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和谐社会_和谐社会的忠诚卫士
 

和谐社会_和谐社会的忠诚卫士

发布时间:2019-06-16 04:45:33 影响了:

  全国维护职工权益十佳律师,全国维护妇女合法权益先进个人,全国法律援助先进个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唯一获奖律师,吉林省第十届、第十一届人大代表,吉林保民律师事务所主任修保自当选代表以来,自觉以化解社会矛盾为己任,发挥自身法律工作者的优势,向“一府两院”提出意见和建议,促进了社会和谐进步。
  接待集体上访受到启发,提出系列维稳建议
  2003年1月,省十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修保接待了某厂因企业破产断交保险费,退休后领不到保险金而集体上访的职工。修保劝说他们采取合法诉讼途径来维护正当权益,并答应为他们提供法律援助。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我要行使自己的职权,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在那次人代会上,修保提出了“关于建立人代会期间接待群众上访制度的建议”,并连续4年提出“关于解决工人退休养老问题和用公正司法化解涉法信访矛盾”等系列建议16条。
  修保放心不下这些上访职工,人代会结束后,自己开车来到百公里外的这些上访职工家中,引导他们不要再集体上访激化矛盾。经过耐心细致的工作,上访人终于同意走法律程序。
  2005年8月29日,修保从吉林驱车来到长春,参加该案讼诉庭审。休庭后,几百名工人围着他,说什么也要留他吃顿饭。无奈,修保只好道出实情:“今天是我老父亲的生日,全家人还在等我回去。”在场的人深受感动,流下了感激的热泪。
  此后,他们再也没有进京、到省集体上访。每年这天,总有几位大姐来吉林市,代表全体工人为修保父亲祝寿。4年后,当他们第一次领到退休金时,七百多名工人为修保送来一块金字牌匾:“肝胆照日月,正气贯长虹;人民好代表,当今包青天。”并把签有上千名职工和家属姓名的大幅感谢信敲锣打鼓地送到了省人大和省政府,还派出400名老工人代表把感谢信专程送到了北京国家信访局。
  成功地处理了这起集体上访事件,修保陷入了沉思: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各阶层利益重新调整,一些群众生活遇到了暂时困难。这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处理不好,就会影响经济建设和社会和谐。于是,修保从法律视角,深入探讨解决涉法信访、化解社会矛盾的途径。自2009年10月14日开始,吉林省人大常委会《代表之声》陆续刊登修保提出的“如何化解改制中群访问题”、“发挥人大代表在化解社会矛盾中的作用”、“成立信访法律服务中心,协助党委和政府从源头上化解信访问题的建议”等7件维稳系列建议,深入分析了当前社会矛盾的特点,探索了解决涉法信访的新途径,受到了省领导的高度重视。省委、省政法委主要领导就落实这些建议作出了重要批示,对促进全省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连续6年跟踪问效,改变高考志愿填报方式
  一年一度的全国统一高考被称为“国考”,学生们“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十年寒窗,一举成名,选择一所理想的大学,一直是千千万万学生和家长们的共同愿望。然而,前些年实行的“先报后考”志愿填报方式,常常使一些学生“高分低就”或“高分落榜”,失去了升入理想大学的机会,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群众对此意见很大。这时,有人找到了修保,反映情况,请修保为民代言,并说:“这件事办成了,真是利国利民,功在千秋!”
  修保带着群众提出的问题,深入市区机关、学校、工厂、社区,进行广泛的社会调查。群众看见人大代表来征求意见,纷纷走上前来,发表看法,提出建议。让修保惊讶的是,经过统计,竟然有96%的群众对当时的报考方式表示不满,强烈要求改革。大家普遍认为,“先报后考”的志愿填报方式人为造成了事实上的不公平,报考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是主要原因:学校、学生和家长不知道当年究竟有多少考生报考某个学校,不知道这些考生的竞争力如何,也不知道当年某个学校的录取分数线是多少,更不知道试题的难易程度和自己考试能得多少分,这一切只能参照往年的数据和平时的成绩推定,如同“盲人摸象”,带有一定的“博弈”色彩和技巧。
  2004年1月,在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修保提出了“改革高考提前填报志愿”的建议,建议待考生考试成绩公布后再报考志愿,并拿出了具体办法。这个建议引起了省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广大群众反响强烈,一致认为这个建议提得好,纷纷表示支持。
  此后,修保分别在5次人代会和“代表直通车”上提出这个建议,强调:教育行政部门制定高考相关政策应以人为本,坚持“三个有利于”原则,即: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有利于考生选择学校,有利于推行素质教育。主管教育的副省长陈晓光得知这些情况后,亲自打来电话,对修保长期关注教育工作、支持教育事业发展表示感谢,并表示将认真研究和落实这个建议。
  经过6年的不懈努力,最终,这个建议得到了省政府采纳,在全省落实。2009年4月,省招生办表态:根据人大代表的建议和广大家长们的要求,决定今年我省将在公布成绩、全省排序、确定本科各批次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后填报高考志愿。广大考生和家长闻讯后,奔走相告,齐声称赞修保为人民群众办了件大好事。
  率先在全国成立法律服务中心,为上访人义务提供服务
  2011年4月19日,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全国第一家专为上访人义务提供法律服务的民办机构——吉林市信访法律事务服务中心正式挂牌成立。修保放弃了很多挣钱的案子不办,个人出资近30万元,办起了协助党和政府及司法机关化解上访难题的非盈利性法律服务部门,当了这个赔钱“中心”的主任。
  这个新型社会组织以执业律师为主体,同时邀请具有社会公信力的吉林市人民检察院退休的优秀检察官和法律服务志愿者组成服务团队,以民间第三方角度为上访人无偿提供咨询、代理等法律服务,用“你有理,只要你不再上访,我们律师会无偿为你服务”的创新方式,有效地弥补了当前信访体制的不足。
  2011年11月7日,吉林市某厂20户共几十人因不服法院无条件腾迁房屋判决,来到才成立半年的吉林市信访法律事务服务中心寻求法律援助。
  从1989年开始,这20户农民工就居住在该厂修建的3排平房,房屋产权归工厂。2000年,该工厂改制后,因工人未得到安置开始集体上访,现因修建公路,此房需拆迁,20户工人被所在地开办工厂的村委会起诉。
  此案已经过市、区两级法院3次审理,被判无条件搬迁,且不给予任何补偿。此间,20户农民工多次集体到市、省上访,要求予以安置补偿。城市改造迫在眉睫,双方矛盾激化,剑拔弩张。一位70多岁老太太说:“我都准备好了,如果有人扒我房子,我就点上汽油,死在那里……”旁边的几个人也表示将用极端行为抗法。
  在这一触即发的危急关头,修保一方面带领律师和法律专家现场释法,缓解紧张情绪,并表示将协调有关部门给予搬迁救助;另一方面与市、区政府和法院联系,反映情况,缓解矛盾。最终在市委和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心”与20户农民工签订了一次性息访救助协议,由政府支付每户7万元补偿款结案,“中心”律师们义务帮助,3天内全部搬迁完毕。
  修保带领“中心”人员,在公证员现场监督下,帮助20户农民工搬家并现场发放救助款,他们激动得挥舞存折,眼里流出了热泪,还自发地放起了鞭炮,此后,还雇秧歌队给政府和“中心”送去了感谢信和锦旗。
  吉林市信访法律事务服务中心成立一年来,共受理案件179件,接待咨询600余件、2700余人(次),签订息访代理协议43件,包括上访26年进京百余次的老上访户在内,已息访近200余人,停访并走法律程序的集体访一千多人,成功化解了大量涉法涉诉缠访案件,引导信访群众依法有序表达诉求,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对此,省政法委在吉林市召开了“中心”模式推广会,中央政法委《政法动态》为此出了一期专刊。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