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小学数学教师的学生分析能力研究_小学数学教师能力测试
 

小学数学教师的学生分析能力研究_小学数学教师能力测试

发布时间:2019-01-13 16:20:45 影响了:

  摘 要:小学数学教师要提高教学实践水平,需要对学生的各方面进行正确地分析。目前小学数学教师的学生分析能力一般,学生、教师、教师培训等因素对此都有影响,为此教师自身和教师培训机构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加以提高,以便为开展有效教学奠定基础。
  关键词:数学教师 分析能力
  
  无论本世纪初新课改的成效如何,人们对它的褒贬怎样,注重教育教学的“过程与方法”、“知识和能力”与“情感和价值观”确是受到一致的公认和期盼。《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试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明确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由此新数学课程改革对教师原有的教学实践带来了挑战,要求应具备相应的教学设计能力以适应课程改革,教师教学设计的目的是为了突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切实调动和发挥学习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地指导学习者获得学习上的成功。教学究竟从哪里开始?事实上,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起点不同;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的起点也不同。因此,总的来说,教学的起点应从学生的初始状态出发,对学习者的分析包括对其态度、起始能力和技能等的确定。
  
  一、小学数学教师对学习者的分析
  
  1.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分析
  态度是对特定对象作出行为选择的有组织的内部反应倾向。人们在任何客观世界或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既不是盲目、被动的,也不是毫无区别的心理上对所接触的客观事物对象所持有的看法。个体在对待任何事物时总是首先产生某种反应倾向,如赞成、反对、中立等。态度有三种成分:认知、情感、行为倾向。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说:“学习的每一种形式发展一种有实质性的态度系列,这种副产品常常比正式教给这个人的初步技能更有调节的意义。”学习兴趣浓厚可使人思维活跃、观察细致。可见,学生的学习态度如何是能否达到教学目标的重要条件。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教师不仅应关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方式等,还应考虑学生的学习态度对达到教学目标、掌握教学内容的影响。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可通过以下多种途径,如召开教师座谈会,听取其他各位教师对学生情况的分析;设计问卷调查表,了解学生对数学课程的态度,学生喜爱的教学方法等;查阅研究文献,了解学生的心理和学习特点;等等。
  2.对学生背景知识和起始能力的分析
  学生学习任何学科的知识,都不是白纸一张,总要与其原有的知识相联系。同时,学生的起始能力决定教学的起点。加涅的学习结果及其学习条件的思想为教师提供了一幅有序的教学蓝图,也为诊断学生的起始能力和知识背景提供了途径。在一些简单的解题背后其实隐含着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思维水平,教师对此一定要认真分析作出诊断。比如有一道应用题为:
  某校三年级有男生120人,女生的人数相当于男生的3/4,女生有多少人?
  第一类水平的学生,模模糊糊地知道这导体要用分数乘除法计算,但是究竟要用乘法还是除法拿不准,就胡乱用乘法或除法做。这样倒也有一半的机会是对的。这类学生对所学概念似懂非懂,只能猜算法。即使算对了,也是在尝试中偶然成功的,是尝试成功的水平。
  第二类水平的学生,这样想:寻找题目中的“单位1”,若为已知就用乘法,若为未知数就用除法,“单位一”往往在“相当于”、“占”、“比”等词的后面,此题“单位1”男生数已知,于是就用乘法。这类学生根据课本复述概念的定义或法则的定义,但只是抓住了它们的外部特征或外部联系,而并没有掌握概念的本质特征和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解题只是机械套用,难以处理变化了的特殊问题,没有和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进行融合,是机械运用知识的水平。
  第三类水平的学生,这样想:已知男生人数120人,女生人数是男生的3/4,就是说女生的人数是120的3/4,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所以就用乘法,得出正确的结果。这类学生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认识了概念的本质属性,理解了知识的本质和内在联系,但还不深刻,还不能灵活地运用各种方法解决同一道题。这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初步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水平。
  第四类水平的学生,除了像上一类学生那样,能够根据分数的意义确定用乘法计算之外,还能联系已学过的知识,说出多种方法。如:根据分数的意义求120的3/4就是把120分成4等份,取其中的3份;还能沟通分数乘法和整数乘法的意义,求120的3/4就是求120的3/4倍,所以用乘法;等等。这类学生在第三水平的基础上,把新知识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从而发展了已有的认知结构,能够把新知识和已经学过的分数的意义、整数乘法等知识糅合在一起,融会贯通。这类学生已经到达对知识的理解、掌握而熟练运用的水平。
  第五类水平的学生,这样想:三年级人数里,若男生人数占4份,女生人数就占3份,那么120×(4+3)÷4-120=90,就是说女生的人数是90人。这时学生还没有学过“按比例分配”,而这类学生却能够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表明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更概括、更深入了,即使遇到复杂的问题,他们也能够从已经掌握的知识中分析出有助于解决问题的信息,不断改变思考问题的。
  
  二、小学数学教师对学生分析的能力现状、影响因素及解决策略
  
  从上可看出,同样是答对了问题,但反映出的知识背景、思维水平不同水平。因此,教师不能仅从学生的解题结果来简单判断,而需要根据所学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认真分析学生知识技能掌握程度如何。那么,新课程下小学数学教师对于小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整体把握、分析能力如何呢?哪些因素影响了小学数学教师的学生分析能力,又如何提高呢?
  1.小学数学教师的学生分析能力现状
  在教学中,教师的学生分析能力是教师根据学生学习过程、学习现状进行分析,认识、发现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和教学存在的问题的能力。对教师的学生分析能力可从他们所拥有的条件性知识进行判断,虽然从条件性知识(观念)到教育教学实际行动有个过程,但条件性知识观念的拥有却是小学数学教师的学生分析能力提高的前提,李琼等人的研究恰好可为我们提供这方面的数理证据。一般来说,各种性质教师对学生的分析能力都比较一般,其中在不同教龄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新教师较其他教师表现较差,而拥有五年以上教龄的教师较拥有二到四年教龄的教师表现差,这一方面由于新教师对学生不熟悉,而老教师的传统教学理念由于随着教龄的增加,其条件性知识呈下降趋势。另外研究还发现,专家教师倾向于用“问题解决”的观点看待数学学科与学生的数学学习,而非专家教师则更倾向于“掌握知识”的观点。我们在对多份课堂教学设计进行仔细分析后发现,在新课程背景下,部分教师还是能把握准学生的学习起点,对学生已具备的知识基础和技能基础分析上比较到位,考虑到了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学生的实际特点。但是,大部分教师对学生的分析过多地且唯一地聚焦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如部分教学设计对学生的分析仅仅简单地描述为“学生已经有学习……的基础”、“学生已经掌握了……”,并且对那些妨碍新知识获得的旧知识缺乏分析与重视,对新课程突出强调的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和体验、情感等方面关注较少;对学生的心理特征缺乏应有的分析,对学生的差异性考虑不周,这进一步说明小学数学教师对学生的分析能力上还有待加强。
  2.影响小学数学教师的学生分析能力的因素
  教学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师生的共同的活动,它体现了师生之间的信息传递控制和学生个体的自我控制,一方面教师控制了教学的方向,另一方面学生的素质和主观能动性决定着他们对输入信息的选择和接受。因此,小学数学教师的学生分析能力要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
  1)学生因素:班级容量过大,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大,教师难于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学生的知识基础、技能储备和思维水平还不够,其内在的思维过程外在表现不明确,难以分析。
  2)教师自身因素:教育理念转变不够;条件性知识的理解与转换能力不够;教育理念的正确理解、科学教育观念的建立有困难,与教学实施还存在一定差距。
  3)教师培训因素:培训力度不够,目前小学教师培训多限于大中城市的骨干教师;培训流于形式;培训方式单一,理论讲解多于实践性操作。培训后很多教师仍不懂得如何将理论转变为可操作的方法,对教师的学生分析能力提高帮助不大。
  3.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的学生分析能力的方式
  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中,对小学数学教师在各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挑战,要由学生的“控制者”变为学生的“促进者”、“合作者”、“引导者”,同时教师自身还应是教育教学实践的“批判者”和“反思者”。由此,这不仅对教师的教学理念是一大挑战,同时对教师自身的知识与能力也是一大挑战。要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的学生分析能力,必须从几方面入手:
  首先,教师要转变把数学教学视为知识积累和技能训练的传统观念,紧跟时代发展,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深刻领会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小学数学教法等条件性知识,树立教育事业的生命观念,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在行动上,大胆尝试和勇于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不断反思教育教学思想和教学效果,努力创设学生自主探究、分组活动和联系实际的机会,如讨论、实验、观察等,细心观察学生表现,从中发现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情绪和学习过程,做个有心人。
  其次,教师培训机构更要做好新形势下小学数学教师的带路人,精心设计培训课程和提高培训质量。理论知识固然是实践的理性沉淀,对教师进行有关新的教育理论的培训是必要的,但是过分强调会使教师所接受的培训脱离自己的教学实践,使教师感到专家培训的理论与实际相差得太远,对于实际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和实践性操作价值不大。教师培训要关照教师个人头脑中的“内隐理论”,虽然它往往是粗糙的、情境性的,甚至是片面的、不科学的,但它随时随地以无意识的方式影响着教师的教育教学思维和课堂教学策略。因此,教师培训不仅要提高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更要关照教学实践,不断提高教师分析、反思、研究教学实践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设计的精心安排最终是要为学生的有效学习服务,是要解决两个关键问题:“引领学生到哪里去?”“如何引领学生到达想去的地方?”虽然一堂反映新课改理念、高质量的数学课的设计还要考虑到目标、课程、教材、教法等诸多方面,需要教师事先筹划,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但是,毕竟教师教学面对的是小学生,因此,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背景知识和起始能力分析诊断如何直接影响到教师教学质量和效果,关涉到整个教学设计的路向和、目标、效果和评价等。因此新教改下,切实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的学生分析能力迫在眉睫,只有在理论提高的同时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分析能力,提高对学生的分析能力,才可能设计出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设计,才可能在教学实际中真正做到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探索与合作交流等方式来学习数学、掌握数学的真谛,进一步达到真正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自己的教学方式,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和“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邵瑞珍主编.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10.
  [2]吴庆麟著.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12.
  [3]张大均主编.教学心理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1997.8.
  [4]https://www.省略/Jxal/Xxsxja/.
  [5]https://www.省略/sort1/361_1.htm.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