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兴趣是学好语文的先导] 六年级上语文第五组先导课
 

[兴趣是学好语文的先导] 六年级上语文第五组先导课

发布时间:2019-02-05 03:52:15 影响了:

  【摘要】笔者首先从自身经历出发结合心理学知识从三个方面说明兴趣在语文教学中的先导作用,其次从三个方面阐明了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途径,最后重点论述了语文教师对培养和形成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兴趣 语文教学 心理学
  
  一、从心理学的角度认识兴趣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
  记得在笔者自己的中学时代,最难忘的是初中英语老师,她以自己优雅的举止,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标准的发音,广博的知识,饱满的热情深深地吸引并感染着我们,同时也唤起我们对英语的兴趣。这种兴趣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许多人在高考时报考了与英语相关的专业。我因种种原因成为了一名语文教师,常常为没有成为一名英语教师而感到遗憾,源于初中时的兴趣导致只要拿起英语书便从内心萌生一种感动与温暖。对于语文,初中时阅读面不广,直到高二下学期才广泛地阅读积累材料,感悟到了文字的美妙,激发了写作的激情与欲望。然而真正进入中文系,根底的不足就给表达带来了困难,同时也带来自信心的缺乏。常常是被动地写一些东西,没有兴趣的陪伴再加上自信心的缺乏使写作对我来说成了一件无奈的事。常常慨叹,如果初中时多一些阅读的兴趣、表达的欲望,如果有对英语的那份依恋,在语文教师的行列中自己一定会更优秀一些。自身的经历使我深深感悟到兴趣是学好语文的先导。
  笔者的例子是否属于偶然的个别现象呢?不是,它具有普遍的意义。心理学家的实验证明:除1―2%的超常儿童(即所谓天才儿童)和2―3%的弱智儿童以外,95%以上的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效率、学习动机等方面并无大的差异。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断定:“只要有适合学生个别特点的学习条件,世界上任何一个人能学会的东西,几乎所有的人都能学会。”由此可见,学生的学习水平之所以存在着高低差别,其主要原因并不在于智力因素,而在于非智力因素―――兴趣、意志、情感、习惯等的作用。
  仅就兴趣而言,它对学好语文至少有三点作用。
  首先,兴趣是学习语文的强大动力。
  兴趣是一种先天性情绪,人们可以在没有任何生理需要的情况下去活动,这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倾向,是一种内在驱动力。浓厚的兴趣产生比较稳定的注意力,这种被心理学家称为“粘滞性注意”。如果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方面下一些功夫,调动起他们内在的学习动力,学好语文就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了。
  第二,兴趣可以提高学习语文的效率。学生如果对语文发生了兴趣,就会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就会出现积极、振奋的精神状态,甚至会产生神奇的效果。因为有了浓厚的兴趣,才有积极的探索、敏锐的观察、牢固的记忆;有了浓厚的兴趣,才能促使思维迅速运转,积极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努力改进学习方法,获得创造性的成果;有了浓厚的兴趣,才能产生丰富的想象、联想,有真切的情感体验,受到审美情趣的陶冶。所有这些,对于提高学习语文的质量和速率,都是至关重要的。
  第三,兴趣是学好语文的前提和重要保证。
  学习语文的活动是一种高级的、复杂的活动,它需要调动全身所有区域积极配合,协调活动。古今中外的许多科学家、文学家,他们之所以取得伟大的成就,一般都是从对他们所从事的工作有了浓厚的兴趣开始的。
  既然兴趣对于学好语文是如此重要,怎样才能培养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途径
  1.课堂教学中通过设计几个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北师大读研究生时的语文教学论课上,看钱梦龙老师的录象观摩课《死海不死》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经过讨论归纳,当时全班大部分同学认为钱老师的这堂课之所以具有如此打动人的魅力,就在于钱老师恰到好处地选取了四个点牵引着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在张弛结合中对重要内容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具体分析如下:
  找准切入点,设疑激趣.一上课钱老师就让学生猜题目,分析“死”与“不死”矛盾运用的合理性,通过猜题,造成悬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找准聚焦点,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什么知识,练什么能力,钱老师扣得准,引导着学生重点学习了数字说明方法,并在轻松幽默的气氛中掌握了字词;找准兴奋点,钱老师向学生明确提出最后一段作者有失误,点拨学生应用物理学知识进行分析。这一问题的提出激发了全班同学思维的积极性,只见学生或小声议论或低头沉思,有一位同学的分析得到了钱老师的由衷称赞,他的这种榜样作用无疑带动了其他同学更加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找准收缩点,本节课最后展示图片,引发学生对环保问题的思考。
  2.鼓励学生多阅读,良好的阅读能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
  通过课外阅读和写作练笔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他们的兴趣,增植厚实长远的语文学习兴趣。语文学习涉及的面广,除生动活泼的课内学习外,还应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断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汲取多种营养,从而让学生发展多方面、多层次的兴趣。
  首先,指导学生好读书,读好书。在课外阅读中,阅读者是为了了解内容而去阅读的,是有了兴趣才去阅读的。通过阅读,获得新的信息,而阅读者语言能力在这种大量的持续阅读实践中自然得到了提高。阅读是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手段。我们可以选择有助于巩固和拓宽语文知识以及提高语文能力的、与课文教学密切相关的书。如学习《背影》,先让学生查找亲情佳作,通过一段时间的课外阅读,选择优秀作品以进行朗读评赏。实践证明,多读书,读好书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健全的人格;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养,培养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其次,指导学生课外写作练笔。指导练笔方法既可结合课文教学和作文教学进行,也可与课外阅读紧密结合。前者可就某些单项作相应的练习,后者可就感兴趣的方面如内容、形式、语言等做好读书笔记。实践证明,通过阅读,积累词汇,以及多种练笔方式的综合运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培养写作能力、增强学习语文的兴趣。
  另外,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他们的听说能力,根据实际情况可开展演说会、辩论会、朗诵会等多种活动。这也是锻炼胆量、增长见识,提高听说能力,激发语文学习兴趣的好方法。在过去十年的教学生涯中,我针对学生不同时段的特点,开展了朗读比赛、演讲比赛、课本剧表演等多种形式的语文活动,得到了学生的好评,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结合语文课文特点,不断探究拓展教学思路
  语文课程改革已经势在必行。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新课程将改变教师与学生的传统角色和教学、学习方式,它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究的精神,不但使教师在课程改革中不断实现自我更新,而且使学生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学会学习,不断成熟,不断进步。教师要与新课程同行,就必须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必须掌握新的专业要求与技能;学会创新,学会思考,在课程改革中跟上新时代的步伐,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新模式,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进步。
  兴趣是学好语文的先导,它直接影响着语文的学习效果和语文能力的发展,是提高学习质量的一个必要手段,甚至会影响学生的终身成长。而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的激发与引导。教师应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广博的知识、饱满的热情感染学生。教师还要在教育方法上多动脑子,在课程安排上认真探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和热烈的情感驱使下学习,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定会有朝气,有魅力,见实效。
  ★作者单位:河北省行唐一中。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