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高考前夕语复习】
 

【高考前夕语复习】

发布时间:2019-04-09 04:46:30 影响了:

  一年一度的大学招生考试即将来临,准备报考的青年正在温课复习。在有限的时间内,如何把较多的功课复习好?这是考生们共同关心的问题。总结以往的经验,必须注意复习的方法。方法对头,事半功倍,复习的效果自然好;反之,事倍功半,效果则不好。那么,必须注意哪些方法呢?
  其一,复习要有计划,避免盲目性。这好象是老生常谈,其实很重要,往往被有些考生忽视。各人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应该复习的各门功课通盘考虑,哪是重点,哪是难点,先复习什么,后复习什么,何时复习第一遍,何时复习第二遍,最后留出多少机动时间,都应有个合理的安排,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计划。按照计划有目的有重点地去复习,才能分清主次和难易,合理使用时间,做到忙而不乱,使自己处于主动地位,减少或避免复习过程中的盲目性。
  现在有些考生远不是这样。他们复习无计划,或者计划太粗,不周密,盲目被动;有的把复习的希望寄托在辅导老师身上,依赖性较大,满足于听辅导课,老师讲到哪里就复习到那里,随大流,缺少自己的独立性。当然,老师的辅导和别人的指点是重要的,但老师的辅导只能是针对一般情况,并不能照顾到每个人的特殊难点。因此,在听老师辅导课的同时,自己还应该有小计划,列出自己的难点,集中力量各个击破。以往的经验表明,有的考生尽管平时功课不算太好,或者基础差一些,但在复习期间,注意复习的计划性,一仗一仗地打,一口一口地吃,复习有的放矢,结果,在高考时获得好成绩;而另一些考生,虽然基础不算差,但由于复习无计划,想起什么复习什么,形成前松后紧,临到考试有些真正需要好好复习的功课还未复习完,结果,仓促应考,成绩也就自然不佳 。
  其二,以看教科书为主,不要迷信“复习参考资料”之类的东西。历年高考的试题都未超出高中教科书的知识范围,尽管题目比较灵活,只要真正学懂了教科书,并能融会贯通,就可以解答试题了。因此,复习功课,主要是看教科书,不要以为教科书上的知识简单,舍不得花力气去钻研。好的复习参考资料有助于对教科书的理解,可以看,但不要迷信它。现在,许多地区出了参考资料,可谓五花八门,多如牛毛。有些参考资料内容庞杂,不精粹,质量低,几大厚本,甚至十几本,两个月也读不完。有些考生却对它产生迷信,错误地认为,要想考上大学,就得多看些参考资料,于是,把教科书扔在一边,到处去寻觅参考资料,今天看这种,明天看那种,成天埋在资料堆里,理不出头绪,如坠烟海。这样一来,对教科书反而生疏隔膜。前几年的事实说明:有的考生看了不少参考资料,高考成绩并不好;有的考生并没有看多少参考资料,精力用在真正弄懂教科书上面,高考成绩相当好。我们要破除对参考资料的迷信,摒弃舍本逐末的复习方法。
  其三,全面复习,牢固掌握基本知识,去掉侥幸取胜的心理。全面复习,就是要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认真复习教科书的各个重要章节,对书中一些基本概念、定律、公式,一定
  要弄个明白,把学到的东西,加以消化。只有这样,才算是比较牢固地掌握了所学到的知识,考场上也才能取得好成绩。即使没有被录取,自己学到了知识,也是终生受用不尽的。我们有些考生对这一点往往认识不够。历年来,总有那么一些考生在复习时不注意知识的系统性,不去牢固地掌握基本知识,而是抱着侥幸心理,以为考试的成败是靠“运气”。受这种“撞大运”的错误想法支配,复习时就往往找些偏题、难题、怪题来演算,拿着题到处问人,求得答案后便心满意足,以为有了应付高考的资本。还有的考生把精力用在猜题上,而有的指导者和辅导者也在这方面花力气。这样做都是很有害的。由于忽视对基本知识的学习,一些基本的概念、定律、公式、常识也闹不清,偏、难、怪题猜了不少,算了不少,但头脑里并没有系统的基本知识。他们人云亦云,东抄西抄,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一遇到灵活多变的综合题又不知如何下手了。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多做题不是坏事,但做题是为了掌握基本知识。离开了掌握基本知识的目的去做题,是不会把题解答好的,有时看来似乎是应付考试的捷径,而常常是弄巧成拙。这个教训,要引以为戒。
  其四,有劳有逸,保持充沛的精力和清醒的头脑。复习是艰苦复杂的脑力劳动,不花力气不行;但也要注意适当的休息、娱乐和锻炼,做到劳逸结合。逸是为了劳,劳也离不开逸。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有劳有逸才可以养精蓄锐,精力充沛,头脑清醒,学习效率高,记得住,效果好。有些考生不懂得劳逸之间的辩证法,一味苦读,劳而无逸,说“时间是有限的,休息就影响复习”。他们思想处于紧张状态,黎明即起,深夜不眠,走路吃饭也与书为友,生怕浪费了时间,搞得昏昏沉沉。这种只劳不逸的疲劳战术,不仅伤身,而且影响复习效果,看了记不住,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越是紧张的时刻,越应妥善安排,注意休息,须知,劳与逸是相辅相成的。
  复习的方法,当然不止于上述四种,细说起来多得很,复习各门功课都要有一定的方法,这里就不去细说了。我们热望全体考生在温课复习中把革命热情与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切实注意方法,不急躁,不慌乱,沉着勇敢,把各门功课复习好,迎接高考的到来,考出好成绩向党和人民汇报。 (题图 王云林)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