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从同化到涵化 文化的涵化与同化
 

从同化到涵化 文化的涵化与同化

发布时间:2019-02-26 04:22:22 影响了:

  摘要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经历了种族同化教育阶段、反种族同化教育阶段的发展历程,多元文化教育目前已成为美国民族教育的主流。了解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的发展可以对全球化进程中我国教育事业的实践和变革提供现实的借鉴作用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多元文化教育 全球化
  中图分类号:G719.7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布迪厄在其著作《再生产》中明确指出,尽管教育承担着众多的功能,但其最重要的功能乃是通过作为相对独立的垄断着符号暴力合法实施的社会机制,在中立性的外衣之下,使它灌输的文化专断得以再生产,从而有助于集团或阶级之间的权力关系的再生产。虽然肤色不同,种族不同,非洲裔美国总统奥巴马的融合了亚裔、非裔等不同面孔的内阁成员依然结成了强强联盟,不同程度地支配着各类稀缺资源。美国多元文化教育从同化到涵化的特征尤可展露此种态势。
  种种复杂的情境呼唤更具有普适力的教育途径,一度被称为“大熔炉”的美国也日益变迁为“沙拉碗”,映射在教育领域即为多元文化教育的蓬勃发展。多元文化教育通过分析并减免主流文化课程与教学中的偏见,歧视等为自身拓宽发展空间。美国著名的多元文化教育专家詹姆斯・A.班克斯曾专门论述了多元文化教育范围的五个方面:内容整合、知识建构过程、消除偏见、教育机会均等、加强校园文化和社会结构的作用。这些范围的任务最终要通过课程与教学来实现。多元文化课程与教学的主要目标便在于:证明现存主流文化为中心的课程与教学可以变更为能够容纳不同族群文化的多元文化教育。
  
  2 多元文化教育概览
  
  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从20世纪70年代进入学校领域,1977年5月,委派教师教育计划的重要国家组织――国家教师教育委派委员会――采用一个标准去要求它的分支机构――由约80%的美国培训教师的机构组成――在教师教育计划中,含有多元文化组成部分。这个标准指出,应为在教师教育计划中的多元文化教育的实施提供便利条件,且多元文化教育应在课堂上、研讨会、指导读物、实验室和诊所经历以及别的领域的经历中受到关注。
  为了检验多元文化教育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学生的反应和实际的效果,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的研究者于1993―1995年间在不同地区、不同年级的黑人学生中进行了大量的问卷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决定教育是否需要采取多元文化主义的最重要最有意义的途径在于倾听学生们的呼声,这些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的共同心声是“教育应该而且必须是多元文化的教育。如何建立多元文化课程与教学的运作模式是多元文化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共同关注的任务。
   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经历了种族同化教育阶段、反种族同化教育阶段的发展历程:种族同化教育主要包括对印第安人的同化教育,表现为彻底蔑视;对新移民的同化教育,表现为“异教”恐慌;对非白种人的同化教育,表现为缺乏尊重。
  种族同化教育的近似表现为:压制本族宗教信仰;语言同化;价值观重构;固化行为方式;体罚。反种族同化教育则历经了奴隶制的废除与黑人教育萌芽、“隔离而又平等”的教育、“公民权利运动”与多元文化教育。
  多元文化教育的发展主要包括如下进程:种族群体计划,教育界对20世纪60年代的种族复兴运动做出的最早反应是专门研究种族研究课程和关注具体的种族群体计划,如美籍的亚非人和美籍的墨西哥人。多种教育运动,种族研究引起了更大范围的教育运动,包括种族内容的教学活动的变化及学校环境其他方面的变化。这次运动被称为多种教育,其最重要目标是改革学校环境的主要变量以使来自所有种族和民族群体的学生能体会到教育的平等性。多元文化教育,随着越来越多的群体,如妇女和残疾人,开始要求学校反映其文化并提供平等的机会,教育机构开始把不同的群体看作一个集体,用单个课程、计划和方案对他们的需要分别做出回应,因而多元文化教育概念包括的范围不断扩大。
  面对多种族、多元文化背景的学生,教育行政官员、教师、家长都促使彼此采取措施,把多元文化教育作为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尤其是教师,必须用多元文化主义的视角重新审视学生,这是多元文化教育中对教师的跨文化要求。一个心存种族主义或者一个没有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的教师,会认为自己的教学路日渐坎坷艰难。教师准备的相关形式和职业发展,教师资格和教学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等,都是应时而生的,是多元文化社会现实的要求的结果。
  作为多元文化课程与教学的实践主体之一的教师,必须慎重思考有关自身文化背景与教学风格、学生学习特征与风格、课程与材料、教学策略与方法等四个领域的关系及主要问题以剔除文化偏见。尽管多元文化课程与教学中的四个维度(教师、学生、课程、教学)与常规教学中的四个维度相同,但不同的是四个维度背后潜在的文化背景:课程中有文化的偏见,教学中有民族心理特征,教师有自身的文化背景、知识和能力,学生有其独特的学习风格和特点。
  教师在面对其他三个维度时,有着独特的作用,这是由教师的社会角色和职业特点决定。为此,教师须做到如下方面:参与到多种族、多文化相关学生的自我评价工作之中;探寻师生间相互理解、良性沟通的文化氛围,并使课程与教学在这一氛围中有效地实施;用多元文化的理念与方法修订传统的课程与教学;开发自身资源、学生资源、社会资源以丰富课程内容;实施合适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效果;对学生多角度评价,形成科学的评价系统和监督、反馈系统。
   多元文化教育目前已成为美国民族教育的主流,20世纪80年代以来,多元文化教育的改革已从政府的法规和学校政策的改革转向了学校内部教学和课程的改革。多元文化教育在实践中还面临着全球化与多元化的制衡互动:全球化既强调一体化的一面,又不排除异质性的一面。全球化是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过程,不是一种文化同化另一文化的过程。面对全球化的冲击与挑战,现代社会的民族文化群体普遍患有“文化乡愁”的病症。从世界范围来看,21世纪人类社会的发展将处在相互矛盾而又相互依存的两个过程中;一方面是全球化与一体化,主要是经济、科技甚至某些物质文化的发展趋向全球一体化,另一方面却是多民族与多元文化主义,主要是作为民族用其文化的哲学、宗教、伦理、文学、艺术等走向多元化。这样,在全球化发展进程中呈现出现代化的悖论;多元化激发了一体化的声音并加快了它的速度,一体化又创造了多元化的条件并扩大了它的范围。
  全球一体化与文化多元化之间这种看似矛盾的社会发展现实正在影响着民族认同的发展。关于全球化、多元文化和民族认同的关系,罗伯森这样论述:“在一个日趋压缩的世界(而且确实被认定为今天这个世界)中,其中大多数‘令人生畏’的成分――按民族构成的社会,国家间体系――日益从属于多元文化或者说与多元文化大致是同样意义的多族群性(polyethnicity)施加的内部以及外部制约的个体和集体的‘自我’、个体和集体的‘他者’的状况和认定条件变得前所未有的复杂。”
  文化既要不断创造发展,还要不断推陈出新。有了教育的助力,文化才能更好地一代一代地传承,在不断积累、发展、丰富的过程中,使人类社会的文明从低级阶段迈向高级阶段。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经济、科技、教育和社会的结合日益紧密,趋于一体化。教育所承担的历史使命,不仅是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和输送各类高素质人才,而且还会在源源不断地提供知识与技术创新成果的同时,为精神文明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全球一体化和民族认同的交错对峙催生了多元文化教育的繁荣。并且,这繁荣重构着全球化进程,加深了民族认同。今时今日,无论个人或是民族的发展,地理边界不再成为主要障碍,信息化使得教育的渗透力大大增强,既促进了全球一体化,也强化了民族认同。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任何民族都不应轻视自己的文化资源。我国适时提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发展目标亦是回应全球一体化的挑战,以更多优质人才的培养加强民族认同或文化认同,以和谐中国的发展推动和谐世界的发展。
  
  3 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的发展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在中国语境中,“天地君亲师”是古代对于“教师”这一群体的特殊认同方式。历经时代变迁,教师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依然不可替代。时代背景要求教师提高其付出的“含金量”,教育行政人员不能简单地“水涨船高”,一味下达任务、指令,而应在综合评估的基础上设计出适合本国国情的培训方案及教师权益保障方案。每位教师亦是集多种角色于一身,其自身角色的冲突程度及角色间的冲突程度都影响教师是否在工作中全身心地投入。视教师为“职业”还是“事业”,不仅取决于教师自身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更取决于制度环境可以赋予教师多大程度的能动空间。
  在中国情境中,布迪厄的再生产理念可藉福柯的“规训”概念获得更大范围的解释力,规训――既是权力干预身体的训练和监视技术,又是创造知识的手段。个人既成为操纵的对象,体现着权力的效果,个人亦在客观化中建构着知识,成为知识操纵的对象,体现着知识的效果。规训即为权力与知识结合的产物。规范成为规训生活的核心词。并且,规训的功能不再局限于消极的惩罚,也拥有积极的功能,如军队与学校中的纪律有助于整合群体,形成凝聚力。
  如刘云杉在《学校生活社会学》中所述:制度不再是“本我”的家园,相反在大多数情境中,制度及制度的角色变成扭曲与疏离本我的压迫性事实;角色不再是本我之上的成就,而是外在于本我的框制,是僵硬的盾牌的社会符号。社会通过制度化学校的种种途径来“模铸个人”,但一个整合的人一定还需要“模铸”之外的空隙。只有在种种制度的空隙即高夫曼的后台中,个人自我的认同感才可能不再是凝固的客观的既定事实,而是一个不断发现的过程,不断迂回艰难探索的过程,个人才能不断突破和发现新的自我。
  当我们关注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反思不同阶层的文化如何被复制,忧虑道德与知识的日渐悖离,探索解决教育公平问题的优化方案……我们是否只是看到了教育场域中的一部分表象,而非透视表象背后的深层机制当中并把它们与其他场域中发生的现象联系起来,得出某一特定时空中的教育制度是否更加民主或有利于社会流动的结论?居安思危有利于认清当前情境,既然处于社会转型期,那么稳定只是相对稳定,个人的“惯习”和实践的互动中会有不同,那么由社会人整合成的社会呢,是止步不前还是自我更新呢?
  
  4 结语
  
  信奉并且追求一种崇高的民族使命,并且通过复兴文化实现这一使命,这本身就是一种非凡的力量。正因为这种非凡的力量,一个民族总会找到有效的途径和方式使自己的文化推陈出新,发扬光大。无论是通过教育或文化殖民等等路径,全球一体化的脚步不可阻挡,在“全球化”中保持鲜明的“中国化”亦是值得创造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王鉴,万明钢.多元文化教育比较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5.
  [2] [法]皮埃尔.布尔迪约,帕斯隆.再生产――一种教育系统理论的要点.刑克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3] 刘云杉.学校生活社会学.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