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文51油藏单砂体剩余油研究与挖潜|长2油藏剩余油挖潜
 

文51油藏单砂体剩余油研究与挖潜|长2油藏剩余油挖潜

发布时间:2019-06-23 03:58:06 影响了:

  摘要: 本文对文51油藏通过相控储层流动单元的划分和分类,重点对Ⅰ类流动单元小河道单砂体从空间组合、平面组合模式两个方面详细描述,并进行了不同的分类,在此基础上,对剩余油潜力进行再认识,重新调整了文51油藏的注采调整方案,通过完善注水的方式进行有效挖潜,调整效果明显。关键词: 流动单元;单砂体;剩余油;分布规律;挖潜
  中图分类号:TE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2-0053-020 引言
  濮城油田文51油藏区域构造位于东濮凹陷中央隆起带北部—濮城、文留构造的结合部,北与濮城油田南区相连,西以文51断层为界,东、南以文128断层为界。含油面积9.3km2,石油地质储量939×104t,标定可采储量351×104t,标定采收率37.4%。其主要含油层系为沙河街组沙二下亚段,石油地质储量809×104t,标定可采储量315×104t,标定采收率38.9%,为本次研究的目的层段。受濮24断层分割成南北两块:北块西以文51断层为界,是一个向南抬升的向斜构造,构造总体比较简单,地层主要受文51断层和与濮24断层附近的反向屋脊微构造控制;南块主要是由一系列东西走向的断层所夹持的断阶块。
  文51沙二下储层为河流相砂岩,非均质性强,纵向上层系多,单层厚度薄;平面上变化大、连通差,地质条件复杂。纵向上一套开发层系多层合采合注,经过26a的勘探开发后,目前该油藏处于高含水开发阶段,采出程度达到35.2%,综合含水为90%。主力含油小层都已呈现明显的水淹特征,但油层动用情况差别很大。由于平面上流动单元变化较大,特别是对一些小河道单砂体的描述不够,剩余油分布规律认识还不明确,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明确剩余油潜力,探索油藏调整挖潜方向,指导注水,保证合理高效开发。
  1 储层相控流动单元划分与评价
  1.1 相控流动单元划分 文51油藏沙二下储层主要以水下分支流河道微相为其骨架,由于水下分支流河道砂体宽度小、纵向叠加性差,从而使得储层平面上受沉积相影响较大,表现出较强的非均质性。多条小河道呈不规则条带状、片状分布于各砂体之间。因此,在沉积微相划分基础上,根据本区及濮城主体5口取芯井沉积微相综合柱状图及沉积微相-测井相图版,总结分析各类微相的特征,建立了沉积微相知识库,根据沉积微相知识库对全区所有井的每个流动单元进行了沉积微相划分,编制了沉积微相分区图。
  1.2 流动单元分类和储量评价
  1.2.1 储层分类评价 在流动单元分类时,充分利用沉积微相控制,采用岩石组构描述法和空隙几何形状法进行分类,以单砂体确定流动单元,依据文51断块区沙二下各流动单元砂体发育程度,最终把文51油藏50个流动单元为三类:
  Ⅰ类:含油面积在2.0km2以上,地质储量在30×104t以上;平均孔隙度在19.5%以上;渗透率值在60×10-3?滋m2以上,原始石油地质储量453×104t,占总石油地质储量的56%。微相类型主要为边滩和河道充填主体沉积,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为其主要砂体,河道砂体储层石油地质储量占小层总储量的50%以上。
  Ⅱ类:平均孔隙度在18%以上;渗透率值在20×10-3?滋m2以上,原始地质储量262×104t,占总地质储量的32.4%。孔隙间以片状吼道相连,沉积微相类型主要为河道沉积侧翼前缘砂为主。
  Ⅲ类:平均孔隙度在15%~16%;渗透率在20×10-3?滋m2左右,原始地质储量94.2×104t,占总地质储量的11.6%。孔隙结构以微小细喉为主,前缘砂和远砂为其主要砂体。
  1.2.2 单砂体流动单元平面分布规律及组合模式 根据文51油藏沙二下1-7砂组的实际情况,曲流河砂体分为边滩砂体、河道充填砂体和边缘砂体三类。砂体的流动单元在平面上有如下规律:同一个单砂体内流动单元存在很多交叉的现象,即一个单砂体在纵向上被划分为两个或更多的流动单元,不同相带流动单元在侧向上由于物性差异而形成突变或渐变界面,即Ⅰ类流动单元多分布与河道的中心部位,多呈土豆状或窄条带状分布;Ⅱ类流动单元较多,多呈宽带分布于边滩侧翼;Ⅲ类流动单元分布广泛,一般在河道侧翼。
  单砂体流动单元组合模式主要包括二种组合模式:一是河道微相砂体Ⅰ-Ⅰ流动单元或Ⅰ-Ⅲ(Ⅱ)流动单元的联合;二是边滩微相砂体横向相变的Ⅱ(Ⅲ)-Ⅲ流动单元的联合。
  2 相控剩余油分布特点
  2.1 分流动单元储量动用状况分析 从剩余油分析研究结果来看:目前文51块沙二下Ⅰ类流动单元原始地质储量453×104t,平均采出程度34.4%,平均含水93.7%,剩余可采储量44.2×104t;Ⅱ类流动单元原始地质储量262×104t,平均采出程度23.9%,平均含水73.6%,剩余可采储量24.9×104t;Ⅲ类流动单元原始地质储量94.2×104t,平均采出程度17.3%,平均含水61.1%,剩余可采储量7.4×104t。
  2.2 Ⅰ类流动单元河道砂剩余油分布特点 对文51油藏分类流动单元河道砂分类研究发现:连片主河道相对高渗部位(层)水驱程度很高,剩余油饱和度低,剩余可采储量16.9×104t,剩余油分布比较零散。主要是分布在断层高部位及构造复杂带;条带状次主力河道剩余可采储量12.3×104t,剩余油平面分布相对零散;局部小河道水淹程度较低,剩余可采储量15×104t,主要为注采井网不完善和井网控制不住剩余油,水驱动用程度较低,有一定的挖潜潜力。
  2.3 Ⅰ类流动单元小河道单砂体分布评价及潜力分析
  2.3.1小河道单砂体分布评价 为了确定单砂体的开发价值,需要评价单砂体的大小及其与目前井网的适应性,主要从单砂体的面积、储量、控制井数等三个方面进行评价。其中储量是动用单砂体的经济基础,若储量规模足够大,可以对一个单砂体作为开发和调整的对象。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