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闲适【闲适:课堂的一种需要】
 

闲适【闲适:课堂的一种需要】

发布时间:2019-02-02 03:41:02 影响了: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些课堂:有的教师一味追捧现代媒体,课堂在声、光、电、色的“狂轰滥炸”下走向了华丽的虚幻美与形式美,而学生的思维能力却得不到有效的培养;有的课堂,为了追求教学互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置很多问题情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问有答,或讨论或交流,课堂“热闹非凡”,学生“兴趣盎然”,但检测学生实际掌握知识和形成能力的情况却并不理想;还有的课堂,教师为了使“教师的教”看上去完满,他们会掐好各教学环节的时间,唯恐在某个问题上耽搁了,因此在他们的课堂上会频频听到“请同学们抓紧时间思考!”“还没有想好啊,没关系,请坐下!下一个同学来回答。”“还有哪个同学要补充的?快一些!”这样的课堂看上去紧凑有致,实际上学生在仓促的氛围中根本不能从容思考,大多只是浮光掠影,浅尝辄止。诸如此类的课堂,一个共通的问题就是缺少闲适,以及由闲适而带来的深度探究和思考,窄化了学生思想的空间,浮躁了学生学习的心态,灵性难以生发,生命智慧之根难以向纵深发展。
  古希腊有一句格言:“闲暇出智慧。”林语堂先生认为:“文化,根本是空暇的产物。”肖川先生也说过:“理性的顿悟,灵性的生发,需要闲适;心灵的舒展,视界的敞亮,也需要闲适;创意,往往在闲适轻松时翩然而至;情趣,也每每在闲适从容中一展风采。”这些都在点化我们,不要忽视闲适。细细想想,课堂更需要心情的舒展和灵性的迸发,它呼唤着师生智慧的闪现,期待着师生创意的翩然而至。
  课堂是一个常量,只有宝贵的40分钟时间,当那些令人眩目的声、光、电、色充斥课堂的时候,必然挤走学生静静思考、细细品读、慢慢涵咏的时间,那种表面热闹而缺乏“灵敏的寂静”的课堂值得我们警惕,因为形式的热闹常常掩盖着本质的肤浅。
  由此看来,课堂需要闲适,课堂上师生从容而略带闲暇的心态才是教学中师生展开灵感的羽翼、自由创造的基础。当课堂有了闲适的时候,学生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消化”知识,弄清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静思默想,在知识的空白处,在思路的发散处浮想联翩;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潜心体验,在探索和研究中联想、猜想和创想。在闲适的课堂上,教师才能耐心地帮助学生开启智慧,品味文字,在对话中互相启迪,将思维引向深入。反之,一堂课如果没有闲适,没有空间,也就没有遐想与深思;没有遐想与深思,就难以有个性与创新。从这个意义上说,给课堂留点闲适,留点空间,有时就是留下了期待,留下了余韵,留下了创造。
  当然,这里强调课堂闲适,并不是要消解教学的规范性,专门去营造轻松,或完全走到随意性的那一头。课堂应当实现“闲适”与“紧凑严谨”的辩证统一。是不是可以这样说,教学活动不仅是科学规范、紧凑严密的论文,它同时也可以是诗意的、随性的散文,课堂教学要在把握教学目标,充分尊重学科特点、学生探究个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给学生以思考和品味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在舒缓的节奏中享受学习的从容。
  给课堂一点闲适,需要教师有更多的教育智慧,有平静平和的心境,有细致细腻的情怀。如此,课堂才可能抛却形式,远离浮躁与喧嚣,真正成为学生生命得以成长的地方,成为学生自由呼吸的地方。
  (张世明,扬州市八里中心小学,225131)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