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青铜神兽【诡秘楚物――青铜神兽】
 

青铜神兽【诡秘楚物――青铜神兽】

发布时间:2018-12-28 04:00:52 影响了:

     楚人叶公好龙的故事,流传已久。楚大夫屈原的诗句中,提到龙的词句更多达23处,楚人所渴望的心灵自由之美好境界,就是“驾蜿龙以周游八极”。那么,楚人心目中龙的形象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1990年河南省淅川县徐家岭楚国墓地出土了一对青铜神兽,它们造型奇诡,充满神秘意味,散发着楚地浓厚巫风留存在青铜器上的远古信息。它高48厘米,长47厘米,宽27厘米,整体造型线条流畅,体态矫健,设计精巧绝妙,全身各部位都可自由拆卸。神兽张口吐舌,侧首凝视,龙首的顶部有六条蜿蜒缠绕的小龙构成兽角,身、尾造型却似虎状,基下有四只龟足。兽身脊背正中铸有一方座,座上立一同样形态的龙形奔兽,口中衔一吐舌的曲体龙,遍布全身的几十条龙凤纹饰以翠绿色的孔雀石镶嵌而成,给人以奇谲、华丽、凝重的感觉,特别耐人寻味。在神兽的背上有方形的插孔,因为同时出土的是一对神兽,这两两相对的形态,据专家推测也许是古代乐器编磬或鼓的架子。
  
  这批文物的出土也有着传奇般的故事。河南省淅川县境内原本是一片茂密的原始大森林。1974年,丹江水库建成后,由于大规模蓄水,淅川的河谷山地一下子都变成了湖泊孤岛。而春秋时期的楚国王族墓地,就修筑在淅川县南50公里的丹江顺阳川库区西岸的浅山丘陵上。1977年的一场大旱,丹江水位急剧下降,两岸的土层因长期受风浪的冲击,豁然暴露出许多大大小小的墓口,引起附近乡邻争相翻挖淘宝,局面近乎失控,文物部门得知消息后,紧急开始抢救性发掘,自此拉开了淅川楚墓发掘的序幕。
  1990年,文物考古工作者在徐家岭又发现一处楚国贵族墓地,这座墓地也遭到盗掘。时值丹江水库枯水期,如果到了丰水期,水位上涨,墓葬便会被水淹没,就失去了发掘的时机,考古专家即刻进入工地进行抢救性发掘。经过紧张有序的发掘工作,相继发掘了8座墓葬,出土了一批青铜器、玉器、陶器、骨器等,对研究墓地的性质、年代具有重要的意义。5月底,开始发掘处于墓地最高处、形制也最大的一座大墓。虽然经过多次盗扰,但是墓中仍然遗存丰富,出土有铜鼎、鬲、圆鉴、兵器、车马器等150多件,两件青铜神兽就是其中的精品,其中一件现已成为河南博物院的镇馆之宝。
  
  截止目前,淅川楚国贵族墓群已先后发掘春秋墓葬36座、车马坑5座,出土各类珍贵文物8000余件,为世界所关注。
  
  河南博物院
  
  1927年,河南省博物馆于当时的河南省省会开封成立,是中国最早建立的博物馆之一,建馆初期就征集了大量的文物,并主动进行田野发掘,获得了大量的出土文物。其在全国博物馆界的地位当时曾有这样的评论:“统中国博物馆所藏物品,除故宫博物院外,河南博物馆堪居第二之位置。”
  1961年,河南省博物馆随省会由开封迁至郑州市人民路11号新的馆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老的馆舍已不适应博物馆日益发展的需要。1993年新馆工程开工建设,1998年5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并更名为河南博物院。新馆位于郑州市农业路中段,占地10余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它的外形取材于登封观星台,主体建筑覆斗形的冠部和深入大地的四基,象征古代中原汇聚天地四方之灵气、创造辐射四方之文化的辉煌历史。9座建筑由中心向外扩展,形成一个整体,暗合“九鼎定中原”之典故。
  
  河南博物院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藏品已达13万件,现已成为集陈列展览、社会教育、科学研究、文物保护等职能为一体的中原文化展示中心;举办的《河南古代文化之光》、《楚国青铜艺术馆》、《天地经纬》等8个基本陈列和专题陈列,内容涵盖华夏八千年文明史。推出《龙之国度》、《华夏文明之源》等外展,足迹遍布美国、日本、香港、台湾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四方撒播中原文明;积极引进了《俄罗斯油画展》、《印度瑰宝展》等外展;多次接待国家重要领导人和国际友人,博物院年接待量超过40万人次。博物院组建的华夏古乐团,用音乐再现历史风貌,精湛的演出水平赢得了中外嘉宾的一致赞誉,已成为河南省对外开放和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