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摇铃铛的声音【摇响侗家孩子心灵的铃铛】
 

摇铃铛的声音【摇响侗家孩子心灵的铃铛】

发布时间:2019-07-13 03:53:00 影响了:

  这是我们见过的最具活力的大课间活动。  全校36个班2200多名师生,在做完规定的广播体操后,操场上迅速出现了36个首尾相连的圆圈。圆圈中后一人的右手搭在前一人的左肩上,随着音乐的响起,圆圈按逆时针方向有节奏地行进,每个人的左手和身子随着哆吔节奏内外摆动……侧耳细听,好像谁摇响了一只巨大的金色的铃铛。
  那份舒心与快乐,那种自由与奔放,像巨大的磁铁吸引着我们情不自禁地加入到了哆吔舞的圆圈里。
  5月,侗家的山山寨寨遍地花香。我们来到通道县第一完小采访校长蒙兰凤,这位全国人大代表,此时成了一个快乐的舞者。她边舞边对我们说:“哆,侗语是唱歌的意思;吔,也是唱歌的意思,但伴有舞。我们要让侗家孩子在侗族独特的优秀文化滋润下茁壮成长!”
  歌声在荡漾,圆圈在行进,笑脸在绽放……蒙兰凤以她优美的舞步引领全校师生舞动。铃铛的韵律在我们心中扩散开来,我们分明感到,她摇响了侗家孩子心灵的铃铛。
  一双大拇指
  蒙兰凤给我们的印象是全方位的,她的能歌善舞、她的干练明快、她的满面春风、她的总是一路小跑给我们取资料的身影……深深地打动了我们。但令我们至今难以忘怀的,是她极具亲和力的对学生竖起一双大拇指的动作,像电影中的远镜头,一步步推到我们的眼前,并清晰地深嵌在我们的脑海里。
  “对学生竖起一双大拇指,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我一当老师就开始了。这个动作我重复了26年,已成习惯。”
  “别的老师顶多竖一个大拇指,你为何竖一双呢?”
  “大概是我所面对的学生不一样吧。”
  当我们问蒙兰凤怎么个不一样时,她给了我们如下的解释——
  我工作的第一站是偏远贫困的双江乡中心小学。因为偏远,侗家的孩子孤陋寡闻;因为贫困,自卑便像阳光下的影子一样时刻跟着我们的侗家孩子。课堂上,学生们常因汉语说不全而怕说错话被别人笑话。久而久之,学生们不敢说话了。
  一个人如果连话都不敢说,哪还有自信呢?
  好几个晚上,蒙兰凤陷入了沉思。
  她想到自己读小学四年级时的一件事。四年级以前,蒙兰凤是个快乐的小天使,爱唱歌,爱跳舞,爱参加各种集体活动,成绩优异,一直在老师的表扬中成长。四年级时,换了班主任,不知为什么,学校乒乓球比赛、表演节目,甚至连班干部竞选,这个班主任都不让她参加。接二连三的打击让蒙兰凤话少了,连走路都小心翼翼了。第二年,班主任换成了年轻的女老师,她鼓励每一个学生上课要大胆举手发言,各项活动要踊跃参加。自信的种子再一次在蒙兰凤的心里发芽了。特别是组建班级乒乓球队,班主任要蒙兰凤做第一名大将,“六一”儿童节让蒙兰凤表演节目,还培养她入了队。从自卑到自信,蒙兰凤由己及人,体验到了赏识教育给人带来的心灵震撼。
  现在在一完小教书的石高年老师,姐妹俩都是蒙兰凤在双江乡中心小学教过的学生。她对这样一件往事还记忆犹新:有一次上数学课,有这么一道题:“7只白羊,8只黑羊,总共有多少只羊?”蒙兰凤问大家,用加法还是用减法。按妹妹当时的学习水平,还真搞不懂。可妹妹不知哪来的勇气,半信半疑地大声说“用加法”。蒙老师当即给妹妹竖起了两个大拇指。从此,妹妹的胆子大了起来,只要有不懂的问题就问蒙老师,有什么想不通的事也向蒙老师诉说,再也不说“我比姐姐笨,学不会”之类的话了。初中毕业时,妹妹考上了衡阳卫校,现在在长沙工作。每当姐妹俩过年过节团聚时,说得最多的心里话就是“如果小学没碰到蒙老师,人生轨迹就会发生变化”“遇上蒙老师,是我们一生的幸福”,等等。
  在一完小采访的第二天早晨,我们和蒙兰凤刚走进校门,只见一个孩子对着蒙兰凤有点生硬地说:“蒙校长,早晨好。”蒙兰凤喜不自禁,连忙伸出两个大拇指,不停地夸赞:“你的进步真大哟,奖励你两个大拇指。”孩子高兴得一蹦一跳地跑进了教室。
  蒙兰凤告诉我们,这个孩子是三年级52班的,因为早产,智商比普通孩子低。今天能说这么完整的话,很不容易。第一次,他碰到我时只说了一个“好”字,我给他竖起了两个大拇指,表扬他“真懂礼貌”,并弯下腰,拉着孩子的手告诉他我姓蒙,是校长;第二次,他碰到我时说了“校长”两个字,我又给他竖起了两个大拇指,并告诉他我是“蒙校长”;今天是第三次碰到我,他就能说这么完整的话了,真了不起。
  “当然,奖励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只要老师赏识我们的孩子,再调皮、再愚笨的孩子都会变乖的。”蒙兰凤发自内心地对我们说。
  赏识孩子是老师的责任,这是天经地义的。教育常常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需要急中生智地应对。最能考量一个老师的成熟度的,是老师的智慧。随着时间的推移,蒙兰凤越来越深信不疑。
  过去,一完小和其他学校一样,有一个不好的思维定式,那就是把教室门口的那个座位让表现不好的学生坐。久而久之,老师和学生便会对这个座位上的学生另眼相看,学生自己也就破罐子破摔。怎么办呢?蒙兰凤反其道而行之,在全校的升旗仪式上,将这个座位命名为“特殊座位”,只有表现好的学生才能坐这个“特殊座位”。有一次,她拿着相机到一个班上说:“看谁动作最快,把班上的垃圾捡起来,我就让他坐最好的‘特殊座位’。”结果,平时最不爱搞卫生的王同学动作最快,蒙兰凤便要班主任姚老师将“特殊座位”奖励给了他。回家后,孩子手舞足蹈地对爸爸妈妈说:“我坐到‘特殊座位’了,我得到老师的奖励了。”从此,这个孩子一天天向好,每天都想得到老师的奖励。
  这就是变惩罚为奖励的智慧。
  许多老师平时不给家长打电话,一打电话准是学生犯了错向家长告状,三番五次之后,家长便有了“老师电话恐惧症”。蒙兰凤从来不这样做,她的手机永远是一只“报喜鸟”。
  为什么“报喜不报忧”?蒙兰凤有两点考虑:一是有的孩子住得远,家长听到“告状”电话,势必会翻山越岭来到学校,这既影响家长们的劳动,又对孩子的教育不利,有哪一种“气头上”的教育产生了效果的?二是现在留守孩子多,孩子犯了错你给家长打电话,家长远在外地,除了干着急、上虚火,什么作用也没有。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