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外贸稳增长的必要性】促进外贸稳增长
 

【外贸稳增长的必要性】促进外贸稳增长

发布时间:2019-04-14 04:25:04 影响了:

  近期的出口数据并不乐观。据悉,相关部门正在酝酿新一轮“稳外贸增长”的具体政策,新政将涵盖质检、通关、信贷、保险等多个方面,个别行业的出口退税率或将调高,最快有望在本月出台。
  这一背景下,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流行一种观点,即中国改革开放30年曾是出口拉动型经济,现在要纠正出口拉动,以内需为主。这种似是而非的观点对现在与未来的对外贸易发展和进一步扩大开放都有负面影响。
  从中国历史数据看,从1978至2008年的31年间,在我国的总量需求中,国内需求为主体,平均比重为85.54%,外需比重为14.64%。
  那么中国外需比重是否过高?日本从1956至1978年23年间外需占总需求比重为10.4%,广场协议后的1985至2008年的24年间,外需比重提高为10.9%。德国从1991至2008年的18年间,外需比重高达24.9%。美国从1990至2008年的19年间,外需比重也达到10.5%。国际比较显示,中国的外需比重较高,但并非最高。
  有观点认为,中国出口已经过多,这也是一种错误的印象。2008年,中国人口占世界的20.13%,劳动要素不能完全自由流动,只能靠商品出口流动,2008年中国出口只占世界总出口的8.9%,而美国人口只占世界的4.6%, 出口占8.1%;欧元区15国人口只占世界的5.3%, 出口却占到世界的34.8%。从贸易顺差规模来看,2007年贸易顺差额最大的是德国,为2680亿美元,其次才是中国,为2622亿美元。中国应该占世界出口市场份额的20%以上,目前距离这个目标还很远。
  2012年以来,我国出口增速减缓,既有外需增长不足问题,也有我国出口成本上升等引起出口竞争力下降的原因。2011年对比2008年,出口贸易综合成本上升,其中,工业土地价格上涨7%,工资上涨26.4%,原材料上涨64%。尤其是人民币汇率升值8%,进一步削弱了中国商品出口的竞争力,从而全面影响了2012年中国对外贸易的增长速度和世界市场占有率的提高。从这个角度不难理解相关“稳外贸增长”的政策。
  宏观层面,中国在强调扩大内需的同时,仍然高度重视外贸的原因是:
  首先,我国自然资源禀赋,不足以支撑国家现代化建设,要靠大量进口资源;国外资源对我国建设的意义已越来越重要,国家经济安全已经越来越和海外资源供给联系在一起。其次,我国人口规模和就业压力决定了我国充当“世界工厂”的角色,要大量出口商品和服务。
  更为深层的原因是,我国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国家与纳税人的利益关系以及全社会的收入分配利益格局调整的回旋空间都不大 ;同时我国正处在社会矛盾的凸显期,民众内部的利益矛盾错综复杂。在初次分配领域较大幅度调整收入分配,即便有一定空间,也需要循序渐进;再分配领域又面临各级政府财政收支的压力而难有大举措。
  因此,居民收入的增长只能逐步提高,居民消费增长也就只能稳定提高,不可能出现跨越式提高。把经济增长的希望过多寄托在居民消费率的提高上是不现实的,绝无忽视出口和外需的任何理由。而且,我国居民商品消费的年均增长幅度并不低,低的表现主要在农村。要提高农村消费,需要进一步推进城镇化,这也需要一个过程。在相当长时间内,我国做不到像发达国家甚至一些新兴经济体那样,居民消费在支撑经济增长中占据支配比重。
  因此,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应坚持内外需并重的经济建设方针,努力扩大内需与积极争取外需相结合。在扩大内需中,应以扩大投资需求为先导,合理扩大消费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在积极争取外需中,应采取有效的经济政策,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和自由贸易区战略,促进商品出口和服务出口贸易的持续增长。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