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殊途同归】殊途同归什么意思
 

【殊途同归】殊途同归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19-02-12 04:08:56 影响了:

  如果说堑壕和铁丝网在战场上的广泛采用使发展机械化武器成为必然,重机枪强大的杀伤力直接催生了坦克的话:那么,步兵在战场上面对机械力所表现出来的脆弱,以及坦克对步兵的依赖,则成为了步兵战车的助产士。基于社会生产力总体发展水准的差距,机械力战车发展的主动权大多掌握在传统的西方强国手里,当然这也有例外。在强大的外部压力之下,前苏联从二战后期凭借着国家制度在调集社会生产力上的优势,逐渐掌握了世界武器发展的主动权。步兵战车的发展就是显著的例子。联邦德国和前苏联几乎同时开始研制步兵战车,尽管发展背景不同,但是最终先后研制出世界上第一代步兵战车,丰富了战后机械化部队作战模式。
  
  发展背景
  
  从严格意义上讲,步兵战车理论的提出应该归功于纳粹德国。二战后期,纳粹德国陆军在总结战争前期经验教训时提出:为有效配合坦克展开战斗,装甲步兵有必要装备一种新型战车提高其战斗能力。这种战车应该具备坦克的机动性能,同时又能允许步兵在行进的战车内使用随身携带的单兵武器打击车外目标。然而,面对外部强大的反法西斯力量,加之诸多难以逾越的技术瓶颈,纳粹德国的步兵战车最终胎死腹中。
  二战结束后,美、苏两国都加强了控制区域内意识形态的竞争。双方的行动加深了彼此之间的恐惧和不信任。“盟军”、“反法西斯盟国”之类的词汇迅速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遏制”、“冷战”。柏林墙的筑起使德国成为北大西洋公约与华沙条约组织的聚焦点。柏林墙西侧是“马歇尔计划”支持下的联邦德国热火朝天的经济建设,柏林墙东侧是被T-34和革命热情武装头脑、随时来毁灭这一切的百万大军。冷战的压力和德国人对二战深刻反思赢得的信任,使北约盟国在1955年解除了联邦德国被占领状态。5月5日,联邦政府总理阿登纳宣布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次年,联邦德国重整军备,正式组建联邦德国国防军。
  有人说普希金的诗歌传神之处,在于它刻画出生为斯拉夫人的尴尬和悲哀:无论任何一个时期,始终没有摆脱出卖和被出卖、威胁和被威胁的命运。社会制度的变革也没能使前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摆脱这种宿命。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巴巴罗萨”作战计划的实施,使斯大林深刻体会到“被动、被出卖”的滋味。为了这场战争的胜利,前苏联付出了2000万生命。如果说付出了沉重代价并取得了胜利应该尽情庆祝的话,斯大林却没有这种心情。1945年7月24日,在分享反法西斯胜利果实的“波茨坦会议”上,美国总统杜鲁门用近乎漫不经心的语调告诉斯大林:“美国现在具有一种‘破坏力异乎寻常的新武器’”。斯拉夫人高效的情报机构以及前苏联国内当时对核技术的跟踪和发展使斯大林明白,波茨坦会议对于苏联来说,不是灾难的结束,而是灾难的开始。
  1949年9月23日,苏联成功地实施了原子弹爆破。但是,笼罩在苏联头上的核阴影并没有随之消失,反而越演越烈。在二战结束后的十多年里,美国依靠在二战期间积累的巨大财富,使本国军事力量特别是在核力量的道路上发展迅猛。而此时的苏联却不得不在一片战争废墟上重新建设家园,核力量的差距使苏联不得不生活在美国人核讹诈的阴影里。特别是上世纪50年代初期,面对美国在朝鲜战场的肆意妄为,苏联却一直刻意避免和美国的正面冲突,就是对斯拉夫人在核阴影下痛苦内心的真实刻画。
  
  发展理论
  
  古德里安“闪击战”理论,提出以装甲战车部队在飞机和空降兵的协同下远程奔袭敌后,实施高速进攻的新型作战模式。强调以强大的两翼装甲部队形成突破,深入敌军后方重镇,步兵部队随后跟进,于敌后方将敌包围聚歼。二战的结束摧毁了纳粹,但是并没有摧毁德国人对“闪击”理论的理解和机械制造工艺精益求精的传统。战后重组的联邦德国国防军根据当时冷战形势的研判以及对“闪击”理论的继承,得出结论:要适应未来的战争,战车必须具备超乎对手想象的机动性,其中最大时速应该不低于65公里、平均时速50公里、最大行程不低于500公里,步兵战车作为坦克的作战伴随车辆,其机动性、防护性、“三防”能力应与主战坦克相当,并对主战坦克的突击进行火力掩护和补充。
  “大纵深战役理论”,是指以杀伤兵器同时压制敌整个防御纵深,在选定方向上突破战术地幅,然后将扩张战果的梯队,包括坦克、摩托化兵等投入交战,并以空降兵实施空降,迅速将战术制胜发展为战役胜利,以尽快达成预定目的。二战结束后的十几年里,随着前苏联“大纵深”理论的成熟和当时美国动辄实施核讹诈的局面,前苏联陆军认为:步兵应搭乘专门的战车,提高其在核条件下的生存能力(还包括生化条件下的生存能力)。以配合坦克实施“大纵深”作战,并且这种步兵战车应该为步兵的突击提供足够的火力支援和掩护。
  
  发展基础
  
  一如美式炸薯条和鸡腿汉堡满足不了德国人对美食的向往,笨重的M60主战坦克和薄弱的M11 3履带式装甲车难以诠释德国人对“战车”的追求。尽管这两种装备在上世纪50年代后期均属于“国际最高技术水准”,并且美国人一再承诺出口装备的同时转让技术。但是,单就机动性一个项目而言,M60主战坦克的最大时速只有48公里。平均时速不足30公里,最大行程不足450公里:M113的最大速度倒是没有令人失望,达到64公里,平均时速45~50公里,但是最大行程不足330公里(这种情况在1959年开始研制的M11 3A1得到改善,在更换了发动机之后最大行程增加了150公里)。这两种装备没有一个能够满足德国人的要求。而经过战后15年的恢复和发展,德国的机械工业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以汽车为例,联邦德国在1956年就实现了年产汽车过100万辆,这一目标我国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才实现。加之德国人在机械力上天然的自信,德国人战后第一个军备发展计划随之开始实施,第一代主战坦克和第一代步兵战车的研制工作先后在1958年9月和1959年9月正式展开。这就是“联邦国防军的骄傲”――“豹”I(LeopardI)主战坦克、“黄鼠狼”I(MarderI)步兵战车。
  有意思的是,德国人在研制第一代主战坦克时,走的是与欧洲盟国――法国、意大利联合发展之路,而在第一代步兵战车的发展上却是子然独行,可能有些读者会对此产生疑惑。事实上,在冷战开始后,面对柏林墙隔壁的T-34以及新锐的T-54/55,加之被意识形态刺激得热血沸腾的高昂士气,西欧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一直生活在杯弓蛇影之中。不过,与第一代主战坦克联合发展之路开始得异常坚决和迅速不同,西欧人乃至整个北约在步兵战车的发展上却陷入无休止的争议之中。出于对装甲部队作战理论天生的敏感和睿智,德国人没有丝毫犹豫。1971年,随着第一批生产型“黄鼠狼”步兵战车交付联邦德国国防军,加之8年前交付部队的“豹”1主战坦克。 西方第一支具有现代意义的合成机械化部队正式诞生,美国人完成这一目标则是在12年之后。
  当时前苏联陆军普遍装备的BTR-50P履带式装甲输送车,由PT-76水陆坦克底盘研制而成。该车最大时速44公里,最大行程400公里。就机动性而言,BTR-50P履带式装甲输送车不要说满足未来作战的需要,就是配合苏军装备的T-54/55中型坦克(最大时速50公里,最大行程500公里)作战都成问题。更糟糕的是,该车车体为敞开式,装甲较为薄弱,仅能抵挡单兵轻武器的射击,更不要说适应核条件作战了。尽管前苏联在1958年对该车进行了改进,封闭了车体,加装了简易“三防”系统,但是改装后的BTR-50PK的机动性进一步恶化,几乎没有一个数据可以和即将进入美军现役的M113装甲输送车相媲美。前苏联陆军元帅们感到脸上无光,由此发展步兵战车的政治缘由无可争议,尽管日后步兵战车被前苏联相当多的人指责为劳民伤财。
  1959年,就在德国开始第一代主战坦克和第一代步兵战车发展计划的同时,前苏联也制定了相似的计划,这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罗刹双雄”――T-64主战坦克和BMP-1步兵战车。与西方人进行武器研制时习惯性地大张旗鼓不同,前苏联人在确定了步兵战车的价值之后,研制工作迅速而又秘密地展开。由此我们就不难理解,当BMP-1在1967年出现在西方军事观察家视野中的时候,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惊惶失措。是该前苏联的元帅和工程师骄傲的时候了,毕竟8年来的日夜兼程使他们率先装备了世界上第一辆步兵战车。加之此前已经服役3年的T-64主战坦克,他们建立起世界上第一支具有现代意义的合成机械化部队。西方发展最快的德国人完成这一进程则是在5年以后。
  发展历程
  和“豹”I主战坦克的发展相似,联邦德国在第一代步兵战车的发展上也是采用了公开招标的方式。1960年1月,联邦德国国防技术采购局在提出关于步兵战车的基本技术规范后,有意参与该项目的国内外公司迅速组建了2大承包商。第一个承包商由莱茵金属一哈诺玛格公司、鲁尔钢铁公司、威顿一安楠公司和布诺・沃内格公司等4家企业组成,日后,这家公司联合组建了世界军工企业的典范――莱茵金属集团。另一个承包商由亨舍尔公司和日后因生产“皮兰哈”轮式装甲车而声名鹊起的瑞士莫瓦格公司组成。与两大承包商关于设计与制造履带式步兵战车的合同是在联邦德国国防技术采购局在波恩的专项办公室签订的,同时该局向两大承包商支付了上千万马克的研制费用。
  在合同签订后,研制工作迅速铺开。当年,以莱茵金属一哈诺玛格公司为首的第一承包商设计出A方案,并生产了3辆样车:而第二承包商亨舍尔公司和莫瓦格公司因为设计理念的不同各执己见分别设计出B方案和c方案,并分别制造了2辆样车。正是基于这样的缘故,有相当一部分人误认为联邦德国第一代步兵战车最初由三个承包商参与了竞争,其实这是谬误。从1961年开始,根据联邦德国陆军对3种方案第一批样车的试验报告。3个设计小组在此后3年里分别对3种方案进行了改进,并制造出第二批样车共8辆,其中莱茵金属一哈诺玛格公司4辆,亨舍尔公司1辆,莫瓦格公司3辆。此后因为种种原因,德国第一代步兵战车的研制工作陷入停顿状态长达3年之久。如果不是因为这3年研制工作的停顿,德国将赶超前苏联成为世界上第一辆步兵战车的拥有国。在这3年中,发生的另外一件事情是亨舍尔公司被莱茵金属集团兼并。不过,B方案并没有随这种兼并而消失,而是在联邦德国第一代步兵战车项目重新开始后,由莱因金属集团继续发展了下去。
  1966年,联邦德国国防技术采购局和德国陆军几经磋商,联邦德国第一代步兵战车项目重新启动。重组后的2大承包商――莱茵金属集团和瑞士莫瓦格公司对3种方案进行了第三轮改进。1967年,根据德国陆军意见改进后的3个方案共生产了10辆样车,其中A方案和C方案各3辆,B方案为4辆。1968年初,经过认真细致的评估,德国陆军宣布。A方案中标。这就是日后的“黄鼠狼”步兵战车。瑞士莫瓦格公司的c方案经过3轮改进,在制造出8辆样车之后被淘汰出局。也许有人会产生疑问,德国人自己选中本国方案,会不会有什么猫腻?事实证明,瑞士莫瓦格公司在履带式步兵战车上的成就,远不像他们在轮式装甲车上那样出色。20年后,他们设计的另一款履带式步兵战车――“特洛伊人”同样没有接到任何订单!
  与前苏联在大多数武器发展项目上条块分割体制,导致各个武器设计单位阳关道对独木桥的局面不同。上世纪50年代末期,在前苏联装甲兵局提出步兵战车研制计划之后,该项目并没有直接分配给某个设计单位,而是由诸多设计单位共同参与竞争。这与前苏联在武器发展上的历来作风大相径庭。这里有两点值得关注,第一、前苏联提出步兵战车的研制设想的起始时问和联邦德国有着惊人的相似,都是在1959年前后:第二、前苏联如此多的单位同时开展一个武器发展项目,西方世界却一无所知,让人不得不赞叹前苏联人保密效率之高。
  如果将前苏联研制第一代步兵战车的过程仔细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它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60年到1963年;第二阶段,从1964年到1966年。1960年,在接到前苏联装甲兵局的动员令后,由库尔干汽车厂、伏尔加格勒拖拉机厂、和被前苏联装甲兵局寄予厚望的车里雅宾斯克坦克厂等三个设计单位同时开始了设计工作。库尔干汽车厂提出的是半履带式的“609工程”,该方案因为库尔干汽车厂本身主要从事民用汽车机械制造,而在履带式军用车辆的经验不足,以至于生产出来的样车难以满足前苏联装甲兵的要求。该项目在1964年前后被迫终止。伏尔加格勒拖拉机厂提出的第一个方案是在PT-76水陆坦克地基础上更换炮塔的“914工程”,该项目并没有对PT-76的底盘布局进行改进,依然是采用动力舱后置。这样将直接造成该车所措载的步兵如果需要下车作战就必须通过顶舱盖进出,以至于会产生“我们的战士在下车作战时会成为帝国主义的靶标”。该项目在1963年晚些时候被否决。不过,由坦克改装步兵战车的发展模式却成为了日后步兵战车发展的四大途径之一。而经验丰富、理论扎实的车里雅宾斯克坦克厂提出了攻守平衡的“764工程”,该方案采用动力舱前置、战斗舱中置、载员舱后置的整体布局,这种布局也是世界步兵战车设计的主流思路。该方案赢得了前苏联装甲兵局头头们的青睐,也是前苏联第一代步兵战车第一阶段发展中硕果仅存的发展方案。
  前苏联第一代步兵战车第二阶段的发展是从1964年开始的,此时西方唯一进入实质发展的联邦德国却陷入了停顿状态,错失了3年发展时间的德国人就这样与这个“世界第一”失之交臂。参与第二阶段发展的包括伏尔加格勒拖拉机厂、车里雅宾斯克坦克厂、阿尔泰拖拉机厂、勃良机械厂等四个设计单位。“马失前蹄”的伏尔加格勒拖拉机厂在“914工程”被否决后,在“914工程”的基础上提出了大改后的半履带式“911工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讲,“911工程”具有着相当高的先进性。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半履带式作战车辆在此时已经边缘化,况且其复杂的结构也不符合苏军一贯简练实用的作风,该方案的命运可想而知。阿尔泰拖拉机厂提出的同样是半履带式的“19工程”,该车的命运和伏尔加格勒拖拉机厂的“911工程”相似,在1965年被淘汰出局。勃良机械厂提出的方案是轮式“1200工程”,该车采用了和车里雅宾斯克坦克厂的“764工程”相似的整车布局。就整体布局而言,该车具有相当高的技术水准,整车设计比同时期前苏联生产的BTR-60的布局更加合理。但是,基于前苏联的作战环境――广袤的冻土而言,轮式步兵战车显然没有履带式步兵战车更容易在前苏联自以为是的元帅们那里讨来便宜。显然,车里雅宾斯克坦克厂的工程师们更善于揣摩上级的要求和心理,他们在“764工程”样车交给军方试验后。1964年初,根据军方意见,他们对“764工程”进行了数十项改进,改进后的新车被称为“765工程”。“765工程”的样车在1966年被得到认可,并且被正式定型为“BMP―I”。而此时联邦德国的步兵战车研制项目才刚刚重新启动。
  
  结束语
  
  在同一时期,不同的作战背景和不同作战思想的敌对双方,凭借着各自在二战废墟上迅速发展起来的机械工业,几乎同时研发出新一类地面武器――步兵战车,苏、德两国对于地面武器发展趋势的敏感让人敬佩。而在此之前二十多年的那几个冬季,双方在东欧平原上进行了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装甲集群作战,其惨绝人寰的场面让人毛骨悚然。也许正是经历了这样深刻的教益,苏、德两国才在地面武器发展上有着惊人的相似,可谓“高手对决,殊途同归”。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