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管理制度【叠叠沟林场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分析】
 

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管理制度【叠叠沟林场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分析】

发布时间:2019-02-15 04:25:35 影响了:

  摘要利用叠叠沟林场1992、2009年森林分布图,应用ArcGIS Desktop 9.2软件对叠叠沟林场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行质量分析,探讨了18年来该林场各类土地面积、各类型森林蓄积量和龄组结构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有林地、灌木林地面积增加,未成林造林地、无林地和非林业用地面积明显减少,使森林覆盖率从33.5%提高到74.4%;森林活立木总蓄积量由62 665 m3增加到215 589 m3;龄组面积结构(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过熟林)由4.5∶1.4∶1.5∶2.6变为3.5∶5.9∶0.4∶0.2,由幼、近、成熟林占绝对优势转变为幼、中龄林占主导地位,龄组结构不合理。
  关键词叠叠沟林场;森林资源;动态变化
  中图分类号S75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02-0232-02
  
  对森林资源的研究,国外利用不同时期航空遥感数据、地貌数据以及地形高程模型作为数据层进行空间叠加操作,分析不同地貌类型、不同流域的森林动态及变化[1-2]。国内的研究大多是采用近二三十年的二类调查汇总数据,在内容上也只从森林面积和蓄积数量方面进行简单对比;计算机、地理信息系统等先进技术应用较少,因而研究深度和广度不够[3-4]。对叠叠沟林场森林资源分析是通过ArcGIS Desktop 9.2软件,对不同时期的森林资源空间分布状况进行了解,以更好地掌握森林资源数量、质量及其空间分布的动态变化趋势,为森林资源管理提供信息反馈,为制订林业方针、编制计划、指导开发建设提供咨询,为森林资源合理经营、科学管理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服务。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区域概况
  叠叠沟林场位于宁夏南部的六盘山外围区,距固原市5 km左右,位于东经105°28′~106°30′、北纬35°34′~36°38′之间,南北长2.6 km,东西宽4.5 km,总面积26 496 hm2,划分为2个森林经营作业区、11个林班、153个小班[5-6]。
  1.2研究方法
  利用1992年林相图和2009年森林分布图,使用ArcGIS Desktop 9.2软件进行几何精确校正,建立面图层、线图层,形成小班、河流、道路等专题,同时建立空间属性库;然后利用森林经理调查小班数据库建立的属性库通过唯一的标识符相连接,再通过空间分析模块进行叠置,形成带有属性数据的地理信息数据,然后在拓扑图上对各类小班分别着色,以便更直观地展示该林场历经18年(1992―2009年)的经营状况,逐项分析各小班的地类、优势树种、龄组以及林分蓄积量变化。
  2结果与分析
  2.1林场界叠置结果
  1992年调查全林场总面积为13 795 hm2,2009年的面积测定是用新编的1∶10 000航片纠正平面成图,重新用计算机求算,求得林场面积为13 028 hm2。叠叠沟林场在2009年森林资源调查中有林班11个、小班153个。
  2.2林业用地、非林业用地土地面积动态变化
  由表1可知,2009年叠叠沟林场的林业用地面积为12 565 hm2。其中有林地面积为4 564 hm2,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面积5 128 hm2,未成林造林地2 146 hm2,无林地727 hm2。森林覆盖率从1992年的33.5%提高到74.4%,土地利用率由原来的59.4% 提高到90.9%;非林业用地面积为463 hm2,与1992年相比,非林业用地减少了783 hm2,减幅达到62.84%。
  林区土地利用率高低和结构是否合理是衡量林业资源开发和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叠叠沟林场森林覆盖率和土地利用率的提高,其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森林的作用,同时采取了有效措施,如:退耕还林、天然更新、积极造林,适当调整森林结构,使森林面积不断扩大。另外,也由于林场加强抚育管理、森林防火及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使林木得到了有效的保护,森林覆盖率和土地利用率稳步提高[7]。
  2.3森林蓄积量动态变化
  1992―2009年,叠叠沟林场林分蓄积量、面积发生大幅度变化,森林活立木总蓄积量由1992年的62 665 m3增长到2009年的215 589 m3,净增152 924 m3,增长率为244.03%(表2)。1992年幼龄林和成、过熟林蓄积量占优势,2009年中龄林蓄积量占优势,龄组结构有所改变。森林蓄积资源变动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林木自然生长――从幼龄林到中龄林。二是护林防火及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加强,有效地保护了森林资源和森林蓄积量的稳定增长。三是有计划地、科学合理采伐,采育结合,使森林资源得到保护。
  2.4森林结构动态变化
  2.4.1林分优势树种结构。根据文献研究,林场的林分结构以4针3软2硬l珍为好。由表3可知,1992、2009年叠叠沟林场优势树种的结构:针叶林面积分别占32%、70%;硬阔叶林面积分别占52%、25%;软阔叶林面积分别占16%、5%;珍贵阔叶林没有。根据优势树种所占比例,得出1992、2009年林分结构分别为5硬3针2软和7针2硬1软,总体针叶林占优势,珍贵树种没有,其结构不是很合理。
  2.4.2林分的龄组结构动态。各类林分的龄组结构合理与否,是决定林区森林资源是否能够实现可持续经营的基础,是决定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科学经营森林、制订发展林业方针政策的依据。根据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原理要求,以林场为单位的合理森林蓄积龄组结构为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过熟林=0.5∶1.5∶3.0∶5.0。由表2可知,面积结构:1992年是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过熟林=4.5∶1.4∶1.5∶2.6;2009年是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过熟林=3.5∶5.9∶0.4∶0.2。蓄积结构:1992年为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过熟林=4.5∶1.4∶1.5∶2.6;2009年为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过熟林=3.5∶5.9∶0.4∶0.2。无论从面积还是蓄积上来说,2期龄组结构均不合理,林龄偏低,近熟林和成、过熟林很少。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森林资源的过度消耗,导致林分低龄化现象严重,可采资源十分贫乏,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木材需要,必然出现过早采伐近、中龄林现象。
  3结论与讨论
  从2000年开始,叠叠沟林场以提高森林生态功能为主要经营目标,使国有林地面积保持不变,森林覆盖率保持在50%,主要是由于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森林的作用,实行退耕还林、植树造林,使林业用地面积有所增加,森林覆盖率和土地利用率也相应提高。
  1992―2009年,有林地、特灌林面积增加,未成林造林地和无林地及非林业用地面积明显减少,森林覆盖率从33.5% 提高到74.4%。森林综合生产力有较大提高,森林活立木蓄积总量由62 665 m3增加到215 589 m3,净增152 924 m3。
  分析森林优势树种结构2期林分结构均分别为5硬3针2软和7针2硬1软;龄组结构:由于龄组自然长进,叠叠沟林场乔木林面积的龄组结构(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过熟林)由4.5∶1.4∶1.5∶2.6变为3.5∶5.9∶0.4∶0.2,由幼、近、成熟林占绝对优势而转变为幼、中龄林占主导地位,2期龄组结构均不合理。
  4参考文献
  [1] 王宪英.大兴安岭图强林业局森林资源的变化[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1994(1):70-73.
  [2] 崔越香,张剑英,白光梅.阿里河林业局森林资源变化分析[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汁,2001(1):34-35.
  [3] 林媚珍,张镱锂.海南岛森林资源的动态变化及其可持续发展[J].生态科学,2000,19(4):84-89.
  [4] 宋艳.湖北省森林资源现状及其变化分析[J].林业资源管理,2001(2):13-17.
  [5] 孙毓.叠叠沟森林资源变化的空间分析[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5.
  [6] 王维芳,郎奎建.方山林场森林资源结构动态分析与经营对策[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4,32(3):4-7,39.
  [7] 李景文.黑龙江森林[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3.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