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无人机禁飞_禁飞灭国?
 

无人机禁飞_禁飞灭国?

发布时间:2019-02-12 03:58:31 影响了:

  北京时间2011年3月20日凌晨,法国空军空袭利比亚的行动率先揭开了所谓北约国家执行联合国1973号决议、即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的所谓禁飞军事行动的序幕。几乎与此同时,美国的电子战飞机也飞临利比亚,对其防空设备进行旨在消除空中威胁的电子战。英、美等国的战舰和潜艇向利比亚多个城市发射了110枚“战斧”式巡航导弹,美、英、法、加、意等国随后还进行了数轮轰炸。截止3月24日,西方联军已经对利比亚执行了300多次轰炸任务,平均每天60多次,发射了162枚巡航导弹。3月23日,英国军方发言人宣称,利比亚的空军力量已经被摧毁,地面防御设施也遭到重创,盟军飞机可以不受阻碍地执行飞行任务。原本的禁飞任务,为何变成了赤裸裸的战争?利比亚的空军是否就此不复存在?卡扎菲是否会下台?利比亚的未来会如何?这一系列问题不但拷问着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也拷问着北约各国,还拷问着关心局势的国际组织,比如阿盟、非盟以及所有关注这一事件的人们。
  
  利比亚靠什么对付北约联军?
  
  利比亚在二战独立后,军事实力一直不彰。卡扎菲推翻伊得利斯一世建立利比亚王国时,仅有5000人的部队。后来卡扎菲虽然不断扩充部队,一度多达10万人,但由于底子太差,一直处于“大而不强”的尴尬局面。
  此次空袭是美国历史上第五次对利比亚的打击行动:第一次是1981年8月19日的第一次锡德拉湾空战,利比亚2架苏-22被击落;第二次是1986年3月23日的“草原烈火”空袭行动,利比亚被摧毁导弹艇3艘、萨姆-5导弹基地2个、利军伤亡150余人,而美军无一伤亡:第三次是1986年4月15日的“黄金峡谷”空袭行动,这次行动利比亚损失军机14架、死伤100余人;第四次是1989年的第二次锡德拉湾空战,美国“肯尼迪”号航母再次进入利比亚宣布的“死亡线”,诱使利比亚2架米格-23战机出战。只可惜利军战机再次被2架美国F-14战机击落。前几次惨败的景象犹在眼前,第五次空袭就来了。这一次,利比亚还剩下些什么呢?
  据有关资料,目前利比Ⅱ陆军的机械化程度单从数量上看是比较高的。利比亚陆军3.5万人,却装备了装甲车2160辆、各种火炮1690门、各种坦克2950辆。利比亚陆军主战装备虽多,质量却并不高。利比亚坦克中最先进的不过是T-72。这种苏联70年代的产品自从“海湾战争”惨败后,主要的阿拉伯国家基本上都以美制M1A1坦克为主,只有利比亚仍然装备着这种30多年前的“先进”坦克。长期的武器禁运、经济封锁使得利比亚区区260多辆T-72中,真正能够驰骋疆场的恐怕连三分之一都不到。而剩下的、装备年代更早的T-55、T-62不要说是否还能开得动、打得准,就算能够老骥伏枥,恐怕在美军先进的M1A1坦克面前也只不过是一些射击训练用的靶子而已。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许多媒体报道的利比亚政府军装备有先进的T-90坦克,纯属虚假报道。2010年,利比亚是和俄罗斯签订过18亿美元的军事合同,其中包括T-90坦克。问题是该协议还没有执行,北约联军就打进来了。至于媒体报道的利比亚装备“梅卡瓦”坦克更是天方夜谭。一直是卡扎菲宿敌的以色列,怎么可能出口“梅卡瓦”给毕生都想灭了自己的敌国?
  衡量一个国家的空中实力主要看其装备的作战飞机的数量和性能。利比亚的空军一共装备了作战飞机513架、武装直升机54架、教练机89架。如果仅从数量来看,利比亚空军实力不俗。但这些战机抵达利比亚后大都封存起来,主要原因是没有足够的飞行员来驾驶它们,同时也没有足够的勤务人员来保障。另一个原因是利比亚从“赎罪日战争”中吸取了教训,想留下一定量的飞机来防备突然爆发的战争。实际上在整个80年代,利比亚空军平时只保持155架各型战机遂行作战任务。
  经过长达十多年的制裁和封锁之后,利比亚空军元气大伤。最具战斗力的12架法国产“幻影”F1战斗机就有2架叛逃到马耳他,还有1架被不愿执行命令的飞行员放任坠毁在沙漠。当前的利空军实力只相当于上世纪80年代中叶巅峰时期的30%,许多战机因缺少零配件而无法飞行。此外,由于损失了大部分东部地区的空军基地场站,利空军的活动范围被大大压缩,无形中为西方战机实施打击创造了有利条件。
  除了空军,利比亚也建立了类似前苏联的防空军。其防空导弹主要部署在首都的黎波里。但只有“萨姆”-5在上世纪80年代和美国战机交过手,不过没有一枚命中。整个“萨姆”-5的服役史中,只有一次击落记录,那就是乌克兰防空部队曾经用一枚“萨姆”-5击了一架俄罗斯民航客机。“萨姆”-2和“萨姆”-3导弹曾经在上世纪60到70年代发挥过一些作用,但是当时在美国大规模电子干扰下,命中率不足1%。目前这些系统的技术机密早已为美国熟知,在首轮空中打击后就可能损失大半。而后面联军陆续的打击,其防空实力已经可以忽略不计了。
  利比亚作为一个濒海大国,其海岸线长达1900公里,而在这么长的海岸线上,利比亚仅有8000人的海军部队,其装备的最先进的武器不过是F级潜艇4艘、“科尼”级护卫舰2艘、“达特・萨瓦里”级护卫舰1艘,此外,还有几艘小型护卫舰。其中排水量较大的“科尼”级是一种近海反潜护卫舰,排水量只有1900吨,而F级潜艇更是苏联50年代末的产品。一般人们常用“澡盆”海军来形容一国海军力量的薄弱,但是对于利比亚海军而言,称之为“澡盆”海军都已经是高看一眼了。此外,利比亚还有一个装备老式“冥河”岸舰导弹的岸防连,其作用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如果单从军事实力角度而言,上世纪80年代巅峰时期的利比亚尚不能对付美国一个国家的军事打击。这次北约联军对付只有巅峰时期战力三成的利比亚,就形势而言不是一般的严峻。但战争中最怕的就是唯武器论,由于利比亚战争――目前其实已经可以这么定性――的特殊性,卡扎菲扳回战局的可能性依旧存在。
  
  卡扎菲的统治基础
  
  2011年2月15日爆发骚乱以来,利比亚的局势瞬息万变、跌宕起伏。一开始,叛乱局势的发展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卡扎菲的部队在传闻中也几乎是瞬间瓦解:2名战斗机飞行员叛逃到境外的马耳他,1名故意把自己的座机摔坏,许多部队直接倒戈相向,甚至连卡扎菲政府内部的3位部长都投入到反政府阵营,一时之间仿佛卡扎菲下台无疑。10天之后,局势再次发生戏剧性的变化,仿佛回过味来的卡扎菲指挥忠于自己的嫡系精锐部队不断开展反攻。3月18日,卡扎菲的部队已经开始进军反政府武装的大本营――班加西。如果班加西被拿下,那就意味着利比亚的反对派将归于失败。但随着利比亚军事斗争的不断演变,最先坐不住的法国率先开火,揭开了多国空袭利比亚的序幕。
  如前文所述,卡扎菲其实并不信任自己的部队,所以很长一段时间,维持其统治的除了正规部队、部落武装,还有为数不少的雇佣军。在此次利比亚发生内乱后,根据国内外媒体的估计,卡扎 菲最终直接掌握的部队其实是自己的嫡系部队,人数大约在2万。而利比亚原本的陆军也就3.5万人,除了被打散的部队,还有相当数量的原政府军居然投奔了反政府武装――这通过反政府武装拥有坦克部队就可以看出,坦克驾驶员和炮手是需要训练才可以胜任的,空军的情况也差不多。为什么会出现这一局势?卡扎菲又凭什么力挽狂澜?
  众所周知,1969年9月1日,卡扎菲领导“自由军官组织”推翻了伊得利斯一世领导的利比亚王国,建立了大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当年反对伊得利斯一世的势力很多,为何卡扎菲能获取胜利,这是一个很值得深思的问题。卡扎菲夺取政权的口号是“推翻王朝统治和殖民主义、追求阿拉伯的统一、社会主义和自由”。在获取政权后,卡扎菲做了许多有益于利比亚发展的事情,比如通过4年的努力收回了石油开采权以及美军在利比亚的惠勒斯空军基地,废除了和美国签订的一系列军事、技术协议。经过十年的努力,到1981年时,独立时只有300万人口,几乎一贫如洗的利比亚年收入是200亿美元。虽然在1991年到2003年经历了长达10余年的经济制裁,经济增长缓慢,但据2009年的统计,其2008年人均GDP是16114亿美元,不但是非洲第一,在全世界范围内也很靠前。而根据卡扎菲的治国方略――1976年就提出的《绿皮书》,其中规定了许多治国方略。人均GDP靠前并不能说明所有问题,但以下事实更能证明利比亚人民的生活程度:在卡扎菲任内,卡扎菲先把每年石油收入的50%直接分给各家各户,然后才做国家预算。该国的教育、医疗是免费的,甚至许多疾病要去国外治疗,国家居然发给补贴。而且卡扎菲规定每户居民只能有一所住房,大多数家庭都有汽车。可以说,卡扎菲基本实现了自己《绿皮书》中制定的治国目标。
  在这样的情况下,利比亚却发生了叛乱。许多西方国家归结为卡扎菲的专制统治。但从叛乱爆发的原因,却能闻到其他的味道:1996年,利比亚阿布萨利姆监狱发生骚乱,警方开枪打死了上百名犯人。今年年初,死亡犯人的家属与政府谈判赔偿问题,因双方意见不合,谈判最终破裂。谁也没有想到,此事竟然会引发一场国家灾难。2月15日晚,一些年轻人在利比亚第二大城市班加西举行示威,喊出了“反对卡扎菲”的口号。利比亚安全部队发射橡皮子弹,将示威者驱散。其间有38人受伤。
  2月16日,数百名班加西民众上街示威,并再次与警方发生冲突。17日,多个城市爆发骚乱。有人声称,在东部城镇艾贝达,埋伏在屋顶的军警狙击手打死了多名示威者。18日,卡扎菲的支持者也走上街头,在多个城市举行集会。19日,班加西的形势急转直下,军队开始向示威者开火。21日,动乱蔓延到首都的黎波里。24日(星期四),的黎波里的很多居民都收到了反对派的手机短信:“让星期五变为解放日!”随着时间的推移,爆发动乱的地方越来越多,动乱规模也越来越大,暴力事件成倍增加,不少城市被手持武器的反对派和示威者占领
  利比亚的经济形势还算良好,而现在的局势却一发不可收拾。细心人还是会发现其他的端倪,那便是卡扎菲所在的部族,即该国的第三大部族――卡达法、该国第二大部族图阿里以及许多其他部族依旧在卡扎菲的旗帜之下。而反叛的部族主要是东部的赛努西族,即前国王伊得利斯一世所在的部族以及扎维亚等部落。如果说暴乱是诱因,那么部族矛盾才是问题的核心。非洲几千年的传统,部族问题一直存在。为了方便自己的统治,卡扎菲甚至不得不将利比亚的首都从班加西迁到的黎波里。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卡扎菲在国家经营方面,自然会对西部有所偏重,虽然东部也获得了石油经济发展的好处,但东、西部的差距显然存在。于是我们看到,西方所说的反抗独裁的运动,其实只是几千年来部族矛盾的延续,而事实上,这个年轻的国家体内一直就有分裂的基因。
  
  反对派究竟是谁?
  
  利比亚作为一个部落社会,长期的部落效忠和仇恨使得社会看似平静却暗流汹涌。虽然卡扎菲在经济方面做得很好,但当初领导利比亚走向独立的赛努西部落在前国王被推翻后,肯定存在不满情绪,这种情绪一旦找到宣泄日,就会无法控制。如果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反对派举起的是前国王时期的国旗。其目的就是为了推翻卡扎菲的统治、让自己的部落执政。这和突尼斯、埃及发生的根本不是一回事,倒是很类似巴林、也门发生的什叶派和逊尼派的争斗。
  第一大部落瓦法拉部落、第二大部落图阿里以及卡扎菲所在的第三大部落卡达法一直是作为卡扎菲统治利比亚的基础存在的。但是,2月21日,瓦法拉部落却传出声明:不再支持卡扎菲。于是,外界纷纷猜测:卡扎菲在联军的打击之下已经众叛亲离了。然而,一个月后瓦法拉部落却宣布:继续支持卡扎菲。理由是尽管他们的政治主张不一样,但他们会共同抵御外来袭击。有媒体报道,有些瓦法拉部落的成员已经拿到了利比亚政府分发的武器,西方也有情报显示,利比亚政府向这些部落提供了大量资金。尽管面临国际社会制裁,但卡扎菲的手里尚掌握着大约1000亿美元的现金。即使国际对其进行制裁,资金充足的卡扎菲在短时间内并不担心政权的稳固,正所谓粮草足军心稳。
  不过,在利比亚发生暴力事件后,考虑到利比亚领导人和沙特、埃及两国多年的矛盾以及这两国与美国的盟友关系,美国多方联系沙特、埃及等国,要求向利比亚反对派提供武器支援。也许是暗地里的支持还不够,在联军参与对利比亚的以禁飞为名的军事打击后,美国已经酝酿对利比亚反对派进行军事援助。美国国防部长盖茨28日表示,“美国目前还未决定是否提供武器给利比亚叛军。联合国安理会可能会同意(提供装备),但美国政府目前还未做出任何决定。”盖茨的话语带双关,暗示有这种可能。但安理会显然不可能同意提供武器。联合国从未有过向他国提供武装支援的先例。盖茨的这种表示,大概是美国从援助阿富汗人那里汲取的教训。当年为了反苏,美国援助了阿富汗人许多先进的防空武器,比如“毒刺”导弹。而在阿富汗战争中,包括美国曾经援助的本・拉登,就用美制武器来对付曾经的盟友。事实上,据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3月25目的报道,利比亚叛军领导人阿卜杜拉-哈基姆・哈西堤曾经承认手下战士有部分是基地组织的士兵。哈西堤宣称:在伊拉克与联军作战的圣战者也在与卡扎菲政权进行战斗,这证实了卡扎菲的指责――反政府武装的确与基地组织勾结。但这并不影响西方对利比亚反对派的支持,这种双重标准显然会使得许多人困惑!此时的基地组织难道也可以被忽略?对此,我们似乎可以引用英国前首相布莱尔3月28日的讲话:我认为“有人认为利比亚的反对派有基地组织成员,但是我认为基地组织领导反对派的说法是错误的。”应该说作为一个老练的政治家,布莱尔的这句话说的很严谨。但是从这句话也可以看出,西方的确有一部分人以推翻卡扎菲为己任,只要基地组织不对西方构成致命危害,那么基地组织参与推翻卡扎菲政权的合法性也就可以被彻底忽视了。
  除了部落武装,在反卡扎菲的阵营里还有一些特殊的角色, 其中包括利比亚政府的多位原部长,如内政部长阿比迪、司法部长加里尔等以及利比亚驻多国的太使。另外,利比亚前国王伊得利斯一世的侄孙、原本的利比亚王国继承人也打算回国,想恢复利比亚王国曾经的统治。还包括一直在海外的流亡人士。反对派的组成是如此的复杂,他们没有统一的行动,也就可以理解了。
  
  禁飞区究竟是“神马”?
  
  2011年3月17日,联合国安理会以10票赞成、5票弃权通过了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的决议。规定:为了保护利比亚平民的安全,除以人道主义救援为目的和负责撤离外国侨民的飞机外,禁止所有飞机在利比亚领空飞行。决议指出,为保护利比亚平民所采取的一切必要措施中并不包括派遣地面部队占领利比亚。决议还要求冲突双方立刻停火,全面停止对利比亚平民的一切袭击,呼吁利比亚各方加强努力、推动对话,促成必要的政治改革,以寻求一个和平和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禁飞区并不是一个新鲜的名词。早在“海湾战争”后的1991年3月,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便在联合国安理会第688号决议的授权下,在伊拉克北部设立保护库尔德人的禁飞区。翌年8月又以武器核查等为名在伊拉克南部设立禁飞区。而到了1996年,伊拉克南部的禁飞区甚至扩展到了该国首都巴格达。同样,在1992年,英、法、美等国还在南斯拉夫波黑共和国设立过旨在打击南斯拉夫政府军的禁飞区。
  伊拉克禁飞区和波黑禁飞区产生的效果很明显,那么利比亚此次面临的禁飞区又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呢?纵观以上四次设立的禁飞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被制裁的一方军事方面处于绝对的劣势,尤其是在空军方面,这样制裁才能成立。原因很简单,禁飞区其实是一种不是战争的战争,或者可以等同于非标准的战争。这种制裁其实是一种攻势作战战略,而且留有很大的余地,因为优势一方(军事大国)完全可以控制战争的节奏和规模,并可以不时地将自己的信息传达给对方。
  但令许多观察家意外的是,如果说英、美执行的勉强可以算作是联合国的禁飞命令的话,法国的行动从一开始就是打击利比亚的地面武装,这与执行禁飞的命令完全无关。而震惊世界的“奥德赛黎明”军事行动,根本就没有法国的事儿。法国的行动其实是另起炉灶,其行动代号是“哈马坦”。法国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虽然其已重返北约组织,但却没有北约的实际指挥权。为了显示自己的独立个性,法国只有高调介入了。当然,法国介入利比亚冲突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利比亚人民的福祉。仔细分析法国总统萨科奇的举动,似乎可以用卡扎菲二儿子赛义夫的话来做个注解。赛义夫说:就在不久前,萨科奇还在竭力向利比亚推销其还没有出口过一架的“阵风”战斗机,而利比亚出现叛乱后,萨科奇却立刻宣布承认反对派。而更夸张的是,萨科奇竞选总统成功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获得了卡扎菲巨额资金的支持。而除了这些,法国在利比亚还有重要的石油合同。
  可以说,利比亚的动乱只是给了法国一个显示自己的舞台,一个能让萨科奇发挥自己的舞台。而在英、美宣布将行动指挥权交给北约时法国竭力反对,也就不难理解了,因为法国在北约根本就没有多少发言权。3月27日接过部分指挥权的北约,之前就制定了为期3个月的所谓禁飞方案。这份方案目的很明确,正如此次对利比亚轰炸的美国负责人――美国海军第5舰队司令戈特内在军事打击利比亚之前的3月19日就已经说明:美军空中打击利比亚军事行动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防止利比亚军队继续向反政府武装和平民发起进攻,第二个则是打击利比亚军队阻止建立禁飞区的能力。
  可以说,戈特内将联军的目的说的很明确,那就是对利比亚政府军进行军事打击。而所谓的利比亚向平民发起进攻,只不过是赤裸裸的借口而已。正因为如此,原本气势如虹、眼看就要拿下班加西的政府军,在联军的多次轮番打击之下,唯有一个办法应对――收缩兵力。先是从班加西附近撤退,接着是撤出中部重镇――米苏拉塔。而现在,如同武装游行一般前进了很长一段路途的反政府武装,甚至为自己的疲于奔命而付出代价。根据媒体的报道,到28日,部分反政府武装的车辆因为没有燃料等问题而停止前进――双方缺乏真正的接触。很显然,虽然遭到了空中的惨烈打击,但卡扎菲的地面部队并不会因为空中打击而瓦解。相反,卡扎菲采取收缩兵力的办法只会导致一种结果:战争还将继续。北约的90天轰炸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当初北约对南联盟的轰炸,因为为期也是90天。90天后,南联盟的军队再次出现在人们的眼前,而且基本实力保存完好。那么90天后,卡扎菲武装力量会是什么结果呢?这会牵涉到另外一个问题,没有西方国家联军的地面部队的真正介入,利比亚局势会如何演变?
  
  地面战会出现吗?
  
  目前的局势有一点很关键,恰如美国国防部长今年2月25日最后一次在西点军校演讲时所说:“未来任何一名国防部长,如果他建议总统再次向亚洲、中东地区或者非洲地区派遣地面部队,那将是‘脑子有病’。”美国的态度很简单,那就是不介入利比亚的地面战。为此,美国拱手将指挥权让给了北约,为的就是防止自己再次陷入地面战的泥潭,恰如在伊拉克、阿富汗的经历一样。3月29日,在利比亚反对派大举前进的情况下,美国总统奥巴马却发出美国不会以武力推翻卡扎菲政权这样的讲话,这也似乎是美国其他高层包括国防部长盖茨和国务卿希拉里的态度。因为就在奥巴马讲话前的26日,希拉里和盖茨共同接受了美国媒体的采访,两人的态度也是不推翻卡扎菲政权。盖茨还将美军的定位进一步明确,那就是从主导行动转而为盟友提供情报搜集、侦察、空中加油等支持。3月28日英国媒体报道,法国反对派在地方选举第二轮中拔得头筹,使得总统萨科奇领导的政党在选举中失利。这预示着萨科奇领导的政党在明年选举中,甚至第一轮就会被淘汰,进而无缘决定轮投票。同样,第三个对利比亚军事打击无比积极的英国,也正面临着国内民意的考验。
  萨科奇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并未给自己加分。而在北约内部,关于利比亚的争执从未停止过。在这种情况下,北约国家派遣地面部队进入利比亚几乎不可能。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利比亚的未来局势会如何演变呢?在利比亚空袭开始后,曾有过卡扎菲可能被“斩首”的传闻,即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会遭遇直接的打击,然后导致利比亚政府群龙无首。美国还没有推翻卡扎菲的打算,即使有,也会遇到另一个问题,那就是目前的利比亚反对派由多个派别和部落组成,反对派内部主张也不一样,缺乏一个领袖式的人物,或者说反政府武装未来能否组成可靠的过渡政府也打上了大大的问号。如果说北约执行的作战任务有违禁飞区的初衷,那么斩首卡扎菲更缺乏合法性。毕竟,目前的利比亚只是面临内部矛盾。而外国干涉利比亚内政总需要一个很好的借口,比如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或者进行种族屠杀等罪行。但是,利比亚都没有。如果斩首卡扎菲,反而会给反美的利比亚人多了一个反美的借口。美国政府之所以在打击利比亚的军事行动中犹豫不决,就是出于这种考虑。美国担心打击 利比亚的行动会演变成阿拉伯世界的反美行动。毕竟当年的萨达姆就有这种表演,如导弹打击以色列等措施。
  西方联军一旦进入地面战阶段,卡扎菲可以采取的办法将会很多,比如炸毁油田,实行焦土政策。而西方地面部队的介入,或许真的会激起阿拉伯世界反对西方的态势。到那时,再来个持久战,即使卡扎菲被灭掉,或许利比亚真的就成了伊拉克战争的翻版。这对于任何一个西方国家来说都是噩梦,因为这意味着自己国力的衰竭时代也将来临。
  
  一个索马里化的利比亚?
  
  就在利比亚发生暴乱的同时,巴林、也门、叙利亚、约旦等国也发生了类似的举动。而之前,突尼斯、埃及已经经历了这种巨变,可以说,整个阿拉伯世界都是暗潮涌动,形势瞬息万变。有意思的是,也门、巴林的“革命”呼声却没有得到西方国家的响应。巴林驻有美国第五舰队,也门是美国的长期盟友,美国默许沙特军队和阿联酋军队进入巴林帮助巴林维持秩序,也门总统也强烈回应反对派,说自己不会下台。利比亚和上述两国的区别在于这两国是美国的盟国而已。而针对媒体提出的美国出兵叙利亚的问题,美国国务卿希拉里给出了否定的答案。首先是叙利亚的反对派没有利比亚那么活跃,而叙利亚的邻国伊朗则是其坚定盟国。一旦美国开动自己的战车,中东局势难免一发不可收拾。另一方面,放弃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研究的卡扎菲,在转变反美立场将自己的造核武器设备给了美国人,并对自己过去的恐怖行为支付赔偿之后,本来可以很好地退出历史舞台,如果此时被赶下台,利比亚将成为第二个放弃核武装后遭到西方攻击的国家,这对于尚未放弃核能力的伊朗和朝鲜来说,绝对是个值得警惕的消息。
  尽管利比亚的反政府武装宣布自己节节胜利,但占领的几乎是一座座空城。而联军除了摧毁卡扎菲的几十辆坦克,其陆军的元气并未有根本损伤。目前的态势是,卡扎菲仍保有大量的军事实力,尤其是其精锐的哈米斯旅,即第32旅,其人数多达1万余人,仍在卡扎菲的小儿子――27岁的哈米斯-卡扎菲的领导之下。而据国外媒体的报道,卡扎菲麾下战斗力稍逊的第9团虽然战斗力不如哈米斯旅,但相对于乌合之众的反对派武装,战斗力仍然十分强悍。而在卡扎菲的麾下,还聚集着大量的部落民兵以及数量不详的雇佣军,其战斗力也十分强悍,有报道说这些所谓的雇佣军黑人,其实是来自于利比亚南部的黑人(卡扎菲为了表示对非洲的尊重,曾下令任何和黑人结婚的利比亚人都能获得5000美元的津贴,利比亚的黑人主要集中在南部,大约占利比亚人口的20%。另外,利比亚的黑人打工者大约有600万人,和利比亚人口差不多)。他们对卡扎菲也是极其忠诚,并非是看重金钱的雇佣军。据国外媒体报道,这些雇佣部队总是以小股部队的形式展开对反对派武装的偷袭。尽管目前米苏拉塔、津坦、阿季达比耶等城市由利比亚反对派武装控制,却也并未恢复平静,卡扎菲的部队依旧在对其进行攻击。
  虽然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反对派武装气势如虹,但卡扎菲保存实力的军事策略很可能将会很快发挥功效。原因很简单,一旦进入巷战阶段,双方胶着在一起,西方联军很难从空中进行打击。但卡扎菲的部队却可以凭借重武器,如坦克、装甲车等进行巷战,逐渐消灭反对派的军队。这样,双方的战事将会持续很长时间。卡扎菲也许很难获胜,但反对派也一样。而这种局面最不符合西方的意图,虽然现在各方都在主张谈判,但战场上拿不来的东西,谈判桌上显然也很难拿到。但是,这种局面却很容易造成另一种局面,那就是利比亚形成类似索马里的局面――政府军只能控制很少的地面,其他地方陷入分裂割据状态,而这种局面,只能制造更多的人道主义灾难。
  
  结语
  
  至本文截稿为止,西方国家在利比亚的军事行动已经持续了10天。但卡扎菲并没有被消灭,西方国家内部目前仍然没有关于利比亚问题的一致意见。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所谓的禁飞行动持续3个月,形势依然很难改变。而西方国家通过所谓的禁飞给予卡扎菲压力,然后让其下台的方案显然也无法得逞。禁飞灭国还真的无法成为一个先例。对于利比亚,各方的观望还在继续。可以肯定,混乱还将持续很长时间。也许是几年,也许看不到尽头,就像现在的索马里。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