氧而窒息。三是筒径小得连防护面具都不能用,只能闭上眼睛摸索着干。强烈的弧光刺激,有毒的烟尘气体,是否受得了?到底让谁上呢?大家脸上都有难色,有人建议让他班个子最小的廖文山进去,因为李建文块头大,不方便操作。李建文想到廖文山技术还差点火候,不放心。副班长考虑到他年龄大,坚决不同意他进去。此时李建文只有一个想法:“我是班长,我得带个头。”平时带兵,他总是说得少,做得多,坚持身体力行,战友们个个都服气。在这关键时候怎能退缩呢?这时,他不顾战友的劝阻,拿起焊钳,一猫身便钻进了火箭模型圆筒内。刺眼的狐光、强烈的高温、呛人的烟尘笼罩着全身,他屏住呼吸,坚持多焊一会儿,直到憋得脸红脖子粗,实在不行了才出来透口气,休息一阵后又进去……就这样,反反复复地钻进钻出。一天下来,他已成了一个“黑包公”,头发烧焦好几块,手上烫伤多处,迷彩服几乎成了鱼网,战友们都替他捏了一把汗,怕他身体吃不消。
  由于长年与电气焊打交道,脸上的皮脱了一层又一层,身上的烫伤旧伤末愈,新疤又起。由于紫外线长期刺激眼睛,视力也受到了很大的伤害,如今已离不开眼镜。干了这一切,李建文从没有说过一个“苦”字。他自己常说:“我能从一个农村娃到改士官,再到如今能改上高级士官,没有别的诀窍,归根结底只有一个字,那就是‘干’――脚踏实地地干。”
  “我能有今天,完全是军队这所大学校培养了我,军营永远是我最留恋的地方。”
  “发展才是硬道理”,躺在成绩簿上睡大觉,只会固步自封,停滞不前。知识更新日新月异,要让自己不落后,就得坚持天天学习,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没有大胆的创新精神不行,要敢于迎难而上,挑战自我。
  2004年12月,“神舟”剧组到基地拍摄电视剧,需要拍摄一组模拟火箭发射现场的镜头,当时,模型主体已请地方工作人员加工好,就差8个喷火装置。地方师傅一再表示:“干不了。”于是剧组求助基地帮忙,基地宣传处想到修理所曾做过两个火箭模型,便叫他们尽最大的努力,试试看。任务下达后,所长召集所有技术骨干在“沟里”研究施工方案。个别同志提出,干脆把这项任务推掉算了,目前“沟里”的任务这么紧,再说面临的不利因素太多:一是他们虽然做过外观模型,但要让火箭模型喷出2米长的火,达到实况一般的效果,这毫无经验可言。二是没有图纸,没有现成的设计方案,得边做边设计,难度极大。三是工期短,只能给他们6天时间,因为基地紧接着还有后续任务,工期上没有任何商量。四是要动用可燃气体,危险性大,所里上下都有很大的压力。五是所里全部技术骨干都在201发射塔加工防雨篷,正处在吊装的关键环节,工期也不能耽误,人手不够。如果接下这项任务,能不能完成?这是大家考虑得最多的问题。可是剧组的负责同志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就等所里的答复。在这种情况下,李建文觉得也没有退路了,站起身来拍了拍胸脯,说:“让我试试。”他立即回到所里,一头扎进了工作间,和摄制组的严师傅一起,查找资料,画草图,连饭也顾不上吃,花了一天时间,做了十来次试验都失败了。心里急,这是他一生难忘的,他饭吃不下,觉睡不安,晚上凌晨还在打电话咨询专家。经过3天的努力,终于把难题攻克了。样品出来后,他又拖着疲惫的身体,连续加班两天两夜,加工完成8个喷火装置。饿了就啃方便面,困了就用凉水冲脸……终于,李建文圆满完成任务。任务完成后,剧组的严师傅非常感动,建议他早日转业,并承诺给他找份待遇优厚的工作,但被他婉言谢绝了。李建文说:“我能有今天,完全是军队这所大学校培养了我,军营永远是我最留恋的地方,只要部队需要我,我会义无返顾地投身光荣而伟大的航天事业中。”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