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几种除臭微生物的高效组合筛选]微生物除臭
 

[几种除臭微生物的高效组合筛选]微生物除臭

发布时间:2019-02-23 04:40:24 影响了:

  摘要:为加强微生物除臭产品的开发,在前期筛选出的枯草芽孢杆菌、细黄链霉菌、生香酵母、米曲霉等4种除臭微生物的基础上,采用L8(27)正交试验,优化设计其高效除臭组合。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米曲霉”为最佳组合,0~15 d对NH3的去除率比其他组合差异显著或极显著;与空白对照相比,5 d、10 d、15 d时,“枯草芽孢杆菌+米曲霉”对NH3的去除率分别为56.87%、28.26%、21.84%。
  关键词:除臭微生物组合;枯草芽孢杆菌;细黄链霉菌;生香酵母;米曲霉
  中图分类号:X7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1)14-2844-03
  
  Screening of Several Efficient Microbial Combinations for Deodorization
  
  HUANG Ren-shu,ZONG Fei
  (College of Biology and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West Anhui University, Liu’an 237012, Anhui,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development of microbial deodorant products,four deodorization microorganisms of Bacillus subtilis, Streptomyces microflavus, aroma-producing yeast and Aspergillus oryzae, screened out before were test by orthogonal experiment ofL8(27) to optimal design the efficient microbial combinations for deodoriz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 subtilis + A. oryzae” was the optimum combination, its removal rate of NH3 were significantly or very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other combinations during 15 day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its removal rates on the 5th, 10th and 15th day were 56.87%, 28.26% and 21.84% respectively.
  Key words: microbial combinations for deodorization; Bacillus subtilis; Streptomyces microflavus; aroma-producing yeast; Aspergillus oryzae
  
  微生物除臭技术是当前恶臭污染治理研究的前沿课题,因其具有传统物理化学法不可比拟的优点,如效率高、污染少、所需设备简单、容易操作等,已逐步在恶臭或有毒有害气体污染控制技术领域凸显主导作用。皖西学院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微生物实验室已筛选出的枯草芽孢杆菌、细黄链霉菌、生香酵母、米曲霉等4种微生物,对NH3的去除率较为显著,但对H2S的去除率不显著。鉴于NH3挥发量与粪便中其他致臭物质的挥发高度相关,即减少NH3的挥发,就可以减少粪便的恶臭[1];同时,畜禽粪的臭味由168种臭味化合物组成,其中主要成分为NH3和H2S[2],单一微生物很难高效除去臭气。现有研究也表明,混合菌群的除臭效果优于单菌[3]。因此,试验在前期筛选的4种菌株基础上,研究其组合的除臭效果,以期开发出一种高效低廉的混合微生物除臭产品。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鸡粪;枯草芽孢杆菌、细黄链霉菌、生香酵母、米曲霉(均为皖西学院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微生物实验室筛选保存);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高氏Ⅰ号培养基、马铃薯培养基、马丁氏琼脂培养基,试验试剂。
  1.2试验方法
  1.2.1菌种培养各培养基于121℃灭菌30 min,枯草芽孢杆菌接种于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37 ℃恒温培养5 d,细黄链霉菌、生香酵母、米曲霉分别接种于高氏Ⅰ号培养基、马铃薯培养基、马丁氏琼脂培养基上,28 ℃恒温培养5 d;再将复活后的菌种转移到上述相应液体培养基(不含琼脂)中,在30℃、132 r/min下摇床培养5 d。
  1.2.2试验设计参考L8(27)设计四因素二水平的正交试验,其因素与水平见表1。
  1.2.3除臭试验每组3次重复,同时设空白对照(CK)。每个重复称取50 g新鲜鸡粪加入1 000 mL大烧杯中,再加入5 mL菌液(多菌株的平均分摊)和50 mL水,混合均匀;在大烧杯中放入一个盛有20 mL硼酸溶液的50 mL小烧杯,用以吸收NH3;大烧杯用一层保鲜膜和两层塑料膜密封,置于28~30 ℃恒温培养。
  1.2.4测定方法NH3释放量采用硼酸吸收凯氏法测定。考虑现有文献报道粪污中NH3的主要释放期在20 d内[4,5],故试验分别在5 d、10 d、15 d时测定NH3释放量。
  2结果与分析
  各处理在各时间点测得的NH3释放量及NH3去除率见表2。由表2可知,5 d、10 d、15 d时,“枯草芽孢杆菌+米曲霉”NH3释放量较小,对NH3的去除率较高,NH3释放量分别为28.616、48.274、54.025 mg/L,去除率分别为56.87%、28.26%、21.84%。
  2.1第五天不同菌种组合对NH3释放量的影响
  经F-测验,各菌种组合对NH3释放量的影响差异极显著。进一步用新复极差法(SSR法)检验(表3),发现所有的菌种组合与空白对照间的差异均表现为显著或极显著;“枯草芽孢杆菌+米曲霉”组合在各组合中对NH3的去除率最高,与“枯草芽孢杆菌+细黄链霉菌+生香酵母”、“细黄链霉菌+米曲霉”、生香酵母、细黄链霉菌等差异显著,与“生香酵母+米曲霉”、“枯草芽孢杆菌+细黄链霉菌+生香酵母+米曲霉”、枯草芽孢杆菌等差异极显著;“枯草芽孢杆菌+米曲霉”外的各组合间差异均不显著。
  2.2第十天不同菌种组合对NH3释放量的影响
  经F-测验,各菌种组合对NH3释放量的影响差异极显著。进一步用新复极差法(SSR法)检验(表4),发现生香酵母与空白对照间的差异表现为极显著,“枯草芽孢杆菌+米曲霉”与空白对照间的差异表现为显著,但生香酵母与“枯草芽孢杆菌+米曲霉”之间的差异表现为不显著;其他各组间与空白对照相比,虽然对NH3释放量有所控制,但差异均不显著。
  2.3第15天不同菌种组合对NH3释放量的影响
  经F-测验,各菌种组合对NH3释放量的影响差异极显著。进一步用新复极差法(SSR法)检验(表5),发现生香酵母、“枯草芽孢杆菌+米曲霉”、“枯草芽孢杆菌+细黄链霉菌+生香酵母+米曲霉”、“细黄链霉菌+米曲霉”、“枯草芽孢杆菌+细黄链霉菌+生香酵母”、“生香酵母+米曲霉”与空白对照间差异极显著,这几种组合间对NH3去除率虽然有所减弱,但组间差异不显著;细黄链霉菌、枯草芽孢杆菌与空白对照间差异不显著。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3结论与讨论
  在枯草芽孢杆菌、细黄链霉菌、生香酵母、米曲霉4种菌株的高效除臭组合筛选中,“枯草芽孢杆菌+米曲霉”为最佳组合,加性效应明显,在15 d内比其他组合的除臭效果明显。这可能与米曲霉的生活特性相关。米曲霉是一类产复合酶的菌株,除产蛋白酶外,还可产淀粉酶、糖化酶、纤维素酶、植酸酶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将粪便中的直链、支链淀粉降解为糊精及各种低分子糖类,如麦芽糖、葡萄糖等;在蛋白酶的作用下,将不易消化的大分子蛋白质降解为蛋白胨、多肽及各种氨基酸,而且可以使辅料中粗纤维、植酸等难吸收的物质降解,从而为枯草芽孢杆菌的快速增殖提供营养保障。
  在单菌种除臭效果上,第五天时,生香酵母、细黄链霉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之间的除NH3作用不显著,但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除NH3作用显著或极显著,这也印证了前期单菌株的除臭效果比较试验;随着时间的延续,第15天时,枯草芽孢杆菌、细黄链霉菌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除NH3作用已不再显著,但生香酵母依然保持着极强的除NH3作用,与枯草芽孢杆菌、细黄链霉菌、空白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极显著。这可能与菌株自身特有的除臭机理有关,一般微生物(如细黄链霉菌、枯草芽孢杆菌)的除臭作用主要是提前获取有害霉菌和细菌增殖所需要的基质,如分解粪便中残留的蛋白质,将NH3-N转化成NO-3-N,而NO-3-N则被反硝化成N2[6],同时,创造出其他有益微生物增殖的生存环境,从而抑制有害霉菌和细菌增殖[7];而真菌(如生香酵母)除了上述作用外,还有一定的固氮作用,从而减少了NH3-N在碱性条件下的挥发[6]。此外,随着时间的延续,一旦菌株的营养基质(如蛋白质)减少,菌群就会数量锐减或休眠,而酵母菌仍能利用氨基酸、糖类及其他有机物质,通过发酵,产生出促进细胞分裂的活性物质,为其他有效微生物增殖提供所需要的营养基质[7]。试验仅立足前期试验时发现的枯草芽孢杆菌、细黄链霉菌、生香酵母、米曲霉对NH3有除臭效果,但对H2S无除臭效
  果,故未考虑不同菌种组合时对H2S的去除效率有无加性效应。
  
  参考文献:
  [1] 李言进,郝晋珉,邹国元,等.畜禽粪便高温堆肥生物化学变化特征研究[J].土壤通报, 2005,32(2):234-236.
  [2] O’NEILL D H, PHILLIPS V R. A review of the control of odor nuisance from livestock buildings:Part III. properties of the odorous substances which have been identified in live stock wastes or in the air around them[J]. ournal of Agriculture Engineer Research,1992,53:170-175.
  [3 ]冯伟,周晓芬, 杨军芳, 等. 鸡粪高效除臭菌的组合筛选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09,13(10):86-86,92.
  [4] 陈书安,黄为一,赵兵.除臭微生物分离和筛选方法的改进与应用[J].生物技术通报,2006(5):126-129.
  [5] 简保权,朱舒平,邓昌彦,等.猪粪堆肥过程中NH3和H2S的释放及除臭微生物的筛选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6,22(增刊):183-186.
  [6] 汪善锋,陈安国, 汪海峰. 除臭剂在动物生产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 饲料工业,2003,24(7):48-52.
  [7] 洪学.倡导应用EM养殖畜禽[J].中国养兔,2009(8):13-15.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