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钟正山:在宣纸上开疆立国的客家人:客家人
 

钟正山:在宣纸上开疆立国的客家人:客家人

发布时间:2018-12-24 09:24:53 影响了:

  钟正山祖籍广东梅县,是享誉国际的艺术家和美术教育家,60年代首开马来西亚现代艺术教育先河,先后在马来西亚、中国创办了5所艺术学院,被誉为“马来西亚现代艺术教育之父”。历任马来西亚艺术学院院长(33年)、英特国际现代设计艺术教育集团主席(10年),国际现代水墨画联盟总会会长(9年)、亚太区艺术教育会议主席、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协会总会长(15年)、国际造型艺术家协会(马来西亚)分会会长、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学术顾问等。
  钟正山作为中、马艺术教育的先驱、国际水墨画现代化运动的领航人,贡献卓越,有“马来西亚现代水墨画之父”的美誉。作品先后在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大展中展出,引起了包括中国大陆在内的国际画坛的关注与好评。
  钟正山现为云南财经大学首席教授、现代设计艺术学院名誉院长、国学研究所所长。
  
  与七十五岁的钟正山先生在一起,我常常会忽略他的年纪。他身体健康,行走如是,胃口也不错。他思维敏捷,童心未泯,当我结束采访,要求给他拍照时,他拉着他的亲密战友和知音――欧盟艺术家协会主席、钟正山美术馆馆长戴维(刘伟)先生,两人故意一左一右用手指夹起一支烟,顽童似地摆了一个甫士,完美地诠释了杜甫名句“丹青不知老将至”的诗意内涵。
  就是这样一个看上去年轻的平凡老人,用了半个世纪的时间,只做了两件事情,一件是艺术,一件是教育。
  就是这样一个老人,当要用文字描述他时,我惊疑地发现,我的目光至少要投射到1700年前。
  
  用了1700年、两个国家造就了钟正山
  公元311年,即永嘉五年,匈奴攻陷洛阳、掳走怀帝,史称永嘉之乱。乱中,百姓流离失所,呼号奔走。有一群人,开始不断南下,择山高水冷之处围屋而居。裹挟在一次次迁移历史中的钟家,和后来称为“客家”的庞大族群,散居在客家四州。
  钟家终于在号称“世界客都”的梅县暂时停下了脚步。
  在风雷激荡的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一个姓钟的年轻知识分子离开梅县,参加了“五四运动”。从此后,他的命运打上了族群千百年来所特有的深深烙印――迁移。这一次是漂洋过海,年轻的知识分子带着他的妻子下南洋,到了马六甲。
  熟悉中国历史的读者,会知道马六甲和中国明朝的航海运动有着深深的渊源。吉隆坡的马来西亚国家博物馆前有一幅壁画――马来西亚国家历史沿革图,图中央上端有郑和首访马六甲的年份――“1409”的标志,以及带有“郑”字旗的宝船。据史料记载,“郑和七下西洋,五次驻节马六甲”,奠定了马六甲国际贸易中心的地位。
  1935年8月,钟姓夫妇在马六甲生下了一个男孩,取名钟正山。1935年是一个奇怪的年份,在世界范围中,出生了多个不世出的艺术家,美国摇滚乐歌手,“猫王”埃尔维斯・普莱斯利,日本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意大利男高音帕瓦罗蒂……
  其实1935年的马来西亚,境况并不比当时中国好多少,一个英国殖民地,日本正在虎视眈眈。1938年,著名作家郁达夫到了南洋,成立了由新闻界、教育界、文化艺术界参加的“华侨文化界抗敌工作团”,以动员更多的华人支援抗日战争。1942年,新加坡沦陷,郁达夫与胡愈之等一批从事抗日宣传的文化名人,乘坐难民船渡过马六甲海峡,撤退到了印尼。
  但根据我们的资料,钟家受到的影响似乎不大。传统的家庭教育,还给钟正山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钟正山先生在马六甲学完了小学、中学的课程。1952年进入著名美术教育家林学大执掌的新加坡南洋美术专科学校(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前身)艺术教育系学习画画,1955年毕业。
  张爱玲在小说《倾城之恋》中写道,一个城市的沦陷,成就了一次爱情。这样的描述方法,同样适用于解读钟正山先生的成就。1700年来,一直游离在中国主流社会叙述史之外的族群,他们的子孙自然流着不安分的血液,但并不表示他们放弃了对安身立命的努力。尽管游离,然而客家族群从未偏离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航道,包括钟正山的出生地――马六甲,自古就在汉文化的辐射圈内,加上抗战时期,包括郁达夫、林学大等文化名流多年的经营,南洋的文化曙光已经即将喷薄而出。
  钟正山,一个迁移了1700年之久的族群之后,身受两个国家、多个民族的文化滋养,冥冥之中,就是衔着使命而来。
  
  办学五十年,打造桃李天下的“钟家班”王国
  年轻的钟正山所处的马来西亚,他的出生地,几百年来一直受到葡萄牙、荷兰、英国的侵略,华裔不是少数族群,并且可以拥有双重国籍。日本人来了,英国不再是保护国。日本人战败了,英国又回来了。新生的中国困难重重,在1954年,取消了双重国籍。
  在这样的“城头变幻大王旗”的奇异历史漩涡中,马来西亚终于在1957年立国了。时年,钟正山22岁,学校毕业才两年。能够想象,新成立的国家和这个刚走上社会的青年才俊――马来亚森美兰州芙蓉中华中学美术导师,内心一样艰难。
  1961年,钟正山转到了首都吉隆坡,成为坤成华文女子中学美术导师。六年以后,他的人生坐标终于找到了,在中国古老的宣纸上,成立一个新兴的艺术国度。
  1967年6月29日,马来西亚美术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件事情发生了,由钟正山先生创办、时任马来西亚副教育部长李孝友先生主持开幕的“马来西亚艺术学院”诞生。1968年8月,马来西亚艺术学院成立董事会,成为该国艺术教育史上第一家非营利性艺术学院。
  学院创办伊始,没有固定的校舍。后来找到一间荒芜很久,杂草丛生,空间很大的“鬼屋”,经改造之后,才成了落脚处。据东南亚文化艺术研究所所长、钟正山先生女儿钟瑜回忆:“在我的童年,有一段是住在校园内,一间由旧车房改装成的简陋房子中度过的。犹记得当时常蹲在一旁,看母亲在偌大的院子里种菜,每天烧大锅饭,给住在宿舍里的老师、学生们吃。父亲在教画时,我和弟弟垫着脚尖,站在窗外偷看的淘气情景。阴暗楼梯下的油画堆,常常成为我们玩捉迷藏的最佳场所。”
  场地问题解决了,经费还是问题,钟正山除亲自掌校,还兼任坤成女中的美术老师,每月将坤中领得的微薄薪水,留很少的一点给家用,剩余的全部投入学院, 补贴老师、工作人员的薪金。这样的情况一直维持了数年。
  筚路蓝缕三十余年后,马来西亚艺术学院已成了该国的艺术重镇,钟先生桃李满天下,毕业生万余名。尽管此时艺术学院已积累近2千万元的不动产和约1千万马币的建校基金,却因为钟先生和学院董事长意见相左,其计划与理想未能发挥,而毅然离开这个凝聚半生心血的学院。
  热爱艺术教育的钟正山先生并不因离开了一手创办并经营几十年的马来西亚艺术学院而赋闲,其实,早在1988年,钟先生第一次受邀考察中国时,敏锐地意识到中国美术教育制度缺乏国际性的联系和现代化的视野。1990年代初,钟先生通过中国驻马大使馆的推介,向中国教育部建议,强调以市场经济发展艺术设计教育的重要性。在教委的推荐之下,钟先生成为第一个在中国与当地大学合作办学的先驱。1994年,他以一校两制的方式,与内蒙古师范大学和云南大学,1998年与株州炎帝大学联合创办了3所美术设计学院,开启了中国大专院校另一种新的美术设计教育模式。
  
  现代水墨,创造全新审美情趣,弘扬中国主流文化
  钟正山在办学实践其艺术教育理念的同时,并未忽略其身为画家的艺术创作任务。相反,他丰富的办学经验,广阔的人际关系,周游列国的阅历,加上扎实的技巧、多方面的艺术爱好与收藏,极大地充实了他的艺术创作,保持了艺术生命长青。
  钟正山虽然生在南洋,长在马来西亚,但水墨情结与生俱来。他认为:“中国的水墨才是最高层次”。那么又如何做好水墨文章呢?钟正山从“南洋美术”的产生、发展、衰落过程中得出结论:水墨若要与时俱进,必须增强其现代性。水墨必须改革!
   1981,钟正山于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美术系任客座教授之际,发起创立“国际现代水墨画联盟”,并任主席一职。该会成立后不久,他发起了旨在“解放传统水墨画观念的保守性,确立现代水墨画的传统性、开放性和创新性”的影响巨大的“国际现代水墨画运动”。
  钟正山率先在科学、文化艺术领域中探索。他先后创作的《唯我独醒》、《异度空间》、《闺中怨妇》等,画面突破了传统三度空间的思维,寻求到异度空间的意念表现,创造了现代水墨画观念性审美情趣的全新效果。
  在用水墨表现“异度空间”的长久探索过程中,钟正山先生遇到了欧盟艺术家协会主席戴维(刘伟),两人从此惺惺相惜,互为知音,遂成一对艺坛昆仲。
  台湾艺术评论家罗青教授对钟正山先生的作品有非常精辟的论述:“从早期的写生、写意、演变精进,纳入东西美学哲思,有深厚的传统精神,又能发挥具创建的造型意境。”钟正山思想的现代性,体现在“道”的宇宙观。《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等作品所表达的入世的文化艺术观正是他社会责任和使命的体现。
  社会责任还体现在他和马来西亚政治领袖的交往上。采访时,钟正山先生说到,马来西亚政治领袖在上任后,会让人向他索画。早些年,钟先生会从自己的文化立场和价值取向,画虎或者画竹相赠。无论是虎还是竹,都代表了一种精神和气节,是他对领袖进行艺术化的民意写照。而赠送给现任首相纳吉,钟先生一反常态,创作了主题为“共生共荣・圆融和谐”的水墨画,强调了艺术的包容和人文性,在马来西亚传为佳话。
  和钟正山先生在艺术价值取向上高度一致的戴维(刘伟)主席,自然是声息相通,他不仅认同“世界和平、圆融和谐”的理念,并鼎力相助,欣然担任了“钟正山美术馆馆长”、“郑和文化馆馆长”“钟正山美术教育馆馆长”、“钟正山湖南艺术学院名誉院长”等职。为弘扬中华主流文化,他们高瞻远瞩地提出并发起了宏伟的“中国书画精品战略工程”,力促中国书画走向世界成了他们共同的愿景。
  2010年7月2日,钟正山与马来西亚马六甲州州长,李奇茂,黄国强等,一同主持了“马来西亚人民画廊戴维(刘伟)画展”,启动了“郑和亚非睦邻友善万里航长卷图”,受到中国政协副主席王文元,文化部副部长高运甲,中国人大副秘书长于友民,中国人大教科文卫文化室副主任许国宝,中宣部张凡局长等一致肯定与支持。
  有记者问俄国二次大战中的人民,如果俄国败了,亡国了,怎么办?受访的民众大多提到了一个名字,托尔斯泰――俄国的良心,正是他的作品被列宁称为“俄国十月革命的一面镜子”。他们说,只要托尔斯泰的作品在,祖国就在心中,永远不会亡国。这种强大的文化认同上升到国家意识的精神,正是俄国胜利的原因之一。
  有这样的文化价值趋同的民众是有福的。这也是马来西亚立国后,钟正山取得的教育和艺术成就的最好注脚。中国的传统书画,在一个新兴的东南亚国家,是一种游离于母体之外的移民艺术,具有先天的局限性。钟正山先生能够在这样的背景下,在教育和创作中加入大量符号化的元素,使其有了超越艺术一般性功能的力量,在一块陌生的土地上完成了开疆立国的重大使命,建起了一个辉煌的精神之国。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