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为世博会奉上精品图书_世博会
 

为世博会奉上精品图书_世博会

发布时间:2019-02-13 04:35:17 影响了:

  今年3月,随着首批入选上海世博图书出版工程的58个项目浮出水面,上海世博会图书出版工作正式拉开帷幕。随着世博会的日益临近,各出版社围绕世博会主题进行的图书策划与出版工作也在加紧进行。记者了解到,上海世博图书出版工程选题审核极为严格,不但要求图书紧扣世博会主题,全方位、集中展示上海这个充满无限魅力的国际大都市的形象,还要作为中国图书“走出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集中反映中国出版界的整体水平。因此,本次入选上海世博图书出版工程的图书呈现出主题集中、原创性强、结构立体、形式创新等特点,整体质量较高。为了进一步了解这个引人注目的出版工程,记者采访了参与该工程图书出版的相关机构,他们在世博图书策划、出版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当可以成为日常出版工作的有益借鉴。
  
  主题突出 形式多样
  
  上海世博图书出版工程的入选图书主题突出,紧紧围绕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展开,从文化、旅游、服务、展示四个角度展示了上海乃至中国在经济、科技创新、城市建设、多元文化等方面的综合实力,从而使世博图书的出版呈现出鲜明特色。
  在突出世博会主题的文化内涵方面,入选图书集中反映了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的整体文化特色及中华文化的特点。这些图书为游客了解上海文化、了解江南文化、了解中国文化提供了全面服务。例如,上海书店出版社的《上海潮流店家》、《沪上明清名宅》,学林出版社的《海上名园博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上海最值得去的60个地方》等,既是图文并茂的上海城市导游书,又同时展示了上海在发展过程中城市经济、环境、人文的新风貌。上海故事会传媒公司的“上海与外国文化系列”则从另一个角度讲述了作为国际大都市的上海与世界文化的日益融合。上海人民出版社的《我们的根――简说五千年中国文明史》、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彩绘本・中国传统节日故事》以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轻松英语”唐宋诗词100首》从各个角度介绍了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巨大魅力。
  据悉,本次世博图书出版工程的申报选题有数百项之多,但是在严把质量关的前提下,经过遴选,只有近100种通过审核。众多高水准的作者的加入,加上翻译界一流专家、学者的把关,此次入选图书的选题质量和编辑出版质量都得到了有力的保障。比如上海大学出版社的“走进上海世博”系列图书,主编吴建中博士是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演绎总策划师,上海图书馆馆长;负责编写本套丛书中《艺术世博会》分册的陈燮君,是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演绎总顾问,上海博物馆馆长;负责《建筑世博会》分册的郑时龄教授精通世博会展示及建筑,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也是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演绎总顾问。而著名经济学家刘霞辉、姚洋、张军,历史学家熊月之、李天纲、钱文忠,建筑史家伍江,儿童文学作家郑春华等都参加了相关世博图书的写作。
  原创性强是本次入选图书的一个特色。这些图书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都有创新和突破,很大部分为原创作品。“走进上海世博”丛书的编辑焦贵平告诉记者,她在编辑“走进上海世博”丛书的工作中,始终把自己作为创新主体,坚持选题内容创新与选题形式创新,不仅强调稿件的原创性,深度挖掘稿件的思想性和新颖性,强调稿件在学术上的贡献,同时还让编辑与出版社成为整个创新活动的主导者和组织者,使“走进上海世博”丛书保持了前瞻性与创新性。再如,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的“海宝传奇”丛书今年将围绕世博会这一主题推出6个系列预计20种左右的知识性、益智性、实用性、娱乐性的读物。而这6个系列,除《海宝来了:儿童自助百宝箱》安全教育图书外,《美好世博》、《全球总动员:跟着海宝逛世博2010》、《海宝闯天下》、《少林海宝》均为原创漫画图书。
  另外,入选图书的题材丰富,能充分满足各类读者的需要。考虑到世博会面对的不仅仅是中国游客,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几百万外国游客,再加上本次世博图书出版工程的主旨之一是以世博会为契机,贯彻中国图书“走出去”战略,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力,因此,入选图书不仅根据国内读者的不同阅读需要有丰富的品种,还有多种语言版本同步推出。
  
  认真策划 精益求精
  
  虽然离世博会的召开还有一段时间,其在全国的影响还没有开始完全显现,但是上海世博会对于我国经济、文化等方面所产生的综合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对于出版界来说,参与世博图书出版不仅是出于对其经济效益的良好预期,更是响应国家“走出去”号召,提高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契机。然而,面对世博图书出版工程领导小组近乎严苛的选题审核,出版社如何才能脱颖而出,使自己的选题顺利入围?为此,记者采访了首批入围世博图书出版工程的一些出版社。
  提前动手,抓住机遇。
  尽管世博会于2010年召开,但是一些出版社的世博会图书选题的筹备和策划工作,从2002年申博成功的一刻起,就已经开始了,而大部分出版社是从2008年开始进行选题的具体操作。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综合分社社长刘广汉告诉记者,出版世博图书,抓紧时间是关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从去年年底就开始抓世博图书出版,现在已经开花结果。如果相关图书6月份出版的话,到明年11月就会有17个月的销售周期,甚至有可能再延长几个月,这么长的销售周期对出版社来说是十分可观的。因此,出版社准备得越早,越有利于推广和销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世博图书针对上海市场的宣传推广工作目前已经全面展开。
  上海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走进上海世博”系列丛书是首批入选世博图书出版工程的图书。该丛书编辑焦贵平说他们从2006年起就开始研究与世博会相关的知识,多次与上海世博局、上海市图书馆、上海世博会信息研究中心的专家联系,并参与各种研讨会。正是因为有了充分的准备,“走进上海世博”系列图书才顺利入围。
  形式创新与内容创新同样重要。
  好的图书应该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上海大学出版社焦贵平编辑在谈到“走进上海世博”丛书形式的创新时说,他们在这套图书的装帧设计上,一改学术专著严肃呆板的面孔,而设计为图文并茂、别致端庄的大16开本,以别具一格的版式和设计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在围绕世博会进行选题设计时,突破了以往图书出版的模式,注重产品立体化开发。经过调研,他们发现传统规格的宣传海报存在着很多局限性,因此他们设计了一套独具匠心的世博宣传海报,解决了城市管理与宣传需要之间的矛盾。另外,他们还将世博场馆图片做成小册子,让它既可作为明信片投寄,又可作为图书收藏。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为提升世博图书的质量,还聘请了装帧设计专家,希望能用别致的装帧设计来突出图书主题。
  翻译要从西方读者的阅读习惯出发。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策划的《上海世博会英文读本》是一本集合诸多世博专家智慧,从西方受众的阅读习惯出发而编写的一本全面介绍上海世博会概况以及城市文化的普及性读物。上交大社总编张天蔚告诉记者,翻译是世博图书面临的一大难题,尤其现在翻译界由于待遇低等原因,人才匮乏,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其实,这也是我国图书在“走出去”过程中普遍面临的一个难题。世博图书外文版的读者对象主要是外国人士,因此,翻译工作不仅是直译,还要从外籍读者的思维习惯出发,去完美表现中国文化的主题与精髓。这就要求在语言的应用上,避免官方化的说教,用一种轻松愉悦的,为外国人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表述。只有这样,国外读者才能够真正接受。为了高质量地完成整部书的出版工作,上交大社在翻译上邀请外籍人士参与撰稿,力争将图书主题用完美、准确的外语形式呈现出来。
  另外,做好世博图书的出版,还需要出版社有国际化视野,摆脱传统思维的束缚。焦贵平在策划“走进上海世博”丛书的过程中感到,走出“象牙塔”,让世博学术精神对社会各个层面产生广泛的影响,充分展示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全面展示世博文化精髓是十分必要的。于是围绕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及核心价值体系,经过与上海世博局、上海市图书馆、上海世博会信息研究中心、上海市收藏协会以及上海世博会主题演绎专家和专业研究人员反复推敲、研究,他们才策划出这样一套体现世博文化精髓的学术图书――“走进上海世博”。
  目前世博图书出版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之中,从现在开始,将陆续有一些通过遴选的优秀世博图书与读者见面。但是也有出版社将目光放得更加长远,开始考虑世博会的后续利用问题。在采访过程中,有出版社表示,尽管有一批选题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入围世博图书出版工程,但是他们有信心通过努力,做好“世博后”研究,以更优秀的选题,为世博会后续利用做好服务。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的总编辑曹均伟告诉记者,上海财经大学正在从事世博会重点项目的研究工作,目前因为保密需要,这一科研成果还不能公开出版,但是世博会后,将有可能作为世博会后续成果与大家见面。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