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双因素身份认证_身份认证:借我一双“慧眼”
 

双因素身份认证_身份认证:借我一双“慧眼”

发布时间:2019-02-25 04:24:21 影响了:

  随着互联网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尝试在线交易。然而病毒、黑客、网络钓鱼以及网页仿冒**等恶意威胁,给在线交易安全性带来了极大挑战。据调查机构调查数据显示,美国由于网络**事件,使得银行和消费者遭受的直接损失在一年内总计达24亿美元,平均每位受害者付出了约1200美元的代价。另据香港明报消息,香港由于网络**导致的直接损失在一年内也高达140万港元……
  
  层出不穷的网络犯罪,引起了人们对网络身份的信任危机甚至恐慌,有没有一个权威机构能够约束或扼制此类事件的发生?还是真的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有没有身份认证证明“我是谁”等,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身份认证产品与技术测评中心副主任何杰。
  采访中何杰告诉记者,所谓身份识别技术主要是通过可测量的身体或行为等生物特征进行身份认证的一种技术。生物特征是指唯一的可以测量或可自动识别和验证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生物特征分为身体特征和行为特征两类。身体特征包括:指纹、掌型、视网膜、虹膜、人体气味、脸型、手的血管和DNA等;行为特征包括:签名、语音、行走步态等。目前部分学者将视网膜识别、虹膜识别和指纹识别等归为高级生物识别技术;将掌型识别、脸型识别、语音识别和签名识别等归为次级生物识别技术;将血管纹理识别、人体气味识别、DNA识别等归为“深奥”生物识别技术。
  何杰告诉记者,作为拥有该项技术的身份认证产品与技术测评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由中国信息安全产品测评认证中心根据业务发展和管理需要而授权成立的具有测试评估能力的独立机构,其测试结果作为国家认证中心进行产品认证的基础。中心依托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及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多种身份认证技术方面积累了大量科研成果与专利,承建了国家各个部委在先进身份认证技术方面的多个建设项目。同时,中心承担了多个“863”研究课题;2004年最新一期的“973”项目中,中心参与的“数字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课题又得到了重点支持。2004年软件重大项目中,基于下一代互联网的linux操作系统课题,专项研究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应用与推广,中心作为唯一课题承担单位负责该项目的实施。科技部“生物特征信息处理技术共性平台”的建设也由中心承担。
  同时,中心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先进算法,开发了基于internet的电子商务/政务通用的身份认证服务平台,平台在技术上基于电子商务 /政务业务特点保留了丰富的可扩充性,并能对外提供电子商务/政务的印章认证服务。
  “中心已经接受相关单位委托对国内、国际现有的生物特征识别、PKI技术产品、以及IC卡产品进行了测评与认证。到目前为止,通过中心测评的相关产品有5大类,对于相关身份认证技术在电子商务/政务业务中的应用特点有着独特的理解。”何杰告诉记者。
  目前我国在身份认证技术领域内,从事相关研究和应用工作的公司超过了1000家,但由于行业测评机构发展的滞后,使用身份认证这一技术的单位无法真正客观、公正地对将要采用的系统进行相应的评价。同时,不符合相应安全等级的身份认证产品进入高端市场也造成了潜在安全隐患。据了解,目前国内所安装的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系统中,在核心的身份认证技术上存在缺陷的系统达到30%,这对我国信息社会的经济金融安全、国家机密安全构成重大隐患。
  但就目前趋势来看,将生物识别在内的几种安全机制整合应用正在成为新的潮流。其中,较为引人注目的是将生物识别、智能卡、公匙基础设施(PKI)技术相结合的应用,如指纹KEY产品。PKI从理论上,提供了一个完美的安全框架,其安全的核心是对私钥的保护;智能卡内置CPU和安全存储单元,涉及私钥的安全运算在卡内完成,可以保证私钥永远不被导出卡外,从而保证了私钥的绝对安全;生物识别技术不再需要记忆和设置密码,个体的绝对差异化使生物识别树立了有始以来的最高权威。三种技术有机整合,正可谓是一关三卡、相得益彰,真正保障使人们在网上冲浪时的安全。
  “在未来的5~10年,生物认证技术将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综合影响力将不亚于互联网。”何杰如是说。
  
  
  采访手记: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在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极大便利同时,也使网络安全问题受到前所未有挑战。因此,实时准确个人身份认证十分重要。传统的身份认证基于密码、IC卡等方式,有其固有不足:密码可能被窃取、遗忘,IC卡可能遗失、被盗等;而基于人体生物特征的身份认证方式由于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上述缺点而得到越来越多应用。与传统鉴定方式相比,人体生物特征身份认证具有防伪性良好、易携带、不易遗失或遗失或遗忘等优点。
  生物识别技术的成功应用,意义不只在技术进步,站在“体验经济”和人文角度来说,它真正回归到了对人类最原始生理的贴和,并通过这种贴和,给了人类最本位的还原,与此同时,最大限度地释放了在引导人类自身安全的巨大能量。
  
  新闻链接:
  虹膜识别――在眼睛瞳孔内织物状各色环状物,每一个虹膜都包含一个独一无二的基于像冠、水晶体、细丝、斑点、结构、凹点、射线、皱纹和条纹等特征的结构。
  视网膜识别――激光照射眼球背面以获得视网膜特征的惟一性。
  面部识别――计算机给人“相面”。面部识别技术通过对面部特征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识别。
  签名识别――签名动作及每个字母以及字母之间不同的速度、顺序和压力。
  声音识别――设备不断测量、记录声音的波形和变化,并基于将现场采集到的声音同登记过的声音模板进行精确匹配,识别发声者身份。
  步态识别――利用计算机“读懂”走路姿势与方式的与众不同。
  
  
  生物识别技术与传统身份认证手段
  无法比拟的优点:
  (1) 随身性:生物特征是人体固有的特征,与人体是唯一绑定的,具有随身性;
  (2) 安全性:人体特征本身就是个人身份的最好证明,满足更高的安全需求;
  (3) 唯一性:每个人拥有的生物特征各不相同;
  (4) 稳定性:生物特征如指纹、虹膜等人体特征不会随时间等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5) 广泛性:每个人都具有这种特征;
  (6) 方便性:生物识别技术不需记忆密码与携带使用特殊工具(如钥匙),不会遗失;
  (7) 可采集性:选择的生物特征易于测量;
  (8) 可接受性:使用者对所选择的个人生物特征及其应用愿意接受。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