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飞走高飞歌曲_从歌曲和“飞走”视角解读《所罗门之歌》
 

飞走高飞歌曲_从歌曲和“飞走”视角解读《所罗门之歌》

发布时间:2019-01-17 03:54:52 影响了:

  摘要:《索罗门之歌》是托尼•莫里森的力作。从歌曲和“飞走”为着眼点对小说进行了分析。歌曲本身解读了作者很多的意图,包含寻根的主题和“飞走”的传统。奶人不仅寻找了自己的祖先,在此过程中也实现了精神上真正地“飞走”,奶人成功地实现了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寻根旅程。
  关键词:“所罗门之歌” 奶人 寻根 飞走
  
  杰克,所罗门惟一的儿子
  来呀布巴呀里,来呀布巴汤比
  转呀转呀摸太阳
  来呀孔卡呀里,来呀孔卡汤比
  把那婴孩留在一个白人家里
  来呀布巴呀里,来呀布巴汤比
  海迪把他带到一个红人家里
  来呀孔卡呀里,来呀孔卡汤比
  黑妇摔倒在地
  来呀布巴呀里,来呀布巴汤比
  他朝各地跌去
  来呀孔卡呀里,来呀孔卡汤比
  所罗门和莱娜贝拉里•沙鲁特
  还有雅卢巴•麦迪那•默罕默德
  纳斯特•卡里纳•萨拉卡甜饼
  二十个孩子,最后是杰克!
  啊所罗门别把我留在这里
  棉球儿让我窒息
  所罗门别把我留在这里
  布克拉的臂膀我我套上轭具
  所罗门飞去了,所罗门走掉了
  所罗门掠过天空,所罗门回家了
  这是“所罗门之歌”,它既是《圣经》中歌的名字,又是文学作品中的名字,二者之间不仅有关联,更有相似之处。这首歌讲述所罗门最终离开了他的妻子,儿子和女儿,独自一人飞走了。歌曲贯穿于整部小说,并一直在强调“飞走”,所以本文也从“所罗门之歌”和“飞走”两个视角解析《所罗门》之歌。
  所罗门是奶人的祖先,但奶人在小说开端并不知道这一事实。相反,他认为父亲把家族姓氏取为“Dead”是一个错误。在奶人生活的年代中,每个人都非常关注家族姓氏,尤其是黑人。因为只有家族姓氏才能标志他的身份,每个人都想自己的身份在社会中得到认可,奶人也不例外。可“Dead”未能给予奶人一个身份,在奶人的内心深处,他憎恨这个家族姓氏“Dead”,甚至把它看成一种耻辱。奶人迷失了自己,不知自己究竟是谁,他不解为何别人都有祖先,自己却没有。奶人一直在找寻自己祖先的路上苦苦地挣扎着,恰好是“所罗门之歌”(歌曲)引导了奶人最终找到了自己的祖先―所罗门。这首歌在小说中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以片段形式出现。当奶人找全这首歌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他找到了自己的身份。这首歌在小说中出现的过程与奶人寻求身份的过程是一致的。
  “所罗门之歌”第一次出现:
  啊!甜大哥飞走了
  甜大哥走掉了
  甜大哥掠过天空
  甜大哥回家了……
  歌曲的片段出现在小说的第一章。当史密斯想从他自己的屋顶飞下来自杀时,彼拉多恰好在那,并哼着这首歌。压抑和忧郁的氛围充斥着周围的空气――甜大哥不见了,甜大哥回家了。同时,一名孕妇也走到那里,并被当时的情景所震惊,第二天,那位孕妇产下一名男婴,那就是奶人。所以,可以说奶人是伴随着“歌声”与“飞走”而出生的,这首歌也预示着奶人要用一生的时间来追逐甜大哥(所罗门)。史密斯先生蓝色的翅膀对奶人产生了深渊的影响,以至于在奶人四岁时,当他发现除了鸟和飞机外的任何东西都不能飞行,他感到特别失望,他自己本身也不具备飞行的能力更让他感到抑郁。奶人生活的基调与史密斯飞走的氛围是一致的―压抑、郁闷。“所罗门之歌”预示着奶人要进行精神的找寻,而找寻的过程却又恰恰医治了精神上的压抑。
  “所罗门之歌”第二次出现:
  甜大哥别把我留在这里
  棉球儿让我窒息
  啊甜大哥别把我留在这里
  白人的臂膀给我套上轭具
  甜大哥飞去了
  甜大哥走掉了
  甜大哥掠过天空
  甜大哥回家了
  这个片段出现在小说的第二章,也是由彼拉多唱的。当奶人不顾老梅肯的反对去他叔叔家时,彼拉多开始哼着这首曲子。这与彼拉多第一次哼唱的“所罗门之歌”相比,歌词多了四句,这四句并不是毫无意义,相反代表的是奶人在空间和精神上寻找祖先过程中取得的进展。其一,奶人找到了自己的第一位亲戚,并与她保持联系。彼拉多不仅是整个大家族中的一员,也是奶人踏上寻根之路的一个间接动机。奶人开始寻找自己的祖先,部分上是由于为了得到彼拉多的金子(实际上我们知道彼拉多并没有金子)。其二,彼拉多是一个有别于老梅肯的特别的空间,给予奶人性格重大改变。彼拉多善良、有责任心,更多地关注人类的美德。当露丝来求助于彼拉多时,彼拉多立刻明白露丝的难处,并给她一些玉米饼让她咀嚼来消除她压抑的热情。在彼拉多知道老梅肯准备流掉露丝肚子里的奶人时,她跑去警告老梅肯,最终确保奶人平安地来到了世上。在老梅肯的教育下,奶人的性格与老梅肯一样:冷漠和无情。奶人以前从没有帮助过别人,但彼拉多深深地影响了奶人。彼拉多让奶人感受到了家庭带给他的温暖,给他的健康成长提供了一股巨大的力量。“所罗门之歌”对奶人双重寻根之旅有着重要的意义。
  “所罗门之歌”第三次出现:
  奶人来到弗吉尼亚寻找彼拉多的金子,但最后却找到了他的祖先。在偏远的村子里,奶人从小孩的口中听到了那首完整的“所罗门之歌”,他明白了那首歌的全部含义,知道了所罗门就是自己的祖先。所罗门被一个白人买作奴隶,据说他可以在天空上飞行。为了逃避剥削,所罗门飞回了非洲,把他的妻子、女儿和儿子留在身后。奶人终于找到了自己的身份,有了一种归属感。他不再被社会隔离,相反,他有了自己的祖先,有了家族,有了根。下面是奶人的家谱图:
  
  通过“所罗门之歌”,奶人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找到了自己的祖先,并继承了“飞走”的传统,同时这首歌也帮奶人实现了精神上的升华。以前奶人自私、冷漠、厌倦周围的事情、缺乏勇气面对现实,但现在他思想上更为成熟,明白如何面对奴隶史的痛楚,如何摆脱精神上的枷锁,如何表达对别人的关爱,如何尊重自己的过去,如何了解自己。现在,奶人已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自由、真诚和清白。
  “飞走”是奶人祖先的传统。所罗门飞回了非洲,获得了自由。除了所罗门,在小说的开头,史密斯先生也飞走了。在小说的末尾,当奶人被吉他射中时,“他没有擦干眼泪、深呼吸一下货弯一弯膝盖―就跳下去了”。“飞走”是一种传统,不仅仅是一个动作,有多重的意义。
  第一,“所罗门之歌”中传奇的“飞走”。所罗门不堪忍受白人的剥削,飞回了非洲的故乡。“飞走”这里代表着自由和家的快乐。这种自由和幸福只存在于传奇中、歌曲中、我们的想象中,在现实社会中我们渴望却得到不到这种自由和幸福。
  第二,另一种“飞走”即为死亡。奶人的祖父被白人杀死,他也像所罗门一样离去了,这是一种特殊形式的“飞走”。与传奇中的“飞走”不同,代表着死亡的“飞走”没有幸福和自由,只有痛楚。在老梅肯死后,他的儿子和女儿――小梅肯和彼拉多没有了家,后来被人收养,在一片棉花地里辛苦地工作。
  第三,男人的“飞走”意味着男性对女性的漠视和抛弃。小说中小梅肯对露丝的态度逐渐冷淡,甚至殴打她,折磨她。吉他认为女人和男人完全相反,早晚要杀了所有的女人。奶人从不帮助别人甚至是他的妈妈和姐妹,他在梦中即便梦到妈妈处于危险中,也没有伸手相救。女人的感情被看作是男人的财产。奶人也曾爱过哈加尔,可是后来对她厌倦了,“她(哈加尔成了第三杯啤酒。不是那一喝下去心里舒服得几乎要流泪的第一杯,也不是扩大了第一杯的美滋滋的感受的第二杯。而是那只因为那里还有一杯因而喝下去的第三杯。你之所以把它喝下去只是因为喝了对你没有什么害处,喝不喝没有什么区别而已。”小说中所有的男性都漠视女性的存在,他们不给予女性任何的爱情,在女人们的眼中,爱情从男人身上“飞走”了。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第四,最为深刻的彼拉多的“飞走”。“现在他(奶人)知道为什么他这么爱她(彼拉多)了。不用离开这片土地就能飞起。”彼拉多善良、富有爱心、乐于助人、有责任心。她不曾向困难屈服过,甚至可以忍受“没有肚脐眼”带给她的痛苦。她爱自己的父亲、女儿、孙女、露丝,还有奶人。彼拉多已经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她成功地摆脱了憎恨,白人和奴隶带给她的阴影。尽管没有“飞回”非洲,彼拉多依然自由幸福地生活着。在彼拉多身上已经体现出了“飞走”真正地含义―控制自己的弱点和自私,关爱他人。奶人在小说最后也以这种方式“飞走”了,“因为他已经知道了沙里玛尔所知道的那道理了:如果你把你自己交付给大气,你就能驾驭它。”奶人明白了“飞走”的真谛,并做到了。
  笔者仅从以上两个角度对《索罗门之歌》进行了粗浅地分析,对黑人女性文学的研究尽了微薄之力,接下来笔者还会从非洲文化对莫里森作品的影响、女性文学角度继续对此作品进行研究,力争准确、全面地读懂《索罗门之歌》。
  参考文献:
  [1]Blake, Susan L.“Folklore and Community in Song of Solomon.” Melus 7 (1980).
  [2]Busia, K. A.“The Ashanti of the Gold Coast.” African Worlds: Studies in the Cosmological Ideas and Social Values of African peoples. Ed. Daryll Forde.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4.
  [3]Campbell, Jane. "Ancestral Quests in Toni Morrison"s Song of Solomon and David Bradley"s The Chaneysville Incident," Mythic Black Ficti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History. Knoxville: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Press, 1986.
  [4]Carmichael, Stokely. Stokely Speaks: Black Power Back to Pan-Africanism.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71.
  [5]托尼•莫里森.索罗门之歌.中国文学出版社, 1977.
  [6]阿历克斯•哈利.根:一个美国黑人家族的历史[M].三联书店,1979.
  [7]张首映.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8]纳德•W•贝尔.非洲裔美国黑人小说及其传统[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9]托尼•莫里森.索罗门之歌.中国文学出版社, 1977.105.385-386.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