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大浪淘沙15所:大浪淘沙的意思
 

大浪淘沙15所:大浪淘沙的意思

发布时间:2019-03-01 04:36:44 影响了:

  从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到200系列计算机,再到太极2000系列小型机,它见证了中国计算机事业从无到有、从有到辉煌的历程;从支持“两弹一星”,到助力载人航天,再到面向市场,它经历了我国计算机事业从支持国防事业和国家建设到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转变。中国计算机事业50多年的风雨,让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15研究所获得了怎样的积淀?未来,“15所”又将在计算机事业中发挥怎样的作用?
  近日,本报总编辑孙定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15研究所(华北计算技术研究所,简称“15所”)所长刘爱民,就中国计算机事业50多年来取得的经验和未来的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摄影记者 杨立航
  50年跨越
  
  在50年里,15所铸就了辉煌,经历了艰难的转型期,继而复苏稳步发展。在50年的磨砺中,将民族计算机产业作为头等大事是15所从来没改变过的使命。
  孙定: 请刘所长把15所这50年的经历与发展简单回顾一下,分为哪几个阶段?
  刘爱民: 总的来说,15所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创业到上世纪80年代初期,这是走向辉煌的时期; 第二个阶段是改革开放以后,依托国家产业政策调整,15所进入转变期; 第三阶段是转型之后,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15所是在1958年,在科学迎来春天的大背景下建的所。当时,国家百废待兴,对科学技术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批科研院所应运而生,15所就是其中之一。在当时,中国的计算机科学处于空白阶段,15所在成立之后,于上世纪60年代初制造了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接下来是晶体管“108甲”和“108乙”的研发,直接用于国防建设,并形成了批量生产。“108甲”机开创了我国计算机实时数据处理的先例,“108乙”机率先实现了我国计算机的通用化。
  从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15所完成了国家级系列研制任务,最主要代表是200系列计算机,200系列的设计与研制由15所做整体研究,并联合国内大部分计算机科研院所参加研制,200系列成为“三抓工程”的主力(我国首次向南太平洋发射洲际导弹、首次水下发射战略导弹、第一颗同步通讯卫星发射),是“功勋机”,它几乎遍布航天基地。这些计算机有力地推动了中国计算机的应用,特别是在国防领域的应用。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们开始研制小型机,太极2000系列小型机开辟了我国小型机产业。当时,15所的计算机在国内小型机市场占50%以上的份额。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国家对计算机政策的调整,在向国际开放的背景下,竞争逐渐加大,那时15所经历了很艰苦的转变。为了加快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步伐,我们成立了太极计算机公司,把小型机从国防事业主战场转向国民经济领域。
  事实上,我们从计算机制造业转向计算机应用,或者计算机系统集成的产业转型历经了十几年,跨度相当大。通过10年转型,我们基本定位在三个方面: 第一是面向航天测控领域; 第二是面向专用的计算机领域,从研究产品转到装备生产领域; 再就是开始大型软件系统的开发,特别是通用信息处理平台。这三个方面是15所发展的重要支住。
  三大支柱确立后,15所的发展逐步进入良性循环,开始了全新时期,同时太极公司也步入了信息化服务的领域。在2002年,太极进行了股份制改革,之后经营规模与经营状况都有了质的飞跃。销售收入从上世纪90年代的几千万元发展到2007年的十几个亿。
  孙定: 在这三个阶段,不管是辉煌,还是困难,对于15所来说,有没有贯穿始终的不变的支撑或者动力?
  刘爱民: 我们总结时也常常讨论这个问题。第一,15所的建设,依靠国家的投入和培育,无论是建设过程,还是后续发展,国家有关部门包括电子部,以及之后的信息产业部、总装和科工委等对15所的研究事业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支持。
  而对15所本身来讲,我们始终把国家的需要、民族计算机产业的发展作为历史使命,贯穿始终。当然,我们追求经济效益,但经济效益并不是惟一的追求目标,15所更看重社会效益和国家贡献。
  所以我们将国防事业和国家建设,以及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工程实现作为我们的重要任务,这是15所一代又一代人追求的共同目标、15所文化精髓所在,50年没有改变。
  
  铸造独特风格
  
  15所不需要单打独斗的武林高手,更注重建立一支高效、严谨的团队。在这支队伍的支持下,发挥15所门类齐全、综合性强的优势。
  孙定: 50年来15所经历了多少代人,在工作、技术与科研上形成了什么样的风格?
  刘爱民: 这个标准很难划分,15所于1958年建所,建所时的很多老同志我没有见过,只是听说过。因此,我也很难划分。按照时代来看,我想建所时大部分人应该是上世纪30年代出生的,发展到60年代、80年代,甚至90年代的阶段是以40年代出生的人为主要力量,进入90年代后应该说以50年代出生的人为主。到了现在,15所大部分员工都是60年代出生的。
  实际上很难把一代一代人划分清楚,因为15所总在新老交替的发展过程中,像我就跟40年代的人共事很久,现在还跟80后的人共事。
  工作风格是15所几代人不断沉淀出的结晶。首先是严谨,我们注重工程的实现,并不在于一两项技术的突破。工程实验需要相当苛刻的严谨规程,例如在承担一项工程时,我们要求每一根电线都要有线标,工程师一看到线标,必须立刻反应出这根线是什么线。这种严谨的作风是在长期的工作经验中积累下来的。
  其次是注重团队合作。15所一直以来的团队培养目标是建立一支能够发挥集体力量的团体,而不是一个个单打独斗的武林高手。当然,武林高手我们不能不要,但不能完全依靠,所以15所更推崇互助合作。
  最近,15所正着手建立信息处理平台,在工作过程中我们提倡大家保持风格的迥异,但严格要求按照规范标准完成,保证体系的规范性。实践证明IT行业发展到今天,与写小说不一样,它更需要团队的支撑。
  第三,在我看来,15所在发展过程中,有很多人为工作鞠躬尽瘁,但一直默默无名。有好几个同志牺牲在基地; 也有人在基地因为过分劳累,最后成为植物人,如今还躺在医院。这些人默默无闻的奉献实际上是对15所后人最有力的激励,也鲜明地体现了15所“打硬仗”的军人气概。
  孙定: 经过50年的积淀,15所形成了哪些优势和独有的行为方式?
  刘爱民: 15所从建所开始,便覆盖了硬件、软件,以至各方面业务,称得上是一个门类齐全、综合性比较强的研究所。有些研究所是以行业进行划分,我们一开始就不走这条路子。
  在做大系统时,我们发挥综合研究所的优势,组建项目团队。这样的项目团队在为用户服务、为大系统做支撑时,能够表现出比较好的综合实力。这是15所多年来坚持的风格,既有技术独特性,又有综合实力。
  我们有很多专业的研究室,不同的研究室深挖不同的领域。我们有做GIS的研究室,也有做系统管理的研究室;有做图形标绘的研究室,也有做数据库应用的研究室。每个研究室都有很鲜明的技术特色,综合起来为一项具体工程服务时,能把各方面做透,体现了非常高的综合优势。
  综合优势也表现在依托15所发展起来的太极计算机公司的业务能力上。在我国IT行业中的本土公司中,资质最全的应属太极公司,拥有咨询、系统设计、系统集成、涉密、安防等业务。目前,太极在政府、能源、金融、冶金等行业已经具有较强竞争优势。太极形成的一体化IT服务能力在行业中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2008年奥运中,太极集中体现了一体化IT服务能力,太极承担的开发实施类、咨询监理等的系统总数超过了20个,包括备受关注的奥运安保系统的开发、奥运开闭幕式导调监控系统的开发等。
  
  拓展全新领域题
  
  15所计划在建所60年的时候销售收入能够在目前的基础上翻两番,在科技领域方面有更多的国家顶级人才,而当下15所必须解决深层次的问题。
  孙定: 15所走过了50年,经过了三个阶段,有自己的技术特点,也有自己的风格,如果要发展得长远,15所还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刘爱民: 确实,我们要解决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才能够使得我们有更好的发展。现在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解放思想。为什么?因为我们还面临着如何平衡科研人员的贡献与所得,寻找一个长效的激励机制的问题。很多科研人员辛苦干了多年,却什么都没有,这会带来思想的波动。另外,我们需要开拓新的领域,15所既强调主业,也要有突破,像通信、移动计算、智能家电等领域,如何渗透其中,首先要开阔思路。
  第二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管理体系上的不完善。很多管理体制已经滞后于我们的发展,例如15所去年取消了“农忙假”,以前家在农村的就可以请这个假,但现在根本不需要有这样的假期了。事实上,15所有很多的陈旧制度,现在看来都需要循序渐进的改革。包括所里的科研体系,也要在适应市场方面做相应改变,毕竟我们要面向不同的市场,必须有灵活的科研体系。再有财务预算体系也要做调整,职业绩效的考核等都需要改变得更合理,跟上时代变化。
  更深层次的改变在于文化的沉淀。这几年我们讲目标、使命感,以及现在的诚信,这是多年来的提炼,如果没有诚信,出的都是次品,根本没有办法走得长久。
  很多道理说起来容易,要真的做好,需要我们多年持续不断地累积。在厚重的文化支撑下,15所需要理顺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解决好,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孙定: 如果这些问题能够解决,或者部分解决。那么在未来,15所以及太极公司在哪些领域会有新发展?
  刘爱民: 解决问题是最现实的。问题解决后,我觉得衡量发展的硬指标是经济指标。我自己划了一条线,目前15所与太极公司已经实现20亿元的收入,我们计划在2010年,“十一五”完成的时候达到30个亿。现在看来还有两年时间,我相信没有问题,因为20亿的指标原本是我们2010年的任务,但提前两年完成了。
  同时,我们也希望在15所建所60年的时候,即2018年,收益能够在目前的基础上翻两番,同时,在科技领域方面有更多国家的顶级人才,培育出我们的院士。
  在专业业务领域,一方面是在大型软件上有所突破,过去15所在通信信息处理平台方面做得很好,现在我们着手在其中提练出中间件的产品,计划在产品化的中间件和面向领域的中间件上实现国内的独特地位。另一方面是,15所的综合集成实力,需要继续夯实,不断加固我们既有的优势
  太极公司在2002年制定了新的发展战略,将未来9年划分为三个3年发展阶段,目前处在第二个阶段,叫健康发展期,重点是完成IT服务体系优化,推动公司上市,实现技术和资本的双重驱动。从2009年开始,太极将进入跃升发展期,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太极将能够实现上市,这对推动太极跃升发展是一个动力。未来,太极在扩大现有政府等优势行业的基础上,将突破新的行业,同时将不断推动IT服务的产品化创新。我们的目标是把太极做成“IT服务国家队”。
  
  采访手记
  不能没有梦想
  在刘爱民的办公桌上有一本《大企业梦想》,这本书已被他翻来覆去看了很多遍,书皮有些发黄。
  “企业不能没有梦想。” 听到“梦想”两个字从一位年近50的长者口中说出,让自己感到这位在业界打拼34载的“老人”仍然没有丢掉与生俱来的气度。
  刘爱民是在15所发展史上第一位连任两届的所长。1999年走马上任的刘爱民确立了对太极计算机公司进行大刀阔斧的股份制改革。如今回忆起这项决策,刘爱民仍然感到自豪,“完成资本运作是做大企业的第一步。”
  两年间太极公司不仅把与IT无关的资产剥离,先后摒弃和重组了30家分支机构,大胆进行机制与体制改革,而且成功引进了外部资金,将太极计算机公司整体改制为“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
  这样一位有做大企业梦想的带头人对自己的生活却显得随意而简单。如他所说,过去的办公室狭小而破旧,他不觉得有失体面。现在会议太忙,一天不吃饭也没什么大不了。只要能在空当间,和好友们喝上一盅就很满足了。(文/尹一捷)
  
  总裁感悟
  从体制入手
  国企改制是相当困难的事情。毕竟,国有企业的“老板”不是“真老板”,从某种程度上说,改与不改更多的要与国家政策联系,决策权并不在负责人手中。但是,从笃定要进行股份制改革,提拔刘淮松等年轻人开始,刘爱民就坚持要走到底。
  在刘爱民看来,从体制入手,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必须要选择的道路。有一种说法,大型国有企业在改革中“解决历史包袱”需要40亿元,值得庆幸的是,太极本身的“盘子”没有这么大,加上15所的支持,太极的改制其实是轻装上阵,始终没有陷入复杂的矛盾纠葛之中。
  “今天来看,太极的改革使得军民分线更加明晰。同时,太极的改革又在无形中牵引15所进行反思。”刘爱民认为,现在15所就面临着国营体制下如何进行人才激励的重要问题。就像所里的退休人员,年轻时为15所鞠躬尽瘁,但退休后的生活与贡献不成正比。同样,年轻的科研人员在这样的体制下,看不到以后更好的生活,因而挫伤了积极性。
  “从国家体制以及15所内部的体制来看,我们没有解决好长期有效的激励机制。因此,到今天,对于体制的调整与完善,15所从来都没有放松过。”刘爱民说。(文/尹一捷)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